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度透视银行业——读《王剑讲银行业:基本逻辑与分析方法》

多维度透视银行业——读《王剑讲银行业:基本逻辑与分析方法》
2021年11月15日 06:36 上海证券报

  如何整合和穿透数据之间纷繁的关系,比较科学地看待和分析某一家银行或整个银行业,是我国金融市场研究的难题之一。作为“新财富”“水晶球”“金牛”“金麒麟”等最佳分析师奖项的获得者,本书的作者王剑以其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从业经验为支撑,直面这一难题,创造性地将十数年银行业研究经验的结晶,融入传统的货币银行学分析框架,形成一本既有宏观理论基础又有微观实务解析的“应用手册”。

  在《王剑讲银行业》这本书中,作者遵循“从抽象到具体、从宏观到微观”的逻辑顺序,将相对抽象的经济学原理融入具体的金融实践中,将对历史的阐述、体制的剖析与鲜活的案例、简明的测算相结合,深入浅出地解析各个逻辑链条,并将之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本书的上篇从货币和银行的产生和演进出发,引出现代二级银行体系,并说明据此建立的监管体系和政策传导路径;下篇从银行业的业务框架出发,详细介绍了对银行业整体或单家银行进行分析评价的具体方法,让广大读者从根本上理解银行业,并得窥评判银行发展情况的主要门径。

  从宏观视角看基本逻辑

  为阐释银行业的基本逻辑,作者首先回顾历史,从现代货币和中外银行金融机构的演变过程中,抽象提炼出现代货币的本质和银行演进史的一般规律。现代货币绝大多数是主权信用货币,本质是法定的记账名目。而银行的演进史,可归纳为:由基于贸易网络的渠道、信誉支撑,从商业向汇兑业转变,在此过程中得到货币沉淀形成存款,最后在充分了解客户的基础上衍生出放贷业务。

  货币与银行的演进历史,也昭示了货币发行流转和银行体系建设的制度安排,既离不开政府的参与,也离不开市场的力量。在“两只手”的角力中,现代银行业形成了两大不同体系。以我国为代表的国家银行体系,具有超级稳定性,但是市场化的程度还有所不足;而以美国为代表的自由银行体系,金融服务渗透率高,但因市场行为的亲周期性加剧了经济周期波动。在不断的探索中,各国银行体系也在均衡中渐渐走向趋同,并且逐渐形成了通行于各主要国家的“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二级银行制度。

  为说明二级银行制度,以及由财政、央行、银行各方共同参与、相互协调和制衡的系统,作者采用简化模型,以列明央行、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简表的方式,模拟投放基础货币、投放广义货币等过程,形象地展现了央行对流动性的调节方式,以及财政收支对基础货币和广义货币的影响。同时,作者采用实测分析的方法,将银行通过发放贷款、购买企业债券和非标资产等途径派生广义货币的过程一一展现出来。

  在作者系统阐释了货币发行和银行运转原理之后,银行健康稳定经营的外部性自然凸显于读者面前。银行既在微观上为企业与个人客户提供服务,更在宏观上通过派生银行货币为社会经济活动注入流动性,持续发挥资源配置、风险缓释和货币政策传导的重要作用。

  由于银行对国民经济和公共利益的影响巨大,银行不得不受到更多约束。事实上,为防范金融系统性风险,熨平经济周期波动,我国建立了宏观、微观审慎相结合的监管体系。宏观层面由人民银行负责货币政策、宏观审慎监管,致力于实现币值稳定、促进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微观层面由银保监会、证监会负责具体监管措施落实。同时,还成立了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旨在加强金融监管协调、补齐监管短板。不断完善的监管体系,在为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施加“紧箍咒”的同时,也着力发挥“以管促治”作用,为银行业长远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从微观视角谈分析方法

  在介绍完宏观逻辑和监管体系之后,作者又拉近了镜头,介绍了如何从业务、财务、战略三个主要方面对银行业进行分析的方法,并且还以大量横向、纵向对比的实例,对不同银行及同一银行在不同时期的特点进行了解剖分析。

  比如,对银行业务的分析有助于辨别其基础。银行业务由资产业务、负债业务、中间业务和其他业务组成。在资产负债管理这一神经中枢的指挥调度下,各项业务为实现盈利性、安全性、流动性三性平衡的经营目标共同贡献力量。通行的做法是,总行司库对所有资产与负债统收统支,从分支机构收购资金,又批发给分支机构去运营,这样一方面可统筹做好利率风险、汇率风险的缺口管理,另一方面可通过资金转移定价等机制,完成资产与负债价格传导,在既定资本约束下,实现整个资产组合的风险调整后收益最大化。

  对银行财务的分析有助于认识其现状。基于财务数据,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对一家银行进行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增长能力的全方位分析。作者在书中以详实的案例,对如何运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三大会计报表进行银行业分析,并作了清晰的示范。例如,通过资产负债表分析,可以观察到不同银行在资产负债配置上的差异,以及同一家银行在不同时期配置的差异,及各项业务的增长贡献率;通过对利润表的分析,可掌握营业收入、业务及管理费用、资产减值损失情况。盈利是银行股东最关心的经营成果,通过对ROE(净资产收益率)的横向、纵向比较,能够评估每一单位股东权益创造利润的能力。更进一步,通过将净利润分解,可对提升或拖累ROE水平的因素进行具体分析;通过比较银行杜邦分解结果,可以判断所关注银行与行业平均水平的差距,亦可观察到不同银行的不同业务模式和特征,判断出所关注银行的优势与劣势。

  对银行战略的分析有助于察觉其潜力。对具体业务情况和财务业绩的分析,虽然可以看到银行的经营成果,但不能说明数字背后的具体业务模式和战略措施,也难以预测其未来。在过去行业高速增长的增量时代,银行差异化经营并不紧迫,故而战略愿景普遍比较宏大,战术差别也不甚明显。但由于外部环境、资源禀赋、专业优势的不同,仍然在市场竞争中自然演化形成了一定差异化战略,如客户基础扎实、体量庞大,但层级过多、灵活性不够、产品创新不足的大行战略;网点、客户等方面资源禀赋较为薄弱,但具有体制优势、人才优势、创新优势的股份行战略;网点、客户基础好,人才、产品、管理等方面能力较为薄弱的城商行与农商行战略等。其中,招商银行的零售业务、兴业银行的同业业务、民生银行的民营企业业务均堪称独树一帜。而今,随着经济、金融环境变化,银行间竞争愈演愈烈,或许在黄金、白银时代之后,战略定位是否科学合理,将真正决定各家银行的未来。

  宏观和微观、过去和未来的交汇

  从宏观来看,如作者所述,过去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制造业、房地产和基建业,适合用银行贷款的方式满足融资需求,一定程度上助力形成了银行业的黄金时代;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后,房地产、基建的蓬勃兴盛,延续了银行业的白银时代。然而,如我们所见,在当下和未来,在科技驱动产业升级时期,市场对金融的需求结构将完全不同。新兴产业大多是技术密集型或知识密集型企业,风险较高、现金流不稳定,又经常缺乏可供抵押的固定资产,显然更适合以直接融资、股权融资为主的金融供给结构。

  从微观来看,在风险与收益正相关的金融市场中,欲让银行在保证存款安全的前提下,以相对较为有效的预期回报努力帮助企业获取更多收益,必然面临着风险和激励的双重难题。

  当然,随着我国金融体系改革的不断推进,尤其是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与发展,我国银行业在迎来挑战的同时,也因自身不容忽视的优势享有发展的机遇。如作者所述,商业银行有介入直接融资、深度参与资本市场的能力,也有可能由以存贷款为主的商业银行转型为提供多元金融服务的综合银行集团,因此并不必然面临客户“脱媒”,甚至可能化危为机,与其他非银金融机构形成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良性共存关系。

  在国家经济结构日益多元化的趋势下,未来的金融实践演绎路线,或许还不能精确预计,究竟哪种经营模式更有利于银行的发展,并非即刻便能得到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货币银行学仍有较强的实践意义,本书所传授的经验也仍然适用于不断发展变化中的银行业,令我们不仅可以拭目以待,还可以拭目以“算”,这便是本书的重要意义所在。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于胜男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11-17 永安期货 600927 --
  • 11-17 金钟股份 301133 --
  • 11-17 华塑股份 600935 --
  • 11-16 云路股份 688190 46.63
  • 11-15 海力风电 301155 60.66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