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元春:中国的超级转型与世界结构超级转型相叠加,对风险管控提出更高要求

刘元春:中国的超级转型与世界结构超级转型相叠加,对风险管控提出更高要求
2024年05月20日 15:27 金融一线

专题:第二届中国金融学论坛 ——“锚定金融强国目标,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

  5月20日金融一线消息,第二届中国金融学论坛“锚定金融强国目标,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于5月18日在上海财经大学举办,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出席并进行了题为“建设金融强国面临的几大挑战”的主旨报告。

  刘元春指出,2023年10月底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我国金融体系面临的四大挑战和问题,如金融市场结构不均衡、市场机制不够成熟、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等问题,处于“大而不强”的状态,经济金融风险隐患仍然较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不高,金融乱象和腐败问题屡禁不止,金融监管和治理能力薄弱。我们在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过程中,不仅要深入研究这些问题在现实运行中的各种表现及其演化的模式,更为重要的是要梳理清楚这些挑战和问题产生的核心逻辑。

  刘元春表示,这些问题背后的逻辑是中国的超级转型,这种超级转型又与世界结构的超级转型相叠加,使中国所面临的困难比以往所讲的“新常态”时期面临的问题要复杂得多,严峻得多。因此,对这种风险的管控要有更高的思路,而不是就风险管风险。

  刘元春认为,改革开放40多年,中国目前正处于一个大转型、大升级的阶段,增长速度、风险性质、结构特征都处于一个关键点。第一,随着增长速度的变化,无风险的基准收益发生变化,这也是很多金融界解释的10%的收益率时代过去了,因此市场各方对于资源配置的基本标杆要发生变化。第二,当市场进行支柱产业转型、增长动能转换、结构大变异的时候,风险特性将发生变化,风险溢价的定价模式也会发生改变。这些变化意味着中国的金融、资产定价模式的内涵会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同时,刘元春指出,现代大国冲突中,金融战成了核心枢纽,是现代大国博弈的关键。中国在迈向金融强国、大国崛起、民族复兴的道路上,货币崛起是一个关键,所以围绕支付体系、定价权力等方面一定会在未来产生超级博弈。

  刘元春认为,如何渡过转型的风险难关,如何渡过全面开放和大国博弈的金融难关,是我国迈向金融强国之路面临的两大关键问题。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曹睿潼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