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张桔
光伏板块反转契机在于硅料价格见顶松动,一旦硅料价格下降并往下传导,会让现在亏钱比较多的环节迎来巨大的盈利改善空间。过去两个月新能源车上涨的根本不是估值,上涨的是业绩,跟现在市场上主流的景气行业比较,新能源车的估值仍然具有优势。
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板块王者归来,这让深耕这一赛道的基金掌门人收获幸福,其中就包括了泰达宏利基金经理王鹏。王鹏长期笃定坚守新能源赛道,所掌管的泰达宏利转型机遇基金今年以来净值增长了47.47%,在同类547只基金产品中排名第二。
他在接受《红周刊》记者专访时表示:“当前光伏板块反转契机在于硅料价格见顶松动,而新能源车销量和业绩持续超预期。过去两个月新能源车上涨的根本不是估值,上涨的是业绩,跟现在市场上主流景气行业比较,新能源车的估值仍然具有优势。”
上市公司三季报才是决定买卖关键
新能源行业属于盈利驱动
《红周刊》:随着时间进入下半年,您觉得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关键因素?
王鹏:从二级市场历史来看,所有估值不涨的核心原因基本都是业绩,过去一季报表现好的行业会让大家认为有可能是全年的主线,但今年因为低基数原因,一季报表现普遍都较好,导致大家都没有了投资主线。
我个人认为,今年三季报才能定买卖,原因在于:首先,上市公司三季报是第一个消除了低基数影响的季报。所有跟内需相关的行业在去年三季度就已起来了,其中绝大多数表现的经营业绩增速都是前高后低,因此上市公司三季报是重要分水岭。其次,三季报大概率是今年大宗原材料影响第一个削弱的季度,虽然中报中大宗原材料对中游的压力是很大的,但到了三季报时大概率是减弱的,一方面来自于中游向下游的价格传导;另一方面是上游大宗原材料价格在过去两个月也下了台阶。所以三季报只有那些真正需求上有高增长的行业才能看到报表端的高增长,符合这样特征的行业会在行业比较中占据显著优势。
《红周刊》:今年以来,核心资产随着市场波动几起几落,细分赛道的景气度又有了新的变化,从配置的角度,您觉得哪个赛道值得重视?
王鹏:在目前这个时间点上,新能源车是值得投资的,它现在的状态类似于2011~2015年的消费电子,当时其渗透率处在快速提升的过程中。如今我们看到新能源车盈利预测不断超预期,而不是纯粹因为流动性拔估值。但是过去两个月到现在板块涨得很好,很多人担心是不是贵了,但这是静态估值的贵,过去一两个月因为龙头公司排产环比明显提升,叠加美国新能源补贴政策导致大家对未来一年销量预期显著提升,所以涨的绝大部分都是盈利预测的上调,估值并没有明显的往上走。
另外,过去大家认为只要利率上升导致流动性收紧,想当然的觉得科技股板块就会下跌更多,那是因为当年主题投资盛行下计算机和传媒板块表现如此,他们当时估值很高,而业绩增长却没能跟上。
其实,在利率上行而流动性开始收紧的阶段,有两类资产表现会好:第一类是绝对低估值,第二类是分子端真正有弹性,就是业绩增速真正能超预期的行业,而新能源恰恰就是这样的行业,真正属于盈利在驱动。
一旦硅料降价,光伏板块或将反转
储能电池未来增速或许更快
《红周刊》:从细分赛道看,光伏今年表现不如新能源车,投资者普遍认为,硅料的涨价导致行业表现不及预期,对此,您怎么看?
王鹏:光伏在过去一个多月表现较好,但是之前表现很差,原因就是供需最紧张的硅料环节吃掉了整个产业链的利润,同时因为硅料价格高导致组件价格高,进而导致下游装机不积极。最近上涨是因为大家觉得硅料的价格在四季度或者最晚明年一二季度可能会有松动,觉得行业现在是基本面底部,有望迎来右侧机会,加上流动性现在相对宽裕的情况,大家因此快速布局。
我们研究员测算过去一个月硅料环节的净利润率是50%左右,硅片环节的净利润率是10%,但非一体化的电池片和组件环节的话目前是亏钱的,它大概的净利润率是-5%,这就是原材料涨价对整个行业的影响,相当于所有环节的利润基本都被硅料拿走了,而硅片保证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利润率。往后看,一旦硅料的价格下来会往下传导,会让现在亏钱比较多的环节迎来巨大的盈利改善空间。
光伏产业链下游环节包括了电池片、组件、辅材等,我们发现这些环节现在涨得好是因为它们都是跟“量”相关的行业,因为一旦硅料的价格下滑、组件的价格落下来,它的量很快就能起来,开工率也很快能上去,它的收入和盈利能力也就起来了,明年的盈利弹性可能就会相对较大,我认为这就是机会。硅料的价格现在高明年总会有不高的时候,所以从周期角度看,现在大概率是景气的高点甚至是景气高点偏后的位置,争议在于这一高点的盈利能维持多久而已。
《红周刊》:短期看,光伏消息面的利好是能源局布局分布式光伏开发,而在碳中和大背景下,您觉得板块长线的投资契机会在哪里?
王鹏:分布式未来持续的增速会快于集中式,因为分布式的体量小,单体的投资规模小,它的模式更加灵活,这一块的增速是细分环节里面增速更快的。拉长时间看,光伏行业渗透率低决定其成长空间广阔,而短期供需错配导致波动。
具体来说,光伏现在在非化石能源占比里面的比例是很低的,如果按照2025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性能源消费比重提高至20%的国家“十四五”规划,光伏行业国内未来几年的复合增速接近30%,渗透率低导致拉长时间周期看,一定是一个值得看好的行业。渗透率其实就相当于是大周期是向上,而供需阶段性错配带来波动,所以光伏的投资一定是顺大周期逆小周期来做的,投资会变得更多的要逆向考虑。
硅料的价格一旦松动,价格和盈利向下游传导,若组件的价格也下来的话,电站投资的IRR变得又合适了,由此需求就会又起来,那么今年就变成了低基数,明年变成了高增长。如果从投资的确定性角度考虑,就应该去找那些细分环节竞争格局占优的龙头公司,在行业不好的时候较其他公司大概率能确保亏损较少甚至不亏钱,在行业好的时候又能更大概率地跟上行业增速,甚至能力强的话会继续扩展它的市场份额,从而会超过行业增速。
因此,一种方式是去做逆向投资,另一种方式就建仓各行业的龙头。我们会发现,在经历调整后真正创新高的,基本都是细分环节且竞争格局特别好的龙头公司。
《红周刊》:业内都在讲储能能再造一个新能源市场,会媲美光伏产业。
王鹏:储能是再造一个新能源车锂电电池的总量,储能是光伏和新能源车未来的交汇点。因为站在电网的角度看,光伏是一个不稳定的能源,其不稳定的属性就导致需要投入更多的设备去做动态调节。而动态调节一个很重要的措施就是削峰填谷去做储能。储能不一定是电化学储能,它可以是蓄水储能。但是我们会发现随着锂电池的量越来越大,成本在不断下降的就是电化学储能,所以它是一个确定性的方向。因为光伏的量越大,电网的压力越大,储能的需求就越高。
另外,新能源车发展的量越大,电池的量越大,电池的成本越低,电池就越适合用来做储能,所以它是一个最终的交汇点。未来,储能电池和新能源电池可能平分秋色,但我个人觉得前者未来的增速大概率会很快,甚至会快过新能源车。
投资新能源车的最核心因素看渗透率
往后一年,中游盈利能力有望迎来提升
《红周刊》:今年以来,新能源车环节多次提到新的电池概念,您觉得技术更新对细分赛道的影响有多大?
王鹏:今年锂电池板块第一波调整是跟固态电池消息有关,一个产业里面新技术能否走得出来存在很大变数,即便这项技术具有很高的性价比,也必须要有龙头公司用资金投入来做这个事情才可能做大,只有把成本做低了,客户才会去用,但是或许企业不会在客户用之前愿意投入大量资金,这就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所以说,一项新技术落地不仅需要实验室数据,能不能去做工程化,大规模、低成本的制造是更重要的一个方面。
拉长时间周期看,固态电池确实方方面面都有优势,问题就是性价比在现在这个时间点还不高,目前所有实验的结果都是实验室数据,还没有一款车开始商用固态电池。所以我觉得像这样的概念出来,如果没有看到真正的实锤落地,往往对板块带来的更多是机会,龙头公司一定会更敏感,因为这关系到它们的生存。
假如固态电池最终落地被应用了,龙头公司大概率是要参与其中的,同时产品一定是分层的,例如10年、15年、20年以后肯定是长续航的高端车型用能量密度高的电池方案,而200km以内或者300km以内的低端乘用车肯定用的是便宜的方案,有可能用的是磷酸铁锂,也有可能用的是钠电池,中间部分的可能大体上是用三元高镍的方案。它一定是分层的,这个市场是在飞速成长且不断做大的,一个5年、10年以后有可能会占据10%市场空间的高端方案,我觉得它是扰动因素,不是决定行业走势的最重要因素。
现在还没有看到一个具备产业化优势的新技术,会在2~3年内对现有的产业进行颠覆。成长股在渗透率低的阶段,决定能否投资的最核心的因素是渗透率提升的速度,即需求的增长有没有缓下来,如果没有的话,更多的是结构性的机会。
《红周刊》:近一周,锂电池产业链掀起了涨停潮,您觉得原因是什么?
王鹏:最近锂和钴的领涨,原因一定还是源于需求,大家认为从排产或者从新车型的角度看,三四季度需求可能会超预期的增长。就是大体上三季度开始,新能源车排产和销售会进入新一轮的旺季,它会出现季度性的涨价。这一波的涨无非是之前中游涨得更多,上游表现比较平淡,现在上游又出现了涨价的预期,所以可以理解。
三四月份,锂金属每天以2%、3%的速度往上涨,当时是对中游杀伤力最大的,比如上个月原材料暴涨导致我还在执行低价的订单,没来得及跟下游谈价格,这个影响是最大的。如果缓涨慢涨,其实可以通过比如开工率的提升、原材料换供应商、跟下游去谈涨价等手段,这样会发现传导的影响是小的。
我自己的观点就是,所有周期股的终结都来自于我们统计以外的供给出来了,原因是只要利润足够厚就会有更多的产能去做投产,而这种小产能是我们之前可能没有统计忽略掉的,所以我觉得明年供给端可能会有新的增长出来,价格再出现明显大幅上涨不容易,所以看的越久,越不应该把那种高利润率的环节想的更乐观。
电池环节,虽然二季度成本压力大,但站在现在看未来一年,你应该看到的是它的成本压力大概率边际减弱,因为它是盈利能力从底部往上走,而原材料端盈利能力可能是从高点持平或者微涨,最后拉长时间看就往下走了,所以时间拉的越长,越应该对中游盈利能力乐观。
《红周刊》:新能源车的下游环节当前可谓是诸侯混战的局面,在投资的选择是会有一定难度,对此您有何好的建议?
王鹏:确实很难,比如说6月份的数据,国内的蔚来、小鹏、理想全部都创了月度新高,特斯拉单季度的交付超过20万辆,也创了新高,所以行业全部在高速增长的都创新高,投资者无法分析的就是明年这些车型投放出来的话,谁更具有竞争力。
所以下游不好判断的原因就是因为,比如我在当前时间点看五年以后,新能源车很多环节的格局很清晰,比如电池、隔膜、电解液的环节等,但下游车厂目前很难看到终局。所以如果去投资新能源车下游,除了跟踪总量数据外,还要去跟踪他的销量,跟踪他的口碑等等。投资要做相对容易的事情,就是本来是一个简单的总量逻辑,就是要在混战中找出那个能最终大杀四方的选手,的确很难。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