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有云:“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冬三月如何养生才科学?合肥市三院中医科副主任中医师邢齐树,给大家一一道来。
增强抵抗力,防患于未然
冬三月,天气寒凉,人们很容易受到风寒之邪侵袭,正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提高自身抵抗力,可以很好的“防患于未然”。邢齐树建议,下面几个招数,大家一起来学学。
1.发常梳:将手掌互搓到掌心发热,然后由前额开始,手指稍松开插入发内,手掌贴头皮往上梳,经后脑梳到颈部。早晚各做18次。
2.齿常叩:口微微合上,上下排牙齿互叩,无需太用力,但牙齿互叩时须发出声音。慢慢做36下。
3.漱玉津:漱玉津是一种科学且有效的口腔保健方法。口腔里的津液俗称唾液,用舌头抵住上颚或用舌头贴着上下牙根、牙龈、牙面来回搅动,待口中津液增多,作漱口状漱津,再将津液慢慢咽下。重复做18次。
4.面常洗:搓热掌心,从上往下搓面,然后双手同时向外向颈部推按。
调整起居,顺应自然
冬三月“水冰地坼、无扰乎阳”,邢齐树建议,日常起居也需要相应地调整以顺应自然。
1.泡脚:入睡前以热水泡脚,加入生姜片或温中散寒的中药调和气血,缓解寒凉与疲劳。
2.晒太阳:俗话说“冬阳一寸值千金”,冬日晒太阳,胜似喝参汤。经常晒太阳除了可以补阳驱寒,还有助于增强免疫力、防范感冒和流感 、缓解不良情绪、缓解关节痛等。
3.早睡晚起:冬季宜早卧晚起,早睡以养阳气,晚起以固精气。
4.锻炼适当:冬季锻炼建议选择温和的锻炼方法以养护阳气。推荐太极拳、八段锦、散步等。在白天温暖时进行,慢性疾病患者不宜晨练。锻炼以微微出汗、不觉疲劳为度,忌开泄出汗。
5.注意膳食:总的来说,冬季的饮食要以保暖、御寒、防燥为主。不要食用寒凉、生冷的食物,宜食用牛、羊肉等温补的食材,像莲藕、百合、银耳等润燥的食物可以搭配食用。
适当进补,健康养生
俗话说“冬令进补,来年打虎”。邢齐树表示,冬季,是封藏的季节,天气逐渐变凉变冷,万物开始闭藏,此时的养生正当时。
1.艾灸扶阳:立冬开始,阳气衰微、温度反复,正是人体抵抗力最弱的时节,此时可用艾灸神阙、大椎、气海、关元、肾腧、命门、足三里等穴位,顾护初升阳气、扶正固本,从而调动人体潜能,激发正气,祛除病邪。
2.膏方进补:民间有言道“宁得一剂膏方,不用金玉满堂”。膏方是一种非常适合于冬令进补的方式,且有利于体虚和患有慢性基础疾病的人群进行调养,能够改善手足寒凉、腰酸怕冷、头晕目眩等亚健康表现。
3.汤药进补:医生通过辨证论治,针对一些亚健康人群,或者一些寒热夹杂体质的人群,利用天气的寒凉来中和汤药的温补,从而达到调理身体的目的。
邢齐树提醒,冬季进补也要注意以下事项:
1.因人而异:进补应根据个人体质和健康状况进行,不可盲目进补。尤其是阴虚火旺、湿热体质的人群,不可以滋补,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因不当进补导致身体不适。尤其是患有子宫肌瘤的女性,切不可冬日盲目滋补,从而导致肌瘤的增长。
2.注意脾胃功能:对于脾胃消化不良的人群,冬季进补应以易于消化的食物为主,避免过于滋腻厚味的食物,以免加重消化不良。
专家简介
邢齐树:副主任中医师,擅长应用中医药防治眩晕、胸痹、咳嗽、感冒、颈椎病、胃痞病、胃痛、慢性肠炎、便秘等心系、肺系以及脾胃病等。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