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新浪财经客户端第一时间接收最全面的市场资讯→【下载地址】
来源 简盈财观
![](http://n.sinaimg.cn/finance/crawl/573/w550h823/20231124/feb8-b27e8efecfbf8e98e1e6075f3772a521.jpg)
证监会一纸问询函,戳破了兴证全球基金的一个秘密。
“千亿顶流”谢治宇被推上风口浪尖,作为明星基金经理,他的风吹草动都会引发投资者广泛关注和讨论。
“是否有足够精力履职”,证监会表示怀疑的关键一问,正戳中基民因为亏损本就焦躁不安的心。
‘兴全五绝’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作为中生代顶梁柱的谢治宇,能否扛得起前辈们竖起的大旗?
谢治宇作为一个“管理者”,如今职位节节升高,算的上‘仕途得意’。
但是,在一线投资上,屡遭质疑。
他究竟有几分精力搭理基金?能Hold住兴证全球基金投资的大盘吗?
未来,谢治宇将走向何方?
- 1 -
证监会‘关键一问’
近年来,公募基金出海潮涌,监管批文不断发放。
这背后,大概、也许、可能是一片新的、蓬勃的市场。
兴证全球积极跟进。
6月份兴证全球提交设立新加坡子公司的申请,9月末证监会受理,11月监管披露“反馈意见”(又称“问询函”)。
正是这份问询函,“捅破”了兴全基金的秘密。
兴证全球申请设立境外子公司,谢治宇拟任新加坡公司董事长。
证监会原文:
“新加坡子公司拟任董事长还兼任公司副总经理、基金管理部投资总监、研究部总监、国际业务部总监、基金经理。请公司补充说明拟任董事长是否有足够精力履职。”
很明显,这个拟任董事长是谢治宇。
如果在股市蓬勃,基金业绩良好的时代,可能一句“投而优则仕”就调侃过去了。
而今,两三年的漫漫熊市,不少基金净值连续下跌,谢治宇名下基金动辄就被“指责”两年亏损30%,2022年全年亏了240亿元……
2020、2021年跑步进场的大批新基民,真金白银的折损更是放大了对公募的不满。
谢治宇作为曾经的‘千亿顶流’基金经理,竟然这么“不务正业”。
对于基金经理来说,多担任一份管理职责,便多了一份投资以外的“琐事”。
更何况,
现在谢治宇已是公司副总,一人主管投资、研究两大板块,还兼管国际业务。现在还要去任新加坡子公司的董事长,负责开疆扩土。
谢治宇是神人么?可以有多个分身?
证监会的关键一问,直指核心。
回看,2019年后证监会下发的8份批文里,境外子公司董事长几乎都是基金母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或销售相关的副总。
让一个管投研条线的副总去担任境外子公司董事长,兴证全球是第一个吃螃蟹的。
而且,态度明确、坚决。
![](http://n.sinaimg.cn/finance/crawl/664/w550h114/20231124/4919-dd83b256e99e0d819140f0c845476516.png)
还有个小信息,
汇添富在设立海外子公司申请时,证监会已提醒“董事应当具备履职所必需的时间和精力”,并对几个拟任董事挨个提问。
有此先例,兴证全球和谢治宇想必对如今境遇早有预料。
- 2 -
管理,始于2015
2007年,正是‘兴全五绝’叱咤风云的时代。
谢治宇从复旦大学硕士毕业(主修金融工程),通过校招成为兴全“黄埔”嫡系,回望已有16年。
当年,“中神通”杨东坐镇,“东邪”王晓明管理兴全趋势年化25%,“西毒”董承非管理兴全全球视野年化19%;“南帝”傅鹏博管理的兴全社会责任年化20%,“北丐”杜昌勇的兴全可转债年化回报30%……
顶级天团、顶级业绩配置,谢治宇亲身观摩前辈们施展武林秘籍。
2015年,“兴全五绝”里的王晓明和杜昌勇,已下山追梦自立门户了。
正是这一年,谢治宇开始他的“管理之旅”,升任兴证全球基金管理部投资副总监。
2017年,兴全五绝“核心”杨东离开了,而谢治宇成为“最年轻的80后公募投资总监”之一。
2020年,谢治宇开始兼任兴证全球总经理助理,在兴证全球的话语权逐渐变大,甚至超过董承非。
当时的董承非是副总经理,资历也更老,但是分管的是研究部。
在公募基金里,通常投资部的话语权要高于研究部。研究部服务于投资部,投资部要给研究部考评,研究部人员升职后去投资部。
因此,从分管的部门来说,谢治宇管的基金管理部(投资部),话语权要高于董承非分管的研究部。
2022年1月,董承非离开兴证全球,谢治宇当月即升任副总经理。
自此,“兴全五绝”全部出走,兴证全球被网友调侃“全面进入‘谢治宇时代’”。
2023年11月,从“争取新加坡子公司董事长”来看,谢治宇有意于“更上一层楼”。
- 3 -
仕途得意 业绩滑坡
谢治宇,是兴证全球最受器重的人,并不意外。
毕竟,他名下基金为公司贡献了约1/4管理费,四只产品三年半收了接近40亿元的管理费。
据《探长读财》统计,2020年-2023年6月末,谢治宇的四只产品为兴证全球基金赚取管理费接近40亿元,平均每年超过10亿。
2020年、2021年和2022年,兴证全球基金的管理费收入分别为35.07亿元、46.89亿元、37.22亿元。
由此可见,谢治宇每年为公司贡献大约25%的管理费。
如此,稳赚管理费的兴证全球,投资者却如坐针毡。过去这两年,购买谢治宇名下产品的基民平均亏损30%。
![](http://n.sinaimg.cn/finance/crawl/660/w550h110/20231124/4843-c460849397230eaf5a8f42a8d1d60a44.png)
有人说,谢治宇是“牛市型选手”。
因为他在大部分年份表现得都比较平庸,超额收益主要源自2015、2019、2020三个年份。
我们要等待吗?
如果谢治宇是当下兴证全球的‘核心担当’,那么,他离当年的杨东距离有多远?
2007年,上证指数从2700突破6000点,市场处处弥漫着“上证万点不是梦”的迷之自信。
“中国股市,泡沫即将破裂”,杨东公开唱空,且在《致基金持有人的一封信》中直接劝退投资者。
2015年,上证指数冲破4400点时,杨东治下的兴全再发报告公开看空。
当年4月发布的一季报,公开表示“A股过热,以创业板为代表的中小盘泡沫严重”。
随后,中国股市一泻千里,上证指数从5100跌破2600,创业板更是从4000点飞流直下至1200点。
然而,兴全的一众基金经理,通过在2015年的高位减仓,实现精准逃顶。比如,董承非新发基金兴全新视野年底仓位仅为26.53%,就连向来高仓位猛打猛冲的傅鹏博也提前减仓了。
谢治宇,正是在这一年,一战成名。
当年的他,凭借着高位减仓以及年底估值修复期的精准抄底,收获了兴全合润基金87.34%的收益率。
最近一轮牛熊转换,2021年年初市场上流传了一份董承非的内部交流纪要,明确指出,“对2021年全年比较悲观,已经在做一些预防性的动作”。
这一波,谢治宇却陷入长长的低谷期。
“千亿顶流”基金经理已成历史。
- 4 -
投研管理者的“败绩”
兴全基金,历史上的投研文化很浓厚。
在“兴全五绝”尚存的年代里,它发挥着正向作用更大;这两年,负面影响渐渐明显。
“投研趋同性太强”,导致兴全系基金在选股、择时上的高度一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这两年,兴全系基金经理犯下共同的“投资错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投研管理者(谢治宇)的“败绩”。
1)三安光电,深度被套
三安光电,2021年3季度就到达股价高点,依然被兴全系资金大仓位持有高达两年。
三安光电,不仅仅是谢治宇名下规模最大基金兴全合润的第一大持仓股,也是其他两只基金的重仓股,3季度末合计持股金额21.7亿元,而在1季度末总持股金额还高达31.8亿元。
![](http://n.sinaimg.cn/finance/crawl/784/w550h234/20231124/b638-da2b6238d068a3cbc761260d37bf077b.png)
2021年3季度,谢治宇大手笔建仓三安光电。
兴全合润动用了16.5亿元,买入4200万股,建仓成本约39元;兴全合宜动用11.17亿元的资金,买入2984万股,建仓成本约37元。
此后,三安光电股价一路走跌。谢治宇未在第一时间止损,反而不断加仓,不断被套,成了典型的“接盘侠”。
如今,三安光电已经跌到了15元左右。
![](http://n.sinaimg.cn/finance/crawl/743/w550h193/20231124/d637-030ba3a23666f77dd84e04d5c7e44a02.png)
据《产业资本》估算,两年下来,仅谢治宇管理的兴全合润、兴全合宜两只基金因接盘三安光电亏损约17亿元。
现在,三安光电又暴雷了,今年前三季度扣非净利润-7.85亿元,同比下滑793%。
谢治宇名下基金的解套,长路漫漫。
另外,细看今年2季度末三安光电的前十大基金持仓,兴全系占比高达四席。另外两只是乔迁管理的兴全商业模式和兴全新视野。
2)芒果超媒,集体踩坑
芒果超媒,2019年7月股价开始启动,至2020年Q4/2021年Q1到达顶峰,随后一路下跌,从最高的92.11元,跌到去年年底的20.60元。
2019年Q1,董理管理的“兴全轻资产”第一次出现在芒果超媒的前十大流通股东,持有490万股。
2019年Q3,谢治宇管理的“兴全合宜”持有969万股,成了芒果超媒前十大流通股中持股最多的公募基金。
2019年Q4,“兴全合宜”的持股量大增到了2446万股,兴证全球对芒果超媒的持仓量也成为机构总持仓的榜一。
随后,芒果超媒的股价震荡下跌,兴证全球的基金经理们对其持仓有增有减。
直至2022年上半年,芒果超媒股价从最高点早已大幅腰斩时,兴证全球合计19只产品、11位基金经理持有芒果超媒,持有数量为1.28亿股。
2022年Q3,兴证全球的基金经理们开始从芒果超媒仓促出逃,公司股价一路下跌,三季度末持股的兴全系基金仅剩下4只了。
如今,芒果超媒的机构投资者持仓中,已经不见兴证全球的身影了。
作为兴证全球的投研核心,谢治宇能不能成下一个杨东?
距离,似乎很遥远。
- 5 -
未来之路
谢治宇,能分身有术吗?未来他会如何选择?
我们来看看蛛丝马迹的细小提醒。
1)个人职业规划和发展
谢治宇,2015年就开始管理者角色,此后每隔两三年,跃升一次。
相比于真“千亿顶流”张坤,同样是易方达的副总经理,但是他不带团队,不参与管理,只专注投资。
很显然,谢治宇的个人职业规划和发展,从一开始就是不囿于一线投资的。
未来,可能管理更重。
2)一线投资规模“减负”,精力缩减
两个案例。
第一个案例,今年年初谢治宇名下明星产品兴全合润、兴全合宜相继增聘新人,此举被市场理解为谢治宇“带徒弟”。
但是,《21世纪经济报道》消息:
接近兴证全球的消息人士称,谢治宇代表产品“兴全合润”,在今年1月挂名年轻的基金经理叶峰共管之后,不少资金的调仓行为都由叶峰主导,尤其是今年对AI主题股票的投资,几乎都是叶峰的手笔。
不过,兴证全球并没有对“谢治宇是否有升职预期、并准备从投研条线上卸下”等问题给予明确回复。
只说,“叶峰于2023年1月起参与共管,该产品的管理以谢治宇为主,两位基金经理协作”。
第二个案例,董承非离职后,谢治宇与董理共管兴全趋势。但是,实际上董理主导投资,谢治宇可能仅是“指导”。
具体可看相关内容:
谢治宇卸任!原来董承非离职后,他并未主导兴全趋势的投资
最后,
谢治宇会不会“撤离基金投资一线”?
现在还不好说。
不过,
放在投资上的精力或是在被挤压。
![](http://n.sinaimg.cn/finance/cece9e13/20200514/343233024.png)
责任编辑:王其霖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http://n.sinaimg.cn/finance/72219a70/20180103/_thumb_23666.png)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