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强市”奏响“奋进之滁”最强音

“工业强市”奏响“奋进之滁”最强音
2024年06月20日 12:32 滁州日报

八百里皖江向东,“扬子江畔扬子扇”点燃的是滁州人的工业强市梦想。

作别“合老大、滁老二”的过往,潮起潮落、浮浮沉沉中,滁州人始终坚信,工业兴则城市兴,工业强则经济强。怀揣一个信念,追逐一个梦想,实干兴滁,2012年至2021年,滁州地区生产总值先后跨过2000亿元、3000亿元两个台阶,由1212.5亿元增加到3362.1亿元,总量由全省第五跃升至全省第三,并稳居全省第三、跻身全国百强。

春去春又来,奔赴新的春天,拥抱新的希望。

2024年再出发,滁州慎终如始坚持和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要着力点,聚焦推进新型工业化,抢占新赛道、培育新优势,不断补短板、锻长板、扬优势,在改旧育新中推动工业经济提档升级、扩量提质,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滁州实践提供有力支撑。

数据显示,今年1至4月,37个规上工业大类行业中,32个保持增长,增长面达86.5%;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技改投资同比增长82%、居全省第1位;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53户,总数达2713户,稳居全省第二……

以开放之“兴”叩活力之“门”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工业,是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传统农业强市的滁州,如何调出“最佳工业处方”?

襟江带淮的滁州,地处合肥、南京之间,天然具备承东启西的优势。

把握大势、借势用势,滁州坚定不移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这个最大机遇、最大红利、最大势能,在长三角乃至更广阔的范围里,承接产业转移、发力产业协作,努力把势能转化为动能,把优势转化为胜势,实现赶超发展。

2月19日,春节假期刚过,全市“双招双引”工作动员大会在滁州大剧院召开。

“新征程上,实现滁州高质量发展,支撑是工业、关键靠投资、动能在创新,路径就是‘双招双引’。”市委书记许继伟旗帜鲜明地表示,全市上下要锚定“两高一加快”发展定位,按照“十个有更大作为”要求,落实“投资安徽行”“人才安徽行”部署,全力打出新攻势、奋力展现新作为。

开年即“出征”。

制定《招商引资春季攻势行动方案》,坚持“一把手”高频出征、高频协调,产业链协同推进、兵团作战,紧盯头部目标企业迅速开展“精准招商”行动,掀起新一轮招商引资热潮。

今年以来市级领导外出开展重点招商活动58批次、拜访重点目标企业161家;各县(市、区)及园区主动挖掘资源,采取登门拜访、敲门招商等方式累计外出招商400余天次、拜访对接重点目标企业441家;第五批43个县干招商小组挖掘有效项目线索200余条、落地项目15个。

1至4月,全市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13个,较去年同期多20个。

凤阳县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大机遇,组建18人招商“先遣队”,驻点南京、苏州、常州等地选商招商,打造“小分队初研、产业链初审、领导小组决策”工作机制,先后引进一批长三角头部企业。

同时,凤阳还以凤阳宁国现代产业园、南京经开区凤阳省际合作园区等为依托,优化“项目共招、产业共建、利益共享”合作机制,全力打造“1+1”高能级合作平台。

紧盯市委部署,各地各部门闻令而动、各显身手,把工业摆在首抓位置,在工业发展赛道上提速竞跑,掀起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的新热潮。一个个新项目接连上马、竣工投产,积聚起产业发展新动能。

数据显示,1至4月,全市新开工亿元项目107个、总投资近500亿元;新投产亿元项目110个,较去年同期多14个,累计到位资金89.7亿元。

让产业之“新”稳发展之“进”

项目建设是工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1月2日,2024年全省第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动员会滁州市分会场活动在全椒经开区万道新材料项目现场举行。当天,全市开工动员3亿元以上项目41个、总投资51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24.5亿元,分别居全省第3、第2、第3位。其中制造业项目31个、总投资412亿元,涵盖战新产业、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基础设施、民生事业等领域。

“项目是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市委副书记、市长吴劲在现场强调,全市上下要按照市委七届六次全会部署要求,锚定打造长三角“四个地”、建设“七个强市”目标,起步就冲刺、开局即决战,全力以赴抓项目、扩投资、增动能,打响有效投资攻坚战、奋力夺取首季“开门红”。

以“开门红”冲刺“季季红”,以“季季红”拼抢“全年红”。

全市上下深入实施有效投资攻坚行动,编制《2024年工业项目投资导向计划》,谋划工业项目566个,总投资4664.8亿元。1至4月,全市共完成亿元以上新开工工业项目87个,新竣工项目63个,新投产项目48个,鑫铂环保科技、康弘精特管材等一批重点项目相继竣工投产。

项目建设,需要源源不断的“量”的支撑,更需要持之以恒的“质”的保障。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我市全力支持产业创新。坚持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建立完善以各级企业技术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为核心,产学研相结合的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2023年以来,我市新获批省级工业设计中心11家、企业技术中心21家,全柴动力获批省制造业创新中心。

推进新型工业化,提升工业现代化水平,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形势下的“必答题”。如何做好这一“必答题”?

滁州的作答:大力实施数字化转型行动,加快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2023年出台《关于加快推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的实施意见》,首次提出由市财政对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给予奖补,其20条硬核措施力促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

大力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行动,让“小块头”释放“大能量”。截至目前,累计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487户,居全省第3位;累计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企业466家,占规上工业企业18.09%;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8家,居全省第3位。

专精特新企业已成为引领滁州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领头雁,特别是一批掌握独门绝技的专精特新企业阔步走向资本市场。截至目前,安徽鑫铂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等8家专精特新企业成功上市,占全市上市企业50%。

与此同时,我市还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促进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的重要抓手,进一步加大专精特新企业技改投入。2023年以来,我市48家专精特新企业开展技术改造。持续建设企业创新载体,鼓励专精特新企业建立企业技术中心,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截至目前,我市1家专精特新企业建立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31家专精特新企业建立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土地、资本、技术、人才等优质要素资源加速汇聚,打好“贷、担、投、奖、补”组合拳,带来的是,专精特新企业不断成长壮大,一批“链主”企业、“头部”企业脱颖而出。

从“制造”迈向“智造”,关键要靠“数字赋能”。

一方面,我市加快推进工业互联网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全市已建成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4家,区域型平台2家,其中,广天科“天工云”和康佳电子“琅琊谷”工业互联网平台入选省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全柴动力、全椒海螺、康佳电子入选工信部工业互联网安全分级分类试点;惠科光电、滁州高新区获批工信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试点示范和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

另一方面,我市加快制造业企业数字化改造步伐。2023年以来,全市共举办数字化转型进园区活动近20场,为3242家中小微企业发放免费数字化软件服务包,441家企业参加数字化诊断。隆基乐叶获批工信部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全柴动力、金禾实业、惠科光电获批工信部智能制造优秀场景。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实现“登云”企业1600余家,培育省级智能工厂16家、数字化车间96个。

如今,在滁州,一批批项目引进来、落下地、强起来,展现的是气势,提振的是信心,昭示的是前景。

用营商之“优”换实体之“活”

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流的营商环境是硬支撑。

滁州始终坚持把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长久之策,对标省外先进、对标省内一流,持续擦亮“亭满意”服务品牌,服务好、保障好实体经济特别是工业经济发展。

位于天长市永丰镇的安徽环科泵阀有限公司,企业员工大多家住农村,回家就餐挤占了大量的休息时间,员工得不到很好的休息,影响了工作效率,但以该公司当前财力,无法单独新建内部员工食堂。

为企服务平台联系包保干部得知这一信息后,迅速向上反馈。相关职能部门则第一时间践行“四下基层”工作方法,深入企业及周边开展走访调研,摸排梳理后发现周边不少中小企业面临相同难题。

从着眼一个“点”,到纵观一个“面”;从解剖一个问题,到解决一类问题的解题。

秉持着这样的解决问题思路,永丰镇党委、政府经过研究论证,决定新建一栋公共食堂供周边企业使用,长效解决企业难题,助力企业心无旁骛谋发展。截至目前,总投资500万元、总面积2200平方米的食堂正在紧锣密鼓地施工中,主体建筑已经建设到二层,预计今年6月可建成使用。

不断健全完善线上线下与民营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畅通政企沟通交流渠道,天长市坚持从个案和整体上及时掌握制约企业发展的问题,力争解决一类问题、受益一批企业、助力一方发展。

天长市的“营商”之道,正是全市“亭满意”营商环境最好的现实缩影。

聚焦企业发展“急难愁盼”,强化要素保障,惠企纾困解难,着力破解企业面临的融资、技改、用地、用工、人才等难题。

今年以来,编印发放各类政策汇编近1000本,发放创业担保补贴3.18亿元,兑现各项人才奖补资金801万元。

围绕工业项目“拿地即开工”,坚决做到“一企一策、服务前移、全程代办、专班推进”。走访摸排项目融资、用工、科技、土地等要素需求,积极帮助项目落地。今年以来,线上共办结融资诉求197件;劳动用工诉求577件;项目建设问题279件。

企业发展的安心和信心,源自与各级各部门频繁的接触,源自滁州重商、亲商、安商、富商的浓厚氛围。

我市把定期召开政企恳谈会、早餐会作为一项优化营商环境、促进企业发展的制度性安排,形成政企双向奔赴、同向发力的良好局面。今年以来,组织5次政企交流活动,邀请54位企业家与市领导面对面畅聊,共谋产业发展。

企有所呼,政有所应。为了倾听企业心声、全力助企发展,我市深化落实“四下基层”,持续开展“遍访企业、助企纾困”活动,坚持在一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广泛收集市场主体对涉企政策、服务意见建议,查找营商环境短板不足。今年以来,累计走访企业11599家次,推进解决企业诉求1576件。

“网格化+服务专员”,常态化走访联系,定期开展“优环境、稳经济”“遍访企业、助企纾困”等现场办公走访,坚持做到“见事建档、闭环办理、事毕销号、100%满意”。今年以来,全市上下各级服务专员共走访企业、项目11599家次,收办难题诉求1576件。

围绕企业所需、所想、所盼,多措并举强服务,切实提高企业获得感、满意度,全力助力实体经济特别是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全市工信系统形成工作合力落实企业包保服务机制,实现全市2750家企业结对帮扶。深入开展助企解困、要素对接、政策落地、动能培育、提质增效“五大行动”,今年以来累计解决企业提出各项问题600余项。

让政策导向作用发挥出来,加快推动惠企政策落地。2023年以来,全市兑现工业强市、民营经济、工业互联网等惠企政策奖补项目104个、资金3718万元。

“不进则退”“优无止境”,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没有休止符的系统工程。滁州始终坚持以“亭满意”营商环境,全力助力工业经济培育新动能、抢占新优势、跑赢新赛道。

全媒体记者张开兴

来源:滁州日报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26 键邦股份 603285 --
  • 06-24 安乃达 603350 --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23.35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11.88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