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实事办成率是人大监督工作的重要课题,也是人大代表关注的重点话题。今年以来,泰州市姜堰区蒋垛镇人大积极探索“一米”工作法,构建“三定”新机制,致力将群众“意见”转变成代表“建议”,将群众“心事”转化成为民“实事”。
“最先一米”选定预备事项
“只有坚持‘民生’跟着‘民声’走,不断扩大群众有序参与,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建议,才能最大程度地体现人民的意愿。”蒋垛镇人大主席严本荣说道。为了让“民声民意”浮上来,蒋垛镇把每年12月定为“民生实事项目征集月”,依托数字人大“民意直达”模块,广泛征集群众急难愁盼的需求项目。镇人大以“鑫火”“红飘带”“兵代表”等5个代表“家、站、点”为载体,依托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文旅融合、社会事业等4个代表专业小组,常态组织87名市、区、镇三级人大代表回选区访选民,形成代表建议。聚焦“普惠性、可行性”原则,组织教育、交通、农业、村建等相关条线,论证初选项目是否可立项可推进,先后遴选形成了打造幸福河湖、提档“四好”农村公路、建设村民安置区等民生实事项目清单12条。
“中间一米”票定民生实事
民生实事预选项目涉及产业发展、公益事业、民生保障、“三农”领域等方方面面,如何把“发展所需、群众所盼、代表所提、政府所能”的项目确定下来?蒋垛镇坚持把好“三道关口”,做到权限法定、运行规范、程序简明、稳妥有序。
前置政府“初选关”,坚持多轮分析研判、集体讨论研究“两步走”,统筹考虑项目必要性、可行性、公益性、普惠性等因素,提出民生实事初步候选项目建议方案。突出党委“审定关”,镇党委注重从立项依据、价值度分析等方面进行研究审议,确定候选项目。做好代表“票决关”。按程序召集召开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将审议候选项目纳入会议议程,安排必要时间,保障代表充分审议,最终差额票决出民生实事项目10项,票决结果当场宣布,并向社会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最后一米”评定实事成效
“年初规划建设的两处安置区前期已完成封顶,目前正在进入主体建筑粉刷,预计12月底交房。”蒋垛镇建设和生态环境办公室在年中人代会上进行述职时表示。
为了避免民生实事项目代表票决“一票了之”,真正把“社会热点”变成“民生亮点”,蒋垛镇注重畅通“交办链”。民生项目定后,镇政府按照分工明确、资金到位、安排合理的标准进行审议,明确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制订工作台账,细化任务到月,定期收集汇总项目进展情况。健全“监督链”。镇人大每季度组织人大代表督查视察专题活动,围绕项目实施进度、施工管理、项目质量、资金使用等方面,实行“销号式”管理,推进项目落实落地。延伸“评估链”。注重将上年度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情况满意度测评列入本年度人代会议程,提前组织代表开展“回头看”,形成票决项目完成情况报告,推动票决项目由“办得了”向“办得好”转变。
“一米”工作法的基层实践实现了传统民生项目由政府“配送”变成了由群众“点单”、代表“定单”、政府“买单”、人大“验单”的全链条,真正让广大群众成为民生实事的建议者、决策者、监督者和受益者,进一步丰富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新时代内涵。 张颖 姜婷婷
![](http://n.sinaimg.cn/finance/cece9e13/20240627/655959900_20240627.png)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http://n.sinaimg.cn/finance/72219a70/20180103/_thumb_23666.png)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