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奎
日前,五部门联合印发《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并自印发之日起施行。我国“第三支柱”养老体系建设加速落地,养老金融产品即将迎来快速扩容。
上海证券报记者了解到,银行业正积极备战个人养老金市场,而四家国有大行11月20日将在全国五个城市开展特定养老储蓄试点。这意味着,个人养老金可投资的银行系养老金融产品即将补全。
与保险、公募基金相比,银行系养老金融产品起步晚,但发展迅速。随着各类养老金融产品即将齐全,商业银行已开始“卖力”争取养老金账户,积极“抢滩”个人养老金这一“蓝海”市场。
银行养老产品“货架”即将补全
从今年11月20日起,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将在合肥、广州、成都、西安和青岛五个城市开展特定养老储蓄试点,试点期限暂定一年。
养老储蓄存款为低风险偏好客群增加了一种本息有保障的投资选择。相比而言,养老理财、养老基金、养老保险这三种产品投资属性更强,适用于风险偏好较高、对养老金的积累更关注预期收益的群体。
“从满足不同客户需求的角度看,商业银行需要对各类产品都有所布局,让各类客户都可以在本机构购买到相应的金融产品,同时根据自身客户结构特点有所侧重某一类或多类金融产品。”邮储银行研究员、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特邀研究员娄飞鹏认为。
银行系养老金融产品主要面向稳健型客户。从试点地区已推出的养老理财产品发行看,养老理财市场产品尽管在加速扩容,仍供不应求。据粗略统计,今年以来,招银理财、光大理财、中银理财、交银理财等均调整了旗下养老理财产品的募集规模上限,调整幅度多在10亿元至几十亿元不等。
例如,中银理财于9月8日将其“福”固收增强(封闭式)养老理财产品2022年003期理财产品的募集规模上限由20亿元调整至30亿元。此外,招银理财于6月1日,将招睿颐养睿远稳健五年封闭4号固定收益类养老理财产品进行规模调整,由10亿元调整至70亿元。
当前,第二批试点的理财公司大部分已经推出了养老理财产品。中国理财网数据显示,截至10月27日,共有9家银行理财公司发行并存续的养老理财产品有48只,累计募集规模约950亿元。据普益标准数据统计,仅今年第三季度就有23只养老理财产品成立,合计募集金额超380亿元,形势喜人。
积极“备战”个人养老金账户
《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明确,参加人参加个人养老金,可以选择一家商业银行开立或者指定本人唯一的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也可以通过其他符合规定的个人养老金产品销售机构指定。
个人养老金账户具有唯一性,商业银行可借此具备与保险、基金公司等其他金融机构竞争的天然优势。因此,“抢占”个人养老金唯一账户成为银行机构内部的“主战场”。
娄飞鹏表示,从客户的角度看,银行金融服务的便利程度,包括线上和线下渠道的便利程度、银行金融产品的丰富程度等,都对单家银行吸引个人养老金客户有直接影响。
在营销方面,银行等机构也通过手机银行、App等渠道积极宣传。记者查阅多家银行App发现,招商银行、平安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等股份制银行的官方App已经推出养老金融专属模块,提供的服务包括个人养老金账户订阅通知、养老规划等。此外,国有大行已经率先面向首批小部分客群内测个人养老金账户功能。
如何增厚收益是竞争力的关键
梳理来看,当前发布的养老理财产品主要投向固收资产。考虑到“养老”这一产品属性,养老理财产品的共同特点,是从投资策略、风控机构等各方面确保产品的稳健性。
这意味着,目前阶段的银行养老理财产品同质化较为明显,产品货架还有待进一步多元。而国外养老投资经验表明,权益类投资品种可以更好地帮助长期投资者获得收益。
未来,银行养老理财将如何较为稳健地配置权益资产,以增厚收益保持产品竞争力,是银行理财子公司“抢滩”养老金市场的重要课题。
“考虑到养老理财对净值稳定性与收益增长性的特殊要求,银行养老理财在权益资产的配置中遵循以稳为主、稳中有进的总体思路。”交银理财相关投资经理告诉记者:具体而言,一是前期积累足够的净值安全垫,确保产品不破净;二是聚焦实体经济、高新科技和“双碳”目标。
“在权益资产投资比例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为应对公募基金、保险等养老产品的竞争,银行理财子公司要继续完善投研体系建设、丰富产品渠道,增强自身竞争力。”中信证券明明债券研究团队认为,相对公募基金,银行理财子公司在投研体系的建设方面较为滞后,尤其是在权益类资产投资方面,劣势明显。
针对此点,明明债券研究团队认为,银行理财子公司必须加强投研体系建设,引进相关人才,完善培训机制,尽快建立一支经得起市场考验的投研队伍,才能够在养老理财的竞争中占得先机。
责任编辑:张文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