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产联动,企业出列

科产联动,企业出列
2024年12月30日 07:00 媒体滚动

转自:嘉兴日报

  ■记者 郑小梅 通讯员 沈一帆

  我们为科产联动“鼓与呼”时,企业每一次的出列出圈都令人期待。

  12月16日,在全省在建规模最大锂电池产业基地,“世界镍王”青山实业寄予厚望的瑞浦兰钧长三角研究院启用,引发行业极大震动。

  启动仪式上,青山实业掌舵人项光达毫不讳言这个研究院的重要性和战略价值。他说,在全球范围内,青山实业很少花精力为项目节点举办仪式,这是集团今年的“第一次”;在青山的文化里,“第一”就是创新,“我们99%的优势依靠技术创新,我本人就是一名技术人员。”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和在科产联动中的主导作用必须被强调和凸显。在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征途中,青山实业等行业头部企业依靠科技创新加速转型,走向“大而强”之路;在半导体、生物医药等新经济领域,不断涌现的“小巨人”“独角兽”“冠军企业”,走在“小而美”的新路上。

  无论是实业兴邦还是科技兴国,企业出列就是担当,就是后劲,就是希望。

  淘汰赛里拼优势

  科技创新就像转型之“舵”,帮助企业在传统行业之外开辟“第二战场”。

  在不锈钢和镍铁冶炼两个行业,青山实业做到了世界第一,且遥遥领先。新能源是青山实业绿色转型选定的新航线。2017年,作为青山实业在新能源领域的核心企业,瑞浦兰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应运而生,主要从事锂离子电池的研发、生产、销售,为新能源汽车动力及智慧储能提供解决方案。为此,青山实业被誉为中国增长最快的锂离子电池制造商之一。

  时光流转至2020年末,瑞浦兰钧投资55亿元,落子嘉善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立新能源产业基地;此后,在3年多时间里,其接连建设3个项目,累计总投资超190亿元。这是青山实业历年来力度最大、节奏最密集的投资。伴随着三期项目建成达产,这里将成为浙江省规模最大的锂电池产业基地。

  在这个旗舰型超级工厂旁边,瑞浦兰钧长三角研究院建成启用,让负责制造的“身躯”和负责研发的“大脑”更协同。研究院的横空出世也保持了一贯的“兰钧速度”——去年1月筹备、4月开工建设,今年12月落成启用。研究院主要用于锂电池的研发及验证,未来将聚焦商用车和储能相关电芯产品方向进行攻关。

  此次,瑞浦兰钧长三角研究院的启用可视为其对科创力量的一次集结整合。在整合上海研究基地科研力量基础上,研究院集聚了研发人员近500人,承担科研项目60余项,已申请专利约1700项,累计投入研发经费约10亿元。这也将是目前锂电池行业最大且开放程度颇高的联合创新平台,启用仪式当天,研究院就与浙江大学长三角智慧绿洲创新中心签订合作协议。

  启用仪式上,项光达抛出了他对研发创新的两个关注度——速度和精准度。关于速度,他这样问到场的高管们:“过去六年多,和主要竞争对手比,差距是在变大还是变小?我们的速度是快还是慢?这个速度我们还不是那么满意。”

  关于精准度,项光达提出:“找出未来几年我们可能引领行业的产品,集中力量搞研发,做好短、中、长期规划,一步一个脚印去做。”

  “我们还不是行业龙头。”瑞浦兰钧对此有着清晰的认识和定位。“龙头”,往往意味着技术和成本的综合优势。

  看技术,瑞浦兰钧长三角研究院的建立和投入就是在“亮剑”,让创新支撑议价权。

  看成本,自2022年6月一期项目通线以来,瑞浦兰钧新能源累计产值已超120亿元。三期项目建成后,嘉善基地具备年产79GWh锂离子电池电芯及模组的生产能力,在建产能全省最大。

  面对竞争,技术和成本总要占住一头。从瑞浦兰钧在嘉善的投资手笔看,这两头都在发力。

  有市场分析人士认为,新能源汽车赛道或将进入淘汰赛阶段。这意味着,市场到了拼技术、拼成本进而拼速度“占坑位”,甚至拼家底烧钱的白热化阶段。对此,项光达明确,要打技术战,不要打价格战,从而成为整个市场生态中“被别人卷不到”的存在。

  除了新能源汽车赛道,瑞浦兰钧还有“第二条腿”。其智慧储能产品市场份额正在快速扩大中。公开资料显示,瑞浦兰钧在2023年中国企业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中排名第四。

  即使遭遇淘汰赛,也能以战养战,大企业拥有更多砝码。

  场景创新见真章

  科技创新就像荒野求生的“罗盘”,帮助科技型中小企业找到带壁垒的生存“小世界”。

  即便是如青山实业这样的产业“大鳄”出手,仍然需要找准创新锚点,聚焦未来可能引领行业的产品——虽然有短、中、长期之分——集中火力搞研发。

  当然,这些“产品”往往是像不锈钢一样的“基础款单品”,普适性强、应用广泛。与此同时,产品创新也对基础性研究提出了更高要求,研发周期长、投入大。好处是能形成天然的“护城河”。

  观察发现,无论是产业“巨头”,还是行业“黑马”,场景创新正在赶超传统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逻辑,成为全新的创新范式。仅在嘉善经济技术开发区内,那些“科创新兵”带来的场景创新就令人应接不暇。

  聚焦车规级芯片迭代,浙江翠展微电子有限公司开展“一体化车规高功率密度集成逆变模块”研发取得显著成效。相比于传统的标准模块,这项研发使产品综合热阻降低30%,成本降低30%左右,寿命从6万次提升到11万次以上。当下,企业正在与高校合作开展第三代半导体封装材料——碳化硅研究,目标是在更小尺寸上实现更大功率密度的封装,从而开发出更高性能的中国芯片。

  而浙江中科冠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只是盯着一体化电脑的底座和支架这个小场景,就能玩出很多花头。产品的创新方向是将内置在主机中的功能部件“外迁”到底座和支架上,使之越来越集成的同时,也更轻薄更美观。放眼未来,这样的电脑底座和支架也可加入“万物可联”的场景创新大潮中,玩法更多样。

  投身于企业大规模设备更新的浙江中扬立库技术有限公司,希望能在智能仓储环节为企业提速。智能仓储2.0产品克服原来智能仓储投资大、门槛高、周期长、定制型非标化等弊端,使其具备标准化、柔性化特征,能够快速实施、低成本部署等,帮助企业大幅降本增效。

  哪怕在轴承这种具备百年历史的传统产业,参与制定或主导制定数十项国家标准的浙江长盛滑动轴承股份有限公司近年来也根据政策和产业动向,将产品创新方向瞄准核能、风电、机器人、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等领域,靠着轴承这颗“工业大米”吃上了“未来饭”。

  基于以上种种,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场景创新范式下的迭代逻辑——无论是新工艺、新产品还是新材料创新,其本质都是瞄准场景化需求的解决方案,通过前期对场景化需求的洞察,企业、高校与科研院所加速技术创新,并融合现有技术与新技术解决场景痛点,形成系统解决方案,全面提升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效能,助力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人们越来越明显地感觉到,联动创新的东风强劲地吹拂在产业大地上。正是在场景创新范式下,校地合作、校企合作高潮迭起。在嘉善,浙江大学长三角智慧绿洲创新中心、嘉善复旦研究院、祥符实验室和上大研究院等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相继建立。

  科产联动的滚滚春潮让嘉善从曾经的农业县一跃成为长三角科创走廊上重要的科创策源地。2023年,嘉善科技创新指数在全省县域排名第五、县(市)第一;企业研发机构设置率、规上工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均列全省第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列全省第二。

  从全市看,去年嘉兴全社会R&D投入强度3.45%、居全省第二,创新指数、科技人才发展指数以及成果转化指数均走在全省前列。就在几天前,专精特新“小巨人”复核结果公布,嘉兴在全国排名第18位,比去年前移1位。

  因此,当站在正在加速崛起的全省规模最大锂电池产业基地上,我们热切地期盼,有越来越多的场景创新由企业主导、多主体紧密参与推动科产联动,向着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新型国家创新体系的目标,发起一次又一次冲锋。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1-06 思看科技 688583 --
  • 01-06 惠通科技 301601 --
  • 12-30 钧崴电子 301458 10.4
  • 12-30 赛分科技 688758 4.32
  • 12-24 星图测控 920116 6.9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