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花呗数据正逐步接入央行征信,未来将覆盖全部用户
读懂新金融
《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刚发行,花呗就送来大礼。
1、
近日,读懂新金融获悉:大批花呗用户的数据正以“服务升级”的形式,接入央行征信了!
接入征信不是近期才发生的事,过往网络上有不少帖子、文章曾指出此事。
读懂新金融也通过支付宝客服咨询得知:原来我的花呗2019年4月就接入央行征信了。
客服还表示,目前花呗是邀约制,首先是优质客户,未来会对用户全量覆盖;接入征信后,花呗数据会每月合并上传一次;在选择是否升级时,如果不同意升级,暂时不会影响花呗使用,但如果同意升级,数据就一定会上报征信,除非取消花呗的使用。
当读懂新金融拨通支付宝客服时,默认的提示音就是:“你好,请问您是要咨询花呗消费是否要被征信报告记录吗?”由此可见,这一问题的咨询量极大,也说明此次接入征信的数量不小。一场互联网贷款的数据盛宴开始了。
花呗和借呗两款现象级产品是银行信用卡的互联网版本。信用卡无论是消费还是取现,数据每月都要上报一次征信;借呗数据也会正常上传至征信系统,但是花呗数据在过去几年却未与央行征信完全打通。
为什么花呗晚于借呗?
对于贷款类金融科技业务而言,数据是核心竞争力之一,借呗的现金贷业务相对小众、低频,沉淀的数据有限;而花呗的信用付业务不同,它大众、高频,沉淀的数据和价值难以估量,这些数据价值最大化的方式就是产品化,然后向金融机构有偿输出。
芝麻信用是这项任务最好的载体,然而事与愿违。
2、
2014 年,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试点办理个人征信业务牌照,首批申请个人征信试点牌照的有八家机构,其中就包括芝麻信用和腾讯征信。
2015年1月,八家机构的准备工作正式开始,最开始规划的准备时间是六个月,但三年之后2018年1月,却传出百行征信获批的消息,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为最大股东,之前的八家机构均未获得牌照,仅在百行征信各持股8%。
八家机构在百行征信里出现了一个付出与回报的不等价的情况:芝麻信用和腾讯征信两家巨头的数据量与其他股东是天壤之别,但是它们在百行征信中获得的利益确实等价的,结果可想而知。
2019年,有媒体报道称“阿里和腾讯等股东机构拒绝向百行征信提供信贷数据。”
花呗接入征信,意味着其信贷数据将被所有金融机构共享:虽然芝麻信用这棵“大树”没有获得“准生证”,花呗、借呗上的额度、使用、逾期等信用信息相当于大树结的果子,接入征信后,这些果子以后就不再只是蚂蚁集团的了。
但对于用户而言,不要纠结要不要升级花呗,一定要!
入征信对用户真的不是一件坏事,优质借款人的数据进入征信后,会让用户获得更多的金融服务,一场数据盛宴也将让很多金融机构的贷款生意蒸蒸日上:对用户的授信更多、更准确,用户的供给多了。
真正受损失的是蚂蚁集团,金融机构的供给多了也就不可避免的会导致蚂蚁集团市场化竞争加剧,蛋糕自然就小了;更何况,对于多数用户而言,花呗被看作一种新的消费方式,而不是金融服务,接入征信后也就意味着其金融属性已经大于消费属性,难免遭到一些用户抵触。
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入征信的得失很明显:数据上报征信的好处是可以增加借款人的逾期成本,而且金融机构之间数据共享,有利于提升整体风控,对于一般的金融机构而言,进入征信系统是利好,但这对蚂蚁集团而言则有些不同,还是付出与回报的问题……
此处还有一个大胆的猜想:难道花呗就不接入征信,央行征信系统的数据就不能通过其他产品或者合作伙伴获得了吗?
3、
总结下来,花呗接入征信利于其他金融机构、有利于央行征信系统和我国信用体系建设,但对于蚂蚁集团而言弊大于利。
花呗接入央行征信的“迟到”不是个例,不少互联网巨头的信用付产品也选择了“迟到”,比如同样在近期启动IPO的京东数科也是在2019年才开始分批接入央行征信。
同样是2019年信用付接入央行征信,同样是2020年启动IPO,不知道IPO与入征信之间是巧合还是因果。
值得庆祝的是:为加快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提升征信市场有效供给,2020年7月17日,央行征信与百行征信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根据协议内容,双方将在依法合规、保障信息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开展征信战略、业务、技术合作研究,切实发挥“政府+市场”作用,共同推动我国征信市场繁荣发展。双方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中国征信市场顶层设计,实现差异化发展,坚持互利互惠、循序渐进原则,共同探索合作机制创新,提升双方征信服务创新能力,共同创建并维护公平的市场环境。同时,双方将严格贯彻落实《征信业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切实做好信息主体权益保护。
两大征信的合作加上花呗、白条等巨头的加盟,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未来发展可期。
对于蚂蚁集团、京东数科等巨头而言,信用付业务接入征信就当是舍小家为大家了吧。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张译文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