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夜中骑手们都在配送什么#?】“夜间配送辛苦了,您有一个新的派单……”夜里12点,霄云路“口福居”牌楼旁边,外卖小哥马志鹏的手机,收到接单提醒。20岁的他,是饿了么三元桥站点年纪最小、但资历最老的骑手。#什么情况你会在夜间下单#按照站点的排班,晚上10点到夜里2点是晚班时段,同时值班的小哥会有三到四个人。这个时间虽然已很晚,但还是会有一些点单需求,按小马的话说,“有人点就得有人跑。”跑外卖近两年,小马已成了站点的队长,对周围路线和环境早已轻车熟路。不到30分钟,小马就把刚接的两单跑完了,又骑车回到了牌楼。这里是小哥们固定的接单位置,能辐射方圆500米之内好几个集中出餐点。除了小马,正在等活儿的小哥还有好几位。小哥们习惯在路边等单,主要是为了接单后能第一时间发车取餐。当天夜里的温度是4摄氏度,在小马看来“还受得住”,里边一件棉衣,外边套一件工服冲锋衣就够了。“要是再冷点,站点还发了暖宝宝和保暖护膝可以用。”时间晚、天气冷,但小马更愿意往乐观的方面看。虽然单子没高峰期多,但因为同时跑的人少,分到每个人手上的单子会多一点,挣得也会多一点。从12点到凌晨1点半,小马来回接了6个单,加上前两个小时跑的,当天晚班已跑了小20单。“一般到1点半后,单子就很少了,所以我们晚班定的下班时间是2点。”凌晨1点40分,小马接到了当天最后一单——一碗酸辣粉,送到后正好是2点。他可以下班回宿舍了。4个小时后,天依然是黑的,26岁的宋占宇接过了早班接力棒。在宋师傅负责的片区,早上6点到7点,一般同时跑活的只有一两个人。“很多人早上起不来,但我不怕辛苦。”早起的骑手有单接,上线没3分钟,宋师傅就接到了当天的第一单,客户的距离还很近。早班头一个小时,点的最多的餐就是粥。多的时候,一小时能送出去四五个订单的粥。宋师傅说,附近有五个粥铺,都不知道跑了多少遍了。6点25分,果然又来了粥的订单。餐还没出,又来了两个灌饼和一个汉堡套餐订单。刚拿完这几样,胡辣汤订单又来了。“今天这粥不多呀。”取完胡辣汤,宋师傅骑车朝着客户奔去。送完餐回到牌楼已过了7点,天也亮了起来,路边等单的骑手慢慢多了。7点到8点算是早餐点餐的“小高峰”,为了别人能尽快吃上早饭,宋师傅没有抽空吃饭,他一单一单地连轴跑,等到8点左右才稍微闲下来垫补了两口。(北京日报记者李松林莫凡)
![](http://n.sinaimg.cn/finance/cece9e13/20240627/655959900_20240627.png)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http://n.sinaimg.cn/finance/72219a70/20180103/_thumb_23666.png)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