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基金刘元海:致力把握时代阿尔法,拥抱AI产业浪潮

东吴基金刘元海:致力把握时代阿尔法,拥抱AI产业浪潮
2024年07月24日 18:58 点拾投资

导读:东吴基金的刘元海,是A股市场上少数又老又“猛”的科技成长基金经理。作为一名从业20年的基金经理,刘元海对于科技产业趋势的理解不输给任何年轻人。从定期报告看,他是全市场最早重仓AI算力的基金经理,也会懂得用适当的交易择时做止盈和抄底,也帮助刘元海成为少数真正在人工智能产业趋势为持有人赚到收益的基金经理。他管理的东吴移动互联混合不仅有比较强的锐度,而且持续性较好。在2023年取得44.92%的正收益后,又在2024年上半年取得了20.42%的正收益。

(注1:基金定期报告,2023年统计区间:2023/01/01-2023/12/31,2024年上半年统计区间:2024/01/01-2024/06/30。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且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不构成对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我们早在2021年底就和刘元海做过一次访谈,两年半之后再一次交流,我们发现刘元海的投资框架是一致的。他一直在致力寻找大级别的科技产业趋势,并且不仅会在每年初对未来一年的投资“制定战略地图”,也会根据市场的反馈做出灵活调整。早在第一次访谈的时候,刘元海关于交易面的分享就让我们记忆深刻。在我们访谈的那么多基金经理中,极少有人愿意谈论K线和交易能力。而刘元海却不一样,他很坦诚的告诉我们,投资不仅要看对产业趋势,也要理解市场交易上的反馈机制。或许是对产业和人性的双重理解,让他在一条年轻人越来越多、投资难度越来越卷的科技成长赛道做出了自己的阿尔法。

和上次一样,刘元海的访谈全部是干货,完整分享了自己过去两年多的投资思路和得失。

从定期报告看,他是全市场最早重仓算力的基金经理,在前瞻性看到了人工智能的杀手级应用出现后,刘元海并没有去买A股的传媒和游戏,而是把重点放在了算力产业链上。他认为,那时候判断什么样的大模型能成功为时尚早,但算力或许是不可或缺的基础。

即便看好人工智能长期的产业趋势,刘元海也不是持股不动。通过其在管产品的定期报告可以发现,在2023年二季度,刘元海看到当时持仓的光模块公司股价已经透支了乐观预期,做了较大减仓。之后在2023年10月的市场调整后,刘元海又重新关注这一板块。通过历史复盘,他发现一个大的产业趋势通常第一波基于预期出现较大涨幅后,可能会出现一次持续时间1到2个季度的40%到50%的调整,这时候如果产业景气不变,可考虑重新纳入重点关注范畴。

刘元海很重视市场的反馈,他把自己的组合分为三大类型“手里拿着一个,心里想着一个,眼里看着一个”。手里拿着的,是自己判断和市场达成一致的,心里想的是自己判断还没有得到市场反馈的,眼里看着的是还需要市场确认产业趋势的。这或让刘元海的组合不太会逆势,持有一段时间后有望创出新高。

通过其在管产品的定期报告可以发现,从2023年以来,刘元海的投资方向一直聚焦在三个领域:AI算力应用、电子半导体、汽车智能化。这是他中长期看好的科技产业趋势,从大逻辑看,人工智能或许将成为超越移动互联网的重大变革,从算力到半导体到应用落地,有望带来较大的潜在收益。

作为一名投资老将,刘元海很难得的保持对科技产业投资的热爱。他提到正是因为经历了很多周期,积累了太多投资案例,才能让今天的他在科技产业投资上越来越坚定信心。曾经错过的机会,可能会在未来成为收益的来源。

以下,我们先分享一些来自刘元海的投资“金句”:

1.A股市场有望提供丰厚收益的行业,基本上都有大的产业趋势

2.科技行业的重大投资机会可能在于识别何时出现具有革命性的“杀手级”产品和技术

3.我们当时并不清楚大模型谁能成功,但有一个逻辑是清晰的:无论哪个大模型最终成功,算力都是其不可或缺的基础

4.一个大的产业趋势通常第一波基于预期会有较大涨幅,之后可能出现一次40%到50%的调整,时间周期可能1到2个季度

5.如果股价达到了我设定的目标市值,我就会在交易中进行波段操作,降低仓位,因为股价大概率不会持续上涨

6.我的投资组合策略可以概括为“手里拿着一个,心里想着一个,眼里看着一个”

7.我重点关注方向自去年以来一直是三个主要领域:AI算力应用、电子半导体和汽车智能化

8.今年初的策略会议,我们通过研究日本90年代以来的股市表现,确定了三个中长期主要关注方向:科技、红利资产和制造业出海

9.A股市场有规律:市场跌得多了自然有望反弹,涨得多了可能最终会回落。关键在于如何把握这个节奏

最早重仓算力的基金经理

朱昂:上一次访谈你说过,投资要努力把握时代的阿尔法,通过定期报告来看,在2023年你的产品东吴移动互联混合A也取得了44.92%的正收益,能否具体谈谈这是怎么做到的?

 刘元海 上一次交流是在2021年底的时候,过去几年我更加坚定用产业趋势的方式做投资。A股市场有望提供丰厚收益的行业,基本上都有大的产业趋势。产业趋势的背后是时代烙印,因此我去致力寻找与时代发展相一致具有大的产业趋势的行业作为重点关注方向。

从我在管产品的季报来看,22年我重点关注了新能源汽车,直到当年的三季度,我慢慢减少了对这一板块的关注。我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观察到碳酸锂的价格有可能见顶了。新能源车电动化材料环节单位盈利与碳酸锂价格走势相关度很高。我经历过2015-2018年完整的新能源汽车周期,当碳酸锂价格见顶时,整个产业链的利润可能也达到了顶峰。

清仓了新能源汽车板块后,我转而关注电子半导体和信创,因为电子半导体行业景气下行有可能接近尾声,而信创产业有望从培育期进入成长期。

电子半导体行业大约每四年一个周期,股价可能会领先行业景气相对底部一到两个季度开始上涨。我们当时判断全球电子半导体景气有望会在2023年的上半年见底,而在2022年10月之前,A股电子半导体公司股价都跌了很多,从定期报告看,我在2022年4季度加大了电子半导体行业的配置。现在复盘来看,这一轮全球电子半导体行业景气低点在2023年2季度,无论是美股费城半导体指数,还是A股电子半导体指数低点就是在2022年10月中旬,领先行业景气相对底部2个季度,历史再次重演。但是从2022年4季度至今美股费城半导体指数涨了一倍多,而A股电子半导体基本没涨,为什么出现这么大差异。我们研究发现,由于这一轮电子半导体行业景气上行动力是靠AI驱动,美股电子半导体AI含量高,而A股电子半导体AI含量低。

而信创产业在经过2019-2022这四年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已经从培育期过渡到成长期,而股价又处于相对低位。所以我对这个方向一直保持关注,直到2023年的春节。

在2023年春节前后,我们注意到了ChatGPT技术的兴起,并进行了深入研究。凭借十余年的科技行业研究经验,我对这类新兴技术比较敏感。我坚信,科技行业的重大投资机会可能在于识别何时出现具有革命性的“杀手级”产品和技术。这类技术和产品一旦出现,可能会引领全球科技行业进入一个新的创新周期。对于科技股来说,可能是一次较大的产业机会。

在ChatGPT出现后,我们认为它属于通用人工智能技术,与A股市场过去炒作的专用人工智能技术不同,它有潜力在广泛的领域内应用,包括面向消费者(To C)和企业(To B)。基于这一判断,我们认为这可能是一个新的产业趋势,并开始梳理投资主线,重点关注大模型的发展。

我们当时并不清楚大模型谁能成功,但有一个逻辑是清晰的:无论哪个大模型最终成功,算力可能都是其不可或缺的基础。因此,我们决定将关注重点放在算力产业链上。这个领域对我们来说相对比较熟悉,因为在2019年和2020年的云计算浪潮中,我们已经参与过相关投资。

云计算的基础设施,包括数据中心的建设、服务器需求以及PCB等,都是我们之前跟踪并熟悉的领域。基于这些经验,通过定期报告可以发现,我在2023年春节后迅速调整了投资组合,将重点放在了算力相关的股票上。这一决策与我过去的投资经验和对科技行业的深刻理解密切相关。

春节过后,我还做出了两个重要的转变:

1)对信创领域的关注大大减少,因为信创行业进入招标阶段后,市场噪音增多,股价波动加剧;

2)减少对电子半导体的关注,转而加大对人工智能的关注,尤其是算力方向。在人工智能这条线上,我只重点参与了某办公软件的龙头公司,因为办公软件有可能是大模型最先落地的应用场景之一,并且还有全球科技巨头在引领,而大家当时热衷的传媒我基本上没有参与。

以上这些基本上是我过去两年的投资心得。

朱昂:此前你也布局过人工智能产业,但这个产业很多公司是没有业绩驱动的,你是如何从中选股的?

 刘元海 人工智能产业链主要有四个环节:大模型、数据、算力和应用。当时,A股市场的大模型投资标的并不明确,且估值安全边际难以把握。数据和AI应用的估值也同样难以评估,因此我们重点关注算力领域,特别是光模块、服务器和PCB。

我们长期关注A股三家光模块公司,2022年受益于海外四大云服务公司的资本开支增加,他们在2022年业绩表现良好。由于市场预期2023年四大云服务公司资本开支下滑,使得这些公司的估值被大幅压缩。那时候,我认为这一批公司的安全边际可能较高,比较坏的预期可能已经反映在股价中了。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特别是大模型对算力的需求增加,我们预计光模块行业有望迎来新一轮增长。基于此,我们开始增加对光模块公司的关注度。尽管市场在短期内可能无法看到业绩的提升,但一旦市场认识到这些公司的增长潜力,从我对科技股投资经验看,它们的估值有望从15倍修复到30倍以上。

从公司公告来看,从2023年5月下旬开始,海外大厂不断上调2024年800G光模块的需求量,A股光模块进入新一轮上涨。直到2023年6月下旬,我们看到核心公司股价基本反应了2024年业绩预期,但短期基本面却跟不上股价。于是,我在AI算力这个方向上进行一定调整。

到了2023年9月之后,市场经历了较大调整后,我又开始关注AI算力。虽然去年9月中下旬有一次反弹,但是到了接下来的10月又暴跌了一把,使得许多人受不了都减仓了。我一直是做产业趋势投资的,对这类公司的股价做过深度复盘。一个大的产业趋势通常第一波起来基于预期可能会出现较大幅度涨幅,之后可能出现一次40%到50%的调整,时间周期可能1到2个季度。如果产业景气依然上行,这一批公司接下来有望上涨,股价有望回到前期高点甚至创出新高。

去年10月调整后,光模块核心公司已经有接近50%跌幅,调整时间4个月。这时候,我们系统性把海外人工智能研究了一下,预期国内核心AI算力公司3季报有望出业绩。于是我开始加大对光模块的关注。

在大产业趋势中,也需要波段交易

朱昂:你之前也谈到,自己有一套交易策略,能否也谈谈这一套策略在过去两年是如何辅助你的投资?

 刘元海 首先,我专注于产业趋势投资,明确区分产业所处的培育期、成长期和成熟期等不同阶段,并根据这些阶段调整我的投资策略。我更倾向于在产业的成长期进行投资,包括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都是如此,而不是在主题投资阶段,除非我对行业非常熟悉,且股价处于相对低位。

当判断一个产业进入成长周期时,我会设定一个中期目标市值,并根据此进行投资规划。例如,如果股价达到了我设定的目标市值,我就会考虑在交易中进行波段操作,降低仓位,因为股价可能不会持续上涨。这种中期目标市值在交易层面上非常重要,它起到了纪律约束的作用。像去年6月的光模块,中期的目标市值达到了,那我就做一些波段交易。

在股价回调时,我会利用我的历史经验来评估调整的幅度和时间。通常,股价的调整幅度可能会在40%到50%之间,调整时间大约为一个到两个季度。会有这种规律,背后都是人性的作用。除非研究非常透彻,一般人是扛不住40%以上下跌的。基于这种经验,我通常会在股价下跌约30%时开始考虑慢慢加仓。

朱昂:关于具体的买入和卖出你是怎么做的?

 刘元海 作为产业趋势投资者,我对行业的跟踪时间很长。有时候,尽管我看好某个产业的发展趋势,但市场可能还没有认同这一点,或者不认为该产业是下一个投资主线,这可能会导致股价横盘或波动很大。

我通过投资组合构建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我的投资组合构建策略可以概括为“手里拿着一个,心里想着一个,眼里看着一个”。这意味着我的组合中通常有三四个方向,其中一些是市场认可且与我的判断一致的,我会考虑在这些方向上配置较高仓位,以期跟上市场。

对于那些我认为将来可能成为市场主线,但目前尚未被市场认可的产业,我会考虑配置一些底仓,并密切关注市场的变化。在这个阶段,我会进行一些交易性操作,根据市场情绪和产业发展的不确定性来调整仓位。一旦产业真正爆发,我能迅速感知到市场情绪。这时,我再将仓位增加上去。

以电子半导体为例,从我在管产品的定期报告来看,我的仓位在去年四个季度里有较大的波动。在去年一季度末降低仓位后,我在二季度又增加了仓位,因为观察到全球电子半导体销售收入可能已经见底并开始回升,我认为这可能是一个安全边际相对较高的买入时机。

然而,当市场在去年8月中旬看到电子半导体二季度业绩不佳时,尽管行业景气度有所提升,股价还是下跌了,于是我又相对谨慎起来。在趋势性机会明确之前,即使我内心认可某个产业方向,我也会根据市场表现来调整我的仓位。

致力找到杀手级应用下的产业机会

朱昂:过去一年你管理的规模增长很多,如何应对规模的扩大?

 刘元海 我的投资框架始终致力去寻找与时代发展相一致具有大的产业趋势的行业作为重点研究和关注对象。我采取的是一种中观或自上而下的方法,先选择行业,然后在行业内选择股票。我倾向于重点关注每个细分行业的龙头企业,因为它们通常可能具有较强竞争力和较好的流动性。

即使基金规模从去年底的12亿增长到今年一季度末的30多亿,由于申购资金是持续进入的,而且我重点关注的是行业龙头,这在操作层面上并没有带来太大影响。

我重点关注的方向自去年以来一直是三个主要领域:AI算力应用、电子半导体和汽车智能化。只要这些大方向保持不变,我就不需要进行大规模的调仓,从而减少了流动性冲击的影响。作为产业趋势投资者,我可以利用产业景气周期较长的优势,通常可能持续两年左右。这给了我足够的时间来应对市场的重大变化。

选择行业龙头的另一个原因是,在中国的许多行业中,市场竞争结构已经稳定,小公司大概率很难成长为大公司。以光模块为例,2019年至今国内主要的公司就是这三家龙头企业。

我的投资理念是努力选择具有大的产业趋势行业以及行业龙头作为重点关注对象。虽然我可能无法完全把握市场的波动或系统性风险,但只要我投资的产业趋势保持不变,市场一旦反弹,我的投资方向可能也会随之反弹,有望推动基金净值上涨。

朱昂:再回到2024年的市场,今年市场是一个红利风格很显著的市场,对科技股投资不算友好,你又是如何在今年上半年实现20%左右收益的?

 刘元海 我今年上半年基本上把握住了科技产业中较强的方向,通过我在管产品的定期报告来看,我重点配置了AI算力。早在去年11月到12月,我认为经历调整后的光模块可能会有第二波行情,在板块低点就重点关注了这个板块。从我在管产品的定期报告可以发现,今年上半年比较大的正收益都是和AI算力有关;除了AI算力之外,我还布局了电子半导体和汽车智能化。

朱昂:在组合管理上,你有什么方式来降低科技股天然的高波动性?

 刘元海 主要是两个层面降低波动。

1)前面提到的三个组合:手里拿着的、心里想着的、眼里看着的。重仓的组合方向要和市场的认可度匹配。当基本面和市场反馈达成一致的时候,股票的波动可能不会很大。

2)设立中期的目标市值,一旦股价到了某个位置就进行减仓,并且把仓位放到低估的产业,持续动态调整。我不会因为看好一个产业趋势就持股不动。

3)以行业龙头作为重点关注方向,行业龙头股由于基本面比较强,流动性相对比较好,所以股价波动性相对较小,并且在大的产业趋势当中,行业龙头股股价跑赢行业指数概率也相对比较大。

朱昂:每一年,你都会对下一年做一张投资地图,能否谈谈你接下来看好哪些方向?

 刘元海 我们公司每个季度都会举行三场策略会议,首先邀请外部卖方首席分析师来梳理宏观策略和行业可能的投资机会。接着,我们内部的行业研究员也会就宏观策略和行业可能的投资机会进行讨论。最后,基金经理们会分享他们对市场的看法和认为可能有投资机会的行业。这种策略会议从2021年开始,效果一直很好能帮助我们梳理市场的走势和投资主线。

今年初的策略会议,我们通过研究日本90年底以来的股市表现,确定了三个中长期可能存在的主要投资方向:科技、红利资产和制造业出海。当前中国经济与日本有一定相似性,特别是在房地产下行周期中,这三个方向也有可能是未来A股市场相对比较具有投资机会的方向。

科技行业因其与全球产业逻辑的紧密联系而有望具有超额收益的潜力。随着全球科技进入人工智能时代,我们认为科技股可能有良好的表现,因此我们对科技股的投资有信心。

红利资产也受到我们的青睐,因为国内利率处于下行周期,高股息率的A股可能具有吸引力。

制造业出海也可能是一个机会,但由于我更擅长科技领域,且希望专注于自己的能力圈,因此没有过多参与这2个方向。

我个人特别关注科技股。历史经验表明,每当科技行业出现杀手级产品时,科技股的行情通常可以持续5到10年。例如,PC互联网时代从1995年到2000年,移动互联网时代从2010年到2021年。我相信,当前的人工智能时代大概率不会逊色于前两轮科技股行情,因此,我认为全球科技股有望迎来较大的投资机会。

未来科技股的重点可能是拥抱AI。谁的AI含量高,谁的投资机会可能就比较大。去年到今年,无论是美股还是A股,表现较强的都是AI算力,但是美股AI算力龙头A企业的市值在3万亿左右,要实现从3万亿到6万亿的增长,中短期来看难度较大。因此,我更关注AI应用层面的投资机会。AI应用的产业趋势之一是AI大模型在端侧的落地,包括AI手机、AI PC、AI物联网设备(AIoT)。

随着AI大模型在端侧设备的搭载,人机交互或将变得更加自然流畅。例如,当前的扫地机器人只能理解特定的命令,但如果搭载了AI大模型,它将能够理解人类的自然语言,从而可能实现更好的交互体验。我们预计,这一趋势可能在未来几年引发新的换机潮。

目前,AI手机和AI PC的产业趋势已经非常明显。例如,OpenAI的ChatGPT4、 Gemini的AI手机等,都表明了这一趋势。

AI大模型的应用不仅限于提升用户体验,还可能将推动硬件的发展。想象一下,全球有60亿左右手机用户,如果他们的手机都搭载了能够进行高质量人机交互的AI大模型,这将需要巨大的云端算力支持。同样,在PC端,AI大模型可以作为玩家的导师,帮助他们更好地玩游戏,或者在办公时提供实时的文档编辑指导。

PC和智能手机分别是90年代和2009年以来的科技行业杀手级产品。现在,AI大模型同时在这两个平台上落地,我认为这或将对整个科技行业产生巨大的推动力。未来AI硬件可能将进入一个新时代,AI智能硬件的诞生可能将推动全球进入新一轮的换机潮。这可能是未来科技股投资的主要方向。

朱昂:苹果最近举行了发布会,你怎么看待消费电子领域的投资机会?

 刘元海 目前消费电子的投资机会可能主要集中在手机和PC机产业链。在A股市场,智能手机产业链尤其值得关注。对于Vision Pro这类MR(混合现实)设备,由于第二代产品可能要到明年下半年才会推出,目前存在一年的市场真空期,因此相关公司的投资机会可能相对较小。

我个人认为, MR设备的市场容量可能不会特别大。相反,我们应该更加关注AR(增强现实)技术的投资机会。预计AR眼镜在未来除了手机之外,有望拥有巨大的市场渗透率和空间。

未来AR眼镜结合AI技术,可能会成为人工智能时代消费者的标准配置。想象一下,戴着AR眼镜,连接互联网,与大模型进行人机交互,图像直接呈现在我们面前。这可能会让未来的世界看起来像钢铁侠的世界一样。

在未来,硬件方面的机会可能将包括AR眼镜等设备。目前,Meta计划在下半年推出相关硬件,美国智能手机龙头企业A也可能在不久的将来跟进。在A股市场,可能也有一些与此相关的投资标的。

朱昂:如何看待汽车智能化?

 刘元海 过去一年,表现较好的是AI算力,往后看投资主线可能会转移到AI应用。AI应用第一个投资主线可能是AI硬件带来电子半导体投资机会,第二个可能就是AI技术在汽车智能驾驶上的应用。

目前,全球汽车智能化和智能驾驶产业的发展阶段类似于2020年下半年新能源汽车电动化产业的发展趋势。当年国外电动车龙头T公司在上海的工厂推动了Model 3和Model Y的普及,这些车型的成熟技术引领了国内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

智能驾驶技术正在迅速成熟。国外电动车龙头T公司的V12版本智能驾驶系统在北美市场展现出超过L3级别的能力,预示着智能驾驶技术或已经达到一个新的高度。随着技术的进步,消费者在购车时将更加关注车辆的智能驾驶水平,这有望推动汽车智能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国内造车新势力,也在积极投入汽车智能化技术。随着技术的成熟,预计未来几年,这些企业或将能够推出达到L3甚至L4级别的智能驾驶车型。国外电动车龙头T公司已经为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探明了道路,国内企业正在跟随这一趋势进行技术投入和研发。

今年推出的新车型已经开始搭载智能硬件,包括摄像头、智能驾驶域控制器等。预计到明年,随着大模型训练的完成和智能驾驶技术的进一步完善,汽车智能化产业有望迎来更快速的发展。从产业链角度看,相关公司已经开始增加产量。

我相信,随着技术的成熟和市场的接受,AI智能驾驶有望成为推动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每一次历史经验都有望成为未来的收益

朱昂:作为一名投资老将,你是如何在新兴科技领域保持自己的认知?

 刘元海 早在2007年我就开始研究科技股了,至今做了12年科技产业的投资。我在做投资之前,看过宏观策略、金融、TMT等行业,做了投资后,又买过消费、医药和周期等。可以说,这些年下来积累了对很多行业的理解。

在漫长的投资岁月中,我亲身经历了很多成功和失败的案例,也见证了好几轮的产业起伏。这些经历,之后都成为了我投资的重要经验。比如说早在2013年,我就买过新能源车相关的股票,再到后面经历了两轮新能源汽车的涨跌周期后,可能就把握的比较好。2019年电子半导体景气上行周期中我配置的不够多,但也让我在这一轮周期中敢于重仓。许多我投的公司都跟踪了很多年。

也正是随着投资经验越来越丰富后,我对持仓公司的理解和置信度不断提高,组合的集中度也变得越来越高。

朱昂:如何保持对投资持续的驱动力

 刘元海 我在A股市场投资已有12年,经历了市场的多次暴涨暴跌,心态变得非常稳定。A股市场有规律:市场跌得多了可能会反弹,涨得多了可能最终会回落。关键在于如何把握这个节奏。

例如,今年1月份市场下跌时,我保持了淡定。我的判断基础很简单:当时上证指数跌破了2700点,而回顾过去,wind数据显示,从2021年2月18日沪深300指数高点5930点跌至3108点,三年跌了近50%。根据历史经验,除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导致的大盘指数超过70%的下跌外,A股市场很少有跌幅超过50%。因此,只要中国没有出现系统性风险,市场相对底部很可能已经形成。

此外,我们注意到有新资金流入市场,主要是通过购买ETF基金,这种持续的资金流入减少了市场再次暴跌的可能性。我20年左右的投资和研究经验让我对市场的风风雨雨有了深刻的理解,这使我能够保持平和的心态,这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点,对于我们相对熟悉的行业,我重视梳理和跟踪行业的关键变量。以科技行业为例,最关键的投资逻辑是寻找杀手级或爆款产品。一旦市场认可了某个产品,并有可能成为爆款,我就会更深入地研究它,这样投资就变得相对简单。

历史上的大行情往往与产业趋势紧密相关。作为投资者,重要的是要理解并把握住这个投资逻辑。不要让自己陷入过多复杂变量的泥潭,而应该专注于那些关键的、简单的变量。

在科技行业,我专注于那个投资逻辑,即杀手级产品的出现。随着产业的发展和变化,我会动态地跟踪和演绎这些变化,努力寻找新的投资机会。

延伸阅读:

①东吴移动互联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成立于2015 年 5 月 27 日,业绩比较基准为:中证移动互联网指数×50% +中债综合指数×50%,2018年至2023年,A类份额回报/业绩比较基准分别为: -29.69%/-14.52%(2018年)、30.05%/29.41%(2019年)、66.13%/21.32%(2020年)、51.06%/2.69%(2021年)、-33.80%/-16.75%(2022年)、44.92%/4.80%(2023年)。以上数据均来源于基金定期报告。特别说明:该基金于 2015 年 11 月 26 日开始分为 A、C 两类,2018年至2023年C类份额业绩分别为: -29.91%(2018年)、29.97%(2019年)、67.75%(2020年)、50.80%(2021年)、-33.93%(2022年)、44.63%(2023年),C类份额2018年至2023年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与A类一致。上数据来源于基金定期报告。2015 年 5 月 27 日至 2017 年 5 月 5 日期间,戴斌任该基金基金经理;2016 年 4 月 27 日至今,刘元海任本基金基金经理。

②东吴新趋势价值线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成立于2015年7月1日,业绩比较基准为:沪深300指数×65%+中国债券综合全价指数×35%,2018年至2023年,回报/业绩比较基准分别为:-39.03%/-14.78%(2018年)、39.86%/23.90%(2019年)、71.61%/17.66%(2020年)、42.92%/-2.64%(2021年)、-33.21%/ -13.88%(2022年)、41.99%/-6.67%(2023年)。以上数据均来源于基金定期报告。2015年7月1日至2017年12月18日,戴斌担任本基金基金经理;2017年6月21日至2019年4月30日,程涛任本基金基金经理;2019年 4 月 29 日至今,刘元海任本基金基金经理。上数据来源于基金定期报告。

③东吴新能源汽车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成立于2022年1月25日,业绩比较基准为:中证新能源汽车指数收益率×80%+恒生指数收益率×10%+中债综合指数(全价)收益率×10%,2023年基金A类份额/C类份额收益率分别为:19.89%/ 19.41%,同期业绩比较基准回报为:-24.69%。以上数据来源于基金定期报告。自基金成立至今,刘元海担任本基金基金经理。

④刘元海于2023年8月15日担任东吴嘉禾优势精选混合型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该基金业绩比较基准为:(上证180指数*60%+深证100指数*40%)*65%+中证全债指数*35%,自2023年10月1日至2024年3月31日,该基金A类份额/C类份额回报分别为: 5.05% /4.85%,同期业绩比较基准回报为-1.63%。

上述数据均来源于基金定期报告,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且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不构成对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

特别提示:东吴科技创新混合可根据投资策略需要或不同配置地市场环境的变化,选择将部分基金资产投资于港股或选择不将基金资产投资于港股,基金资产并非必然投资港股。基金资产投资于港股,会面临港股通机制下因投资环境、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包括港股市场股价波动较大的风险(港股市场实行T+0回转交易,且对个股不设涨跌幅限制,港股股价可能表现出比A股更为剧烈的股价波动)、汇率风险(汇率波动可能对基金的投资收益造成损失)、港股通机制下交易日不连贯可能带来的风险(在内地开市香港休市的情形下,港股通不能正常交易,港股不能及时卖出,可能带来一定的流动性风险)。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基金管理人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前请仔细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且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不构成对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者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者自行负担。基金管理人不对基金投资收益做出任何承诺或保证。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7-26 龙图光罩 688721 --
  • 07-23 博实结 301608 44.5
  • 07-22 力聚热能 603391 40
  • 07-15 绿联科技 301606 21.21
  • 07-11 科力装备 301552 30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