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数据资产入表对货币政策调控的影响

《中国金融》|数据资产入表对货币政策调控的影响
2024年07月19日 11:07 媒体滚动

转自:中国金融杂志

导读:随着数据资产入表在全国广泛深入推进,数据作为重要生产要素的地位进一步提升,这也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控产生了广泛影响

作者|胥爱欢「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挂职于中国人民银行喀什地区分行」

文章|《中国金融》2024年第14期

2022年12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以下简称“数据二十条”)正式发布,标志着我国开始构建数据资源开发利用以及数据市场推进的“四梁八柱”。文件中明确提出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尚属首次。而要实现将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并运用到实际生产当中,关键就是要落实数据资产入表,即将数据资源确认为企业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并在财务报表中体现其价值。2024年1月1日起,财政部会计司发布的《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正式施行,为数据资源的会计处理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原则,标志着数据资产入表正式进入实际操作阶段,随后一系列围绕“数据要素×金融服务”的创新案例在全国各地竞相涌现。

我国数据资产入表的进展情况及基本特点

从媒体已经公开报道的案例来看,截至2024年4月末,国内已有超过30个数据资产入表案例,主要分布在北京、广东、浙江、贵州、广西、江苏、山东等10多个省份。综合来看,我国数据资产入表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从表现形式来看,主要围绕数据资产价值变现开展融资产品和服务创新。从融资类型来看,推动数据资产入表与金融化主要以数字资产质押、数据知识产权质押、数据资产授信、数据资产无抵押融资、无质押数据资产增信等方式为主,金额大多数集中在500万~1000万元。比如,2023年4月,西安市发布国内首单数字资产保险,为10家企业的数字资产提供了总额1000万元的保障;2023年7月,杭州市推出全国首单包含数据知识产权的证券化产品,以12家企业的145件知识产权帮助企业获得证券化融资1.02亿元;2023年12月,泰山新基建投资运营有限公司通过公共数据授权形成国有数据资产,获得泰安泰山农村商业银行授信600万元,成为全国首单公共数据资产融资;2023年12月,光大银行深圳分行基于香港某企业的数据服务,向其提供300万元跨境贷款支持,成为国内有公开报道的首单跨境企业数据资产融资业务。

二是从推进主体来看,地方法人银行是探索数据资产融资的主要力量。从目前已披露出来的数据资产入表案例来看,参与数据资产融资的银行机构大多数为城商行、农商行等地方法人银行。比如,2021年9月,杭州银行为蔚复来(浙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区块链数据资产质押贷款500万元;2023年6月,贵阳农商银行为贵州东方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基于数据资产价值应用的融资贷款1000万元;2023年8月,苏州银行为江苏罗思韦尔电气有限公司提供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融资1000万元;2023年9月,福建海峡银行为福茶网提供数据资产质押贷款1000万元;2024年3月,湖南新晃农村商业银行为开源数字科技提供数据资产无抵押融资1000万元。

三是从实现媒介来看,数据交易所发挥着重要的“穿针引线”作用。从目前已公开报道的数据资产入表案例来看,数据交易所是完成数据资产登记、确权、估值的重要平台,为数据资产入表提供了有力支持。比如,广州数据交易所为广电运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跨境数据产品——“离岸易”提供数据资产登记服务,支持跨境数据资产入表,助力实现数据资产价值变现与金融化;北部湾大数据交易中心与当地金融机构合作开展数据资产融资创新;贵阳大数据交易所、上海数据交易所与银行机构合作,分别推出了数据资产融资产品——“贵数贷”和“数易贷”;浙江大数据交易中心联合浙江中企华资产评估有限公司、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为国网浙江新兴科技有限公司完成“双碳绿色信用评价数据产品”的市场价值评估,这也是全国首单电力行业数据资产市场价值评估案例。

四是从实施对象来看,国有企业数据资源成为数据资产金融化的重要对象。比如,2024年1月,扬子国投率先完成首批3000户企业用水脱敏数据资产化入表工作,成为水务行业全国首单数据资产入表案例;2024年1月,南京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成功完成约700亿条公交数据资源资产化并表工作;2024年1月,成都数据集团基于公共数据运营服务平台运行产生的数据,经过资产认定、合规评估、经济利益分析、成本归集与分摊等环节,率先完成数据资产入账;2024年2月,济南能源集团完成热网监测数据资产评估,实现供热管网GIS系统数据入表;2024年2月,临沂铁投城市服务有限公司将“临沂市高铁北站停车场数据资源集”列入无形资产——数据资源科目,计入企业总资产。

我国数据资产入表对货币政策调控的潜在影响

随着数据资产入表在全国持续广泛深入推进,数据作为重要生产要素的地位将进一步提升,成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重要基础,快速融入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和社会服务管理等各环节,深刻改变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治理方式,也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控产生广泛影响。

  • 数据资产入表可能增加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和机制的复杂性

随着数字经济逐渐成为我国经济的主要形态,数据资产入表规模也将持续扩大,数据市场将成为我国主要要素市场。货币政策传导离不开要素市场这一重要媒介。目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主要包括利率渠道、信贷渠道、资产价格渠道和汇率渠道,涉及货币市场、债券市场、信贷市场、股票市场和外汇市场。随着数据市场地位的上升,未来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很有可能将增加“数据渠道”。对于“数据渠道”而言,中央银行会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基础利率来改变数据市场中买卖交易双方力量对比,对数据市场中数据资产价格发现功能产生影响;同时,数据资产价格变动会影响市场主体对数据要素的使用及数据资产价值的变现能力,从而对产出、价格、就业、进出口等与货币政策目标相关的经济指标产生影响。但是,与股票、债券等金融资产定价有明确理论模型及具体影响形式不同,目前数据资产定价理论仍处于探索阶段并不成熟,数据资产价值是依靠数据使用对企业价值增长贡献来衡量还是依靠数据市场中交易双方买卖行为进行价格发现来测度还未确定,基础利率变化对数据资产公允定价行为产生影响的具体形式尚未明确,货币供应量调节引起市场流动性潮汐变化对数据市场交易行为及数据资产公允定价行为产生何种形式影响仍然未知,数据资产价格变化对市场主体数据使用行为产生哪些具体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对经济活动影响的具体表现形式还未清晰,这些都会使得经济金融数字化时代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传导机制及调控效果变得更加复杂化。

  • 数据资产入表可能强化货币政策调控效果的区域效应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在地区之间表现出较大的不平衡性特征,导致货币政策调控效果在区域间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随着经济金融数字化时代的到来,金融资源在地区之间配置的不平衡性特征更加复杂化。相较于数字化发展水平较低的西部、东北和中部地区而言,数字化发展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将凭借数据资源利用能力优势,在争夺金融资源配置上获得额外新的竞争优势,可能会强化货币政策调控效果在区域之间的“马太效应”。以信贷渠道为例,东部地区依靠自身积累和掌握的数据资源更加丰富及数据资产价值变现渠道更加便利的优势,利用数据资产入表促进更多市场主体数据资产金融化,在传统信贷渠道之外开辟出新的信贷渠道,在信贷可得性上比国内其他地区拥有更强的竞争优势。此外,东部地区凭借数字化发展水平更高的比较优势,更有可能推动未来全国性数据要素交易平台等基础设施落户当地。

  • 数据资产入表可能加剧货币政策调控效果个体差异性

由于市场主体之间对利率变动的敏感性及在获取金融资源能力上存在不同程度差距,因此,货币政策调控效果在各个市场主体之间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性。随着经济金融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不同市场主体在数据存储、处理、利用能力上存在强弱之分,因此,数据资产入表将会带来市场主体之间在数据资产价值变现、金融化能力上的新差距,使得货币政策调控效果在个体之间出现新的不平衡性特征。比如,相对于非数字经济部门而言,数字经济部门拥有数据资产价值变现、金融化的新优势,在面对货币政策调控方面的反应能力更快、获取金融资源的竞争能力更强。

政策建议

  • 加强对经济金融数字化时代完善货币政策调控相关问题研究

一是加强对数字时代价格型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传导机制、调控效果等问题的研究。在经济金融数字化时代,中央银行价格型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传导机制及调控行为特征发生了新变化,需要进行系统深入研究。比如,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如何公允定价,基础利率变化对数据资产公允定价将产生怎样影响,基础利率调整如何影响数据市场价格发现功能,数据要素价格变化如何影响市场主体数据使用,市场主体数据使用对产出、价格、就业、进出口等经济指标产生影响的具体形式是什么,等等。

二是加强对数字时代数量型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传导机制、调控效果等问题的研究。随着数据要素在经济活动中地位的上升,数量型货币政策调控在传导渠道、传导机制、调控效果等方面出现新变化,需要系统深入研究货币供应量调整通过“数据渠道”对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传导机制、调控效果带来哪些新影响等问题。比如,货币供应量调整引起市场流动性潮汐变化会对数据市场交易行为及价格发现功能产生哪些影响,数据市场交易活动会对数量型货币政策调控效果产生怎样的回溢性影响,货币政策“数据渠道”传导的及时性、可靠性、精准性如何,数据市场与信贷市场、货币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外汇市场之间的复杂互动行为对数量型货币政策调控将产生哪些影响,等等。

  • 建立健全经济金融数字化时代金融资源配置区域之间再平衡机制

一是加强对数字时代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控产生区域效应的影响机理等问题的研究。建立健全经济金融数字化时代金融资源配置在区域之间再平衡机制,首先要搞清楚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控通过“数据渠道”产生区域效应有哪些新变化,这些新变化的形成机制和影响机理是什么,为中央银行完善货币政策调控、减少金融资源配置区域差异、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供理论支持。比如,发达地区通过哪些途径、采取哪些措施利用数据比较优势以获得金融资源配置竞争优势,各地区拥有的数据资源丰富程度及开发利用能力差异是否强化了货币政策调控的区域效应、可以采取哪些政策措施减少金融资源配置区域效应新变化而带来新的发展不平衡性,等等。二是建立健全数字时代促进金融资源合理配置、区域协调发展的制度或机制安排。比如,因时因势创设新的再贷款、再贴现政策工具以及用足用好已有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用政策性资金撬动和引导金融资源向欠发达地区配置;加大对国家财政资金向欠发达地区转移支付的力度,帮助欠发达地区提升财政资金撬动金融资本的能力;加大对国家级政府引导基金、风险补偿基金、融资担保基金等政府性资金向欠发达地区倾斜配置力度,依靠国家层面政府性基金的引导、示范和带动作用,促进更多金融资源向欠发达地区流动;支持欠发达地区加快培育和发展“数据财政”,深挖公共数据潜在价值并合规开放,创新“公共数据资源”确权和交易机制,推动政府数据资源优势与金融资本有效结合并转化为当地经济发展优势,促进形成全国各个地区之间金融资源配置能力保持动态平衡,从而实现金融资源可得性以及发展机会在地区之间的相对公平。此外,还可以继续完善“东数西算”等基础性平台或制度机制安排,促进数据要素资源转化为先进生产力的基础设施在全国各个地区合理布局,支持欠发达地区发展数据采集、清洗、标注、评价及数据资产评估、审计等中介服务体系,帮助欠发达地区补齐数据人才短缺、数据产业体系碎片化等发展短板。

  • 构建完善市场主体金融资源可得性公平竞争机制

一是加强对数字时代货币政策调控效果在个体之间差异性的影响机理等问题的研究。比如,可以考虑重点研究数字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市场主体利用数据比较优势在金融资源可得性上获取竞争优势表现出怎样的行为特征,数字化发展较为落后的市场主体要改变由于数据资源生产、存储、利用能力较弱而带来的获取金融资源能力劣势存在哪些可行路径等。二是建立健全促进数字时代金融资源合理配置、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的机制。具体而言,可以考虑探索建立健全经济金融数字化时代金融资源在市场主体之间公平合理配置的制度或机制安排,明确市场主体数据资源垄断的相关标准及行为特征,完善促进市场主体之间公平竞争的规则体系,保障市场主体数据信息隐私安全,强化隐私计算等现代技术在保障数据信息安全中的创新应用,助力各类市场主体提升数据资产价值挖掘、变现和金融化的能力,推动实现所有市场主体公平享有经济金融数字化发展带来的红利。

(责任编辑 植凤寅)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7-26 龙图光罩 688721 --
  • 07-23 博实结 301608 --
  • 07-22 力聚热能 603391 40
  • 07-15 绿联科技 301606 21.21
  • 07-11 科力装备 301552 30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