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辽宁日报
核心提示
省农科院始建于1956年,是辽宁省唯一的省级综合型农业科研单位,主要从事农业科技创新、科技服务及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等工作,业务涵盖种植业、林业、渔业、农机、粮食、加工、农业信息等领域。在杂交粳稻、高粱、番茄、郁金香、李杏、榛子、柞蚕、扇贝、刺参、固沙造林、旱地耕作制度与黑土地保护利用等研究方面居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
省农科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全面振兴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以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为总牵引,聚焦主责主业,科学制订并实施《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落实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工作方案》,清单化项目化工程化推进各项重点任务,在科技创新和服务“三农”等工作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辽宁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在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中彰显了责任与担当。
聚焦种业振兴和粮食产能提升强化科技攻关,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
省农科院紧扣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目标任务,加快推进种业创新、黑土地保护、生态治理等重点领域科技攻关,培育出一批重大科技成果。2023年以来,获省部级科技奖励27项;育成新品种140个,其中67个通过国家审定、登记;46个作物和畜牧品种入选辽宁省主导品种,4项技术入选农业农村部农业主推技术,47项技术入选辽宁省主推技术;获授权专利412项;制定省级地方标准109项。
——种质资源保护创新不断强化。新收集、引进种质资源(材料)10990份,完成23949份资源(材料)的基础评价,为新品种创制提供资源保障。2023年12月,柞蚕种质资源库获评国家蚕遗传资源基因库(辽宁),成为我国唯一的国家级柞蚕遗传资源保护单位。2024年1月,省农科院所属海科院引育种中心获批国家级虾夷扇贝良种场。积极推进辽宁省种质资源库建设,工程已竣工并投入试运行。
——种业创新取得新成果。组配杂交组合7686个,创制育种材料150万份,为新品种选育奠定坚实基础。玉米品种辽单1205亩产达1439.4公斤,创东北春玉米单产纪录。水稻品种辽粳433和粳优653获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金奖,选育出耐盐碱优质高产多抗水稻新品种5个。辽豆32亩产348.98公斤,刷新辽宁大豆单产纪录;阜花36等11个花生品种通过国家登记,阜花花生逐步成为辽宁主栽品种;郁金香、百合花种完成太空搭载,是我省首次花卉太空育种。选育出极早熟榛子新优系,使杂交榛子能够向东部寒冷地区及黑龙江、内蒙古等北方更寒冷地区推广应用。辽海科1号获批国家首个海蜇水产新品种,虾夷扇贝“遥祝1号”、刺参“辽科1号”申报2024年国家级水产新品种。首创高食味柞蚕蛹新品种选育技术,开创了柞蚕适应性品种选育新途径。
——农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取得新进展。开展玉米品种筛选、氮密、灌水频次和化控等水肥耦合调控试验研究,在铁岭、阜新、朝阳等辽西北地区示范玉米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以科技支撑当地玉米单产提升。持续开展黑土地保护利用研究,在辽宁不同生态类型区建立保护性耕作核心示范基地1.2万亩;在辽河平原褐土区创建以玉米秸秆全量覆盖免耕二比空种植为核心的“褐土模式”;在滨海盐碱地区构建降盐沃土增效型黑土地保护技术模式。探明“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内在机理,提出了樟子松不同径阶的合理经营密度、退化林生态修复和农田防护林更新改造、沙化农田地力提升和防风蚀等技术模式,为我省生态治理提供技术支撑。在水肥一体化、绿色种养以及果树、设施蔬菜、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开展关键技术研究并取得重大进展。
——科技合作进一步深化。2023年,牵头成立辽宁省种业创新研究院,建立“1+N”种业科研协同工作机制,联合农业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广泛开展种业基础性、前沿性研究;牵头成立辽宁省农业科技创新及产业化联盟,推进与各市农科院所及相关高校、企业的合作,强化科技支撑,助力产业振兴发展;2024年,加强与省科技厅、省农业农村厅的合作,共同举办辽宁农业科研院所种业创新成果推介展示及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30家农业科研院校及企业代表完成种业创新研究院签约进驻,5家企业进行成果转让签约,共展出种业创新成果及相关产品200余种。深化与中国农科院、中国农大、中国林科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等科研院校的合作,在玉米、水稻、大豆等粮食作物及林业、水产等研究领域积极开展联合攻关并取得重要成果。与俄罗斯三家科研机构新建合作关系,先后加入中国-东盟农业科技创新联盟、中非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农业科技交流合作;与韩国京畿道农业技术院签订两院2024—2025年科技交流协议,推进双方务实合作。创办ClimateSmartAgriculture(《气候智慧农业》),是全球首部专注气候智慧型农业的国际期刊。
聚焦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开展科技服务,服务“三农”取得新进展
省农科院围绕三年行动目标任务,深入实施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加强系统谋划,不断完善“省农科院+”科技服务体系,积极组织600多名专家在全省85个县区开展科技服务。年均示范推广新品种785支、新技术782项,科技示范展示基地面积年均超170万亩、辐射带动覆盖面积年均超2800万亩,年均线上线下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5700余场次,培训960余万人次,真正把论文写在辽沈大地上。
——科技服务全省春耕备耕。聚焦区域生产实际需求,组织院属30个研究机构共86支科技专家团队、174支科技特派团、22支科技帮扶专家团队、37名选派驻村第一书记、20个乡村振兴讲师团的600多名科技专家深入生产一线,全面推进科技服务春耕备耕。围绕春耕备耕关键技术开展现场培训和技术指导2909次,直接培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技术负责人、乡村技术员和农户等4.5万人次;线上科技培训1420余万人次,其中,组织大型公益直播22次。出版实用技术丛书6部,印发技术手册3.5万册,参与制定省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指南,编制项目建议书20个。
——科技支撑农业防灾减灾。制订省农科院科技支撑助力减损增产保丰收工作方案,并第一时间组织专家深入各地开展调研和技术指导,助力农业生产防灾减灾。其中2024年,针对连续强降雨对我省农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围绕大田作物、经济作物、园艺作物、养殖水产四个方面20个门类,编制《农业防灾减灾科技指导预案》并通过省农业农村厅印发至各地(联合印发通知),科技专家800余人次到绥中、建昌受灾地区开展救灾服务和灾后恢复生产技术指导。
——科技助力我省农业品牌建设。持续为1000余家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科技扶持。选派300余名科技专家进企业开展科技服务行动,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帮助企业实现增效8022万元。创新农业科技服务模式,选派3名专家分别到3家企业担任科技副总,助力企业提升科技水平和加强农业品牌创建工作。打造提升“菜根堂碱地柿子”等142个特色农产品品牌。省农科院所属微生物院与企业合作成立的新型研发机构——辽宁蘑磨达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其“蘑么大”红托竹荪获评2023年辽宁省知名农产品品牌。省农科院扶持的庄河蓝莓等6个品牌被遴选为中国首批农产品品牌索引目录;2024年第一批、第二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中,我省有41个产品成功入选,其中省农科院科技支撑的盘锦大米等18个农产品入选,占我省入选产品的43.9%。授权60家省农科院科技支撑的涉农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使用“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乡村振兴科技示范基地”标识。
——以项目为抓手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围绕“一圈一带两区”区域发展格局和辽宁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实施各类科技服务项目422个、科技特派项目174个,加强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助力我省粮食产能提升。确定23个现代农业示范区、45个科技支撑村镇示范基地对接专家。加强“省农科院+”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设立“省市农业科技合作项目”,与市级农科院(所)开展合作,围绕各地区农业特色产业建立示范基地23个,示范面积1.3万余亩。科技支撑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于寺镇官营子村,打造了“官营子模式”,该村从一个落后的贫穷村发展成为亿元村,走出一条在农业科技引领下的集体经济发展新路。
——以科技共建为平台助力我省乡村全面振兴。2023年,与营口市、铁岭市、盘锦市、凌源市、绥中县、凤城市、岫岩满族自治县7个市县人民政府签署科技共建合作协议。与省农科院开展科技共建的地级市拓展至11个,签约数量是2022年的2倍,实现院地科技共建新突破。选派20名科技副职(首席专家)、组建40支专家团队,建立100余个科技共建示范基地,围绕地方优势产业,开展科技培训和技术指导,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科技服务的抚顺市顺城区前甸镇等4个乡镇获评国家农业产业强镇;科技支撑的灯塔市获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
——以“科技+”帮扶模式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完善“科技+”帮扶模式,落实科技帮扶项目75项,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持续推进5县3村对口帮扶工作。在兴城、彰武等地实施科技帮扶示范引领项目,打造科技帮扶典型。继续选派15个科技帮扶共建专家团、3个驻村工作队和37名驻村第一书记开展对口帮扶工作。省农科院在全省脱贫人口现场会上作科技帮扶工作典型发言,将经验模式以文字材料的形式上报国家乡村振兴局。
下一步,省农科院将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锚定新时代“六地”目标定位,聚焦主责主业,胸怀种业振兴、黑土地保护等“国之大者”,围绕辽宁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持续加强科技创新,全面做好科技服务,为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作出更大贡献。
纪韬 张玉鑫
![](http://img.t.sinajs.cn/t5/style/images/face/male_180.png)
![](http://img.t.sinajs.cn/t5/style/images/face/male_180.png)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http://n.sinaimg.cn/finance/72219a70/20180103/_thumb_23666.png)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投资研报 扫码订阅
股市直播
-
趋势领涨今天 11:35:14
【“惠“聚元宵】乐享头彩!即日起《潜伏擒牛》VIP课程全场六折,半年VIP课程低至881元/月;更有月课1088元/月,季课6折3088元/三个月。活动过后价格会提升,切勿错过!加入至尊擒牛VIP:享四大顶级服务 【1】购买VIP自动加入私密小直播间!【2】每周3-5只超短金股调入调出服务,适合实时看盘的投资者!【3】每日一份高端内部绝密文章:包含明日布局、热点版块、指数预判!【4】每月2~3只高端中线金股服务!VIP超短、中线个股均有涉足,让上班族也能跟上VIP节奏!赶紧戳,直接购买:【更多独家重磅股市观点请点击】【更多独家重磅股市观点请点击】 -
趋势领涨今天 11:34:23
华友钴业(sh603799)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华友控股拟自本公告披露之日起1年内,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增持公司A股股份,增持总金额不低于人民币3亿元,不超过人民币6亿元。增持计划不触及要约收购,不会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化。 -
趋势领涨今天 10:36:30
【天成自控(sh603085):与广东高域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围绕eVTOL等方面开展战略合作】天成自控(sh603085)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广东天成与广东高域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基于各自优势资源,共同围绕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零部件及材料在技术研发和产品量产等方面开展战略合作。 -
数字江恩今天 09:49:26
最后,这里的c延伸,哪怕延伸也是末端了。不跌破支撑,还可以有时间,但今日高点之上的空间并不大。要控制仓位,而不是肆意重仓了。 -
数字江恩今天 09:49:21
图上的红线,是绿色方框震荡中最后一个低点,和绿色方框最低点,构成了回踩的两道防线。若不跌破红线则表示震荡很强,反之跌破绿色方框最低点则代表昨日拉高是诱多。明日核心是防御,只要回踩不跌破支撑位,那么震荡后下周还要再起一轮。 -
数字江恩今天 09:49:10
昨日已经明确了,拉起为延伸结构,延伸结构主要是看支撑,这里便看1分钟图。图上的绿色方框是之前3300-3330的主体震荡区间,昨日尾盘拉起来之后,今天构造了1分钟级别的顶背离,这也是尾盘下跌的原因。【更多独家重磅股市观点请点击】 -
数字江恩今天 09:48:59
板块来看,今天出现了非常明显的变化。前期强势的deepseek概念、机器人(sz300024)概念今日都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回踩,部分高位股还跌幅较大。而低位的传媒、酿酒、农林牧渔、地产建筑建材、金融却轮番上涨,但能坚持全天的,也就是传媒、酿酒和农林牧渔。 -
数字江恩今天 09:48:53
A股两市今日成交7058 + 11140 = 18198 亿人民币,相比昨日放量明显。大盘窄幅横盘震荡直至尾盘略微新高后,快速杀跌,收跌14个点。个股方面,只有约20%的个股红盘,但大幅下跌个股家数不多。 -
数字江恩今天 09:48:49
延伸继续看支撑 -
趋势领涨今天 09:20:36
A股尾盘回落终于带下了港股,港股恒生科技指数收盘下跌近2%,盘中是大涨近4%的,一天振幅超过了6%,港股年后走势很强,恒生科技指数已经接近了去年10月份的高点,短期回调一下也是非常正常的,相比港股,A股还是去年高点的半山腰,所以,大家也没必要过度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