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沈阳日报
□左连璧
《东观汉记》是东汉官修的本朝纪传体史书,从东汉第二帝即汉明帝时开始编写,以后累朝增修,直至汉献帝时仍在修撰,共一百四十三卷,参加撰述者有刘珍等一大批人。因东观是洛阳宫中殿名,即当时修史之处,故以此为书名。三国和晋代时,《东观汉记》很流行,与《史记》《汉书》统称为“三史”。后来范晔取材于《东观汉记》、集诸家之大成的《后汉书》开始流行后,问津《东观汉记》的人越来越少了,官方藏本也开始散失,到宋代《东观汉记》尚存八卷,自元朝以后,《东观汉记》基本上没有完整的篇章了。清代有人曾搞过两次《东观汉记》的辑本。在此基础上,当今学者吴树平等人于2008年,将散见于典籍中的属于《东观汉记》内容的文字,统统辑录起来,又搞成22卷本的《东观汉记校注》。这部到目前为止最完善的辑本中,记载的廉吏不少,事迹也很过硬,尤其是描绘这些廉吏家庭生活状况的画面,更是让人印象深刻。
不与民争利的宋弘。东汉初年的大司空宋弘,为人正直,做官清廉,直言敢谏,所得租俸分养九族,家里没有资产,以清廉著称;更以“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为由,辞掉光武帝刘秀为公主的求婚而闻名天下。《东观汉记校注》卷13载:“司空宋弘,尝受俸得盐豉千斛,遣诸生迎取上河,令粜之。盐贱,诸生不粜,弘怒,便遣,及其贱,悉粜卖,不与民争利。”宋弘得到的俸禄是数百斗的盐豉,即加盐后的豆制品,吩咐下属将其卖掉。下属因市场盐豉价钱低而没有卖。宋弘知道后很生气,让下属就是再贱也要卖掉,不要去与民争利。
不劳县令关照的闵仲叔。闵仲叔是一方名士,气节高尚。《东观汉记校注》卷17载:“闵仲叔居安邑,老病家贫,不能买肉,日买一片猪肝,屠者或不肯为断……”闵仲叔带全家到安邑居住,由于没有丰厚的收入,加上年迈多病,生活变得愈加困顿,平时连猪肉都吃不起,只能买来一片猪肝做菜。见钱眼开的屠夫觉得一片猪肝不值得一卖,便拒绝了这个贫寒的顾客。有一天,闵仲叔看到餐桌上又有了猪肝,便追问缘故。儿子告诉他,是安邑县令特意命令屠夫,不许难为闵仲叔。闵仲叔长叹道:“我闵仲叔怎么能因口腹之欲给安邑令增添麻烦?”于是,全家再度迁居至沛郡。
置脂膏中不能自润的孔奋。孔奋是东汉初年的著名廉吏,为政清平,深得百姓爱戴。《东观汉记校注》卷14载:“姑臧称为富邑,通货胡羌,市日四合,每居县者,不盈数日,辄致丰积。”“孔奋,字君鱼,右扶风茂陵人。守姑臧长。七年,诏书以为奋在姑臧治有绝迹,赐爵关内侯。奋素孝,供养至谨,在姑臧唯老母极膳,妻子饭食葱芥,时人笑之。或嘲奋曰:‘置脂膏中,不能自润。’而奋不改其操。”姑臧被人们称为富县,孔奋任职多年,把姑臧治理得非常好,皇帝下诏赐其为关内侯。孔奋侍奉母亲极孝,寻求珍膳给老母,自己带着妻子儿女以普通饭菜为食,因此被众人所讥笑,都说他身处富庶地区,却不能使自己富裕起来。而孔奋听了仍不改其廉洁的节操。
永不忘本的魏霸。魏霸于汉和帝时为钜鹿太守,以简朴宽恕为政。《东观汉记校注》卷13载:魏霸“为钜鹿太守,妻子不到官舍。常念兄嫂在家勤苦,己独专乐,故掌服麄粝,不食鱼肉之味,妇亲蚕桑,服机杼,子躬耕农,与兄弟子同苦乐,不得有异。乡里慕其行,化之。”魏霸虽身为太守,但不忘本,常思念兄嫂在家之辛苦,因此自己穿粗布衣服,吃粗米饭菜,不食鱼肉之味,教育家人与兄嫂一家同甘共苦。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