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央行解读新货币政策工具:具有更显著的市场化、普惠性和直达性等特点
来源:蓝鲸财经
来源:李颖超
6月2日,央行召开新闻发布会,详细解读了6月1日发布的三份文件,其中两份涉及货币信贷政策信贷工具,一份关于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政策指引。
央行方面日前表示,前期,人民银行推出了3000亿元抗疫专项再贷款和1.5万亿元普惠性再贷款再贴现,这些工具都是直达实体企业的货币政策工具。与之前的再贷款再贴现等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相比,此次新创设的普惠小微企业延期支持工具和信用贷款支持计划具有更为显著的市场化、普惠性和直达性等特点。
据潘功胜介绍,为提高金融支持政策的精准性和直达性,人民银行会同银保监会等部门发布了两项新的货币信贷政策工具。一项是中小微企业贷款阶段性延期还本付息政策,人民银行创新特殊目的工具来支持这项政策的执行,“它实际上是一个延期还本付息政策的政策安排再加上一个支持工具。”潘功胜表示。
另外一个是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的支持计划。这项支持计划旨在扩大金融机构信用贷款投放,“我们从长短结合、综合施策的角度考虑,发布了进一步做好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政策指引。”潘功胜补充,引导商业银行提升金融服务能力,推动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优化融资环境,进一步强化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
中小微企业贷款阶段性延期还本付息
央行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在会上首先介绍了中小微企业贷款阶段性延期还本付息的政策出台背景。据其介绍,为应对疫情的影响,今年的3月1日五个部门印发了一份文件,提出临时性的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缓解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资金紧张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但是当时是基于2月底形势的判断,各方面情况显示影响还是相对短期的,所以这个政策在期限上的安排最长是延到今年的6月30日。从现在整体形势来看,受疫情影响的时间可能还要更长一些,影响的程度也会更深一些,这就需要政策期限进一步延长。”邹澜表示,因而《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对中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再延长到明年的3月底,以便缓解中小企业年内的还本付息压力,更好地应对当前国内外疫情和经济压力。
从具体的政策措施来看,对今年年底前到期的普惠小微贷款本金、存续的普惠小微贷款应付利息,最长延长到2021年的3月31日,免收罚息。普惠小微贷款包括单户授信1000万元及以下小微企业贷款、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经营性贷款,“只要是6月1日到12月31日期间到期的本金和应付利息都在政策范围之内。”邹澜称。
另外,对于年底前到期的其他中小微企业贷款和大型国际产业链企业等有特殊困难企业的贷款,企业可以和银行自主协商相应的还本付息安排。
针对过去政策执行过程中反映的问题,这次央行方面进一步明确提出,对于普惠小微贷款,银行要做到“应延尽延”。邹澜提到,过去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有一些企业和地方反映,尤其是对一些小微企业来说由于相对弱势,“和银行提出延期要求的时候,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政策落地可能有一些障碍,所以这次政策明确提出‘应延尽延’。”
据了解,为了鼓励地方法人银行对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应延尽延”,人民银行创设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提供400亿元再贷款资金,通过特定目的工具(SPV)与地方法人银行签订利率互换协议的方式,向地方法人银行提供激励。
邹澜坦言,企业和银行之间的贷款关系比较复杂,“最典型的是有一些贷款是有抵押担保的,而这个抵押担保主动权不在银行,是企业作为贷款申请人去联系的担保,或者去办理的抵押。”其表示,所以这次“应延尽延”的基本要求也明确企业提出申请后要保持有效担保或提供替代性的安排。从政策目标来说,企业还要承诺保持就业的基本稳定。只要做到这个,银行就应该予以办理。
据邹澜透露,为了更好地使政策落地,此次做了一个激励政策的安排,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人民银行创新货币政策工具,对于地方法人银行,也就是中小银行给予其办理延期的普惠小微贷款本金的1%作为激励。邹澜预计,“从现在的宏观统计数据看,激励的贷款金额接近4万亿元,带动延期的本金达到3.7万亿元。”
第二,人民银行将综合运用货币政策工具,保持银行流动性的合理充裕,银行在流动性安排方面可以通过货币市场或其他的方式,保持流动性稳定。“因为量很大,所以短期之内对银行的流动性可能产生一定的影响。”邹澜解释道,对于全国性的大中型银行,由各级国有金融资本管理部门在考核国有控股、参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今年绩效的时候,给予合理的调整和评价。
最后,从政策目的上来说,还是希望让更多的中小微企业都能够活下来,稳定就业,实现保市场主体、保就业的最终政策目标。“所以文件中也提出企业在办理延期的时候,需要承诺保持就业的基本稳定,另外贷款的资金要用于生产经营。”邹澜表示。
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
为缓解小微企业缺乏抵押担保的痛点,提高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比重,人民银行创设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提供4000亿元再贷款资金,通过特定目的工具(SPV)与地方法人银行签订信用贷款支持计划合同的方式,向地方法人银行提供优惠资金支持。
央行方面表示,近些年,在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时候,各方反映比较突出的一点就是很难获得信用贷款。
小微企业申请贷款的时候需要办理抵押,“需要找担保,有的能做到,有一些企业面临很大的障碍,而且在这个过程当中又会增加新的交易成本。比如说办理抵押还要收费,还有其他的手续,办担保又要交担保费,这是小微企业融资的突出问题。”邹澜表示。
从结构上看,中小银行和大银行情况又有所不同。大银行的风险管理和风险承担能力相对比较强,“这两年我们在着力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看到,大银行的信用贷款占比上升是比较快的。”据邹澜披露,从央行方面掌握的数据看,国有大型银行信用贷款占全部普惠小微贷款的比例已经达到了20%。但是中小银行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目前中小银行发放信用贷款的占比只有8%左右。
针对这个问题,文件提出,通过创新货币政策工具,促进银行加大小微企业信用贷款的投放,支持更多的小微企业获得免抵押、免担保的信用贷款支持,使小微企业贷款获得性明显提高。
从具体的操作层面来看,是通过和财政部门一起创设货币政策工具,由中央银行提供4000亿元的再贷款专用额度,从今年的6月起按季度购买符合条件的地方法人银行在今年3月1日到12月31日期间新发放的普惠小微信用贷款的40%,贷款期限要求不少于6个月,以使贷款企业能够更大程度从政策当中得到好处。
邹澜称,目前计划安排6月份、7月份、10月份、明年1月份四次批量购买。预计这个政策落地后,可带动相关的地方法人银行新发放普惠小微信用贷款接近1万亿元,而去年这些银行发放的信用贷款大概是3000多亿。“我们希望能够产生倍增的效应,使小微企业申请贷款时能够实实在在地感到变化,大幅度提高小微企业信用贷款的发放比例。”其表示。
银行的范围包括最新的央行存款保险的评级1级到5级的地方法人银行,央行存款保险评级一共是10级,邹澜表示,主要是考虑到这些银行相对来说风险管理能力较强。
银行的类型包括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村镇银行、农村信用社,全部覆盖。央行购买新发放普惠小微信用贷款的40%,而这部分贷款管理仍然委托原来发放贷款的银行进行,企业支付的利息归放贷银行所有,同时信贷风险也由银行承担。一年之后,银行再把贷款购回。
通过这种措施,进一步地激发银行发放普惠小微信用贷款的动力,促使银行注重把控好信用风险,遵循市场化原则,防范道德风险。
在工作要求方面,央行提出对于获得支持的银行要制定普惠小微信用贷款的投放增长目标,将政策红利让利于小微企业,着力降低信用贷款发放利率,同时企业要保持就业的基本稳定。通过激励的政策安排,希望能够传导、撬动银行,稳定企业经营行为。
进一步强化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
当谈到进一步强化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时,邹澜表示,这个文件跟刚才两个政策工具略有不同,更加着眼于长远,主要是解决小微金融服务供给结构性失衡的问题,着力于长期性、制度性的推动,通过督促商业银行加快观念转变和业务转型,优化内部资源配置和政策安排,使其真正敢贷、能贷、会贷、愿贷,促进“质”的变化。
据邹澜介绍,此份文件所涉及的内容过去几年在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过程中也做了很多的实践,“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这个问题变得相对更加突出,所以我们在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针对性,既解决当下的问题,也着眼于长远。”
具体的政策目标为进一步推动金融支持政策更好适应市场主体的需要,提高金融政策的“直达性”,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增量、降价、提质、扩面”。
“增量”方面,包括全国性银行要发挥头雁效应,增加中小微企业的贷款,尤其是五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今年要高于40%。
“降价”方面,希望通过政策落地,促使中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明显降低。“提质”方面,希望小微企业信用贷款、首贷、无还本续贷能够大幅增加,能够切实地缓解市场痛点。“扩面”方面,希望中小微企业贷款的覆盖面能够明显扩大。
邹澜重点介绍了两个方面:一是提升商业银行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能力。首先全国性银行要发挥好带头作用,内部转移定价优惠力度不低于50个基点,促使商业银行处理好不同业务服务对象关系的平衡。
其次,政策性银行要把3500亿的专项信贷额度落实到位,以优惠利率支持小微企业复工复产。
再次,商业银行要将普惠金融在分支行综合绩效考核中的权重提升至10%以上,进一步带动基层商业银行放贷的积极性。“各家行过去都做过一些安排,有一些行已经提到10%以上了,也有一些行提的程度和速度稍微慢一点,感觉实际效果是很好的,所以这次做了一个全面的要求。”邹澜称。
二是着力于改革完善外部政策环境和激励约束机制,包括货币信贷、金融监管、绩效评价、财税激励等方面。重点是包括:第一,大幅度拓展政府性融资担保的覆盖面,并明显降低费率,更好地发挥国家融资担保基金作用。
第二,推动地方政府建立地方征信平台和中小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支持有条件的地区设立市场化的征信机构,运维地方平台。比如浙江台州的经验,我们希望今年能够更大范围的推广。
第三,建立健全贷款风险的奖补机制,提供中小微企业贷款贴息和奖励,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资本补充等措施,这样能够共同分担小微企业贷款的风险,使银行更有积极性,可持续地做好这项工作。
第四,推动地方政府深化放管服改革,继续组织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微的企业账款,探索建立续贷中心、首次贷款中心、确权中心等平台。
潘功胜表示,设SPV这个政策工具的操作,在购买信用贷款的时候,信用风险是由商业银行承担,“我们按照40%来提供资金。这种资金我们给他的时候实际上相当于通过SPV给他,40%的资金相当于是零成本。”
货币政策司副司长郭凯在补充解读时表示,延期贷款政策中的利率互换实际上是一个操作概念,“SPV不能直接把钱发给企业或者银行。所以我们把操作结构上做成一个交易,设计成SPV和商业银行进行利率互换。”郭凯称,利率互换的本金是延期的本金,通过这个利率互换的结构,实际上是将1%的激励资金转移给商业银行。
邹澜也补充道,通过利率互换是为了引导银行的行为。“银行做了这件事,落实了这个政策,就获得这个利益,成为一种激励,银行获得这个利益后又把激励传导给了企业。”其表示,政策最长延到明年3月份,从现在算还有10个月的时间,这个过程中,小微企业的数量是千万户数量级的概念,实际上是企业获得一个喘息的空间。
潘功胜进一步表示,这些政策的信用风险都是由银行承担的,承担了信用风险也并不意味着必然有损失,“银行如果干得好可能就白得了这个利息,如果干不好,补贴或者奖励就弥补了风险成本。”潘功胜说。
此外,央行方面表示,与之前的再贷款再贴现等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相比,此次新创设的普惠小微企业延期支持工具和信用贷款支持计划具有更为显著的市场化、普惠性和直达性等特点。
一是市场化。人民银行通过创新货币政策工具对金融机构行为进行激励,但不直接给企业提供资金,也不承担信用风险。
二是普惠性。只要符合条件的地方法人银行对普惠小微企业办理贷款延期或发放信用贷款,就可以享受人民银行提供的支持。
三是直达性。人民银行创新的这两个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将货币政策操作与金融机构对普惠小微企业提供的金融支持直接联系,保证了精准调控。
责任编辑:潘翘楚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