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系列 | 钢铁行业信用风险回顾与2023年展望

展望系列 | 钢铁行业信用风险回顾与2023年展望
2023年04月24日 17:44 东方金诚

产业债篇目录

INDUSTRIAL BONDS DIRECTORY

01

2023年钢铁行业信用风险展望

02

2023年汽车制造行业信用风险展望

03

2023年化工行业信用风险展望

04

2023年有色金属行业信用风险展望

05

2023年半导体行业信用风险展望

06

2023年房地产行业信用风险展望

07

2023年建筑行业信用风险展望

08

2023年煤炭行业信用风险展望

09

2023年港口行业信用风险展望

10

2023年生猪养殖行业信用风险展望

11

2023年高端装备制造业信用风险展望

12

2023年工程机械行业信用风险展望

本期正文如下

摘要

● 2022年房地产各环节大幅走弱拖累钢材需求,能源危机推升双焦价格,焦煤高位大幅侵蚀利润,需求逆风及高成本侵蚀,钢铁价格和利润显著下行;

● 预计2023年房企融资渠道疏通,存量施工竣工修复、增量土拍低迷新开工偏弱,地产用钢小幅下滑;基建新开工预期强烈;制造业投资补缺,板材下游需求分化,钢铁总体需求仍有保障;

● 产能重构加剧,由淘汰向置换交易转移,对外收购及自有产能改造提质并举,优质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行业集中度提升;行政减产冲击下降,粗钢产量波动降低,供需博弈力度提升;

● 2023年强政策预期与实际需求逐步共振,钢价仍有支撑;强势原料已是明日黄花,铁矿石和焦炭总体震荡偏弱,盈利复苏与债务下行周期叠加,外加良好资产结构提供缓冲,偿债能力小幅回升;

● 预计2023年钢铁企业总体信用质量将有所提升,新需求水平下行业加速分化,钢企竞争差距显性化;产品竞争力一般且成本控制能力偏弱的地方国企,以及部分多元化水平较高、后续环保支出规模较大的民企,信用风险仍处于偏高水平。

2023

一、行业基本面

2022年房地产各环节大幅走弱拖累钢材需求,能源危机推升双焦价格,焦煤高位大幅侵蚀利润,需求逆风及高成本侵蚀,钢铁价格和利润显著下行

2022年全国土地购置面积同比下降53.40%,房地产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39.37%,房地产竣工面积同比下降15.00%,房地产行业从拿地到竣工各环节均超预期下行,房企资金情况较差,地产用钢需求大幅下滑。在经济承压、地产疲弱背景下,基建稳增长力度加大,2022年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11.52%,但整体难改长材需求颓势。受益于购置税减半及新能源汽车和汽车出口良好拉动,2022年全国汽车销量同比增长2.10%,其中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长9.50%、商用车销量同比下降31.20%。房地产下行拖累挖掘机产量大幅下降,华东封控对造船产生冲击,家电产量保持稳定,制造业投资小幅增长。房地产各环节大幅走弱拖累钢材需求下行,2022年粗钢表观消费量稳中有降。

从供给端来看,国家继续压减粗钢产量,叠加终端需求走弱、钢厂盈利下滑,2022年粗钢产量延续下行。2022年4月,国家发改委表示,将继续开展全国粗钢产量压减工作,确保实现2022年全国粗钢产量同比下降。2022年国内高炉及电炉平均开工率分别为76.73%和55.45%,分别同比增加1.69%和下降8.95%。根据中国钢铁协会数据,2022年全国粗钢和钢材累计产量分别为10.13亿吨和13.40亿吨,分别同比下降2.10%和0.80%。

2022年受房地产需求明显走弱拖累,钢铁行业需求下滑,外加铁矿石价格下行,触发钢材端负反馈,钢材价格整体下行,钢材平均综合价格指数同比下降13.64%。2022年铁矿石供应端偏宽松,四大矿山发运保持稳定,在全球粗钢产量下行背景下,铁矿石总体需求不足,价格随钢价同步走弱,全年铁矿石平均价格指数同比下降约24%。

俄乌冲突加剧全球能源危机,动力煤价格大幅提升,动力煤高溢价驱动部分焦煤转产,外加焦煤进口比例偏低,焦煤供给偏紧,带动焦炭价格大幅提升。高企的碳元素成本抬升钢材成本中枢,钢材利润大幅收缩,黑色产业链内部利润向焦煤环节转移,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我国规模以上钢铁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65.50亿元,同比下降91.30%。

2023年信贷、债券、股权三箭发力,房企融资渠道得到疏通,存量施工竣工修复,地产行业企业端信心有望加速修复,但增量土拍低迷新开工偏弱,预计地产用钢延续小幅走弱,基建新开工预期强烈,基建领域继续提振用钢需求

随着信贷、债券、股权“三箭”相继发力,预售资金监管优化以及“保交楼”资金持续落地,三箭齐发基本形成了供给端支持政策的基本框架,央国企和优质民营房企充分受益,地产行业企业端信心有望加速修复。

政策在融资端放松,有助于阶段性减轻房企资金压力,提升房企施工、竣工能力,预计地产用钢不会出现断崖式崩塌。但2022年全国土地购置面积同比下降53.40%,对2023年新开工支撑较弱,且居民购房信心面临重构,预计2023年地产用钢延续小幅走弱。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中央经济会议强调充分发挥投资关键作用,随2023年疫情防控优化,经济增长目标下基建新开工预期强烈。2023年基建投资将主要由专项债发行、企业中长期贷款及公共财政支出拉动,专项债结存限额仍有较大规模,支撑基建投资和用钢需求小幅增长。

2023年海外经济衰退预期强烈,抑制工业品出口,出口对钢材需求拉动走弱;国内制造业投资迎来长周期积极变化,预计机械用钢和汽车板向好,家电板需求走弱

在海外需求持续回落,海外通胀维持高位背景下,美联储2023年仍预计有两轮加息,并在一段时间内维持高利率,因此海外需求仍将维持弱势,抑制工业品出口,出口对钢材需求拉动走弱。国内板材方面,大宗商品价格下行背景下,工业企业利润侵蚀减弱,同时金融机构加大对制造业贷款支持力度,企业有动力保持一定投资力度,制造业投资迎来长周期积极变化,但具体下游需求存在一定分化。疫情影响减弱后,预计乘用车终端消费小幅上涨,供给开启新一轮产品周期,2023年政策仍有望实现平稳过渡,乘用车销量增长为汽车板需求提供保障;基建投资预计可拉动机械用钢需求;但2023年地产销售较难改观且国外经济处于明显下行期,海外成屋销售回落,预计家电板需求呈走弱趋势。

2023年行政性减产对钢企冲击下降,需求修复偏弱下,预计钢企产量波动降低,钢材产能利用率难有显著改观,库存回归季节性常态表现,全年库存压力同比下降

2022年我国钢材产量同比下降0.90%,预计2023年在钢铁需求总量延续下行背景下,钢材生产节奏进一步向市场回归,需求对生产的影响和引导进一步提升,钢厂行政性压产动力减弱,生产的自主调节能力提升,钢材产量波动降低。

2023年产能治理仍是钢铁行业稳定局面、跨越周期的关键举措,行业新建产能建设进度存在变数,钢材产能利用率难有显著改观;其中2023年高炉开工恢复正常季节性波动,疫情扰动冲击减弱;伴随疫情优化,制造业景气回升,废钢产量和稳定性回升,废钢性价比修复,电炉开工率将出现中枢性抬升。2023年钢材需求总体延续弱势,生产端开工受需求引导提升,预计全年库存表现将更为平滑和稳定。

需求见顶及双碳背景下行业集中度提升,产能重构由淘汰向置换交易转移,对外收购及自有产能改造提质并举,优质资源逐渐向优势企业集中

能效提升及超低排放目标确立后,全国工信部会议严禁钢铁新增产能、严格产能置换,由产量控制转向通过碳排放等指标管理末尾出清,绿色、低碳政策推动钢企优胜劣汰,行业兼并重组将加快推进。2022年行业低迷带来新一轮兼并重组大潮,钢企通过产权交易和资产重组等方式,促进生产经营资源配置效率的改善和提升,优质资源逐渐向优势企业集中。截至2022年7月末,国内计划新建炼钢产能3.9亿吨,其中1亿吨炼钢产能为跨企业转移项目,占比近四分之一,产能重构由淘汰落后产能向跨企业产能置换发展,其中受钢铁供需南北错位影响,产能异地置换接收区集中在华南,出让省份集中在河北。

2023年上半年疫情防控政策优化及基建新开工预期支撑需求,下半年海外经济景气度触底回升、国内房地产施工竣工改善,钢价较有支撑,随铁矿石和焦炭总体震荡偏弱,钢企盈利有望修复

2023年上半年,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背景下,市场对基建新开工预期强烈;现实需求受海外经济衰退、疫情防控方式探索及可能反复影响,预计钢价上涨后仍有回落。下半年美联储加息进入尾声,且海外经济景气度基本回落至底部,伴随海外经济景气度触底回升,我国出口将逐步修复;国内疫情防控逐步成熟,房地产施工竣工的改善将逐步向拿地及新开工传导,钢价预计有所提升。

2022年“基石计划”落地且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正式成立,确定2025年国内铁矿石产量达到3.70亿吨的目标,我国将逐步提升铁矿石话语权;且2023年四大矿山仍有新增产能投产;在海外需求持续放缓、国内铁水延续下滑的背景下,预计铁矿石供需偏松,价格震荡偏弱。2023年煤炭保供政策基调不改,煤矿仍将维持较高的生产强度,在全球生铁产量延续下降趋势下,焦煤需求总量小幅下滑,预计焦煤价格下移明显。预计2023年原料价格总体震荡偏弱,钢铁产业链利润水平回落,利润将从焦煤向冶炼环节转移,钢企受益程度提高。

2023

二、钢铁企业信用表现

截至2022年末,钢铁企业上市及发债主体共59家。去除集团与上市公司相重叠企业,选用钢铁生产企业作为样本。东方金诚共选取25家钢铁公司作为样本企业,其中发债企业18家。企业性质方面,中央国有企业5家、地方国有企业12家、民营企业8家。信用级别方面,发债样本中AAA企业10家,除1家民营企业外,均为中央或国有企业;AA+企业4家、AA企业2家、AA-企业2家。

1、整体表现

2022年钢铁企业整体信用质量下降,其中央企及特钢企业下降幅度较小,民企和长材为主企业下降幅度较大,预计2023年钢铁企业信用质量将有所提升,部分地方国企及多元化水平较高、后续环保支出规模较大的民企,信用风险仍处于偏高水平

随着房地产各环节大幅走弱拖累钢材需求下行,能源危机推升双焦价格,焦煤高位大幅侵蚀利润,需求逆风及高成本侵蚀,2022年钢铁价格盈利显著下行,企业整体信用质量同比下滑。分企业性质来看,央企信用指标中位值降幅相对较小,民营建筑企业信用质量下降幅度较大,央企和民企的信用质量处于行业平均水平之上。从细分产品来看,以板材为主的钢企信用指标中位数近年均处于行业平均水平以上,特钢企业2022年信用指标相对平稳,以长材为主的钢企受房地产行业下行影响信用风险增加,信用指标中位数下滑幅度较大。

2023年房企融资渠道疏通,基建新开工预期强烈,国内制造业投资迎来长周期积极变化,钢铁需求偏弱但仍有支撑,同时考虑到随铁矿石和焦炭总体震荡偏弱,钢企盈利有望修复,预计2023年钢企信用质量将会小幅提升。其中,板材占比较高、产业链整合能力较强的综合类企业信用质量仍保持较好水平;特钢企业因涉及下游企业领域较广,信用质量相对稳定;以长材为主的钢企受益于房地产行业企稳修复信用质量小幅回升,但整体信用风险仍相对较高。产品竞争力一般且成本控制能力偏弱的地方国企,以及部分多元化水平较高、后续环保支出规模较大的民企,信用风险仍处于偏高水平。

2、企业规模

2022年钢企收入下滑,房地产景气度下行背景下,特钢企业收入更有保障,预计2023年随疫情防控政策优化、基建新开工预期支撑需求及海外经济景气度触底回升,钢价较有支撑,钢铁业务收入有望回升

2022年房地产景气度下行拖累钢材需求,叠加2021年基数较高,钢铁企业收入整体呈下降趋势。大型钢铁集团中,仅鞍钢集团保持较高的收入增速;甬金股份广大特材方大特钢以特钢为主,受房地产市场需求下滑影响较小,2022年1~9月营业收入仍同比保持10%以上的增长。西南区域钢企营业收入下滑幅度最大,西北和华南区域钢企收入降幅较大,西宁钢铁、安阳钢铁重庆钢铁2022年前三季度收入同比降幅超过20%,安阳钢铁因受到疫情、冬奥会及两会限产,未抓住一季度盈利时机,后续需求下滑且原材料价格高企盈利空间大幅压缩。

2023年,随疫情防控政策优化及基建新开工预期支撑需求,钢价较有支撑,预计钢铁业务收入有望回升。龙头钢铁集团资源、技术与钢铁协同整合优势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较强,叠加非钢业务有益补充,销售收入预计回升。特钢企业规模相对较小,对市场需求变化敏感性较强,产品竞争力强、下游客户稳定的特钢企业收入较有保障。

3、市场竞争力

2022年钢铁需求受限促使行业分化,钢企竞争差距显性化,未来以科技创新、低碳转型、产业链协同为新发展方向的钢铁行业,将重塑竞争格局

2022年钢铁需求受限,促使行业分化,钢企竞争差距逐步显现,分化和整合并行。

具备极强竞争能力的中国宝武、湖南钢铁集团、鞍钢集团等钢企,立足于提升全方位综合竞争力、行业整合及引领能力,具有财务基础稳固、技术水平领先、产品组合优良及高端产业链协同的优势。在细分市场具备很强竞争力的沙钢集团、攀钢集团、新钢集团等钢企,利用核心技术和服务构建竞争壁垒,与用户实现绑定,在长期需求受限的背景下,其主要发展方向为提升技术优势及挖掘用户合作深度。具备较强区域市场竞争力的首钢集团、山钢集团、包钢集团等钢企多为地方国企,在产业链布局或资本结构上具有自身特色,区位或资源禀赋形成一定竞争优势,长期竞争路径是提升多元化水平。产品结构单一、成本控制能力一般的柳钢集团、中天钢铁等钢企多以普钢或长材为主,在发债企业中竞争优势相对较弱,地产修复偏弱背景下,其竞争力将持续受到考验。

未来钢铁需求预计在可预测水平上基本保持稳定或一定回落,钢企需在新环境下构建新经营基础、提升对新环境适应性。以科技创新、低碳转型、产业链协同为新发展方向的钢铁行业,将重塑竞争格局。钢企需通过自主创新、科技突破提升产品竞争力;且在低碳转型和成本高位下,降本增效是钢企生存和竞争的硬实力,超低排放及超低能效工程推进、差别化监管将推动钢企优胜劣汰。

具备极强竞争能力的钢企通过并购实现规模扩张,资源、技术与钢铁业务协同整合优势提升,行业引领作用增强

综合竞争能力极强的钢企通过并购等方式扩张规模和业务多元化,实现钢铁与资源、技术等非钢业务协同整合,引领行业发展。2022年中国宝武已转型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先后重组或管理马钢集团、太钢集团、新钢集团、中钢集团、昆钢集团、山钢集团等钢企,基本形成沿江(长江)、沿海(海岸线)、沿路(丝绸之路)、沿线(胡焕庸线)的“双弯弓搭箭”格局;同时,中国宝武坚持科技引领,产品覆盖面较广,汽车用钢、电工钢、车轮钢等高精尖产品享誉国内外,并且不断构建新型低碳冶金现代产业链,境内铁矿山采矿权证内保有资源量近40亿吨。湖南钢铁集团产品覆盖宽厚板、冷热轧薄板、无缝钢管、线棒材,形成板管棒线兼有、普特结合、专业化生产的格局,品种钢占比80%以上,产品结构优质;同时劳动生产率持续提升,华菱湘钢和华菱涟钢人均年产钢达1500吨。鞍钢集团重组本钢集团和凌钢集团,提出“钢铁+矿业”双核战略,铁矿石储量位列全国第一,充分发挥全产业链竞争优势。

在细分领域具备竞争优势的钢企,通过构建竞争壁垒,未来发展依赖技术优势提升、挖掘用户合作深度

在细分钢材品种具有较高竞争优势的钢企,通过构建竞争壁垒稳固市场地位,未来需在技术优势、客户深度合作上持续提升。沙钢集团作为国内规模最大的民营钢铁企业,将沙钢永兴特钢纳入合并范围后,通过收购多个产能指标,综合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其产品以宽厚板、热轧卷板、冷轧卷板、高速线材为主导,优钢比达68%,具备行业领先的人均产钢量和低物流成本,未来超低排放改造仍需一定资本支出。2022年新钢集团控股股东由江西国控变更为中国宝武,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国务院国资委,未来有望发挥整合优势;目前新钢集团产品品种较齐全,形成了以板材为主且中厚板优势突出的产品结构。攀钢集团作为西南地区最大钢铁企业,区域优势明显、钢轨产能和技术领先,但也存在集中度偏高和对区域经济依赖较高的问题;因其铁矿石储量丰富、自给率较高,且具有钒钛资源储备,资源优势突出。

地方国企区域优势明显,叠加资源禀赋形成竞争壁垒,提升多元化水平是未来长期发展的路径

地方国有钢铁集团具有明显的区域竞争优势,做优钢铁主业的同时,涵盖矿产资源、材料及物流等多元化业务。

首钢集团近年持续推进智能制造和绿色技术的应用,家电板、桥梁钢、车轮钢、汽车板等产品市场占有率靠前,高附加值产品占比不断提升;同时发挥铁矿资源优势并利用停产首钢园区打造景山文化景观区、冬奥广场及工业遗址公园,园区建设符合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未来铁矿、首钢园区等在建项目投资金额较大,有息债务保持较大规模,资产负债率处于较高水平,存在一定资金支出及集中偿付压力。山钢集团打造“钢铁产业比较优势,多元产业协同发展的绿色产业生态圈”的“1+N”产业格局,突出沿海、优化内陆,精品与规模并重,发展与钢铁主业关联性强、具有基础优势、市场前景广阔、综合贡献大的产业。包钢集团是西部地区板材和国内高速轨生产规模最大的企业,掌握铁矿、有色金属、煤炭、稀土等资源优势,同时发展资源及综合利用、物流、煤焦化工及节能环保等产业。福建冶金作为福建省最大的钢铁企业,年产能达到1200万吨,并拥有福建唯一长流程钢铁生产线及唯一板坯连铸、中厚板、优质圆棒生产能力;其材料业务产能规模全球领先,拥有完备的钨产业链,稀土产品规模及技术水平居国家前列,拥有国内领先的环保节能型的铝冶炼铝加工产业链,可年产25万吨铝商品材。

长材需求见顶竞争力受到考验,资本支出延续高位,超低排放环保成本提升

产品结构以长材或普钢为主的钢企,在行业需求下行及转型升级过程中竞争力下降。

中天钢铁长材产量占比超过75%,且销售区域集中于华东,对当地房地产市场景气度依赖较大,叠加目前在建项目后续投入大、吨钢成本水平较高,在2022年行业盈利偏低背景下资金压力加大。永钢集团产品均为长材品种,受区域地产及基建影响较大,2022年作为江苏省首家完成超低排放全流程验收的钢企,后续资本支出主要集中在产能置换项目,总体压力可控。方大特钢作为江西省内的大型钢铁企业,产品涵盖螺纹钢、优线、弹簧扁钢和汽车板簧,但产品主要集中于长材,多元化水平较低;且目前未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叠加达钢搬迁、健康小镇后续投资规模较大,公司面临一定资金压力。

未来钢铁行业将推动产业跨界合作及新材料应用,引导下游用钢转型升级,钢企产品差异化竞争加剧,主要围绕技术及效率提升展开

我国钢铁消费量中,建筑用钢消费比例超过50%,其中螺纹钢消费比例约占钢铁总消费量25%;伴随房地产长周期见顶,未来螺纹钢产销面临萎缩,钢结构产品将逐步得到推广,建筑市场迎来升级和业态变革,成为扩大钢铁应用潜力最大领域。板材方面,因板材产销与经济总体需求及制造业景气度密切相关,伴随未来国家对智能制造支持力度加大,板材需求预计仍将平稳增长。未来钢企将紧盯板材下游需求,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性能、改善服务质量、推动产业跨界合作。未来钢企的差异化竞争将进一步加剧,通过技术创新引领发展,增强产品竞争优势,同时提升制造效率,推进智慧制造。

4、盈利能力

2022年钢材价格中枢下行、原材料价格上涨,钢企毛利率大幅下降,普钢为主和销售区域集中的钢企毛利降幅明显,优特钢产品盈利较有保障,预计2023年钢价较有支撑且铁矿石和焦炭总体震荡偏弱,钢企毛利率有望修复

2022年受需求下滑影响,钢材价格中枢下移,且能源危机推升双焦价格,成本大幅上涨,导致钢企毛利率普遍下降。龙头钢铁企业和竞争力较强的特钢企业毛利率下行幅度小于平均水平,河钢集团和湖南钢铁集团毛利率下降幅度较小;特钢业务为主的甬金股份、中信泰富特钢和新兴铸管等受需求下滑影响较小,毛利率小幅下滑。需求不振、钢材盈利空间压缩背景下,柳钢股份折旧费用较高、安阳钢铁因疫情及环保限产,毛利润下滑幅度较大。

整体来看,2023年疫情防控优化,地产融资端政策放松,经济增长预期下基建新开工预期强烈,钢价有所支撑;且随铁矿石和焦炭总体震荡偏弱,钢企毛利率有望修复。龙头钢企集团产品结构完善、优特钢占比较高且资源协调性强,毛利率更有保障。

2022年钢铁企业利润总额大幅下降,企业降本增效成果逐步显现,大型钢企费用率较高、投资收益可对利润形成一定补充,预计2023年钢企营业收入同比上升,原材料供给缓解,钢企盈利底部回暖,钢铁企业利润总额将有所回升

2022年钢材价格下滑、原材料成本涨幅较大,大型钢企三费占比较高,中国宝武、首钢集团及山钢集团等大型钢铁集团投资收益规模较大且较稳定,可对利润形成有益补充,但样本钢企整体利润总额同比下滑。龙头钢企中国宝武、鞍钢集团、河钢集团2022年1~9月利润总额均同比下滑超50%;安阳钢铁、柳钢股份利润总额下滑幅度超过200%。湖南钢铁集团毛利率降幅较小、期间费用控制能力较强且投资收益较高,中信泰富特钢、甬金股份和新兴铸管主要以特钢业务为主,利润总额降幅较小。

预计2023年钢企营业收入同比上升,原材料供给缓解,钢企盈利底部回暖,钢铁企业利润总额将有所回升。龙头钢企钢材销售收入较为稳定,同时伴随板材产品升级,产品价格抗跌性提升,盈利空间较有保障;部分龙头企业受益于区域竞争优势,利润总额将实现同比增长。受长材需求不振、期间费用率高企拖累的部分西北钢企、华南华中板材产品竞争力及费用控制能力弱的钢企利润总额回升幅度有限。

5、债务负担和保障程度

2022年盈利下滑,钢企资产负债率有所抬升,大型钢铁集团重视负债率压控,但未来压降空间有限,预计2023年钢企资本支出重点向超低排放和能耗提升转移,西北钢企债务负担较重,短期难明显下降,资产负债率仍将处于较高水平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下,近年钢企经济效益明显改善,同时通过资产持续积累和优化,资产负债率呈下降趋势,但2022年因盈利大幅下滑,叠加环保及工艺改造持续投入,行业资产负债率有所抬升。2022年9月末,鞍钢集团、包钢集团、首钢集团、河钢集团等大型钢铁集团对国家降杠杆政策执行较好,资产负债率较上年末小幅下降;方大特钢、三钢闽光杭钢股份整体盈利偏弱且体量较小,资产负债率提升较大。

钢铁企业以央国企为主,受国家降杠杆的政策引导,鞍钢集团、首钢集团及山钢集团等大型钢铁集团仍将重视负债率压控,但压降空间有限。小型钢企负债率受业绩影响较大,随业绩好转,产品竞争力较强或区域优势明显的小型钢企资产负债率有望下降。2023年钢企资本支出重点向超低排放和能耗提升转移,西北钢企债务负担较重,短期难明显下降,西宁特钢资产负债率仍将处于较高水平。

2022年钢企盈利能力大幅下滑导致偿债能力下降,自由现金流及利润对债务保障能减弱,预计2023年盈利修复,存货、应收账款对资金占用减轻,钢企自由现金流和盈利有望回升、偿债能力增强

2022年钢企需求和盈利下滑、自由现金流下降,偿债能力整体呈下降趋势。因2022年钢铁业务出现亏损,柳钢股份、安阳钢铁、重庆钢铁等钢铁业务占比较高的企业EBITDA利息倍数大幅下降;鞍钢集团、河钢集团及首钢集团虽盈利下滑,但盈利对利息的保障程度下滑程度较小。2022年焦煤等原材料价格处于高位,钢企采购成本上升,且销售放缓导致产成品对资金占用增加,钢企存货周转率下降;需求端总体下行,应收账款增速高于收入增速,钢企应收账款周转率下降;随钢企超低排放改造及技改延续,部分钢企面临搬迁或新建产能,行业总体资本支出仍保持较大规模,钢企有息负债规模保持增长。因此,盈利下滑叠加存货和应收账款周转率下降,钢企自由现金流显著下滑,但有息债务规模仍保持增长,钢企利润及现金流对债务保障程度减弱。

2023年钢企产量压降背景下存货增长放缓,钢企注重以销定产和现金流管理,同时原材料价格下行带动存货下降快于成本增速,存货对资金占用将有所减轻;另一方面,需求端稳增长逐步发力,应收账款增速放缓,收入增速触底回升,应收账款周转率将有所回升。因此,2023年随盈利修复,且需求反弹背景下存货、应收账款对资金占用减轻,钢企自由现金流和盈利有望回升、偿债能力增强。

2023

三、钢铁企业债券市场表现

2022年钢铁行业债券发行规模下降、存续债务规模有所提升,2023年钢铁行业集中偿债压力较大,不同等级债券利差分化

2022年钢铁行业新发行债券1771.70亿元,共26家发债主体,主要集中于华北和华南区域;从企业性质看,主要集中于地方国有企业和央企,其中河钢集团、首钢集团和宝钢股份发债规模保持前列。截至2022年末,钢铁行业共有38家发债企业,223支债券余额3265.14亿元;以2022年末数据为基础,2023年、2024年及2025年到期债券规模相对较大,分别为1445.79亿元、772.15亿元和680.13亿元,呈逐年下降趋势。主流钢企仍将延续压降负债的趋势,但随着双碳背景下环保标准提升,钢企产线升级仍将带来新增融资需求,新发行债务主要用于债务置换及资本支出。

2022年钢铁行业信用风险小幅上行、整体风险可控。2022年钢铁行业未发生信用风险事件,但受现金流恶化、市场风险偏好降低等影响,钢铁行业利差显著走阔,走扩幅度在中上游产业中排名前列;从具体企业来看,民企利差上行幅度总体高于国企,其中沙钢集团受收并购及盈利大幅下滑等影响上行幅度大,河钢集团、柳钢集团及包钢集团等地方国企也出现较大幅度上行。2023年,预计钢铁行业新发债券仍将以高等级发行人为主,钢企资本开支重点向超低排放和能耗提升转移,在行业需求总体偏弱背景下,钢企之间信用资质分化将进一步加剧。

2023

四、结论

2022年房地产各环节大幅走弱拖累钢材需求下行,能源危机推升双焦价格,焦煤高位大幅侵蚀利润,需求逆风及高成本侵蚀,钢铁价格和利润显著下行。预计2023年房企融资渠道疏通,存量施工竣工修复、增量土拍低迷新开工偏弱,地产用钢小幅下滑;基建新开工预期强烈;制造业投资补缺,板材下游需求分化,钢铁总体需求仍有保障。产能重构加剧,由淘汰向置换交易转移,对外收购及自有产能改造提质并举,优质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行业集中度提升;行政减产冲击下降,粗钢产量波动降低,供需博弈力度提升。

2023年强政策预期与实际需求逐步共振,钢价仍有支撑;强势原料已是明日黄花,铁矿石和焦炭总体震荡偏弱,盈利复苏与债务下行周期叠加,外加良好资产结构提供缓冲,偿债能力小幅回升。预计2023年钢铁企业总体信用质量将有所提升,新需求水平下行业加速分化,钢企竞争差距显性化;产品竞争力一般且成本控制能力偏弱的地方国企,以及部分多元化水平较高、后续环保支出规模较大的民企,信用风险仍处于偏高水平。

注:

[1]产品竞争力综合考虑核心产品市占率及持续性、产品多样化程度、产品差异化程度、销售区域多样性。

本文作者 |  工商企业部  卢宏亮  乔艳阳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房地产 钢材需求 地产 焦煤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4-27 友车科技 688479 --
  • 04-27 曼恩斯特 301325 --
  • 04-26 中芯集成 688469 --
  • 04-26 万丰股份 603172 --
  • 04-25 巨能股份 871478 5.5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