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智呈:保险行业经营者可能要比农民更有耐心

杨智呈:保险行业经营者可能要比农民更有耐心
2020年10月23日 14:16 新浪财经

  2020年10月23日,以“预见·蓄能”为主题的“第十三届中国保险文化与品牌创新论坛暨第三届中国保险康养产业创新论坛”在云南丽江隆重举行。富德保险控股集团副董事长、总经理杨智呈出席并发表主题演讲。

  杨智呈认为,在如今变化的格局当中,保险行业经营者要更有耐心,无论是家新机构还是创新项目,不固本强基、不取势蓄能、不打造核心竞争能力,就不可能持续快速的扩张,“毕其功于一役”几乎没有!

图为富德保险控股集团副董事长、总经理杨智呈图为富德保险控股集团副董事长、总经理杨智呈

  以下为杨智呈发言实录: 

  尊敬的领导、嘉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

  非常感谢再次出席保险文化论坛,我感觉张迎宾社长每一次出的题目有点像封建社会的科举题目,很有哲学思考,题目很宽,真的回答起来也很难。我接到这个题目以后围绕保险业与之相关的变化,作了一些总结或者预见的总结,还有一些关于未来发展的建议。

  我主要从宏观、中观、微观,还有能力建设问题等几大层面来进行展开言论。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我认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这变局过程中,所有人都面临着挑战,在这个变局中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这场大变局中,预见尤其有重要意义。

  再过几天就会召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研究制定“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十四五规划”是国家层面对大变局的预见和应对。虽然“十四五规划”还没有正式出台,但8月份习近平总书记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的讲话,为“十四五规划”指明了基本原则和整体方向。我想利用这个机会解读讲话精神,联系保险业的实际情况,预判行业发展形势。

  预见:宏观变局

  1.新发展格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新的宏观变局有六个重要的方面:一是双循环的理念,以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相互促进。中国体量太大,两头在外大进大出,就会导致贸易战、科技战的升级,形成国内大循环的核心在于消费。扩大消费人群及其收入水平,稳定壮大中等收入人群,使中等收入人群从4亿人(2018年)提升到5.6亿人(2025年)。理论上,这将带来保险行业年均5%的正增长。这个双循环意味着以后中部地区保险市场的增长潜力高于沿海地区。所以在“十四五规划”期间,消费率将由2019年的55.4%上升至60%,激发与消费密切相关的保险需求(汽车、家用电器、教育文化旅游等),这是双循环格局对保险行业一定的影响。

  2.经济社会复杂性提高导致风险管理难度加大。

  在最近纪念深圳特区建立40周年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到人口老龄化、劳动供给下降、居民消费倾向降低,劳动力成本上升,居民储蓄率降低,养老、医疗等社保负担加重;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持续释放,医疗卫生体系、社会管理、应急管理等存在诸多短板,这就说明商业保险作为社会保障体系支柱之一的重要作用日益显现,与此相关的养老保险、大病保险、失能保险、看护保险、医养服务以及公共责任保险等需求与日俱增。

  3.全球经济延续“高债务、低利率、低增长”态势。

  对保险业来说,债权资产的供应充足,有利于保险资金的配置,但是收益率曲线的平坦甚至下降对寿险业形成压力,特别是基准评估利率的下滑增加准备金的计提成本,会侵蚀各家公司的盈利能力,所以这个趋势会有比较大的影响。另外,无风险利率水平下降,提高固定收益依赖信用风险溢价,对各家机构的信评能力要求也有所提高。由于低增长,低利率未必带来权益类资产的收益,只能寻找结构性机会,这对保险行业也是一个新课题,特别是投资配置方面。

  4.数字经济成为国际竞争的主战场并引领产业变革。

  产业高端化步伐加快,服务业比重继续提高。“5G+物联网”将对产险智能化提供新场景和新需求,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在保险业运用将逐步普及。而保险企业数字化成为大部分公司经营管理的核心问课题,将占用公司越来越多的资源,同时会带来投资管理、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的挑战,这对保险行业的各个方面都有影响。

  5.经济社会要素集中化网络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新基建力度加大,扩大了对保险资金的需求。保险业应当利用趋势,介入基础设施的升级改造、社会治理和城市管理等,有些城市借助智慧城市的建设对产险业增加新的需求,也提出更高的门槛。另外,寿险业应该在高度城市化的场景下,考虑如何升级销售系统和服务系统的问题。现在个险业务遇到很多问题,某种意义上是高度城市化的过程跟销售队伍提升两个步骤产生差异的一个主要矛盾的原因。

  6.绿色发展比较优势更加凸显。

  大家知道,2060年将实现碳中国的理念,所以生态环境压力将逐步减小,绿色发展实现从外部性负担到新竞争优势转变。习近平总书记讲到的“两山论”,原本是一个压力,现在变成了一个竞争优势,生态环境将作为可创造财富的资源来发展增值。由此建议保险行业要参照“绿色金融”,提倡“绿色保险”,从单纯的提供“环保责任险”“农业险”出发,到保险业全面参与绿色产业发展、碳交易和绿色投资。这方面保险行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特别是财险和资管行业重要转型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讲过:于变局中开新局、于危机中育新机。听说这一届会增加“安全”的发展理念,安全和保险就有天然的关系,保险本身就是减压阀和安全网,所以在发展理念里增加“安全”两字,对保险行业是非常大的机遇。另一方面,行业应该认真思考,宏观的变局催生了行业的变局,保险业应顺势而为,从保险需求和供给的角度,从产业高端化的思路认真探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途径。

  预见:中观变局

  回归保障与“治乱象”。回归保障的核心是为实体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治乱象”有两大点:一是金融集团规范化,强化公司治理和资本监管、控制杠杆率;二是强化市场行为监管和服务导向。而金融集团的治理问题是一个很大的趋势。

  后端监管:强化风险资本监管。预计在今年年底到明年年初,会产生很多新的资本要求和管理难度,“保障性产品+固定收益”的匹配组合可能成为公司资产负债匹配的一个标杆。资产负债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在利率趋势下,防范风险给保险公司带来经营的压力也会影响到行业的变化。此外,新的会计准则,对十四五期间预见是可以实施的,对整个行业发展,特别是风险资本的监管会带来很大的压力。

  车险综合改革:降价、增保、提质。附加费用率降低,赔付率上升,这方面都会带来很大的挑战,特别是如何规范中介收入,促进直销和电子商务,中小产险公司竞争挑战和创新转型的压力非常大。

  中介改革。因为中国没有真正的诚信制度,我们有法人支票,没有个人支票,对个人诚信是不相信的,所以我们没有独立针对个人可以经营的经纪人和代理人。中介还是要经常跟产品提供商有连带的关系,因此认为中介目前还是受制于诚信制度的建设,没有真正中立或者独立。但中介线上化和集团化方兴未艾,销售中介向价值链中介发展。此外,中介科技赋能的步伐甚至比保险公司还快,中小险企还会依赖于中介。

  资管基金化。股权投资比例放开至40%,资管产品第三方市场扩大了。基础设施REITs和私募投资的开放加速资管公司基金化步伐,以及量化投资和智能投顾受到重视。

  行业对外开放。外资险企的企业文化与发展战略尚未全面融入国内市场,虽然核心干部的本土化大有进展,但外资股东的区域管控依然严格,诚信经营、内部控制以及品牌优势值得中资机构认真学习。友邦等大型外资独资企业,一旦全国化经营,将冲击中资的市场地位。

  预见:微观变局

  从微观角度来看,我主要谈及六个方面的内容:

  1.新兴客户群。 Z时代人,即90后和00后逐渐成为保险消费者的主要客户群:经历网络化洗礼,习惯网购体验,理性投保而且消费者保护意识强。而保险公司线上获客、直播推销和网络运营服务能力建设是硬标准,从产品、渠道为中心转型为以客户为中心,考验着公司的变革能力。

  2。组织变革。想要解决代理人队伍金字塔组织结构问题,增加财务成本、管控难度和管理博弈,适当扁平化和提升线上销售支持力度,这方面提出很多变革的要求和变革挑战的问题。

  3.运营创新。标准化、集中化、网络化和智能化,降低操作风险并且提升效率。流程再造难度大,特别是来自线上和线下如何结合的问题,还有团队和人工智能两方面的互补优势。

  4。财务与资产管理。资本管理因为影响因素增加且复杂,随时会影响公司经营管理的决策,所以这是一个核心课题。资产管理如何做到与负债管理联动?随着新的会计准则实施,财务报告的透明度和信息量大增,可能很多经营班子将来会出现一个问题,公开的财务披露信息可能在数量、透明度会超出内部管理、会计报告,导致没法向投资人解释,外部和内部也很难解说。

  5.风险管理。现在保险业正处于逆周期,回归保障、加强监管和转型发展是大趋势,风险事件多发可能是常态,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才能为可持续经营保驾护航,这其中也会产生很多的变局。

  6.科技赋能。赋能可以在大部分保险价值链条上的各种场景里,一般会从电商获客和重复性的操作环节,如智能语音服务、共享服务以及统计分析应用等方面,已经为科技赋能产品逐步推开了。当然,数字化需要坚强的领导力支撑,数据治理和系统规划是重要的前提,开放式的底层架构是基础。上云是大趋势,有I/P/S/DaaS等不同选择,但作为保险公司,运维和安全方面必须自己把控。

  蓄能:核心竞争能力建设

  从蓄能方面来讲,就是打造自己核心竞争力的建设问题。大变局是对各主体的一次大考: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适者生存:明道、取势、优术。未雨绸缪、蓄能备战:只有具备核心竞争力才能生存。核心竞争能力又只是市场竞争的外在表现,但要归一。内圣外王,也就是内圣外王:领导力、决策力、执行力和杠杆力的“四力”问题。

  领导力:治理结构、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公司高管都知道,股东投资行业的初心、连续出资的能力和均衡的股权结构,是能够持续稳定的经营理念。企业的文化也至关重要,怎么把精神的东西变成物质的东西,这是体现领导力最重要的一个标志。

  决策力:战略、变革和创新。对于小公司,大公司战略不可模仿,要有清晰可行的差异化战略。小公司再小,重复大公司的方案战略可能性也很小。变革就是对一些“鸡肋”项目的果断取舍;善于取势借力,看准了要坚持不懈。创新要权衡收益和风险,“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杜绝“伪创新”。

  执行力:组织构造、绩效管理和队伍建设。扁平化、项目经理、产品经理和专项团队,组织敏态化的组织能力对很多公司来说现在还不熟悉,或者缺少经验,这非常重要。至于绩效管理,我们有KPI+KRI+OKR,更重要的还是有关键结果的东西,这在变革的时候、变化的时候尤其重要,而不是日常KPI的指标,这样的考核体系很多公司还不出席。队伍建设,现在的队伍更需要新的血液加入进来,工商管理背景的营销骨干、财务精算、投资风险管理团队和数字化人才,目前这是保险公司里最稀缺的人才队伍构成。

  杠杆力:数字化获客、运营和管理。

  毛竹的故事

  最后,给大家分享一个故事。大家可能知道“毛竹的故事”,在中国,生长着一种竹子——毛竹,即使农民几年来一直精心照顾,毛竹生长了足足4年,也只不过长3CM。但竹子生长到5年后,以每天足足30CM的速度生长,只用6周就可以长到15米。在之前的4年间,毛竹不是不成长,而是在扎根,将它的根在土壤里延伸了数百平米。

  这给我们保险业一个启示,特别是在如今变化的格局中,保险行业经营者可能要比农民更有耐心,无论是一家新机构还是创新项目,不固本强基、不取势蓄能、不打造核心竞争能力,是不可能持续快速扩张的,“毕其功于一役”几乎没有!为此,我们不应该以三年期为主,至少是六年期。

  以上内容是我的一些体会,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杨帆 SF034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10-28 金富科技 003018 --
  • 10-28 五洲特纸 605007 --
  • 10-27 科翔股份 300903 --
  • 10-27 日月明 300906 26.42
  • 10-23 宝丽迪 300905 49.32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