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把沪深300全收益,作为业绩基准

建议把沪深300全收益,作为业绩基准
2024年07月17日 13:33 市场资讯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这两天大家在讨论上证指数全收益。

看到上证全收益指数当前点位3200且这几年只有一次跌破3000,又开始了一波关于分红的大讨论。

我也有几个想法,跟大家聊聊。

高股息背后的意义

高股息本身,并不创造价值,因为分红分得也是公司的钱,且A股分红之后还要除权。

但一家公司能持续大额的分红或回购,至少说明几个问题——

第一,行业进入成熟期,竞争格局清楚,没有那么多竞争者用来跟你卷,公司可以把钱大胆分出来。

第二,公司报表干净,证明他有持续创造自由现金流的能力。

大家知道,很多公司利润表虽然很好看,但赚得其实是“假钱”,要么是应收账款,回款期很慢,还得打折;要么搞些猫腻计入其他应收,看利润表、成长性很好,实际问题一堆。

这些公司爆雷的概率更大,而看他能不能赚真钱,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公司能不能持续分红或者回购。

不是所有公司都有能力像腾讯一样,每天回购10亿港币的。

如果公司能持续大额的分红或回购,说明这家公司,大概率是好公司,在此基础上的分红再投,可以提高我的收益率。

这是高股息背后的意义。

全收益的逻辑是对的,也符合村长上任以来,一以贯之的股东回报要求。

给那些好公司高一点流动性,让圈钱的公司跌成仙股,这才是正常的市场生态,不是吗?

通过提高股东回报,企业家本身能获得市值的奖励,这才是正反馈。

你想,当一个企业主,努力创业——赚钱——分红还不如隔壁上市——造概念——炒作——减持,赚钱快,谁还会踏踏实实做实体呢?

散户更接受分红逻辑

而对一些全职投资者来说,股息是他们唯一的收益来源。

雪球有些资深收息佬,就是把每年的派息,当成自己的收益

所以,很多想明白了的散户,这几年股票赚得反而很好。

2022年9月,当时我还在北京,打车跟司机聊天。

师傅是地道的北京人,在农行干了快20年,中后台,上升空间没有,但也不会被裁,每天的生活就一个“佛”字。

工作没啥压力,靠滴滴再赚点外快。

他说好多人炒股票、买基金都是“瞎搞”,他就买中石油、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就在这些公司上,买了100多个。

当时我说,这些公司资产负债率太高,ROE却很低,一没成长性,二没高效的管理,有很多问题,他说他就觉得这些公司踏实,大国企不倒闭,可以踏实吃分红。

他也不考虑分红不填权,高分红陷阱那些问题,就认准两个,大央企、高分红,完毕。

后面的结果大家知道了,从2022年9月以来,中国石油涨了122%,工商银行涨了52%,农业银行涨了87%。

我不知道他卖没卖,反正他大概率赚嗨了。

散户朴素的股息思维,赚了很多钱。

假如把沪深300全收益作为比较基准

比起散户,机构在股息方面,确实落后了一些。

不只是买方重视成长,忽视分红的固有问题,指数公司也姗姗来迟,上证指数全收益,发布日期2020年10月9日,指数基日2020年7月21日,发布时间晚,数据也少,说明之前咱们确实没把分红当回事。

我对3000点本身无感,但我确实也在想一个问题——

所有的主动权益基金,用来作为业绩基准的宽基指数,应该都是价格指数。

但偏股基金,是有分红计入基金资产的,那么,假如我拿沪深300全收益,来和偏股基金做对比,又会怎样?

10年的时间,沪深300全收益涨了100%,但偏股基金累计涨幅80%,主动管理作为整体,跑输市场。

沪深300是个有问题的贝塔,高吸低抛摧毁了很多收益,但能稳定跑赢沪深300全收益,难度却不是一般大。

从2015-2023完整9年里,能战胜沪深300全收益的基金只有这几只——

央视财经50因为在选股上偏好高ROE大蓝筹,在选股上更接近A50,所以收益表现好于300全收益。

但是——

如果算上2024,十年连续跑赢沪深300全收益的基金是多少?

0.

一只都没有。

诚然,公募最顶级的一批基金,这十年创造了极其丰厚的回报,但考虑到公募整体的方差太大,有很多拉低行业下限的滥竽充数者。

所以公募基金整体,相对指数的长期回报能力,存疑。

这次限薪+市场长时间的调整+降费,也是在以前所未有的剧烈方式,实现基金行业的供给侧出清,没办法。

因此,我现在想提个建议,偏股基金和偏股型投顾,也请考虑把沪深300全收益作为业绩基准,更客观、更公允的反映,真实的阿尔法水平。

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本公众号所载内容和意见仅作为客户服务信息,并非为投资者提供对市场走势等判断进行投资的参考。我司对这些信息的完整性和数据的准确性不作任何保证,不保证有关观点或分析判断在未来不发生变更,不代表我司的正式观点。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前应仔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以及在中国证监会指定信息披露媒介上发布的正式公告和有关信息,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及风险评级,投资者应当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中国证监会的注册不代表中国证监会对基金的风险和收益做出实质性判断、推荐或保证。以上材料如需转载,请联系本公众号运营人员,谢谢支持。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7-23 博实结 301608 --
  • 07-22 力聚热能 603391 --
  • 07-15 绿联科技 301606 21.21
  • 07-11 科力装备 301552 30
  • 07-01 乔锋智能 301603 26.5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