影院复工喜忧之间
影院员工阿扬再次打开更衣室的储物箱,准备换上工作服开始检票。这套他做过几千次的动作,距离上一次,已经过去了半年多。“如果要给影院复工拍部电影,慢镜头就应该从我开门这个动作开始”,阿扬承认自己“脑子里很有些浪漫”,否则也不会在这家影院工作了三年。
影院停工的半年,这家私人影院的老板宣布所有基层员工待业。为了生计,阿扬从检票员变成了快递员。他告诉老板,等开门了随时回来。
7月上旬,阿扬就听到影院将要复工的消息。他高兴,却又一遍遍告诉自己“别高兴得太早”。原来早在3月,他经历过一次期待落空,那时也传来复工消息,甚至四川等地已有影院复业,阿扬迫不及待地告诉身边人,“我能回影院上班了!”随后的紧急叫停冷却了他的兴奋,阿扬依旧只能边送快递边等影院开门。
“我特意让经理给排的首场检票”,阿扬回忆起7月20日的首场放映,“那天到得早,换好衣服以后还一直做准备,总感觉有镜头在拍我”,他自称有主角幻想,撕下第一位进场观众的影票时格外仔细,“就感觉,一切又回来了。”
和阿扬一样,从7月20日开始,停摆了半年的影院行业,终于开始复苏。
终于复工
“满座”,7月20日下午三点,万达影城天津河东万达广场店当天的6场影片,共339张票全部售罄。
虽然早在7月16日,国家电影局就发布了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但各影院的开门时间,还要等属地各市县主管部门的具体安排。
清洁消毒、防疫检查、备好影片硬盘与密钥,是每家影院复工前需经历的三关。
“清洁卫生不难,主要是花时间,耐心做”,阿扬工作的影院复工员工不多,面对半年没有公开放映的影院,“一个人要负责一两个厅,一个座位一个座位挨着打扫,老板也和我们一样”。
16日的通知下发后,河东万达影城也开始组织员工进行影院的清扫和消毒,19日中午,负责排片的乔经理接到天津市电影处通知,确定能在第二天开业。参加完复工会议后,他在当晚10点左右打开了影院的预售。
首日复映,究竟选择哪几部影片?各地影院的可选片单,除了电影局提供的首批复映片单,包括《大话西游之月光宝盒》《疯狂动物城》等33部影片,还有定档20日的第69届柏林国际电影节获奖电影《第一次的离别》和纪录片《璀璨薪火3D》。
乔经理的选择,是复映片《一条狗的使命》和《夏洛特烦恼》。他认为,在自己手中硬盘和密钥都准备好的影片里,这两部是最合适的,“新片的号召力不一定比老片高,观众对豆瓣评分高的老影片热情还是很高。如果我是顾客会选择重温经典影片,这看个人爱好”。
天津河东万达首日影片售价9.9元,后上调为19.9元,当天下午的一段时间内,淘票票渠道价格显示为34.8元。
7月17日下午5点就率先开启网络预售的四川省成都和平电影院,比万达影院定价低很多,网络售票每张仅售3.1元。影城方面表示,每张票的影城实际收入仅0.1元,共售出的165张票带来实际收入16.5元,因为“有3块钱是售票平台收的服务费”。
能做到这样的价格,原因之一是大部分复映影片的片方不分账,加上免税免专资(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原本只能实际收入近半票房的影院,现在几乎能得到大部分的票房收入。
复映影片的档期截止到8月31日,从这个时间节点看,国家有信心在一个月内逐步恢复新片的供应,成都和平电影院经理柏翮在接受采访时解释,简单来说,复映影片是院线提供出来恢复市场的,至于影院选择卖20元还是卖5元,那是营销策略,他们选择了1角钱而已。
定档?不定档?
除了用于恢复市场的复映影片,陆续定档的新片更是影院复业的动力。定档20日的影片《第一次的离别》,是首日上映的新片之一。
从收到复工消息,到最终决定7月20日上映,这中间大概用了30分钟,《第一次的离别》出品人、总发行人吴飞跃回忆,“在这30分钟时间里,我们跟整个产业链上相关的各个环节,从DCP(数字电影包)的制作、拷贝复制、快递,再到中数的发行通知,都确认了一遍,确定大家能支持我们在7月20日之前把拷贝寄送到全国复工的影院手上后,我们就确定可以在7月20日上映。”
这是个紧急的决定。
影片如果确定上映,需要制作DCP硬盘后寄给各家影院,同时还需制作对应每台放映机的密钥,影院下载检查后才能公开放映。
为了保证能及时把拷贝送到影院,吴飞跃说,公司临时追加了一笔预算,和一家快递达成了合作,“事实上,大家看到的那张加了确定日期的定档海报,都是我们临时抓住设计师说赶紧回来帮我们改一张海报,添加7月20日上映的信息上去。因为他当时人在外面,所以最后定档海报姗姗来迟,完全来不及重新设计。”
虽然时间紧急,但吴飞跃认为,这个选择是影片很重要的营销宣传,“这一次我们最重要的一个动作,可能就是将《第一次的离别》定档在影院复业首日上映,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档期,也许找不到更好的档期。我们一直想找一个合适的机会上映,太热门的档期往往大片扎堆,留给我们的市场空间会极为有限;另外从更具体一些的宣发策略上来说,我们也希望找到和我们的影片主题‘离别’有一定关联性的档期,这样有助于我们的整个宣发。”
作为第一部宣布定档的影片,《第一次的离别》此举被不少影院人视为“挺影院,够意思”。7月24日,北京龙湖房山天街的耀莱成龙影城还在为明天的正式开业做最后的准备,其负责排片的影院经理表示,“准备把首场排给《第一次的离别》,他们的定档还是挺给影院信心的,那我们也得支持上。”
不过虽然业内对此叫好,吴飞跃坦言,影院复业之初还是会面临一些困难,“一方面是可能没有足够多的新片愿意第一时间上映。当然作为一个出品方,我们特别能理解有些片方(尤其是那些投资巨大的商业制作)的担忧,如果走进影院的观众不够多,这意味着巨大的票房风险;但另一方面,如果没有足够多有吸引力的优质新片上映,观众的观影热情又很难被迅速调动起来,要重建观众对影院的信心就需要更长的时间。”
随着各地影院的复工,在《第一次的离别》之后,《荞麦疯长》《喋血战士》等多部新片也陆续宣布定档。
对成本不是特别高的影片来说,早定档可能是更好的选择。一位连锁影院的排片经理告诉经济观察报,“越早上越能吃到开业红利嘛,影院刚刚开门,观众的观影热情很高,就像《第一次的离别》,很多人第一天就会去支持一下”,但对于投入成本很高的商业大制作影片,他坦言“不会轻易上映的,其实数量也不多,就是《中国女排》(现改名为《夺冠》)《唐人街探案3》那几部,前期投入都是很大的,现在上座率规定在30%以下,不用算都知道回不了本。”
2020年的奥斯卡获奖影片之一的中国发行工作人员也透露,今年的奥斯卡影片大概率会在今年上映,但春节档的7部影片尤其是头部影片不排除延期至明年春节档的可能。
观望
和大制作影片一样持观望态度的,还有不少私人影院。不过有意思的是,影片是投入越大越谨慎定档,而影院则相反,相比万达、金逸、大地等第一批开门的连锁影院,多家小型私人影院反而暂时没有营业的准备。“影院这个行业很特殊,不像餐馆和零售,一开门准备好货品就能开卖赚钱。电影院播什么电影会决定有多少观众来看,可是播什么不是影院自己能决定的,得看片方安排。”文投国际影城天津店市场部负责人吴寅点破影院困局,前期观众不多,片方肯定不会定档大制作,有号召力的影片不上映,观众又怎么会来?“不开门在亏钱,但现在开门肯定亏得更多,直接就死了”,河北一家还未营业的小影院投资人更加直接,“刚刚开门的阶段谁开谁赔,那些连锁大影城有任务也扛得起,像我们去扛,可能开门不到一周就彻底闭店了。”
做出暂不开业的决定,是因为很容易算清楚这笔账。
不开业的半年里,这家没有保留员工的影院主要成本是7万元的月租金,加上维持运转的水电费和机器折旧成本,每个月支出不到10万元。“开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交房租,交水电”,上述投资人计算了过去半年拖欠的费用,近50万元,“没开业的时候房东还能理解,一旦开门,没有理由不交。”
同时,影院营业的前期收入可能还不够人力成本。“现在要求最多开影厅数量一半,我们这种不到十个厅的小影院,每天算下来最多5、6场,上座率还不能高于30%,零食饮料也不能卖。而且现在还是复映片为主,连锁大影城的价格也不贵,我们的价格优势也没有了,每天的收入只有票房,最多小几千块钱,还不够把员工叫回来发工资的,而且一开门,水电费、保洁费都要翻几倍”,这位投资人语气无奈,“我们前期投入和这段时间的欠款已经300多万了,所有参与的投资人都在四处借钱,现在真的没有多的钱继续往里砸。”
据他了解,不少小影城都是类似情况,“别家好几个老板说今年都不会开门了。”
据工商数据显示,截至发稿,今年注销、吊销的影院企业已达7997家,全国目前存续的数量为249793家。
“没办法,之后等上座率提高一点,管控放宽,更多有票房号召力的新片定档以后我们才会考虑开门的”,上述投资人决定再等等看。
久违的寻常
在天津河东万达影城的首映影片厅内,一位影城经理站在银幕下,看着观影的观众们。
“以前日复一日地干活,看这种场景都习惯了,只有真的失去了才知道有多珍贵”,他的脸上映出影片的光影,目光一会儿落在观众席中,一会儿扭头看看银幕。
和他一样,观看这场首映的一位观众走出影院,回味起刚才的影片仍“有些感动,因为影片内容,也因为太久没看电影。果然电影还得在电影院看,不管是烂片还是佳片”,她之前保持观影习惯,特意没在网络上观看《婚姻故事》等影片,“肯定会上影院的,还是要留着在银幕上看”。
在这家影院门口,有扛着机器来采访首日复工的媒体,有穿着校服等待入场的男孩女孩,有一起喝奶茶的情侣,谈合作的麦当劳工作人员,来询问小时工机会的阿姨。
但在放映厅内,只有充足的冷气,昏暗的空间,亮起的银幕,和两个小时内为每个人造的梦。
“太久没有这种在黑暗影厅看电影的感觉了”,一个影迷群里,大家热烈地交流着再次走进影院的感受,“当时只道是寻常”。
低风险地区的电影院恢复营业的同时,位于西北地区的乌鲁木齐市连续多日出现新增病例和无症状感染病例,中高风险地区仍对疫情严防死守。
“事实上,中国局部地区出现小规模聚集性病例,是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特点之一,之前的北京也是如此”,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医生在微博上讨论关于乌市的疫情,“总之,想告诉大家的是,基于我国强大的防控体系,大家还是应该在不松懈的心理下继续正常的生活。生活要继续,吃好、玩好、睡好、防控好,这就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做出的一份贡献!”
就像2003年非典结束后,一场在北京市工人体育馆举办的,由医护人员“首都卫生队”和外国友人“万国群星队”参与的纪念“抗非典”球赛,是人类在战胜SARS疫情后,为纪念北京抗击非典的胜利而举行的比赛。很多人将这场球赛的意义视为非同寻常。
当影院银幕渐渐亮起灯光,当生活逐渐恢复日常,这些“当时只道是寻常”的小事,一点点将人们带回正轨。
责任编辑:覃肄灵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