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寿折价25%包揽万达信息20亿定增 36个月锁定期成锁价定增"标配"

国寿折价25%包揽万达信息20亿定增 36个月锁定期成锁价定增"标配"
2020年08月27日 18:39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

  原标题:中国人寿折价25%包揽万达信息20亿定增,36个月锁定期或成锁价定增“标配”

  环球老虎财经 胡家铭

  历经24年发展,万达信息已成为国内领先的智慧城市综合软件和服务提供商。而近两年创始人和大股东却深陷民间借贷风波,公司业绩也转盈为亏。自去年新晋万达信息第一大股东的中国人寿,在万达信息危难之际,不断对其伸出援手。

  在定增新规出台后,高瓴资本战投凯莱英出局在先,两个月内几乎无人过会的情况下,中国人寿作为战略投资者,却宣布全数认购其定向增发锁价发行的股份。而在坊间传闻战略投资定增锁价发行在发审委层面将“来一例,否一例”时,中国人寿无疑是一个“逆行者”,而之所以中国人寿敢于“逆行”,或许是由于其更改了发行锁定期为36个月。

  8月26日,万达信息公告,拟定增募资不超过20亿元,全部由中国人寿以战略投资者的身份认购,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募集资金净额全部用于偿还银行贷款。

  然而在获得战略投资的大背景下,万达信息二级市场股价却未以正面的方式理解这一则公告。截至8月27日收盘,万达信息股价日内一度离奇大跌,最大跌幅超过9%,最终收盘报27.32元,跌幅3.7%。

  此前的定增市场,由于再融资新规的落地,监管层对战略投资者提出了非常严格的要求。有高瓴资本“战投”凯莱英出局的前车之鉴,证监会对于单一定增对象的战略投资者身份认定日趋谨慎。截止目前,尚无18个月+8折的战投定增获得通过的案例。

  而这一次,中国人寿更巧妙的将定增锁定期自动加至36个月,以迎合监管层的“窗口指导”。

  中国人寿成战投定增“逆行者”

  根据万达信息披露的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此次非公开发行股份数量不超过 9,285.05 万股(即发行前总股本的 7.84%),并全部由中国人寿认购。

  此外,公告还披露,非公开发行的价格将确定为21.54 元/股,计算方式为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二十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

  截止万达信息公告当天(8月26日),万达信息报28.37元。以21.54的发行价格计算,该价格对万达信息非公开发行公告日收盘价折价率达到25%。此外,在公告披露前四个交易日,万达信息曾一度刷新5年新高30.50元/股,其对公告发行折价率有一定的扩充效果。

  而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定增新规之后战略投资者锁价发行限制期被缩短至18个月,但根据万达信息的公告,中国人寿将自愿锁定期限定在了36个月,其与此前大部分上市公司按照窗口指导调整锁定期限的做法相同。

  中国人寿选择增加锁定期的“玩法”,并非没有前车之鉴。

  2019年12月,九强生物披露非公开发行股票引入央企国药集团作为战略投资者。但公司2月在“新规”之后却修改了原定增计划,设置锁定期18个月+参考价8折的组合定增方式。今年然而5月,九强生物二次修改定增计划,表示自愿增加18个月的锁定期。在仅两周后,九强生物就拿到了证监会批文。

  同样的例子还发生在中成股份身上。中成股份3.5亿定增的战略投资者也发布了自愿延长锁定期的承诺。5月27日,中成股份表示,收到甘肃建投、兵团建工、大唐西市出具的《承诺函》,为加强与公司的战略合作关系,为公司的未来发展提供长期支持,谋求长期共同战略利益,上述认购对象自愿作出延长持股锁定期至36个月。

  临危入局,管理层换血

  而对于万达信息来说,中国人寿其实是个不太陌生的投资者。

  成立于1995年的万达信息,作为全国最早专业从事城市医疗信息化领域服务的企业之一,业务领域涵盖医疗健康、智慧城市,以及技术服务。其中,区域卫生平台覆盖全国80%以上省份,首创的“一网通办+市民云”模式成为国家示范,“市民云”也是全国首个用户突破1000万的公共服务超级App。

  但这样一家信息服务领域的龙头企业,坐拥优质且稳健运行的业务,却因为实控人和大股东的资金问题出现亏损,拖累了公司,不禁令人唏嘘。正因为这些问题,一年多来的连续亏损也在意料之中。

  近两年的万达信息,可谓十分不太平。公司原控股股东万豪投资及实际控制人史一兵陷入民间借贷纠纷,所持股份被司法冻结。此外,万豪投资及史一兵还占用上市公司非经营性资金,仅在2019年,公司就向万豪投资及万豪投资合作方相关账户转出资金7.435亿元,日最高非经营性占用资金余额为6.05亿元。

  这一系列事件也直接影响了当年的财报。

  2019年财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25亿元,同比下降3.64%;全年亏损12.72亿。

  而在2020年8月27日发布的中期财报上,2020年半年度实现净利润-2.46亿,去年同期则为1.98亿,一年时间,万达信息便转盈为亏。

  在业绩不断下滑的当口,中国人寿充当了白衣骑士的角色——先通过专项纾困产品相助,签订一系列框架合作协议进行业务扶持,再于2019年11月8日,通过二级市场增持,取代了万豪投资和实控人史一兵,成为万达信息第一大股东,公司变为无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同时中国人寿派驻三名董事进入管理层,帮助万达信息解决诸如大股东挪用资金、管理混乱等顽疾。

  因而在此次锁价定增之前,中国人寿虽然没有实际控制万达信息,但派驻的董事在万达信息担任要职,可以对其施加有效影响。

  战略投资者“血统”之辩

  同样都是定增后持股5%以上,为什么高瓴资本和中国人寿在同样符合《再融资新规》战投身份的前提下,却走上截然不同的道路?

  这也许和高瓴资本和中国人寿的“血统”有关。

  高瓴资本作为老牌民营投资机构,定位于做独立视角的长期投资者,一直以来践行的是对非上市或者上市公司进行集中投资和长期持股,而非短期投资套利离场。

  所以在一众私募基金里,一直以来都是最具“战投”属性的财务投资者。

  自定增新规出台以后,一些上市公司出现了大股东向自己定增锁价发行,认领八折优惠,然后以此套利的现象,以战投之名行财务投资之实。因而违背了证监会出台新规的初衷。这让后来的单一定增锁价发行的战略投资者纷纷“躺枪”,两个月内几无过会。

  虽然高瓴资本模式是长青基金,采取投后管理,已经是一众私募基金里最有“战投意识”的私募基金,就算其职员大多为产业从业者,在各个公司里担任要职,也依然难逃“躺枪”的命运。

  而中国人寿对万达信息的拯救,则似乎能自证其战略投资者的“清白”

  在实控人和管理层问题解决之后,万达信息业务开始重回正轨。一季报显示,3月新签合同额环比2月增幅240%。同时,万达信息表示,2020年是全面战略转型的关键一年,三大传统板块加两大战略板块的落地同步推进,三大传统板块加快产品化及“互联网+”模式转型,两大创新板块以智慧城市及健康管理为突破口加强与中国人寿的深度业务协同,业务发展将从多年项目制的单维运营向“科技+金融+实体”多维立体运营全面转型。

  其次是万达信息在医疗信息领域的技术优势,正是当前中国人寿所缺乏和需要的。万达信息与中国人寿在业务上具有非常广阔的合作空间,在产业上可以实现协同发展,从业务上就坐实了战略投资者的身份。

  万达信息的管理层来看,高管多为国寿系,拥有董事会的投票权,因而无论是从法理上、血统上、从业务协同上,称中国人寿为战略投资者是没有问题的。

  但即便如此,能否成功过会,仍然取决于监管层的态度。历经再融资新规落地之后的乱象丛生,杀鸡儆猴之后的万马齐喑,中国人寿能否杀出重围?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张译文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9-01 森麒麟 002984 --
  • 08-28 科威尔 688551 37.94
  • 08-28 豪悦护理 605009 62.26
  • 08-28 福昕软件 688095 238.53
  • 08-28 海昌新材 300885 18.97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