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交通新闻网
循着徐霞客的脚步,进入这座曾经的茶马古道小城——云南剑川,它是电影《五朵金花》中阿鹏的故里,是《去有风的地方》的一个重要拍摄地,是《天龙八部》里金庸笔下的“剑湖宫”,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木雕之乡。这里,不止有木雕,还有土陶、布扎、石雕……
为了让人民群众出行更加有速度、有温度、有安全感,云南省剑川公路分局结合剑川县历史文化底蕴、独特自然风光和红色革命元素,通过绿美公路建设、优质工程实施、路域环境改善,为过往车辆游客群众提供更加舒适便捷的出行体验,让蜿蜒的“路途”变成愉快的“旅途”。
以“绿”为底色着力公路绿化美化
郁郁葱葱、四季常绿的行道树木;错落有致、花种多样的景观花坛;清晰醒目、线条流畅的路面标线……以绿美公路串联起沙溪古镇、石宝山、老君山等旅游路线,过往游客、车辆在不断提升和改善的公路环境中,其体验感、舒适感、安全感也不断提升。
绿色是可持续交通的鲜明底色。剑川公路分局在日常养护工作中,紧扣“路域美、设施美、绿化美、环境美”目标,以“路地共建”模式为抓手,通过路面修复、路肩修理、水沟清理、高草修剪以及路基缺口修复等措施,精心打造出优美的路域环境。同时,结合剑川县地域气候特点,加大对绿化的投入,强化苗圃基地的建设与管理,种植迎春花、红花檵木、小月季、雪松等耐寒常绿灌木,精心打造出层次分明、色彩丰富的生态景观带。
以“优”为目标提升公路服务品质
以严提质。剑川公路分局全面贯彻“优质工程、优质服务、绿色人文”总体要求,严格把控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每一个环节,确保工程质量与服务品质同步提升。2021年以来,累计投入资金3343.09万元,完成省道232线剑川至兰坪路段7座危桥改造项目。同时,逐年对国道214线实施公路安全提升和灾害防治工程项目,对国省干线公路实施安全设施精细化工程。
以新促优。剑川公路分局2024年省道233线预防养护工程项目首次应用“沥青路面精细碎石表处”四新技术,对4公里的路面进行了1厘米厚精细碎石表处,为去往“有风的地方”——沙溪公路披上了“新装”。这一新工艺的应用,极大地提升了施工效率、有效减少了灰尘污染,为过往车辆提供更为舒适的通行环境。
通过以上工程项目的实施,全线路况质量稳中有升,交安配套设施不断完善,路面标志标线醒目规范,行车安全性和舒适性持续提升。沿线桃源村村民们纷纷表示:“现在到沙溪的路变得更好了,平日里到沙溪赶集也更加方便了”。
以“融”为纽带链接交旅融合发展
10月的剑川秋意渐浓,当车辆驶入省道233线路段,两旁成排的小叶杨在风中摇曳,金黄色的叶子铺满了道路两侧,宛如一条金黄色的地毯。游客们纷纷停车驻足,用相机、手机记录下这份秋日的宁静与美丽。
在云南旅居的慧慧子在“小红书”笔记里记录道:“果然,在这条路上,看到了最美丽的金黄秋叶,仅仅只是开车经过,也足够令人心情愉悦了。”
近年来,剑川县充分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突出的地域特色,打造沙溪、石宝山、剑湖、南方丝绸之路方志馆、张伯简纪念馆等优质旅游资源,不断优化乡村旅游景区,辐射带动周边村落群众发展。剑川公路分局坚持路景融合,通过改善道路状况和提升路域环境,为沿线群众提供便利通畅的路域环境。
家住在沙溪镇甸头村的退休职工李银康说:“现在的沙溪公路比我们养护那时候好太多了!这条公路的改善,不仅方便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也吸引了很多的游客来我们这里体验风土人情。随着这几年游客数量的增加,当地的农产品和手工艺品也有了更多的销售渠道,村民的收入得到了显著提高。”
以“兴”为导向赋能乡村振兴之路
清扫路面,疏通涵洞,整理边坡,清扫路肩是他们的基本工作。“我们养着剑兰公路,每天出去的路上,按所长安排完成好日常养护工作,一年下来就可以有2万多块的收入。”务工人员杨田花说。
自2017年来,剑川公路分局认真落实云南省交通运输厅党组关于脱贫攻坚劳务输出的工作部署,把劳务输出作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搭建好劳务输出桥梁,通过劳务输出实现务工群众稳定增收,加快走上致富路。7年来,分局先后承接了两批务工人员,为兰坪县凤塔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了120余个岗位,为其购买农村养老保险、农村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
近年来,剑川公路分局还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兰坪凤塔村安装警示标志标牌、点对点护送务工人员返乡、开展节日慰问等,局领导多次深入兰坪凤塔村走访调研,详细了解输出人员家庭情况,与凤塔村驻村工作队员沟通对接,及时协调解决务工人员困难和问题。
下一步工作中,剑川公路分局将坚持绿美公路建设,不断提升公路服务品质,促进交旅融合发展,推动乡村振兴,让“路途”变“旅途”,让公路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