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品种“权”力以赴 积极助推行业复苏

石化品种“权”力以赴 积极助推行业复苏
2020年07月01日 21:10 期货日报

原标题:石化品种“权”力以赴 积极助推行业复苏 来源:原创

打出衍生品组合拳  展现聚烯烃新气象

   4月以来,石化产业中,聚烯烃行业的复苏表现较为抢眼。短短两个月时间,下游需求增速同比近20%,上游石化工厂和中游贸易商的库存压力得到缓解。近日,期货日报记者跟随大商所调研团,走访华东和西南地区石化产业链企业时也深深感受到,低谷过后,聚烯烃行业迎来了行业复苏的新气象。经历了前期的悲观以及“口罩热”的炒作后,市场趋于理性,同时也更加注重风险管理。用好风险管理工具,打出衍生品组合拳,已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门“必修课”。即将上市的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和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期权,有望成为行业复苏路上的一针催化剂,进一步提升产业企业抗风险的“免疫力”。

A    疫情阴霾渐消退  复工复产全方位

当前,聚烯烃产业链渐渐走出疫情的影响,行业复苏亮起了“绿灯”。期货日报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聚烯烃产业链已经实现全方位复产,企业日子相对好过。

事实上,早在3月底,聚烯烃价格就在“口罩题材”的炒作下开始反弹,早于油价的启动,并在4月下旬油价触底后一路上行。截至6月上旬,聚烯烃价格大致回到年初的水平。

从调研了解的情况看,目前,聚烯烃企业产销和物流基本正常,主流市场LLDPE和PP拉丝料报价在6600元/吨和7700元/吨,较疫情发生后的最低点(3月底)攀升900元/吨和1600元/吨。此外,“两桶油”的聚烯烃总库存由2月的高点160万吨回落至当前的70万吨,已经处于往年的正常水平。

据企业反馈,聚烯烃库存压力之所以缓解,是因为国内需求好转。

“当前,聚烯烃的相关需求正在缓慢重启中。”杭州中菁实业(下称杭州中菁)副总经理柴铁松介绍,聚烯烃的下游产品多为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工业品、日用品。国内疫情自3月得到有效控制以来,与生产生活关联性较高的日用品与工业品的需求日渐复苏。尤其是防疫用品(口罩、防护服等)的需求居高不下,这也使得聚烯烃,特别是PP,内需恢复迅速。

据了解,受医疗防护用品需求的拉动,尽管1—4月聚丙烯表观需求增速较2019年同期明显下滑,但仍有近10%的增幅。考虑到后期医疗物资的使用和居民卫生意识的提升,口罩等防护用品的需求将较以往明显增加。此外,疫情还催生了外卖和快递需求,进一步带动内需的好转。

不过,与国内不同,国外疫情的恢复并不如意,外需与内需在节奏上并不一致。

“对于出口占比超过40%的聚烯烃下游来讲,外需部分对生产经营的持续性也至关重要。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之后,外需恢复进度相对缓慢,尤其是与汽车相关的行业,需求萎缩。今年PP共聚和拉丝的价差变化充分印证了这一点。”柴铁松如是说。

目前来看,聚烯烃价格迎来触底反弹行情,整个市场从终端制品到下游加工材料,都经历了一轮修复性的去库存。疫情过后,聚烯烃市场将呈现新装置集中投产和下游需求高韧性并存的“新常态”。

在银河期货能化投研部隋斐看来,低价引发替代需求、国外订单复苏后会对中国市场产生依赖将促使下游需求保持较强的韧性。与此同时,上游装置检修接近尾声,新的产能(辽宁宝来、中科炼化、中化泉州等)即将兑现,国内供应更加充裕。

对于企业来说,尽管行业正在复苏,但国际形势多变、全球新冠疫情仍未控制、后期投产情况等不确定因素令未来市场难以捉摸,行情判断难度加大,价格波动也将加剧。正是在这种“新常态”下,聚烯烃行业愈发感受到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经历了疫情,部分企业的生产经营受到严重冲击,并被行业所淘汰,而因疫情滋生和壮大的新需求又扶持了相关产业。可以说,疫情的暴发加速了聚烯烃行业的结构调整,形成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机遇。”中基石化研究总监王林认为,风险管理已经成为化工企业生产经营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B    风险管理新诉求  期货工具紧抓牢

积极拥抱和运用衍生品工具规避风险,借助产融结合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成为聚烯烃市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此次调研中,不论是在金融氛围浓郁的华东地区,还是观念相对陈旧、消息相对闭塞的西南地区,运用衍生品工具避险已然成为石化产业企业的共识。

虽然当前西南地区石化产业企业对期货认识的程度不同、运用的深浅不同,但企业却比以往更加懂得利用期货工具,运用期货的企业也在逐步增多。企业一天一天的进步和成长让天原集团副总经理李剑伟看在眼里,乐在心里。

“目前,西南地区有些大的上游企业和下游企业已经主动进行了定价模式的变革。”李剑伟表示,这些企业采购原料的定价模式和三五年前明显不同,如今他们更倾向于期货点价模式,用均价去交易产品。在他看来,这是企业不断丰富风险控制手段的必经之路。

在华东地区,聚烯烃产业链企业的金融理念已经根深蒂固,尤其是经历了此次疫情,企业更深刻认识到利用金融衍生品工具进行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遇到今年这两波极端行情,如果没有期货工具作为对冲,那么对公司的打击一定是摧毁性的。我们的日常业务不加以套期保值,亏损可能会超过1亿元。”王林感慨道,得益于衍生品对冲工具,在极端行情下,中基石化通过精耕市场,服务客户,还能保持盈利。

此次疫情给石化产业企业再次敲响了警钟。“我们再一次坚定了套期保值常态化的思路,时刻注意防备‘黑天鹅’事件。”王林说。

期货工具的核心功能是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此次走访时了解到,上述功能在疫情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以PP为例,市场在外围恐慌心理的影响下,价格快速下跌,最低不足6000元/吨,但实际供需尚未恶化到此种程度,期货市场发现价格被低估,进而形成一波快速修复行情。

“套期保值的作用不言而喻,像我们这样,长期保持一定库存的企业,如果没有在期货上套期保值,那么很难经受住危机的冲击,甚至有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对于下游企业来说,他们的订单价格调整相对缓慢。在原料价格处于历史低位的时候,不少下游跟我们合作,有利于锁定低价原料,进而锁定加工利润。”王林表示。

作为生产企业,天原集团也在实践中深刻认识到运用期货工具的重要性。

“企业可以通过期货盘面卖出,进行提前销售。由于对产业较为熟悉,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企业的销售利润。此外,企业还可以利用期货作为定价工具,卖出基差,将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真正统一,完全锁定价格波动风险。”李剑伟介绍说。

在李剑伟看来,疫情过后,全球经济面临放缓甚至下行的压力,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增加,市场环境更为复杂。石化产业企业需要在经营策略上改革,提升科技实力,不断创新,同时要做好价格风险管理,熟练运用金融工具,为企业经营保驾护航。

调研中记者感受到,后疫情时代,聚烯烃企业对风险管理有了更深刻的认知,上下游运用期货套期保值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

“面对整个市场不可预测又无法避免的冲击,传统的单边买卖或者博弈绝对价格的风险越来越大,产业客户将主动或被动地转向风险相对可控的价差交易,如基差贸易。整个聚烯烃行业的金融度有望进一步提升。”柴铁松表示。

在柴铁松看来,疫情之后,聚烯烃行业的发展机会体现在产融结合上。对于身处这个产业的企业来说,面对这个新机遇,必然是接受它、学习它、利用它,来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

C    期权品种齐上市  避险策略更多样

经历了价格的大幅下挫和快速修复,风险管理工具更加多样化、风险管理策略更加立体化、风险管理时间节点更加精准化、不同品种的保值标的更加具体化成为聚烯烃行业最为迫切的诉求。

“今年的市场具有复杂性,传统的期货避险工具可以规避大部分风险,但对于避险的具体时间节点、价格区间等细节问题,企业还需要更加丰富的避险工具。”王林如是说。

对此,柴铁松也认为,对于相对常态化的价格波动,现有的期货套保、基差贸易,已经能够覆盖企业大部分风险管理需求了,但再出现像今年年初这样的极端行情,不仅要面临价格极端波动风险,而且要面临资金风险、信用风险等,期货套保就不一定能做到真正有效的风险管理了。此时,非线性收益结构的期权便成为产业客户可利用的一种有效手段。“对于场内期权的上市,聚烯烃行业充满了期待。”柴铁松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6月12日,中国证监会批准PP、PVC、LLDPE三个期权品种将于7月6日在大商所挂牌交易,其势必进一步丰富塑料化工板块的衍生品工具体系,为企业提供更加多元化的避险策略。

据期货日报记者了解,2007年以来,PP、PVC、LLDPE这3个化工期货品种先后上市,作为规避风险和价格发现的工具,有效帮助了产业链企业规避经营风险。近些年来,套期保值、基差贸易、点价、保价等模式为企业提供了更加灵活的风险规避工具,拓宽了企业的采购和销售渠道。目前,借助期货工具衍生出来的新的定价方式,已被产业链广泛认可和采用。

此外,含权贸易这一新的风险管理方式也应运而生。“期权灵活、多样的策略配置,可以帮助企业有效度量和管理市场波动风险。”隋斐称。

“当前,从估值来看,聚烯烃产业链利润良好。供应端,国内检修装置重启,进口货源也将集中到港。需求端,部分非标品的下游,如汽车、家电、管材、中空,需求尚好,而农膜、BOPP、拉丝需求偏弱。整体上,行业库存处在中等偏低水平。”在隋斐看来,聚烯烃产业链缺少价格向上的驱动,但向下又有基本面压力不大、库存偏低带来的支撑,后市可能振荡运行。“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构建一个熊市认购价差策略,卖出一个低行权价的认购期权,同时买入一个高行权价的认购期权,赚取的最大利润为净权利金收入。这种策略比较适合后市预计盘整的情况。”隋斐介绍。

期权是金融衍生品市场的重要组成。近几年来,场外期权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场内期权的上市将与场外期权形成有利互补,进一步增进产融结合,实现多方共赢。

近几年,场外期权蓬勃发展,石化产业企业对期权并不陌生。“期权的非线性损益结构、多策略组合方式,给企业在规避风险上提供了更多选择。”在隋斐看来,PP、PVC、LLDPE场内期权将受到更多产业客户的青睐。

隋斐认为,期权从场外发展到场内,权利金降低,将吸引更多的参与者。但是,标准化的场内期权和更加灵活的场外期权各有千秋,能够满足不同投资群体对金融衍生品的不同需求,使金融衍生品市场更加丰富。

D    企业提高认知度

    积极拥抱衍生品

事实上,聚烯烃市场对于期权并不陌生。聚烯烃场外期权始于2016年,经过了近4年的发展,不少规模企业已进行有益的尝试。部分大型塑化贸易商也使用场外期权进行套期保值,防范采购成本上涨和销售价格下跌的风险。生产型企业参与相对较少,但部分大型生产企业已经认识到场外期权这种金融工具的优势,并尝试使用。

尤其在疫情期间,期货公司及其风险管理公司为口罩生产企业提供“口罩期权”,帮助企业有效防范原料价格上涨风险,使他们领略到了期权独有的魅力。

“期权与期货的不同之处在于,期权是一种非对称性套期保值工具,购买期权后,在行情判断正确时可以获得套期保值效果,在行情判断错误时不追保、不承担资金压力,仅损失期权费成本。”李剑伟表示,天原集团在2017年就参与过大商所的场外期权试点项目,也使用过场外互换等衍生品工具。

在2017年大商所场外期权试点项目中,天原集团采用障碍式场外期权,在短期上涨、中长期下跌的行情预判下,进行场外期权套期保值,效果良好。

据走访企业的反馈,用好期权这个工具,能让企业在更加安全的环境下,进一步提高自身价值。

“杭州中菁是嘉悦物产集团的一级全资子公司,嘉悦物产集团定位为产业综合服务商,杭州中菁更是集团布局能源化工产业的核心板块。”柴铁松介绍。

据期货日报记者了解,在这一轮极端行情的冲击下,嘉悦物产集团在使用期货套期保值规避自身现货市场风险的同时,也灵活运用其他金融工具,比如期权,为上下游客户服务。期权的非线性收益,使其在对现货价格不利变动起对冲作用的同时,释放现货价格往有利方向变动的收益,帮助上下游企业不仅有效管理风险,而且获得更多利润。

结合当前塑料期货升水、价格又较难单边下跌的预期,柴铁松认为,企业可以考虑使用期权进行套期保值,进行库存管理,优化基差收益。

在他来,在有成本支撑,价格较难下跌,又有底部安全边际的时候,可以采用相对保守且低成本的海鸥期权策略;预期成本抬升,价格存在上涨空间,且有底部安全边际的情况下,可以采用熊市价差策略,对库存风险进行管理;在一定时间内,不存在有安全边际的底部,基本面又反映价格有较大的上涨空间,可以采用买看跌期权策略,来进行库存的优化管理。

作为贸易商,王林认为,有了期权工具,他们可以更加灵活、精准地进行套期保值。

“判断市场会大幅下跌,企业传统的方式就是用期货进行套期保值,而今后,可以在持有现货的同时,买入看跌期权,相当于给现货库存买了一份保险,等现货价格开始反弹,还能获取反弹过程中的额外收益。”王林解释说。

据他介绍,从2018年起,中基石化便尝试参与场外期权交易。一边做一边学的过程中,总结了一些经验和教训。企业在同下游客户的合作中,也逐步将一些期权的方案嫁接进去,引导客户开展含权贸易。

对于7月聚烯烃市场可能呈现难涨但又扛跌的走势,王林认为,作为贸易商,可以用一部分卖出看涨权来替代期货空单进行套期保值,或在用期货空单上套期保值的同时,卖一些低价虚值看跌期权,提高套期保值效率。

“部分下游工厂希望在更低的水平点价、锁定利润,我们会帮这些企业做一些卖出看跌期权的点价备兑开仓,用风险可控的卖权来优化传统套期保值。”王林称。

在产业企业看来,场内期权的推出可以增加期权交易市场的透明度,也可以为产业客户提供更多的选择。场内期权的推出会促进场外期权定价更加合理,而场外期权对市场渗透度提高后,又会从侧面加大场内期权的活跃度。

“化工期货市场运行多年,产业基础较好,PP、PVC、LLDPE期权上市后,会加速产业对期权工具的学习和运用。”王林告诉记者,当下,基差贸易已经被聚烯烃市场广泛接受;未来,含权贸易也会在市场上普及。随着市场对期权运用熟练程度的提升,期权也将成为企业的好帮手。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疫情 期货 风险管理 新冠肺炎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7-03 埃夫特 688165 --
  • 07-03 恒誉环保 688309 --
  • 07-02 君实生物 688180 55.5
  • 07-02 新强联 300850 19.66
  • 07-01 云涌科技 688060 44.47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