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随着县区某国有企业一笔限价利率4.5%的项目贷款通过“连云港市国有企业融资服务平台”以4.2%的竞价利率最终成交,平台上线运行以来节支金额突破10亿元大关。
“去年10月份,市国资委对标对表市委市政府要求,精准聚焦国有企业、市相关事业单位融资活动中存在的信息不够透明、覆盖面不够广、融资成本较高等问题,以构建‘阳光融资’全覆盖体系机制为目标,全面启动‘连云港市国有企业融资服务平台’建设,并于今年1月1日建成投用。”连云港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朱其松说。
建平台,推动“阳光融资”全覆盖。为不断规范国有企业融资交易行为、降低融资成本,连云港市国资委明确国有企业“1000万元以上融资应上平台尽上平台”基本要求,并会同市财政局将这一要求拓展到有融资权限且有融资需求的市级事业单位。同时,细化优化融资业务信息发布、项目展示、竞价评标、专家评审、交易撮合、统计分析等各个环节,确保项目贷款、流动贷款、理财直融、信托贷款、融资租赁、债券主承销商比选、债权融资计划、资金存放等竞争性业务规范运行。据了解,截至11月25日,全市国有企业、有融资权限和需求的市级事业单位累计通过平台成交非债券类项目1316笔,节支10.21亿元。其中市属国企成交587笔节支4.89亿元、县区国企成交712笔节支5.34亿元、相关市级事业单位成交17笔节支28.11万元。
优机制,实现业务流程全透明。一是创新综合评分机制。非债券类融资项目全程采取线上评审方式,按照金融机构报价和履约评价得分等各自权重自动计算综合得分,最高者自动中标。同时,创新设立“金融机构评价指标”并将评价得分代入评审体系,实现企业对金融机构的履约评价直接影响金融机构后续参与融资项目竞争的目的,倒逼金融机构提升服务质量。二是创新“双盲”交易机制。通过信息公开披露、全流程线上竞价及不见面评审方式,构建国企和金融机构“双盲”交易机制,推动融资行为在阳光下运作,不断收紧融资主体从业人员被围猎空间,从体制机制上减少了人为干预因素,着力防范廉政风险。三是创新议事协调机制。连云港市国资委牵头会同中国人民银行连云港市分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连云港监管分局以及市财政局等单位,在平台运行遇到新问题、新矛盾时及时会商解决,确保平台公平、畅通、便捷、高效、安全运行。“连云港市国有企业融资服务平台的建成投用,有效提升了国有企业融资信息的透明度,相关融资主体在平台发布融资需求后,我行相关人员会在第一时间收到手机短信提醒并安排专人服务对接,我们会根据融资主体的需求,同时结合我行授信政策及主营业务发展规划,及时制定服务计划和授信方案,有效提升我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质效。”中国银行连云港分行副行长郑锡云说。
重监管,推动规范运转全链条。平台借鉴产权交易程序和风险防范要点,不断细化优化操作规则,针对债券类综合评审业务,特别增加风控审核环节,保障全生命周期安全可控,后期将与智慧国资监管平台对接实现“穿透式监管”。市国资委会同平台运营主体——市金控集团产权交易所,对进入融资服务平台的融资项目,结合市场当期LPR水平、企业主体信用评级、融资项目性质、期限和担保情况、其他类似融资项目限价等因素进行两轮审核把关,确保限价利率科学合理、节支金额和节支率公正客观。指导产权交易所抽调精干力量专门负责平台的运营,全力实现融资项目即来即受理、上线即留痕、成交即归档。同时,动态、常态听取融资主体、各类金融机构以及相关部门的意见建议,及时了解各方需求、优化平台功能、完善工作机制。金融机构、融资主体从入驻平台、发布公告到项目评审、协议签订等全过程不收取任何费用。上线运行以来,平台实现“零收费”“零投诉”,不断助力优化该市营商环境,有效构建政、银、企“铁三角”融资格局。目前,已入驻国有企业993户、省内外金融和类金融机构247家、评审专家190名。
通过强化宣传培训、建章立制、分析研判、服务保障、拓面提效等多种举措,全市国有企业融资服务平台运行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体现在缓解了资金压力、压降了融资成本、优化了营商环境、减少了廉政风险、增强了行动自觉。“围绕平台的高质效运行,下一步,我们将根据市国资委和金控集团党委的要求,持续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成果导向,重点抓好三个方面:一是广泛征求相关部门、国有企业、金融和类金融机构意见建议,不断完善平台功能,切实做到边运行边提升;二是深入结合国有企业深改革、防风险、提质效的实际需要,着力优化平台运行机制和业务流程,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和运行质效;三是积极配合市国资委组织开展专项核查,推动融资业务应上平台尽上平台,为降本增效、防范风险奠定基础。”连云港市金控集团产权交易所董事长、总经理孙咏梅说。
周彦希 卢士梅 施瑞满 杜莹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