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评论:博士后当辅警,是个人的自由更是社会的进步

媒体评论:博士后当辅警,是个人的自由更是社会的进步
2020年09月30日 14:20 澎湃新闻

  原标题:马上评|博士后当辅警,是个人的自由更是社会的进步

缪元颖缪元颖

  近日,四川成都辅警缪元颖引发全民关注。他作为香港大学分子生物学的博士,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和省医院联合培养的博士后,选择当了一名辅警。有人认为,其学历和职业之间,落差似乎太大了。

  面对争议,缪元颖回应说: “我一直有一个警察梦,从小崇拜警察。在公安里也是从事技术工作,跟一直以来所学是有衔接的,能够发挥所长、整治犯罪,会很有成就感。”此外,还有照顾父母、与妻子在一起的考虑。 说得很诚恳,也很接地气。

  追求高薪、“光鲜”工作是人之常情,但基层岗位也并非没有价值。而且,缪元颖虽是辅警,但岗位和工作内容可不简单。他是作为专家型人才引进警队的,从事的是法医物证检验,有很强的专业性。而这正是他所擅长的领域,与他之前的学习经历、研究经历是一脉相承的。

  因此,看似博士后下基层,实际上却是双赢。对缪元颖来说,能学有所用,发挥所长,是一份很合适的工作。对所在警队来说,是收获了一名专业人才,有利于解决许多疑难问题,是妥妥的好事。

  现代社会,人才的流动应该是双向选择的结果。越是自身素质高、能力强,可选的范围就越大。这时,每个人的择业观就表现出不同的倾向了,有人追求名利,有人追求轻松有闲,也有人以兴趣爱好为出发点……从个人选择来看,都无可厚非。但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各展所长、人尽其用的择业观,值得鼓励。缪元颖的选择就是这样。

  当然,此事引发热议,包含了公众某种出于善意的顾虑。在不少人的认知里,辅警工作辛苦、收入低、缺乏保障。缪元颖虽是作为专家型人才引进的,收入却并不高。个人不计较待遇值得钦佩,但用人单位也应表现出对待高端人才的足够诚意。与其水平相匹配的福利待遇、畅通的晋升渠道,包括其他实际困难,都是用人单位应当考虑并用实际行动加以改善的。

  这不仅是对缪元颖个人的应有态度,也会形成一种正面社会效应,以爱才实现留才、惜才,让更多优秀人才扎根基层,发光发热。

  职业选择是个人的自由,把爱好变成工作尤其美好。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而更有保障、更安心,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时代的进步。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何中夫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10-09 日久光电 003015 6.57
  • 10-09 科思科技 688788 106.04
  • 10-09 地铁设计 003013 13.43
  • 10-09 澳弘电子 605058 18.23
  • 09-30 北元集团 601568 10.17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