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发现 华网
作者 | 赵文
导语:行长改名后升任董事长。胡昇荣四年行长领薪628.48万元,胡升荣董事长四年半领薪437.63万元。南京银行去年以来股价跌幅较大,而且今年一季报不再披露重要的净息差、净利差,滋生了猜测的空间,资讯工具、媒体报道南京银行一季度末净息差比去年末跌了79个BP,但券商的测算又否决了前述数据。总之,对于南京银行最新的净息差数据,南京银行方面没有一个官方解释。
01
一季报取消披露净息差
净息差暴跌还是保持稳定?
今年“中特估”、“金特估”行情起舞,国有大行普遍上涨,同样是国资大股东的城农商行股价普遍掉队。南京银行的走势大概会让股民伤心,今年以来股价跌幅19%,相较于去年高点跌去30%,近期股价创了去年以来的新低。
南京银行过去几年的资产规模和业绩持续高增长,从盈利指标来看,南京银行的净息差长期维持在比较合意的水平,较为稳定。2020年-2022年,南京银行的净息差在2.2%上下波动,去年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前提下,净息差仅下滑6个BP。这成为推动南京银行利息净收入持续增长的基础。
但诡谲的是,一些媒体、特别是自媒体撰文,南京银行一季度净息差暴跌,从去年底的2.19%跌到一季度末的1.4%。这是南京银行近些年的最低净息差水平。比如媒体@财经九号5月30日发文《南京银行:业绩增速腰斩 股价已跌两成,利差暴跌 不良贷款抬升》显示,今年一季度末,南京银行的净息差是1.4%,净利差同比更是下滑四成、只有1.23%。
2023年4月,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发布《合格审慎评估实施办法(2023年修订版)》,对商业银行净息差的要求是不得低于1.80%。如净息差高于1.8%,银行的评分标准为100分;如处于0.8%-1.8%之间,评分标准为60-100分。据监管部门披露,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全国商业银行的平均净息差为1.74%。南京银行如果净息差暴跌,势必会对监管评级打分、内生补充资本、盈利能力构成重大制约。
但奇怪的是,南京银行往年一季报都会披露净息差情况,比如去年一季报披露的净息差是1.83%。但今年一季报却没有披露净息差、净利差。
5月11日南京银行22年度暨23年一季度业绩说明会上,行长朱钢表示,“净息差确实存在一定的压力。不过,得益于经营策略调整、负债结构优化,以及定价能力提升等多举措的提前布局,一季度我行净息差基本上和去年同期水平持平,没有出现太大幅度起伏。”
南京银行22年一季报披露的净息差是1.83%。朱钢的说法显示,南京银行净息差并没有出现大幅下跌。
那么,南京银行23年一季度末的真实净息差是多少?一些媒体报道的“1.4%”数据源来自哪里?
查询各个资讯工具、证券软件,Wind显示的南京银行23年一季度末净息差是1.4%。但没有显示原始数据源,仅显示有企业的官方数据时、引用企业数据,如无企业数据时、以测算数据为准。
02
信披机制有待更透明
知名券商的测算也不支持南京银行净息差大跌的说法。比如中信证券分析师肖斐斐今年5月4日发布研报《净息回稳,信贷发力》,测算南京银行一季度净息差不仅没有下跌、还上行6个BP;光大证券王一峰的研报《资产规模突破2万亿,县域网点全覆盖》测算,受存款定期化导致的成本挤压,南京银行23年一季度末净息差比22年底下行了2个BP;华泰证券分析师沈娟测算,南京银行23年一季度末净息差比去年末下行了1个BP。
在储户群体中,南京银行的存款产品利息具备一定吸引力。官网信息显示,2022年10月-2023年4月,南京银行的三年期整存整取是2.9%,据媒体报道,实际的线下三年期整存整取利息有望达到3.5%。进入2023年,六大行率先下调存款利息,其他银行纷纷跟进。
《北京青年报》今年5月20日的报道显示,当时南京银行实际的线下三年期整存整取利息有望达到3.3%,吸引不少储户投奔南京银行,当然也加大了南京银行的息差压力。不过南京银行今年6月22日起执行的存贷方案,三年期整存整取利息从2.8%下调到2.65%。
南京银行的资产质量表现很好。近几年的不良贷款率保持在0.9%左右,在A股城商行中名列前茅。2020年底-2022年底,南京银行的逾期贷款总额从78.46亿元增加到113.4亿元,稍快于总资产的扩张速度。同期逾期信用贷款从19.7亿元增加到38.7亿元。
03
资产负债错配,流动性管理待改善
行长年薪高居A股城商行第二
更大的压力在流动性方面。中诚信国际指出,南京银行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存在一定的短期流动性风险管控难度”。这与该行的资产负债结构有关。南京银行的个人存款一直保持较快增速,特别是去年股市下跌、楼市暴雷频繁,居民储蓄倾向走高,南京银行去年底存款总额12380亿元,同比增长了15.52%,其中个人存款同比增速34.5%。而且该行的定期存款占比持续走高,截至2022年末,南京银行的定期存款占比超过七成。
因此资产端和负债端就形成了错配。中诚信国际评级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末,南京银行的金融投资中,政府债、金融债、同业存单占比近半,期限主要在3年内;长久期资产以信托和资管产品为主,但流动性差。总之,中诚信国际的测算显示,截至去年末,南京银行一年内到期的金融资产占比39.67%,一年内到期的金融负债占比74.49%,即期偿还的表内流动性缺口达2941亿元,三个月以内的表内流动性缺口1512亿元,存在资产负债期限错配风险和流动性管理压力。
南京银行的个人存款占比还在继续快速上升。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南京银行的个人存款余额达到3874亿元,比年初增长将近20%。个人存款在存款总额中的占比从年初的26%、提升到一季度末28%。
为改善资本结构,南京银行近几年频繁大规模融资。2020年定增募资116亿元,2021年发行可转债募资200亿元;2022年10月,发行永续债又募资200亿元。持续不断的大规模融资,是快速增长的南京银行得以维持较高资本充足率的关键。
南京银行的行长是朱钢,之前长期担任副行长,去年12月接任行长、财务负责人。朱去年年薪是233.79万元(不包括持股激励),比2021年少了15万元。iFinD显示,朱钢2022年的年薪在A股城商行里仅次于宁波银行行长。横向对比,南京银行行长年薪高于资产规模更大的北京银行、江苏银行、上海银行行长年薪。
04
旗下公募平台权益大将接连离职
大零售战略面临考验
大财富管理是商业银行转型的主要增量空间。南京银行2017年正式启动大零售战略转型,副行长江志纯不久前的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南京银行将顺应共同富裕和大资管时代的趋势,全力做大金融资产规模,协同南银理财和鑫元基金,完善“全集团配置、全市场遴选”的财富管理产品体系。
南京银行较早布局公募业务,2013年发起成立鑫元基金,天眼查显示实缴资本12亿元。公开信息显示,鑫元基金去年营收4.27亿元,全行业排名30多名,去年净利润1.68亿元。和前几年相比,鑫元基金的营收继续增长,但净利润跌幅较大,比2021年的2.39亿元净利润减少7000多万元,更比2020年的2.6亿元净利润减少近亿。去年鑫元基金的净利润创2017年以来新低。鑫元基金的规模排名也从当时的全行业25名左右,去年滑落到30多名。
在这样的背景下,2021年起,南京银行负责资金业务/金融市场部/同业部的龙艺出任鑫元基金总经理,正式开启了鑫元基金的二次创业。龙艺对媒体表示,以往鑫元基金的很多员工缺乏工作目标感,她把调整组织架构作为“第一把火”,重点加强权益队伍建设。
但仅仅一年内,公司多位权益大将却接连离职:2022年6月,鑫元基金时任权益投资部总经理、基金经理丁玥离任;2023年3月,管理着3只基金的鑫元基金副总经理、权益投资部总经理罗杰,因个人原因离任。固收板块类似,2022年,两位债基基金经理郑文旭、丁汀先后离职。公司多位基金经理流失、尤其两任权益负责人前后脚离职,深层的人事和管理问题,值得深思。
两年过去了,龙艺今年4月向媒体表示,二次创业战略尚且只完成1/3。总之,南京银行控股的公募平台、以及大财富和大零售业务战略未来挑战不少。
责任编辑:张文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