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技术的火爆让普通人纷纷体验了一把“高科技的便利”——甚至不知不觉中成了“科技受害者”。
当前,各式各样的AI诈骗在全国爆发。骗子们的操作可谓登峰造极:智能AI换脸,明星脸不过几秒钟;拟声技术一开口,声音甜美有磁性,分分钟让你以为自己在和亲朋好友谈心。连老年人防诈骗教材中的“多听多看”都失灵了,毕竟,听到的可能是假亲人,看到的也可能是假脸。
克隆你只需10秒,骗子在线“演你一生”。一项由媒体机构发起的大学生调研,在回收的近1500份有效调查问卷中,半数受访大学生本人或身边的人曾遭遇疑似AI诈骗,7成大学生对AI诈骗感到恐慌,表示自己会被AI诈骗。
AI快速迭代,就连企业管理层也害怕。全球网络安全领导企业派拓网络(纳斯达克代码:PANW)发布的2025年预测指出,虽然AI的快速整合催生了前所未有的创新,但同时也发出了一个重要警告:不法分子正在想方设法利用AI。随着攻击者和防御者对AI的使用不断升级,这场网络战将演变成为持续的AI网络竞赛,速度、适应性和先进性将决定未来网络行动的成败。
面对如此“高端”的骗局,我们该怎么办?
注意了!在魔法的世界里,只有魔法才能打败魔法。
派拓网络推出一系列新型安全解决方案,帮助企业防御AI生成的攻击并有效保护AI设计安全;通过创建了一个安全AI生态系统。该系统将AI安全框架的完整性放在第一位,提高合规性,更大程度地减少从开发初始阶段一直到部署的数据泄露。
当然,应对AI诈骗,除了技术手段,也需要法律层面的规范和公众加强防范意识。
派拓网络大中华区售前总经理董春涛建议,任何AI应用在发布时,都应明确标识其为AI生成内容,这一点目前还处于讨论和立法阶段。这需要从技术和法律两方面共同推进:一是技术层面:通过技术手段确保AI生成内容带有明显标识,避免因缺乏辨识度而误导用户。二是法律层面:建立相关法规,对未标识或故意制造误导性内容的行为追责。一旦违法,应通过法律程序追究责任。
最最最重要的是,我们每个人都要提高警惕。
敲黑板:不轻易提供人脸、指纹等个人生物信息给他人,不过度公开或分享动图、视频等。网络转账前要通过电话等多种沟通渠道核验对方身份,一旦发现风险,及时报警求助。如果有人自称“熟人”“领导”通过社交软件、短信以各种理由诱导你汇款,务必通过电话、见面等途径核实确认,不要未经核实随意转账汇款,不要轻易透露自己的身份证、银行卡、验证码等信息。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