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梅州发布
今年是实施“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的关键一年。梅县区坚持以头号力度攻坚“头号工程”,区委统筹抓总,突出三级书记抓“百千万工程”,选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发挥好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举全区之力攻坚“百千万工程”,着力做大县域、做强产业、做特镇村、做美乡村、做活文旅、做优生态、做实作风,系统推进强县促镇带村,加力提速建设全省“百千万工程”典型区。
坚持产业为要 增添发展动能
庆达科技智能家电配套产业(梅州)基地一期项目建设现场。
走进位于梅县区城东镇的庆达科技智能家电配套产业(梅州)基地一期项目建设现场,记者看到数台机械设备开足马力、高速运转,近百名工人争分夺秒、挥汗奋战,在各自的工位上忙碌着,一片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
“基地占地面积约46亩,计划投资2.3亿元,分两期建设,预计年底完成首期厂房建设,届时将满足智能家电电机、智能电控板、智能马桶翻盖器电机等系列产品研发、生产的需要,2025年初投产后预计新增年产智能家电电机可达500万台。”庆达科技副总经理廖竣告诉记者,项目的顺利建设离不开梅县区良好营商环境的支撑,相关部门主动靠前服务,也更加坚定了庆达科技扎根梅州、深耕制造业的信心。
为进一步发展壮大智能家电产业,推动聚企成链、聚链成群,梅县产业园区以“园中园”的方式谋划建设智能家电产业园,首期规划面积553亩,于2023年9月正式开园,以补链建链强链为目标,重点打造空调、冰箱、洗衣机等关键零部件生产以及个人护理小家电整机组装的产业链条。其中,已落户梅县区智能家电产业园的庆达科技项目,投产后预计新增产值3.5亿元,带动就业500余人。
近年来,梅县区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树牢“产出思维”,加快构建县域产业集群,推动县域强起来、富起来、旺起来。在培育主导产业方面,梅县区实施延链补链强链工程,巩固提升电力、建材等传统产业,培育壮大高端铜箔、机械智造、智能家电“2+1”主导产业,谋划布局低空经济、新能源等新业态,形成更多新质生产力,加快打造百亿产业集群,推动经济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
同时,梅县区建强产业平台,坚持“筑巢引凤”,谋划推进总投资34.8亿元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园区承载力和产业竞争力。梅县产业园获省批复纳入省产业园管理,梅州综保区实现全域封关运营,国际陆港开通7条海铁联运班列,实现区港联动、海铁联运,让企业享受“港口就在家门口”的便利。
此外,梅县区狠抓招商引资,坚持“一把手”招商,深入实施千名乡亲投资兴业共建家乡行动,抢抓梅龙高铁开通契机,开展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推动主导产业集聚发展、聚能成势。今年1月至10月,梅县区共引进项目47个,计划总投资约130.24亿元,实际投入17.18亿元。梅县区连续五年获全市招商引资项目绩效管理优秀等次。
坚持典型引路 聚焦重点突破
松口镇横东村一栋栋修葺一新的客家风格民居为村庄提升“颜值”。
走进松口镇横东村,一栋栋焕然一新的客家民居映入眼帘,村中随处可见的绿树、花草将古色古香的亭子、颇具客家韵味的院落点缀得更加诗意盎然。据介绍,作为梅县区丙雁松乡村振兴示范带的延伸和松口镇“百千万工程”示范路段的门户,2023年以来松口镇对横东村进行了整体提升。“在开展村庄建设行动中,做到整体协调、点上出彩,形成了农田、池塘、果园、民居、林带、山体层叠、错落有致的生产、生活、生态界面,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松口镇驻横东村工作组组长罗益说。
横东村的蝶变是松口镇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的生动实践。梅县区以松口镇入选广东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镇为契机,围绕打造“南洋海丝路·客侨第一镇”,高标准推进松口古镇保护开发,区“四套班子”包片包村包段推进,开展村庄建设、美丽圩镇建设、古镇核心区复原“三大行动”,分步实施14项总投资11.43亿元的项目。目前,松口印象酒店建成开业,千年古镇正焕发新的发展活力。
由百年历史的旧港务所改建而成的松口印象酒店11月开业。
在推进“百千万工程”典型镇村建设中,梅县区注重多镇多村联动,串联丙村、雁洋2镇13个行政村和1个圩镇长23公里区域,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农房风貌提升等工作,丙雁“三色同辉、三产融合、三线同美”乡村振兴示范带入选省十大乡村振兴示范带,雁洋长教村获评2023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同时,注重串珠成链、集中连片,大力培育3镇26村入选全省第二批典型镇村,带动各镇各展所长、各美其美。
通过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农房风貌提升等工作,雁洋镇绘就了美丽乡村“新风貌”。
近年来,梅县区聚焦点上突破、面上发力、线上拓展,系统推进县域发展、城镇提能、乡村振兴、城乡融合。首先是注重规划引领,在全省率先聘任典型区规划建设总师,整合省城乡规划设计院、中铁广投等力量,按照从山到路、从村到镇一体谋划、一体推进的思路优化规划,提升区镇村规划建设水平。
不管是县城、圩镇还是乡村,梅县区都努力建设美好家园,绘就美丽图景。近年来,梅县区扎实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构建“一中心四片区”城市发展格局,全力办好学校、建强医院、完善“一老一小”服务设施;同时,对标“七个一”建设要求,抓好“六乱”整治,以“小切口”推动圩镇“大提质”,所有圩镇均达到宜居圩镇标准;建好和美乡村,美丽宜居村达92%,久久为功打造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客韵新村。
坚持改革赋能 激发内生动力
在位于雁洋镇对坑村的梅州市华发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基地,记者看到温室大棚里种着番茄、彩椒、小青瓜、水稻……工作人员正忙着修剪枝叶、查看果蔬的生长情况。据介绍,该基地采用华发现代农业首创G-Lab系统平台,实现农业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管理,致力于打造“百千万工程”现代农业发展样板,促进当地农业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140名村民就业。
梅州市华发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基地内,工作人员在修剪枝叶。
在梅州市华发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基地项目建设中,市、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全力支持,雁洋镇和相关职能部门专门派出专班,一对一精准服务,全力解决项目在用地、用水、用电等方面的问题,创造了一周敲定选址、两周签约进场、三周土地平整全面开工的“梅州新速度”,并在今年6月正式建成投产运营,成为我国首个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国产化率超95%、全环境要素智能控制的现代设施农业基地。
该基地的落地投产是梅县区以工业思维发展现代农业,引进珠海华发集团投资4.6亿元,建设华南地区规模最大的山地现代化设施农业项目,年产值超7000万元,土地利用率由16%提升至73%,为山区探索发展现代设施农业提供了新路径。据了解,梅县区近年来突出改革破冰、带动发展突围,谋深做实20项“百千万工程”集成式改革,为高质量发展增添动力。
优化营商环境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梅县区坚持树牢用户思维,打造“速办·能办”政务服务品牌,扩面推广“容缺受理+并联审批+以函代证”,在全市率先成立区审批代办中心,设置“企业开办专区”,企业开办全流程由3个工作日压减到0.5个工作日内,以一对一、点对点服务保障企业发展。今年10月,创芯人智能智造产业项目在梅县区实现“当天考察、当天选址、次日签约”,刷新“梅州速度”。
近年来,梅县区还连片整体推进“光伏+农房风貌提升”一体化试点建设,形成企业得发展、风貌得改善、村民和村集体得收益的多方共赢格局,2023年以来光伏累计发电量4.71亿度、产值超2.6亿元。同时深入开展“三线”整治,统筹南方电网梅州供电局等管线部门资源力量,投入1.6亿元开展“强弱分离+四网融合”建设行动,明确“去除废线、归并散线、檐下走线、合理入地、管线成景”治理原则,健全长效监管机制,美化乡村“天际线”。
在深化基层治理方面,梅县区积极推广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推进“党建+全科网格”,探索出丙村镇芦陵村村规民约积分制、松口镇南下村“313”治理模式等一批先进模式,丙村镇程江村等7个村入选2023年省乡村治理示范村,芦陵村、南下村先后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此外,梅县区基层治理机构人员编制管理改革案例入选全省基层推进“百千万工程”集成式改革典型案例。
来源:梅州日报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