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领袖 | 王剑
从信贷公式出发
商业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其持有资产的收益,其中,放贷款的利息收入又是其中重中之重。因此,如何评价一家银行的信贷能力(或放贷能力)非常重要。因为银行是商业机构,因此我们此处所谓的“评价”暂时仍从股东视角出发,即衡量其盈利能力。当然,这并不代表着我们只认赚钱能力,而不顾其他。事实上,一家好的银行,能够兼顾股东、员工、客户、政府等多方利益。原因其实也非常简单: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在长期视角下,能给客户提供好的服务,一般都能赚到不错的钱,并且还能成就员工。
具体到银行业,如果你真的给客户提供了人家特别需要的东西,淳朴的客户是愿意支付合理费用的,银行也能赚到合理利润。
而有些银行,贷款利率放得奇低,然后声称自己是支持实体……用常识想想都知道这里明显不符合逻辑。利率奇低,说明对方根本不缺钱,大概率是些资金富余的大企业。当然,非完全商业化考虑的主动让利行为除外。
因此,放贷利率低并不一定是支持了实体,甚至有可能刚好相反,而是放贷时“嫌贫爱富”。
以上算是题外话,先不展开了。我们先回到主题,如何衡量银行贷款业务的能力。当然,大家看完全文后,可能会发现,信贷业务能力,其实和其他业务也是息息相关的,并不能完全独立看待信贷业务能力。
我们首先给出银行信贷业务的简单公式:
贷款利率-资金成本-业务成本-风险成本=合理利润
资金成本是指银行的负债成本。业务成本主要是业务及管理费用,其中一大半又是人力资源费用。风险成本就是放贷难免发生违约,银行因此承受的损失。最后,扣除完所有成本后,最后银行得到合理利润,用于交税、股东分红、留存资本等。所谓优秀的信贷业务,当然是指上述利润要足够高。
客户的分群与银行的选择
我们开始建立一个简易但和现实并不脱节的模型。
假设一个经济体中,银行面临所有的潜在借款人,这群人的违约率是5%(现实中,违约不代表银行的最终损失,不良资产处置还能收回一部分。此处理论模型我们先忽略这一细节,直接使用违约率),这一点是众所周知的信息(公开信息),但大家无法区别个体情况。因此,银行如果想对这群人开展信贷业务,需要甄别哪些人能还钱,哪些人会违约。这项工作叫做风险定价,也叫“信息生产”,因为银行要去挖掘关于客户的更多信息,才能判断这个客户会不会违约,而这种“生产活动”也会产生费用。
信息生产工作的难度极大,但是好在可以先对整个人群再做个细分(基本上也是公开信息):在知道整体违约率5%的基础上,我们还可以把所有人群大致分为四类,也知道每群人的违约率。也就是说,虽然我们依然不能区别每个个体的违约率,但我们知道这些个体分别属于哪一类人群,并且也知道每类人群的违约率。包括:
第一档的人群,违约率1%
第二档,违约率5%
第三档,违约率10%
第四档,违约率20%以上
当然,由于这些人也知道自己所属的人群,所以他们也知道自己所在群体在信贷市场上借钱时的利率水平,大致为:
第一档,愿意支付利率4%
第二档,利率10%
第三档,利率24%
第四档,利率36%以上
当然,在分类的过程中,可能会有误分类,比如有个个体,知道自己属于第三档,但通过粉饰自己,让自己看上去像第二档(他想更容易获得贷款,以及更低利率)。我们假设,在将整体分成四档时,这种误分类情况不多,暂忽略。
也有些特殊群体可能会落到这些分类之外。比如过去几年的城投企业,违约率低但收益率高。这城的原因并非是经济原因,因此将其视为异常值,我们也先不管了。
在现实中,第一档人群就类似本经济体中实力最强大的那一小群大型企业,他们几乎不可能违约,当然偶然也会倒霉碰到一些意外而违约,因此违约率极低但也不是0,约1%。后三档人群就是信用水平渐次下沉的其他企业或个人。其中,第四档应该是风险很高的群体。
此时,银行开始登场,他们要考虑挑选客户放贷。很显然,傻子也知道可以先做第一档客户,但由于这些客户众所周知的信誉良好,因此他们对利率要求也很苛刻,就是4%。因此,能够抢到这类客户的银行也非常明确:资金成本和其他成本极低的大型银行。
由于这些银行负债成本极低,业务成本也不高,因此他们放出的贷款利率也可以非常之低,于是就能够优先抢到这群最优质的客户。这一点内容相对简单,几乎不用怎么展开,甚至连真正意义的甄别客户职能都省了。你不需要甄别客户,你只需要按总行的要求去做“这一类”客户。
我们借用投资学的术语,把这种信贷业务叫做β业务。
然后还得考虑“供需对比”。如果国内大型银行的信贷供应较为有限,他们把全部信贷资源投放完了之后,依然有些第一档客户没有拿到贷款,那么这些剩下的客户可能去其他银行那边申请贷款。但在有些城市,情况刚好反过来,即第一档客户太少,本地大行都不够吃,于是大行就会和其他银行去抢其他客户,不得不下沉,我们后文会分解。
而在除了第一档的客户之外,信息生产工作就摆上台面了。不做信息生产可以吗?比如,我们知道第二档客群的违约率是5%,那么我固定给他们投放10%的利率,让收益能够覆盖风险损失,这样行不行?
理论上听起来,这也行,但现实中并不行,原因其实也不复杂:5%的违约率是整体的违约率,但现实中谁也没办法做到从这一整体中随机取样,让自己抽取的样本也是5%的违约率。而且是客户知道自己容易违约,反而更加积极地申请贷款,这叫“逆向选择”。
比如,第二档人群包括100人,违约率5%(有5人会违约)。没有一家银行能够做到随机取样,也不能做到把100人全给放贷,如果这银行只能给20人放贷,万一这20人中包括了3位会违约的人,那么他承受的违约率就是15%了。此时10%的放贷利率显然已经失败了。
同理,如果针对第四档人群,违约率超过20%,还能通过放贷36%来覆盖风险吗?更加不能。如果还是面对100人客户群体,违约率20%,银行受限于自己规模,只能放贷20人,最倒霉的情况将是来贷款的20人全是违约的,违约率100%。为何会如此呢?这里涉及到逆向选择的程度问题。
银行的风险定价其实是一份“保险”,是所有不违约的客户在利息中支付了一个溢价(保费),为那少数违约的客户买单。比如,第一档一共100人,违约率1%,假设有家很大的银行,为全部客户放贷,利率4%。最后,99人老老实实地还本付息,但有一人违约就没还本金(更别提利息了),银行觉得没问题,是因为收到的4%的利息中,有一部分可以用来弥补亏掉的那位违约客户的本金。所以,这亏损其实是其他客户用利息来覆盖的。银行在放贷前就已经考虑了这一点了。
而且,放贷利率越高,客户群体中的好客户就越不乐意为别人的违约买单,他们会退出市场,差客户留在市场中,逆向选择就越严重。
比如,如果违约率达到20%,即使其他客户支付利率30%,其中约20个百分点用来弥补损失。那么信用好的客户就会觉得不乐意,自己借钱,利率30%,其中约20个百分点是为别的违约买单。这时,信用好的客户就会退出,不借了,自己另外想办法筹钱去。于是,来借钱的几乎全是会违约的客户。这就是严重的逆向选择。
那么,这些分类在后几档中,但其实信用很好的客户不愿意支付很高利率,他们会如何“另想办法”呢?这就涉及到放贷业务的真正精华了:不再局限于客群整体违约率,而是真的将信用好的个体甄别出来。
相对应的,这就是信贷业务中的α业务。
比如,一个客户被分类到第二档,他愿意支付10%的利率借钱。但由于很多银行觉得他所处的第二档风险太高,不愿意做这类业务,即使有,也需要收取12%以上的利率。但如果有一家银行,通过某些手段(这个要付出额外费用,比如额外的2%),可以设法从第二档人群中把这位相对优质的客户挑出来,那么它可以给他放贷,并且利率还可以收取8%(低于10%,但银行原本的贷款业务利率只有4%)。
此时,客户借到了钱,并且节省了利息(从10%省至8%);银行也挣到了钱,因为他平时给第一档客户放贷只有4%,现在却能按8%放贷(多收取4个百分点的利息),即使多支付2%的费用,也净挣2个百分点。这是一个皆大欢喜的局面。
这额外挣到的2个百分点,就是这个银行信贷业务的α。
什么叫价值?做了别人做不了的事,叫价值。
这就是我们最希望看到的,所谓杰出的信贷业务能力。其本质是:通过某些甄别技术,银行能够从低档客户群体中挑出好的客户,给他们放贷,利率收得稍微高一点(但依然比该档原先的融资成本要低),覆盖了额外技术费用后仍有盈余,这个盈余就是“超额回报”。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把银行信贷业务像投资业务那样,分为β业务和α业务。两者并无优劣之分,就好比投资业务也是两类均有生存空间。当然,我们搞社会科学研究的,毕竟不是自然科学,凡事不会那么绝对。比如大行,主要是做β业务,但会有些α业务,小行也是同理。接下来我们继续阐述两类业务的门道。
大行的β业务
信贷的α业务往往是被大行逼得去做后几档客户的小银行完成的,大行的大部分业务可能是β业务。
但这里完全没有批评大行不作为的意思,因为我们会解释为什么大行只能这么做。
我们可以试想这样一个场景:大行总行规定了本行只允许给第一档客户放贷,利率4%左右,违约率1%,扣除其他成本后大行还有个稳定的盈利。此时某支行一位客户经理发现,他熟悉的一位客户是属于第三档人群,但其实当地人都知道他信用非常好,客户经理也知道,这位客户经理能不能向总行打报告说:这客户其实很好,建议放贷,利率8%,这样我们能挣更多钱。
估计大行的朋友看到这里都会笑出来。这显然是不太可能的事。因为,在多层级管理体系下,客户经理的信息无法可信地传达给总行,即总行无法准确地判断基层每一位客户经理的判断是否准确(在区块链成熟应用之前,人类的信息技术只能传递信息,但不能传递信任,信任只能基于人与人的长期关系来传递,长期关系意味着多次博弈)。这不是谁的错,不是总行的错,也不是支行的错,这就是人类目前层级管理体系下的技术所限。
所以,不是大行不想挣更多钱,不是大行不想支持这位客户,因为这个原因批评大行是不公允的。这是基于我们人类目前掌握的技术手段,总行只能“一刀切”,设一些硬指标门槛,保证大家做的客户主要处于第一档,从而保证整个体系的运行。这个事情和所有制性质也无关,国有银行、民营银行、外资银行,到了足够大体量都一样,只和体量有关。全球展业的国际大银行把它的一些“一刀切”规定套用到中国,发生过很多令人啼笑皆非的事。
所以,一些曾经很辉煌的中小银行,成长起来之后,总资产规模到了大几万亿元之后,早晚也得走上这条路:做信贷β业务,自上而下,选取板块和客群,一刀切,让客户经理按这个标准去找客户。而且由于他们自己放贷的体量很大,还不得不选取一些本身体量也大的优质客群,于是大家就不约而同地选中了大型央国企之类的。于是,数家大型银行拼命地内卷这些客群,而其他次档客群却无人问津,银行业内出现“银行放款难”和“企业融资难”并存的局面。
不做客户甄别的信贷业务,还是信贷业务吗?这更像是资金配置业务吧……
那么有没有两全的办法呢?解决思路无非两个:一是让总行能够信任基层,或能够精准控制基层的微操,然后在此前提下继续由基层甄别客户;二是,总行能够越过基层,直接精细地甄别客户。
第一种思路,由小银行的信贷α业务实现。后一种思路,在大数据时代取得了很大的突破。我们以下分别介绍。
小行的α:客户甄别和内部治理
因此,从后几档客户中挑出好客户,这种利人利己的好事,传统上主要由中小银行来做。他们不是不想做好客户,而是好客户被大行抢光了,小银行被逼去想方设法做后几档的客户。
有时候,人不是选择优秀,而是被迫优秀。
经过多年探索,小行们还真找出了很多方法。因此,我们就可以借此评价信贷业务的好坏了。
这项工作的本质,就是甄别。这需要两方面能力:
(1)客户经理掌握调研并甄别客户情况的能力;(2)总行对客户经理有很好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以上两个能力缺一不可,其逻辑是:由于后几档客户中的好客户是随机分布的,需要一线客户经理掌握足够的技术去把他们选出来;这个甄别任务掌握在一线人员手上,那么一线人员除了技术得好,还得“不做坏事”,不能和差的客户一起来骗总行贷款(约束);同时,甄别客户又非常辛苦,还配合以相应的激励机制。
技术+约束+激励
我们作为分析人员,可以去评判银行的放贷能力,包括事前评判和事后评判。两者缺一不可。
事后评判相对简单,如果一家银行持续经营第二、三档客户,利率和不良率都相对稳定,经受住了经济周期的考验,那么可以相信他们的能力。
事前评判,当然就是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怎么做”这三个字,至少包括两层含义:做事方法,和做事意愿。
先说做事方法。传统的小微业务“人海战术”,以及后续升级而来的IPC技术等,均是风险甄别技术,并且是多年来行之有效的。其本质,都是通过客户经理亲临客户现场,收集信息、交叉验证、眼见为实,判断这位客户的信用水平。所采用的方法非常多样,比如不看押品看人品、多方打听信息交叉验证等。具体业务细节本文不展开,可以参考:
但这些方法是基层来实施的,总行没法直接下场操作这些方法。如何让基层好好地做事呢?这就涉及到做事意愿问题。
基层做事意愿问题,本质是银行内部的委托代理的问题。
在上面介绍的那个方法中,客户经理收集的很多信息,属于软信息,即无法书面呈现的现象,只留在客户经理的脑海中,很难可信、无损地传递给总行。那么解决办法就是:干脆就不用传递给总行了,客户经理自行决策放贷,但总行管好客户经理的约束和激励(委托代理问题),即大棒加胡萝卜。
(1)约束(大棒)
约束是不让客户经理“做坏事”。最典型的坏事,是客户经理和客户勾结,一起合伙骗贷,客户经理拿回扣。一般是通过各种手段监控客户经理行为,一旦发现违规立即严肃处理。有些银行甚至会为提防此类风险,上很多内控手段。
(2)激励(胡萝卜)
仅仅不做坏事还不够,如果基层员工没有主观能动性去做事,就会躺平、懒政。况且这种α业务本身就非常辛苦,得给予相应的激励。于是就得有相应的激励机制,多干多得,少干少得。激励包括物质的,也包括非物质的,让员工拥有自豪感、责任感,认同全行的文化,发自内心去帮客户做事。文化建设是最便宜的风控,也是效果最好的风控。
借助这些技术,以及与这些技术配套的约束与激励机制,共同构成了行业中一些小银行的次档客户甄别体系,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委托代理问题解决得好的标志是:
让员工仿佛觉得是在用自己的钱放贷款。
小行的其他优势
以上是基于风险甄别的角度,评价杰出的信贷能力。也就是说,有些银行,能从次档客户中,甄别出信用水平还不错的客户,做到“反逆向选择”(或正向选择),从违约率5%、愿意支付利率10%的客群中,挑出违约率只有2%的一小群人,给予8%的放贷,并且覆盖了额外成本之后还能实现盈利,取得超额回报。我们分析者是希望挑出这样优秀的银行。
但这一逻辑是仅仅基于信贷业务本身的。我们前文提及,银行所有业务是一个整体,不能光从信贷谈信贷。我们也发现,有些中小银行也杀入了第一档客户群体,和大银行抢生意,并且还真抢到了不少生意。他们的资金成本等各项成本高,显然是不可能给这些客户放4%的贷款的,放贷利率其实会更高。那么这些第一档的客户为何愿意支付更高利率呢?
从现实情况来看,至少有两种情况可以解释这一现象:
(1)信息不对称
我们学习微观经济学时,都知道瓦尔拉斯拍卖,即所有的买家和卖方在一起拍卖,最后形成一个供需出清的均衡价。但在现实中显然不是这样的。尤其是银行业务,不是所有的买方、卖方都相识的,也不存在一个瓦尔拉斯均衡市场。一家大行虽然全国上下几十万员工,但也不可能认识所有的第一档客户,还是很多优质客户根本不认识大银行的客户经理,只认识当地的小银行。因此,小银行的地缘优势依然是存在的。
这几年大行加大营销力度,这种光靠信息不对称维持的优势其实是被削弱的。但下一条就很难削弱了。
(2)优质服务取胜
即使是大行已经认识的第一档客户,大行客户经理都拿着更低利率上门营销过贷款了,依然没被大行抢走,这种情况现实中也非常常见。这是因为小行提供了非常好的服务。比如,业务办理流程更便捷(比如审批时间短,贷款被批准的确定性大)、周边服务(包括非金融服务)更到位、银企之间的信任度更高,之类的。客户虽然支付了更高利率(他自己也知道大行利率更低),但会把这额外的利息支出,视为一种服务购买费用,而他们觉得这种服务购买是划算的。
这令我想起来,以前发现有些年费超级贵的信用卡,竟然也有人办理和使用。一开始我们不知道都是些什么“不差钱”的土豪在使用这种信用卡。后来业务人员介绍说,这些信用卡每年为这些高端人士提供的权益,帮他们节省时间精力的价值,远远超过他们支付的年费。
而大行依然是由于多层级体系,无法为客户提供多种个性化的服务。而这些服务为客户节省时间精力带来的价值,也是远超其从小行那贷款额外支出的利息成本。
毕竟,天底下最合算的买卖,就是花钱买时间和精力,然后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自己主业上去。
突破:大数据的α
长期以来,在次档客户甄别上体现出来的“小银行优势”几乎成了业界、学界的共识。我国过去的银行业监管政策实践也是吸收这了一点,不断地开设新型中小银行,希望它们能够从次档客户中挑选出好客户,给予融资,从而帮助缓解融资难问题。大行在这方面也在尝试。
比如,在浙江台州,一个因为银行小微信贷业务而享誉业内的城市,当地的大行就很早开始尝试做小微业务。在以台州为代表的浙南山区,叫得出名字的大型央国企就没几家,肯定是不够大行吃的,大行也被逼得去做小微。他们的做法,不同于当地小银行的α业务,依然是浓浓的β风格,即:通过行业或其他研究,为所谓风险相对好的小微企业“画像”,贴标签,符合一定特征的小微企业是风险可控的,然后让客户经理去找这些小微企业放贷。
很显然,这依然是β思路(只不过分档分得更细,原来只分四档,现在分为七八档甚至更多档……),不是α思路。
真正的α思路,完全不看“板块”,只看“个体”。举个例子:在2013年前后,长三角出现“钢贸骗贷”事件后,很多银行一刀切叫停了钢贸企业信贷。但有些具备真正α思路的小银行,依然给他熟识的好客户放贷,哪怕他是做钢贸生意的。
真正的超额回报,来自真正的α。
但这并不意味着大行这种分档更细的β思路没有价值。互联网时代,有了大数据加持后,这种分档可以更细、更细、再更细,最后,只要大数据足够,理论上可以已经无限逼近α思路了。这就是2013年后发生的事情。
2013年,建设银行在业内率先尝试基于大数据给小客户画像、放贷。同一年,蚂蚁微贷推出线上小贷,并取得了较好的风控效果。
和传统信贷业务中客户和客户经理一起准备材料不同,大数据不是当事人自己刻意准备的材料,而是他们在互联网上活动时留下的“足迹”,比如最典型的是聊天、购物等。当然里面肯定也有做假成分,但由于体量足够大,假的成分的比例就被压低了。因此,大数据的真实性非常高。而且,大数据由互联网及其他来源自动收集,大部分不用经客户经理的手。
然后,建立模型,其原理其实是统计学:
为每个客户建立多个属性(标签,可用x1、x2、x3等表示),每个属性有取值(来自大数据),然后先试放一批贷款用来测试。最后的结果是有些人还钱有些人没还(用Y代表这个结果),然后建立一个回归模型,找到哪些属性和最后的还款之间的相关性是显著的(即系数a、b、c等是显著的)。通过大量样本的测试,最后找到一些属性是和信用高度相关的,这就是可用的模型。未来就在这个模型指导下,挑选出信用好的客户。
Y=ax1+bx2+cx3+……
经过十年运行,这个方法已经证明了其效果,银行们积累了上万个模型,适用于不同场景或客群。因此,无法精准控制分支行的大行,和没有分支行的互联网银行,找到了一种不用依赖基层组织,借助大数据就能够甄别次档客户的方法。
你说这种方法是α还是β?好像都算。是α,因为它较为精确地甄别出来了客户。是β,是因为它其实是自上而下的,从大样本中为客户分类分档,只是归的类非常细,细到看上去像α。因此,它更像β一些。
那么它就会有前述β业务的通病:最终会陷入标准化。如果大家的大数据来源一致、模型最终也类似,那么大家相互之间的差异化又消失了,超额回报消失,又会重新陷入内卷。
未来:帮客户提档升级
最后还有点题外话,也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那么如果面对第四档,甚至我们平时连做研究都不会涉及到的第五档、第六档的客户怎么办?直接放弃吗?
我们的职业责任感驱使我们不会这样轻易放弃。于是,后面还会有新的课题,帮客户提档。目前海外这一点做得比较有名的是格莱民银行。
格莱民银行引入了一个全新的思路:面对非常非常下沉的客群(几乎是赤贫人群,跟我们上文讲的我国小微客群完全不是一回事,大部分小微客户在社会中并不是低收入人群),已经不仅仅是风控问题了,而是这些人素质不高,行为模式不规范,完全无法套用现代银行风控。这些人是社会中非常底层的人群,连起码的收入、支出习惯都没有的。格莱民银行把他们组织起来,建立互动小组,手把手教他们怎么管好5美元或10美元,怎么把钱存下来、怎么量入为出……
这样,一步一步把他们从最坐标体系之外,先拉入坐标体系之内,然后再慢慢开始考虑后面借贷的事情。这确实是功德无量之事。
我们日常覆盖的银行大部分还不会涉及到这样的赤贫人群。而且我国取得全面脱贫的伟大胜利之后,食不果腹、衣不遮体的绝对贫困应该是基本没了,但相对贫穷的人还是有的,因为刚刚脱贫的人生活水平依然很低。目前普惠小微信贷取得了较好的进展,下一步进军的应该是这类群体了。
(本文作者介绍: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硕士,CFA持牌人,曾供职于浙商证券、光大证券研究所,担任金融行业分析师,2018年加盟国信证券,任金融业首席分析师。)
责任编辑:张文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