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南湖晚报
N桐城一派
说起马杏珍,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之前出生的桐乡灵安人,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脑海中蹦出的第一个词,出奇地一致——接生婆。
屈指算来,马杏珍过世三十八年了,留在我脑海中的马杏珍影子,已经模糊不清。直到我的同学发小,也就是马杏珍的外孙路兵,给我发来一张颇有年代感的老照片,马杏珍的形象才一下子清晰起来。路兵说,翻箱倒柜,只找到外婆的这张照片。那个年代,要留下一张照片有多难。或许,这也是马杏珍留在世上唯一的一张照片。
1919年,马杏珍出生于桐乡的一农户家,家中排行老大,下面还有三个弟弟,因家境一般,同年纪的小朋友都上学了,马杏珍在田间地里干农活。二十岁的时候,马杏珍嫁给史桥骑介桥一户姓朱的农户,生了一儿一女。1948年,马杏珍与朱姓农户离婚,带着三岁的女儿转嫁到灵安,与马秋宝结婚。马秋宝是江苏丹阳人,有一手剃头绝活。早年间,他带着徒弟刘芒宝以及许天宝,来灵安开理发店,收徒授艺。“丹阳三宝”,撑起了当时灵安理发业的半壁江山。
小镇居民,民风朴实,男主外女主内,男人在外挣钱养家,女人在家缝缝补补操持家务,这种现象在灵安司空见惯。马杏珍虽是一介女子,别看她一字不识,但她的内心很强大,不甘心做男人的附庸,她在等待一个机会。1949年后,马杏珍的机会来了。灵安当时归崇德县(1958年撤县,今属桐乡市)管辖。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当时,崇德县要办一期农村接生员(助产士)培训班,马杏珍得知后就报了名。三个月后,马杏珍从崇德县卫生院学成归来,便开始独立开展接生工作。
1959年,灵安在蚕桑场开办了一家产院,连马杏珍在内,也只有两个接生员,产妇床位不到十张。四年后的1963年,产院解散,马杏珍下放到了立新大队。当时,生一个孩子的费用是二元,后期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涨到了二元五角。收费开票,难倒了马杏珍。所以开票这活都是别人代劳的。
小时候,我常看到身背“红十字”药箱的马杏珍,不是出去接生,就是接生刚回来。
灵安镇头上以及附近的村坊,甚至远至钱林、同福、史桥等深乡窝,都留下了马杏珍不知疲倦的足迹。
在将近三十年的接生生涯中,她风里来雨里去,数十年如一日,不管刮风下雨,还是深更半夜,她随叫随到。有求必应,有应必到。当时没有汽车接送,连自行车都还很稀罕,完全是靠两只脚走出来的。
二十世纪的五六十年代,是中国的生育高峰。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马杏珍几乎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往往是这家产妇还没有生产,另一家产妇的家属已经在门外等她了。
大字不识,不会开发票,这不影响马杏珍精湛的接生技术。可以说,马杏珍接生这个活可以用漂亮来形容。三十年接生,没有产妇家属投诉,几乎做到零差错,不简单。
她一共接生了多少孩子,或许除了她本人心里有数,没有人知道。一个人从娘胎里出来的时候,第一个见到人的是谁?宝宝的妈妈吗?有时候并不是。婴儿第一眼看见的人,并且用双手把婴儿接到这个世界上来的人,大多数时候是接生的人。
马杏珍,就是第一个看到一个生命诞生的人。1986年1月20日马杏珍离开了人世,享年六十六岁。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