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思政课讲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深意的三个向度
□项久雨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战略部署,是新时代新征程上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的总动员、总部署。高校思政课要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这一时代课题讲好,需要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逻辑讲深、理论逻辑讲透、实践逻辑讲活。
把历史逻辑讲深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聚焦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明确回答了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内为何深化改革、如何深化改革等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这一轮新的改革,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延续性,与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启动的改革开放,以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战略部署,具有内在的历史逻辑和连续性。从改革开放到全面深化改革,再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党始终坚持问题导向,顺应时代潮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从制度创新、体制机制优化等方面进行系统设计,开创我国改革开放全新局面。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蓝图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以更加细化和深化的改革举措,推动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
如果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改革事业的“初级版”,为改革定下了基调并开辟了发展道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相当于改革事业的“升级版”,在确保改革深化的同时提出了更为系统和精确的方向指引,那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则是改革事业的“高级版”,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路径上不仅守正创新,还通过完善各领域的体制机制、强化法治保障与制度执行力,确保改革的全面性、系统性与长效性。这一系列会议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战略部署,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与实践发展的辩证统一,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从基础理论到实践操作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之所以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改革“迭代”,是因为我国的改革目标是随着改革实践发展不断提出和完善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全党工作重点转到经济建设上来之后,经过几年的实践和理论探索,党的十二大明确提出了有系统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进而提出改革是为了建立充满生机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这就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但到底要建立什么样的经济体制,受当时思想束缚和认识局限,我们仍然没有真正破解这个难题。又经历了多年改革实践和理论探索,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提出要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同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在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经济成分和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此同时,我们还在这个历史时期提出政治体制改革、精神文明建设、文化体制改革等任务,但这一时期的改革明显带有“摸着石头过河”的特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总目标之下,又明确了各领域改革的分目标,从而完整形成我国改革的目标体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再次站在了时代的风口,需要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全面进步。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到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 72次重要会议,对改革整体布局、重大问题、关键环节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才能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把理论逻辑讲透
从“改革”到“开放”,再到“改革开放”,这一概念的演变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的过程。1978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提到“正确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标志着改革理念的初步形成。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订时明确“中华人民共和国允许外国的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规定在中国投资,同中国的企业或者其他经济组织进行各种形式的经济合作”。1984年,邓小平在参观陈嘉庚创办的集美学村时第一次把“改革”和“开放”概念结合起来,提出“改革开放后,侨务工作很重要”的重要论断。自此之后,“改革开放”作为一个特定概念在党和国家的重要文件和重大政策中开始被不断使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首次全面而系统地阐述了“改革开放”的核心内容,标志着这一概念的完整提出与理论界定。自此,“改革开放”不仅成为党的核心政治概念,也为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改革开放经历了从农村改革到城市改革,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各方面体制改革,从对内搞活到对外开放的历史进程,这一历程也是全面改革的不断探索与推进。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经济体制全面改革,制定全面改革蓝图,加快改革步伐,党的十三大强调,必须坚持全面改革。在推进全面改革的同时,党中央意识到改革面临向更深层次推进的问题,党的十三大报告在强调“全面改革”的同时,进一步提出“深化改革”。党的十三大后,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这一阶段改革的重点在深化改革。改革的重心之所以放在深化维度,原因在于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许多重大成果与可喜成绩,但改革开放过程中深层次矛盾与关键问题逐渐显现。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无论全面改革还是深化改革,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都会出现新矛盾、新问题、新障碍,尤其是进入新时代,中国的改革开放受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影响进入攻坚期与深水区,党和国家面临前所未有的矛盾、风险、挑战,在此背景下,改革开放面对的矛盾更显深层次与系统性特征,仅凭全面改革或深化改革都无法表现出强劲态势。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并从五个方面规定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和新的要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不仅将全面深化改革作为主题,而且在公报中多次提及全面深化改革。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将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作为主题,旨在通过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再次以全面深化改革为主题,公报提及“全面深化改革”16次。至此,可以认为中国改革开放已从全面改革、深化改革发展到全面深化改革阶段。
把实践逻辑讲活
高校思政课在讲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必须紧密结合改革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内涵,以全面、系统、深刻的视角呈现改革的实践逻辑。
一是辩证统一的实践逻辑。深化改革作为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其内在逻辑体现了守正创新的辩证统一。思政课需要深入探讨改革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基本方向的同时,如何灵活调整与创新,适应新的经济社会需求。通过剖析改革实践中的重大政策与措施,探讨改革如何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保持方向的稳定性,并推动各个领域的进步。
二是系统性部署的实践逻辑。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仅是局部政策的调整或单一领域的变革,还是一项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的全局性系统工程。思政课需要引导学生通过系统思维理解改革的全局性与整体性,明确改革各领域之间的相互关系与依存。
三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实践逻辑。深化改革的根本目标是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为充分的物质与精神福祉。思政课应帮助学生深入剖析改革如何聚焦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如何保障和改善民生,如何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确保社会公平与正义。
四是渐进性与阶段性相统一的实践逻辑。思政课应明确指出改革的渐进性与阶段性,强调在实践过程中如何防范过度急功近利的倾向,确保在不打破社会基本稳定的前提下,通过逐步推进政策落地与执行,逐步实现经济社会的转型与升级。
五是全球视野的实践逻辑。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仅是中国国内发展的需求,还与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紧密相连。思政课应帮助学生分析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性与全球化之间的互动关系,探讨如何在改革过程中提升国际话语权与竞争力,强化我国在全球治理中的参与度和影响力。
(作者系武汉大学主流意识形态研究院院长)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三重超越□孙来斌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把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摆在突出位置,提出到2035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入崭新的发展阶段。
从经济思想史角度来看,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能否结合,在国际范围内有过重大争议。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在实践中进一步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在理论上实现三重超越。
经济思想史上的三重超越
一是超越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在新古典经济学看来,自由市场经济无需政府介入,只需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引导。凯恩斯经济学虽然反对自由放任,但是,它所主张的政府干预仍然是基于资本主义制度体系的政策设计。新古典经济学与凯恩斯主义强调的侧重点虽然不同,但两者都将资本主义作为最合适的经济制度加以提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市场机制与政府调节相结合,这远远超出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理论框架。
二是超越一些马克思主义者的传统解释。根据对马克思经济学的传统理解,认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是水火不容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探索过程中,突出其经济手段功能和具体制度属性,突破了将市场逻辑等同于资本逻辑的传统思想束缚。同时,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市场经济相结合,使全社会充满改革发展的创造活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把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摆在突出位置,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新发展。
三是超越市场社会主义的制度设计。市场社会主义对于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一定启发意义。但市场社会主义与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存在本质区别:在对待公有制问题上,市场社会主义有一个从提倡到淡化乃至否定的衰变过程,而党在探索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始终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从这种意义上说,相比西方一些市场社会主义思潮,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新成果,在科学性、现实性、影响力等方面实现重大超越。
世界现代化难题的有效破解
如何处理好活力与秩序、效率与公平等方面的关系,可谓世界现代化史上的难题。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对世界现代化难题的积极有效的破解。
着力化解活力与秩序的矛盾。与西方发达国家依循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顺序的“串联式”发展过程不同,中国式现代化是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叠加发展、“并联式”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除了遭遇现代化的普遍矛盾以外,还会面临传统、现代、后现代等“时空压缩”、多期叠加的特殊矛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一直注重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努力实现张弛有度的治理节奏、宏观环境;要加强社会舆论引导,着力培养正确的劳动观、价值观、财富观,“形成劳动创造财富、实干创造业绩、奋斗创造幸福的正确导向,防止轻视劳动、不劳而获、一夜暴富、坐享其成、消极躺平等不良思想滋长蔓延,充分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
着力实现效率与公平相兼顾、相促进、相统一。世界经济史表明,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的效率方面有优势,但面临经济外部性和调节滞后的问题,存在公平性缺失的弊端。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目标、制度设计角度看,市场经济强调效率,社会主义强调公平,两者的结合将有利于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从实际运行看,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之间仍未度过“磨合期”,市场决定与政府调控之间的协调仍然面临考验。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方面必须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另一方面必须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而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在这方面,必须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实现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统一、“放得活”与“管得住”的统一,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作者系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教授)
思政课须从四个方面“用心教”□曲建武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2022年,在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为思政课建设把脉定向,指明“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
高校思政课教师真正做到“用心教”,我认为最基础的是要清楚自己的目标,坚定自己的追求,从四个方面下功夫。
第一,教好思政课要坚定理想信念。从主观上说,思政课教师要真正认识到自己在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任务中的关键作用,自觉做到为党分忧、为党担责,把“经师”与“人师”统一。要带上使命、带上情感、带上追求,全身心地投入到思政课教学中,在知识体系中融入信仰追求,老师有信仰,学生才有信仰。从客观上看,对思政课教师的评价需要更进一步完善,譬如突出对他们的教育教学实际、教学能力、教学贡献、育人成效的评价,坚决克服唯论文、唯帽子等顽瘴痼疾。
第二,教好思政课要增强理论素养。首先是政治意识要强化,这是思政课教师的“长征路”。既然是路,就要去走,思政课教师要重视实践考察,教育者要先受教育,要注重联系实际。思政课教育要解决只讲浅层、浮在表面的问题,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入脑入心,就得联系实际。
第三,教好思政课要创新教学方法。思政课是时时育人、处处育人、事事育人的课堂,上好思政课不光需要“吃透”教材,关键还要“吃透”学生。“吃透”学生就是要真正走近学生,把思政课开在学生当中,可以在宿舍也可以在食堂等学生生活起居场所。创新思政课的教学方法还包括强化网络思想引领,要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思想政治教育活起来,通过适合网络传播的音频、短视频、网络文章、纪录片、微电影等,增强思政教育的时代感、吸引力、针对性、实效性。
第四,教好思政课要怀有仁爱之心。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思政课教师的教育风格可以各显身手,但爱是永恒的主题,好的思政课教师一定得是仁师,关爱学生、服务学生,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作者系大连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推进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思考□白显良
推进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是建设教育强国,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如何推进新时代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当下迫切需要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需要全面系统总结高校思政课建设的宝贵经验与实践智慧,并以之作为新阶段新征程高校思政课全面深化改革、扎实推进建设的重要遵循。
第二,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构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思政课课程教材体系。只有把思政课课程体系吃透了,才能有效转换为教学体系,才能切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感悟党的创新理论的实践伟力。
第三,守正创新推动高校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吸引力。当前,思政课教师要把三尺讲台用好用足,这是思政课中最为重要的。如何把课程魅力展现出来?现在“00后”学生更加习惯于数字化、碎片化信息,他们接收信息的特征是什么?他们喜好什么?我们要真正提升思政课魅力,就需要加深对“00后”学生个性特点和思想特征的研究,努力在思政课教学中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同时,需要进一步改进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方式方法,让现代信息技术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此外,还需优化思政课教学的内容设计,特别要注重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为内容支撑,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量根基,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
第四,要遵循教育规律,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我们的思政课教师需要构建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思政课教学体系,推进大学、中学、小学不同学段思政课教学的内容统整和学段衔接,同时做好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协同合力工作,善用“大思政课”。
第五,办好思政课,队伍是关键。这需要全面加强党对思政课建设的领导,进一步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真正把思政课建设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努力建成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为推进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作者系西南大学副校长)
从中国式现代化视角再认识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必然性□纪亚光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令中国的先进分子看到资本主义自身难以克服的痼疾,开始跳出照搬西方的思维定势,站在人类前途命运的宽阔视野思考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李大钊深刻指出:“东洋文明既衰颓于静止之中,而西洋文明又疲命于物质之下,为救世界之危机,非有第三新文明之崛起,不足以渡此危崖。”显然,李大钊等先进分子敏锐地看到中国传统之路和西方资本主义道路都已为时代所淘汰,站在历史尽头的人类,亟须开拓一条新的通往更加美好未来的文明之路。
伴随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先进分子的视野,成为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新选择。
此前中国的现代化运动,是以西方现代化为模版的赶超型现代化。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使中国的现代化运动摆脱照搬西方的被动局面,开启主动超越的新征程,体现着历史主动精神。这种历史主动精神具体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超越西方文明的科学的先进的理论,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指明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中国的现代化运动就有了引领中华民族主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另一方面,中国先进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从一开始就有着明确的走在时代前列去创造历史的主动精神。李大钊之所以义无反顾地投身于中国的共产主义事业,是因为他看到了十月革命体现着“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面向未来,中国必须“适应此世界的新潮流”。对于这一选择的重要历史意义,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作出深刻总结,指出:“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从这时起,近代世界历史上那种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了。”
从这个意义上讲,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中国现代化运动由被动照搬转向主动超越提供了伟大实践的主体,成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新发展的历史起点。
(作者系南开大学党规研究中心副主任)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