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分析】债市表现稳中向好 局部扰动无碍阶段行情演绎

【财经分析】债市表现稳中向好 局部扰动无碍阶段行情演绎
2024年05月20日 21:14 中国金融信息网

转自:新华财经

新华财经上海5月20日电(记者 杨溢仁)受4月社融数据大幅不及预期,叠加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计划落地,整体节奏平缓,且资金面边际转松影响,债市表现依旧向好,收益率震荡下探。

分析人士认为,短期内基本面、资金面仍是债市的“朋友”,在降准、降息依旧可期的大背景下,债市利率的下行空间也有望被再次打开。

债市收益率震荡下探

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5月20日收盘,银行间利率债市场收益率震荡下探。具体来看,SKY_3M下行6BP至1.54%;中债国债收益率曲线2年期稳定在1.84%附近;SKY_10Y行至2.31%一线。

显然,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计划的平稳“落地”,打消了市场关于一级供给冲击来袭的担忧和疑虑。

“对比2020年抗疫国债的发行计划,2024年的超长期特别国债更注重‘细水长流’,这将为后续数年的持续发行奠定良好基础。”华西证券研究所宏观联席首席分析师肖金川指出,“不仅如此,得益于新增地方债发行速度依然偏慢,5月市场流动性有望延续宽松状态。”

就政府债的净供给情况来看,截至5月17日,当月已披露的国债净发行规模为5144亿元,地方债净发行1589亿元,虽未披露完毕,可二者加总距离市场预期中的万亿规模尚有一定距离。其中,新增地方债仅发行了2417亿元,占二季度预期发行计划(5月部分为5288亿元)的47%。

除了上述偏多因素外,当前地产优化政策集中落地,也激发了市场对于存量房贷降息的预期,尤其是在5月20日LPR暂未调降的情况下,未来降息能否兑现成为了市场关注的下一个焦点。

在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看来,未来政策面的重点是引导企业和居民贷款利率进一步下行,扩大宏观经济总需求。为此,首选的政策工具必然是通过引导存款利率下调、全面降准等方式,推动LPR报价下调,降低各类贷款利率。

来自中金公司的研究观点亦指出,下一阶段货币政策仍将维持当前的稳中偏松基调不变,且使用价格型工具调控的可能性或高于数量型工具。

毕竟,二、三季度除美国外,海外多数发达经济体的货币政策可能迎来转向,届时人民币汇率所面临的外部掣肘或被削弱,为央行政策利率调控打开空间。

“短期内,基于国内经济修复根基尚待巩固、全球不确定性风险抬升等因素考虑,个人认为,后续政策利率和存款利率将继续下调,对应回购等超短端利率跟随下探,并引导中短端利率延续下行走势。”一位机构交易员表示,“在短端利率得到进一步回调后,长端和超长端利率的下行空间也有望再度开启。”

短期扰动因素有限

值得一提的是,5月17日,首单30年期特别国债顺利发行。从招标结果来看,发行利率为2.57%,略低于当日盘中二级价格;全场认购倍数为3.90倍,位于2021年以来中枢水平附近;全场边际认购倍数意外达到了382.6倍,远高于历史上30年期国债发行时的常规水平,背后或反映出机构参与热情的高涨。

就周度的机构成交情况来看,上周理财、农商行、外资、基金、其他资管、保险均有一定的配置需求,净买入规模保持在600亿元至900亿元区间。

公开数据显示,理财成为了上周最大的买盘,净买入891亿元。在存款投资受限的背景下,理财开始增配1年期以内的政金债品种,净买入151亿元。

与此同时,农商行也维持了买债的节奏,净买入855亿元,其中利率债占622亿元,存单为277亿元;基金类机构净买入851亿元;保险机构净买入603亿元,地方债占246亿元,存单占218亿元。

毫无疑问,现阶段供求关系对债市影响依旧正面。

不过,也有部分业内人士提醒,往后看,各机构仍需要警惕超长债单期供给规模显著提升、主流交易品种变化等因素带来的市场扰动。

事实上,由于此前30年期国债为主要供给品种,50年期国债的供给相对分散,因此多数月份的超长债供给规模在200亿元至300亿元左右。然而,若未来30年及50年期国债齐发,那么彼时单月的供给规模将达到500亿元至600亿元左右,压力不言而喻。

“总而言之,市场可能仍然需要一定时间来适应超长期国债的供给新格局,期间难免有所波动。”前述交易员说,“不过,从长远来看,超长期国债的稳定供给与政策‘护航’有助于平滑一级市场压力,眼下‘债牛’格局仍有望延续。”

择券布局尚存分歧

综上,回到债市布局层面,在多空因素交织闪现的大背景下,记者发现各机构的投资偏好有所分化。

当前,持乐观态度的机构认为,在央行表达对长期利率下行关注的环境中,银行等金融机构可更多地先买入中短期债券。

“个人认为,在超长期品种供给增多的背景下,中短期品种供给可能会减少,这就意味着供需关系更有利于中短期利率下降。向后看,若央行以国债作为货币政策工具,在二级市场买卖国债,且先从中短期限入手,则二季度,市场大概率会看到中短期利率的进一步下降。”一位券商固收部负责人向记者表示,“不仅如此,随着期限利差扩大,投资者对长期限利率债的需求也可能重新抬升,并带动长端利率逐步下行。”

另有持审慎态度的机构表示,鉴于政策和基本面存在“看好期权”,且长端、超长利率阶段性底部(10年期国债利率为2.2%、30年期国债利率为2.4%)明确,叠加高铁等公共事业涨价推升通胀预期,因此短期内利率或难破前低。在央行持续关注长期收益率水平的背景下,伴随短期利空的袭扰,预计现阶段长端利率将呈现出偏弱震荡的格局,建议投资者保持审慎。

编辑:王柘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