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泰柏瑞基金柳军:红利策略会受到哪些市场动态的影响?

华泰柏瑞基金柳军:红利策略会受到哪些市场动态的影响?
2024年06月18日 18:00 市场投研资讯

今年以来,A股市场在反弹与震荡交织中前行,各板块间轮动频繁且剧烈,不断上演着“电风扇”行情,然而红利策略却展现出了相对独立的韧性,备受市场关注。在诸多相关举措的推动与市场避险情绪的影响下,红利资产的热度仍在升温。那么为何近年来红利策略表现强势?各红利指数之间有何区别?作为投资者的我们又该如何把握红利资产的投资机会呢?

近期,华泰柏瑞基金总经理助理、指数投资部总监柳军先生围绕以上话题进行了深入解读,现将主要内容分享如下:

Q

为什么近年来红利策略表现强势?

红利策略的强劲表现源于多重因素的交织影响,涵盖了长期趋势与短期波动的共同推动。

长期维度来看,当前市场利率处于下行趋势,今年以来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维持在2.3%-2.5%的低位区间(数据来源:wind,截至24/6/7),而权益市场的股息率在18-19年之后进入缓慢上升通道,当前A股红利策略指数的股息率约5%左右,部分甚至超6%,更有港股红利策略指数的股息率超过7%(数据来源:wind,截至24/6/7红利指数股息率为6.55%,红利低波指数股息率为6.01%,港股通高股息指数股息率为7.81%),吸引了具有一定风险承受能力且能承受权益市场波动的投资者发生“资金搬家”行为,进而提升了市场对红利策略以及红利类资产的关注度。

从短期视角来看,主要取决于当前的市场风格。权益市场可以大致分为价值股和成长股两大类别。成长股的价值主要取决于业绩增长速度和估值提升潜力两个维度,从这两个维度来看,目前驱动成长股抬升的要素或尚未成熟,尽管市场预期美国将采取降息政策,但实际降息动作至今尚未落地,持续高企的美元指数对成长股的估值产生了一定的压制。另外成长股的业绩增长通常需要在整体经济高速增长的环境下才能够实现突破,当前成长股缺乏明确的主线逻辑,面临业绩和估值的双重挑战。在板块快速轮动的市场环境下价值股因其相对稳定的业绩受到投资者的青睐,高分红板块多侧重于价值股概念,具有较高的业绩稳定性和业绩质量,同时现金流水平与收入水平较为匹配,成为投资者追求稳定分红的优选,红利策略因此受益。

Q

红利策略基金分红的主要收益来源是什么?

红利策略的核心逻辑是构建一个由高股息率股票组成的投资组合,基金分红的根源是上市公司盈利的分红,实质上是分享上市公司的经营成果,公司的分红直接依赖于公司的业绩。从基金运作的角度来看,其流程为:基金在获得成分股的分红后,根据一定的规则和比例再将这些分红分配给基金投资者。为了保持指数整体股息率处于较高水平,指数会进行定期调整,即剔除因业绩或盈利下滑导致分红能力下降的成分股,同时纳入估值合理、股息率较高的新成分股,这一过程被称之为指数迭代。

Q

红利策略类基金有较多类型,主要有什么区别?

市场上主要有以下几种红利策略类基金产品:(1)红利策略类被动指数基金:采取被动投资策略,跟踪某一指数并定期调整,保持其股息率维持在较高的水平,旨在复制指数表现;(2)红利策略类指数增强型基金:在跟踪相关指数的同时,通过基金管理人的主动选股能力力争增强业绩,达到超越某一红利类指数业绩的投资目标;(3)红利策略类主动量化基金:由基金经理根据自己的投资理念和风格进行选股和管理,投资策略更为灵活。

Q

红利类指数的行业分布情况如何?

红利类指数的行业分布呈现出相对稳定的态势,主要聚焦于银行、交运、电力等传统顺周期板块,但2015年之前,红利类指数的行业构成还包括钢铁和地产两大板块,这主要归因于当时中国经济主要由投资链条驱动,而这两个行业的表现高度受益于投资链条驱动。随着新旧经济动能的转换,尽管红利类指数的行业分布未发生显著变动,但钢铁和房地产行业的权重有所下降,而煤炭行业的权重则有所上升,因其不仅是房地产的关联行业,也是电力的上游产业,显示出相对稳定性。此外,去年传媒出版类公司在红利类指数中也占据了一定份额,这主要得益于行业经历出清和估值下行后股息率的提升,特别是去年在ChatGPT等技术的推动下,游戏动漫、传媒等行业呈现强劲增长势头,间接促进了相关红利指数的表现。

Q

上证红利指数和中证红利低波指数有什么区别?

红利类指数的差别主要需要关注两个核心要素:

第一,指数发布的时间,即历史长短。

上证红利指数和红利低波指数自2004年年底和2005年年底发布以来(数据来源: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官网),历经了近20年的时间检验与沉淀,其表现是真实市场环境的反映。任何策略都需要在真实的环境下接受检验,而非利用历史数据进行回溯。

第二,指数编制方案。

上证红利指数聚焦于上交所的个股,以股息率高低为标准,动态选取前50只股票,因此指数行业构成与上交所整体相近,在银行和煤炭领域占比较高,呈现出较强的周期性特征。另外上证红利指数的编制方案曾经历两次重要调整,第一次在2012年年底,为避免单一大市值、低股息率成分股拖累整体指数表现,官方以自由流通市值加权改为以股息率加权;第二次调整在2022年时,为提高成分股分红的确定性,将股息率观察期从2年延长至3年。中证红利低波指数则采用了更为复杂的选股策略,首先选股范围覆盖沪深两大交易所,样本空间更大;其次在具体选股上以红利策略为主策略,叠加低波动策略,剔除亏损年度分红、突击分红的公司,以保证公司股息率的稳定性。其中红利策略关注公司盈利等基本面情况,确保股息率水平;低波动策略以行为金融学为理论基础,旨在克服非理性的因素和人性的弱点,选择那些被市场忽视的低波动率股票,同时将这一方法具象化为指数编制规则,这种双重策略使得中证红利低波指数力争兼顾长期业绩、回撤控制、夏普比例和波动率等多方面,展现出低波因子对单纯的红利策略具有增强效应。

Q

什么类型的投资者适合红利策略基金?

有两类投资者或更适合红利策略类基金。(1)第一类是风险偏好较低的权益资产投资者,其投资组合主要集中于较低风险产品。然而在低利率市场环境下,传统的低风险低收益策略可能难以满足其投资需求,随着股息率相对于票息率的优势逐渐显现,此类投资者期望通过配置具备高股息、低估值特征的红利类资产,在合理承受权益市场波动的前提下,享受相对稳定的红利收益。(2)第二类是具有较高风险承受能力的权益市场投资者,他们基于对市场走势的深入判断,认为在当前市场缺乏明确主线的情况下,选择具有防御性特征的红利投资策略更为稳健,其目的在于寻求权益底仓资产以实现跨周期权益投资布局。

Q

红利策略会受到哪些市场动态的影响?

新“国九条”政策的颁布使得市场对于红利类资产的关注度在提高。一方面新“国九条”政策强化了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监管,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在于该政策的颁布实施本质是对资本市场进行供给侧改革,即市场出清。当前仍有部分盈利能力和现金流状况均不尽如人意却占用了较多资本市场资源的公司存在,在市场调整和优化配置的过程中,投资者对于公司的盈利潜力和稳定性的考量将愈发重视。当前市场普遍认同红利策略与新“国九条”之间具有高度的契合性,这一契合性源自于红利类资产的本质特性,即需要有稳定的盈利和现金流,并能持续地回馈给投资者,这与新“国九条”中强调的以投资者为本的核心理念不谋而合。因此新“国九条”可以被视为对红利策略的重要支持。

随着市场对红利策略关注度的逐渐升温,短期内投资者可能会聚焦于交易拥挤度,并担忧近期的高涨幅可能透支了红利策略的潜在收益,从而引发较大回撤。然而从宏观环境来看,有利于红利策略的因素或仍在逐步走强,当市场出现较大回撤时,或许可以考虑这是否是较为合适的配置时点。虽然短期内市场可能对红利类资产的拥挤度保持关注,但是长远而言,更应该重视红利类资产在市场中的稀缺性及其背后的长期投资价值。

风险提示:本材料为观点分享,并非基金宣传推介材料,亦不构成任何法律文件,本材料所载观点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或承诺,且具有时效性。指数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基金投资需注意投资风险,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具体情况。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26 键邦股份 603285 --
  • 06-24 安乃达 603350 --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23.35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11.88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