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IP SHANGHAI与上海设计周联合发起的“心跳的申音”——上海声景征集大赛中,有一件投稿作品格外引人瞩目,名为《上海的一天》,这则长达10多分钟的音频,将城市之声与电子音乐、国风曲调相融合,来自地铁、商场、咖啡店的声音化作一串串跳跃的音符,组成了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更令人惊喜的是,这份创意出自一群05后的学生团队之手。戴上耳机,沉浸其中,你会发现,这不仅仅是一段充满活力的旋律,更流淌着新生代细腻的思绪与年轻的表达。
点击播放 上海的一天
05后音乐创新团队,用声音理解城市
青少年耳中的城市之声有何独特之处?他们会如何诠释上海的一天?借着上海声景征集大赛的开展,上海师范大学附属杨浦现代职业学校音乐专业创新团队的队员们随即决定用一首音乐创作来回答这些问题。
于是在生活与学习的间隙,05后们的声音采集工作悄然拉开了序幕。走过街头巷尾,漫步闹市与静谧,大家很快发现,城市的一天,声音是丰满而具有活力的。捕捉那些作为背景存在的、细腻而独特的声响,探寻每个习以为常却又充满惊喜的角落,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沉浸式感知并理解自己所居住城市的好机会。
“早晨的鸟鸣、夜晚的虫鸣、市场的叫卖、交通高峰期的车流声,外国友人的交谈又或者是上海阿姨的方言对话……还有更多微妙的声音,它们共同构建了上海的独特氛围,也体现着这座城市的无限乐趣。”在大家的创作手记中,“节奏”“活力”“多元”是被提及多次的关键词,也构成了整首曲子的风格基调。
除了竖起耳朵,仔细倾听外界的声音,05后的音乐新世代们亦没有忽略个人或群体内在的声音。“声音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反映出城市的生活节奏、社会氛围和人们的情感状态”,从晨光初现的温柔到夜幕低垂的沉思,城市的声音里酝酿着情绪,这样的思绪也被融进了曲子里。
除了活跃的思绪之音,这首音乐作品还有哪些特别的创想?一起来看看青少年作曲家们对作品的解读吧。
青少年们如何理解完整的一天?
整首作品共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为《朝露》《上午的律动》《闹市古今》《夜的思绪》,4位主创均来自上海师范大学附属杨浦现代职业学校22级录音班。
作为开篇,《朝露》由侯添乐同学创作:“《朝露》是一部botanica风格的电子音乐作品,细腻的电子合成音效犹如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温柔地唤醒这座城市。随着旋律的推进,更多的乐器加入进来,展现出上海早晨的繁忙景象。在这热闹之中,又加入了自然的元素——水流,清新的自然之声如朝露般洒满耳畔,滋润着这座城市。”
繁忙而又充满活力,顾寄语同学编创了第二部分《上午的律动》:“在创作前,我先构思了上午的场景,人们忙忙碌碌地开始工作,精力充沛却又略显短暂。对此,我选用了Breakbeat曲风进行创作,从一开始的渐入到pluck慢慢丰富最后lead的加入到达高点,整体风格柔和,短促的音色又增添了一丝活力,上午的时光已然结束。”
《闹市古今》的创作来自于陈定鑫同学脑洞大开的跨时空联想:“一直以来,午后闹市的声音都十分丰富,我于是想到了将现代闹市与古代闹市进行结合,因此曲风采用的是国风。通过闹市的声音引入,再通过钟表声滴答做出时间线重叠之感,最后进入高潮段落,将类似《清明上河图》的热闹情感融入现代上海的繁华都市。”
夜幕降临后的静谧反而衬托了思绪的活跃?对于最后部分《夜的思绪》,张雨翔同学解释道:“这一部分体现了夜间人的思绪跳转,夜深人静时大脑开始活跃,随后思绪逐渐发散,音乐渐渐进入高潮,这段作品用了layback的手法,用摇摆感增强了活跃的感觉。直到最后困意袭来,音乐随之慢慢平缓,直至结束。”
后期整合为23级录音班李家铭同学,在他看来,将不同情感的音乐片段相融合正好可以体现出《上海的一天》的故事性:“后期整合整首作品时,在连接方面特别突出了时间的衔接,从清晨的宁静到午后的热闹,各个风格的情感是相互配合的,从而使得整首作品更具连贯性、故事性。技术手段上,采用了EQMatch为各个时间段的段落之间统一音色,使声音更平衡,在总线上则用到了染色效果来提升整体氛围质感,最终使用AI母带插件进行润色,使之形成一个整体。”
创作团队:上海师范大学附属杨浦现代职业学校音乐专业创新团队李趫屹、侯添乐、顾寄语、陈定鑫、张雨翔、李家铭、蒋奕凡、魏钰馨、周宇遥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