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贾可的《中国汽车向何处去》

驳贾可的《中国汽车向何处去》
2024年06月18日 06:07 次世代车研所

  来源:汽车金融大全APP

  最近的汽车圈很奇怪,有两个重要论坛,一个是6 月 6 日-8 日举办的重庆汽车论坛,一个是6 月 14 日-16 日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重庆论坛广汽的曾庆洪说“这样卷下去不是办法,企业目的是盈利,让利可以不能让本”;

  蓝皮书论坛贾可博士开幕演讲《中国汽车向何处去》说“卷是逆生长,卷是退化,卷是贬义词,卷有流氓腔。”

  明眼人都知道他们说的是谁在卷,就差点名比亚迪了。

  我作为一位入行汽车大行业19 年的汽车人(本科学汽车,毕业后造过车,现在做汽车金融),想吐槽两句:

  广汽不想想自己的问题吗,别人降价还不让,不是可笑吗?自己品牌起的名字都是奇怪的埃安/昊铂,认起来费劲念起来拗口,你让别人怎么买,起步就输了。这么多年依靠合资品牌躺习惯了,成本降不下来,一降价别人是”让利“你就变成了“让本”,怪得了谁。

  广汽依靠广丰广本品牌溢价过了 20 多年的好日子,现在竞争一激烈就骂别人,2022 年7 月在论坛上还说不想给宁德时代打工的话来,现如今电池大幅降价,广汽会多给钱吗?

  2023 年3 月广汽终止与华为合作造车,当时正逢华为艰难之际,广汽如此选择有落井下石之嫌,华为精心打造赛力斯,几乎再造小康股份(赛力斯),赛力斯现在1403 亿市值几乎是广汽集团885亿市值的2 倍了,奇瑞江淮也纷纷推出与华为合作车型。

  回过头来看,广汽一路看走眼出昏招,高层领导的判断力是有问题的。

  谁在裸泳,潮水褪去就看出来了。

  再说到汽车商业评论贾可博士,是我一直最佩服的汽车媒体人,2015 年提出的汽车四化论,当时我在北京会场现场,这近10 年中,四化论成为行业共识也成为很多主机厂的努力方向,电动化智能化真的逐步实现,我是佩服贾可博士的远见的。

  这是我 2015 年参加汽车蓝皮书论坛时的拍的照片,2023 年11 月我还发朋友圈说贾可博士是汽车行业最牛媒体人。

  说这些背景是想说贾可博士是我尊敬的行业前辈,我和他没有过节甚至我很重视他的观点。

  但如今这篇《中国汽车向何处去》是有失客观公正的,全文洋洋洒洒6000 多字,一经发布便引来汽车行业的震动,很快到 10 万+,我一直关注这篇文章评论,6 月 16 日 10 点还发现评论区不显示内容了,我当时还发了条朋友圈。

  细看文章,全文通篇不提比亚迪,但其实句句不离比亚迪,不断的暗示比亚迪得到了政府的特殊照顾,不断的暗示比亚迪不择手段,不断暗示比亚迪就是汽车业内卷的罪魁祸首,咬牙切齿恨不得置比亚迪于死地。我看过贾博士很多文章,这篇文章是少见的情绪如此失控,真有大字报的感觉。

  我们先来看看文章开篇,贾可博士论点一:中国汽车到了最好的时候,但也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论据是国内企业利润很差。

  还附上了两张表,显得有理有据。但其实大家压根不看表,只听你的结论,但实际情况是:

  国外品牌丰田现代大众利润都很高,是什么原因不知道吗,不是因为他们不卷,而是因为这几年除了中国外都在通胀,价格变高利润自然上来了。

  你看奇瑞的利润就能得到验证了,奇瑞出海销量占比过半,你看火爆的汽车出口就能得到验证,国外车价现在很高,所以凡是以中国以外市场为主的利润都高。

  这恰恰说明,我们迎来出海好时机。国内市场扛不住你就去出海啊,出海没人拦着你。中国汽车卷的价值可能不在国内市场,而是在国际市场,奇瑞和上汽名爵就是证明。

  贾可博士论点二:“通过新能源汽车的国家补贴政策,特别是国家对于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补贴和激励政策,极少数车企通过内卷,来强势打破中国汽车生态平衡,试图一举获得领先地位。”

  请问,国家的政策是针对比亚迪一个企业吗?国家的政策是明牌,企业能否抓住得看企业自己。

  比亚迪抓住了 2021 年时油价走高,消费者愿意尝试新能源替代,但又担心纯电续航里程焦虑的窗口期,推出dmi超级混动技术,这种技术创新有错吗?这种消费者洞察有错吗?这种打破汽车生态平衡有错吗?

  贾可博士论点三“这种内卷,直接的表现就是卷价格。虽然新能源汽车绝大部分不挣钱,但是价格却不断下降,倒逼传统燃油汽车业不断降价。”

  要知道现在价格战不是仅限于汽车行业,而是各行各业,你知道拼多多飞速发展了吧,市值都超过阿里巴巴了,你也听过茅台都卖不动,由 3000 多降价到 2200 了吧,原因也不是比亚迪搞的,是因为大家对未来悲观,是因为赚钱少了,失业多了,消费降级了。国外是通胀期,汽车业利润高,国内是通缩期,各行各业都在降价。

  你看到的是比亚迪降价打破车市平衡,我看到的是比亚迪定价从来就很良心,14 年前的F3当时定价最低款就低于 5 万,那可是 2010 年啊,当时合资车都是 15 万往上啊。比亚迪不是今天才定价低,定价实在是它企业的本色,只是比亚迪曾长期年销量徘徊在 40 万,对市场没啥冲击,对其他家没啥威胁而已。“过惯合资品牌好日子的人是没法理解人家小米加步枪是怎么活下来的”——我太太说。

  比亚迪那真是过苦日子出来的:做电池起家,靠代工攒下最初的一点家底。代工是比亚迪比造车还早的业务,靠那点微薄的代工毛利率,和富士康pk都能活下来,成本控制能力绝对是当家功夫。比亚迪要实现年度销量目标,调自己价格合情合理,误伤友商在所难免。

  难不成贾可博士要让车企搞价格联盟吗,这可是去年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出过的糗事啊。再次总结,国内汽车价格战不是比亚迪造成的,而是经济形势使然。

  你说某企业

  卷成本:偷工减料,造假售假

  卷技术:哄骗伙伴,抄袭技术

  卷资金:拖欠货款,代币伺候

  卷用户:平息事端,连蒙带哄

  卷关系:上下腾挪,左右逢源

  卷舆论:混淆视听,水军盛行

  请你拿出实锤证据,去进行举报,你看你也只能影射,全文不敢提比亚迪。再不行,可以提供证据给其他车企去举报。我担心的是你也是受其他车企老板片面的信息。

  前面 4 点我不懂,

  第 5 点,你说某企业卷关系:上下腾挪,左右逢源

  “中国是一个关系社会、人情社会,这本来无可厚非,适可而止,都是正常。但是,某些车企为了成为中国汽车行业的明星企业,拿到最多最全的各类资源,用尽了各种“外交”手段,某些院士、某些专家、某些官员不仅是这类企业的座上宾,更是自己的传声筒,所以这种企业好事最容易遇到,坏事也最容易化解”。

  你是不是本末倒置了,比亚迪年销 40 万时,国家有特别搭理过比亚迪吗,我自己是汽车类专业2009 年毕业,当年我们学生也是看不上比亚迪的,第一梯队一汽大众上汽大众上汽通用,第二梯队丰田本田日产,第三梯队广汽北汽一汽自主品牌,第四梯队才是奇瑞吉利比亚迪,那时比亚迪有资源吗,现在是因为实在做的太好,各国政要都抢着来看,成为国家的一张名片,这是比亚迪耍手段耍出来的吗?不要本末倒置颠倒因果了。

  第六点说卷舆论:混淆视听,水军盛行,我知道水军是确实存在的,各家公司都存在,但水军真有决定性作用吗,口碑自来水才是真正的舆论,才是决定潮水方向的力量,怎么就归因到水军呢。比如今天这篇文章,你觉得比亚迪会给我钱吗?不过是自来水罢了。很多企业自己受到一时舆论就归因水军,不反思自己问题,这是很可笑的。

  贾可博士论点四:长城汽车举报比亚迪至今不明不白,你看有黑幕吧。

  这个有司没出结论,我们也不知道什么原因,静待国家调查结果。

  曾几何时,比亚迪与长城汽车在业界传颂着一段礼尚往来的佳话。比亚迪慷慨地将【魏】商标赠予长城,而长城作为回礼,将【登陆舰】转赠给比亚迪,象征着两家企业间的友好合作与互相支持。曾几何时我同时持有比亚迪长城汽车,都让我账面盈利不少。但现在产品线有直接竞争,各种口出恶言也是不可难免的。

  贾可博士论点五——我们卷不能打败日韩车企,我们卷还会被欧盟加税,国企不卷最合规

  原文:如果中国汽车产业国内的卷席卷到国外去,估计不会那么容易把日韩车企打败,根据我今年1月和5月在墨西哥和东南亚考察的结果,内卷已经开始延伸到海外,而日韩车企正在静观其变。我们再看看这次欧盟给中国不同车企加的不同税率,并不是为上汽集团鸣不平,只是觉得,欧盟调查小组花了如此多的时间和精力,得出了一个三岁小孩都能猜出来的“国有企业默认获得补贴最多”这种早已预设的结论,是不是有点可笑并且可叹。我们在国内和业内知道的事实是,国有企业可能是在各地方政府通过各种手段“拿”到补贴最少且是最合规的。西方带着有色眼镜看待中国国有车企,但是中国国有车企可能是最不善于“内卷”的企业,它们的底线要比某些民企高得多。这次欧盟反补贴调查初裁或许已经表明“卷关系”已经卷到了国外。如果内卷打到国外去,未来只能让中国汽车产业失去应有的尊重和更多的市场。

  上汽集团被欧盟加最高关税,你不去怪欧盟,还能怪到比亚迪头上吗,还能怪到中国内卷头上啊,这个屁股坐错地方了吧。我问你我们成本高车价高就能打败日韩吗?我们不努力工作能躺着打败竞争对手吗?你且看看家电行业、手机行业,我们怎么出海成功的,他们如果没有更具性价比的产品,国外的消费者就能自动买单吗?国外的消费者是傻子吗?

  你还引用博世总裁的话,

  博世中国总裁徐大全希望我们的主机厂到国外认真地造好车,而不是靠我们低价的成本,把中国的卷也带到国际上去。如果说国外是一个有秩序竞争的一个市场的话,我们不要打破这个秩序,而是通过技术,通过更好的车,在其中占有一席之地。前段时间,他对我谈到了对于卷的担心,担心我们的内卷可能会把自己全球化的道路给堵死。

  殊不知他其实也是屁股决定脑袋,利益相关当然希望我们不要卷,不要去抢他的饭碗。

  贾可博士论点六——要一视同仁,不能便宜都让比亚迪占了。

  你说比亚迪混动车油箱比燃油车还大,理想的油箱也大怎么不提呢,关键是这是市场的选择啊,这是消费者的选择啊,只能说比亚迪洞察了用户需求。“油电同权“崔东树老师早就提出过,我是赞同的。就算对比亚迪有影响,但估计比亚迪也是可以承受的。

  贾可博士论点六——“市场经济不相信眼泪,但是,这并不是必然互相之间要拼个你死我活的。”前半句是对的,后半句还真就是要拼个你死我活,你看不到美国汽车业经过几十年你死我活竞争只剩下通用和福特。你看不到欧洲也没剩几个品牌吗?中国现在还剩这么多品牌,必然是要经过你死我活的竞争的。

  文中引用其他车企大佬来为自己文章提供论据,但丝毫不提魏建军,但明眼人都知道文章是偏袒长城的,难道不是因为魏建军是你轩辕之学的讲课嘉宾吗?这里面你有没有被充值呢?有没有卷关系。要知道轩辕之学报名费10 多万起步呢。

  我承认我被比亚迪充值了,因为我这几年炒股比亚迪的股票让我赚钱了,抵消了我在长城汽车上,在上汽集团上的亏损。我作为一个 小小的mini 股东跑出来维护我投的企业。所以我承认我的观点也是有利益在里头。

  为利益说话没毛病,有毛病的是明明有利益还装出很公正的样子来。

  我公司和比亚迪总部同处深圳,深圳可谓城市中的卷王,我们愿意加班(你看我改文章到凌晨 5 点),赞同“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还不让了吗?卷是一种权利,你总不能别人想努力还不让吧,这也是违反人权,压抑人性吧。你不能故意把“卷”污名化,中国汽车就自动“强”了,不管美国日本德国,汽车业的强大也是通过认真努力而实现的。

  看到刚才微薄的一个帖子,很符合我的观点,

  我坚信中国汽车会越来越好,越竞争越强大。“嘤其鸣矣,求其友声”,欢迎朋友们加我微信探讨。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梁斌 SF055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7-11 科力装备 301552 --
  • 07-01 乔锋智能 301603 26.5
  • 06-26 键邦股份 603285 18.65
  • 06-24 安乃达 603350 20.56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