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冰家庙

转自:中国政府采购报

【文化中国行】

在李冰家庙

■ 仇士鹏

李冰家庙位于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解州镇郊斜村,是当地李氏一脉纪念先祖——先秦蜀郡太守李冰的祖庙。它看上去简朴而老旧,却和都江堰有着同样的血脉。

李冰,一个谈及中华文明时无法绕开的名字,他用清澈、透亮、温柔的波光作为笔画,在成都平原写下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的预言。古人云“水利兴而后天下可平”,“无数”个李冰从川上走出,无数个水利工程拔地而起,为逐水而居的农耕文明献上宽厚有力的肩膀,泱泱华夏五千年的繁荣昌盛就有了最坚实的基础。

很多年来,由于年代过于久远,史料匮乏,对于李冰族属生地和后裔的研究一直难有定论,甚至产生了将李冰神化,不承认他真实存在过的论调。一直到1974年修护维修都江堰时,在外江里打捞出一尊刻有“故蜀郡李府君讳冰”的石像,这种观点才烟消云散。

世纪之交时,郊斜村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解州镇郊斜村李氏族人李保生写信给都江堰市政协,提出了李冰故里在郊斜村的说法。一言出,天下惊,诸多文史专家联袂前来考证。经过长达四年的严密论证,李冰故里的千古之谜终于在河东大地上揭开,专家们最终判定:“李冰祖籍在楚,生长在晋,为官在秦。”而作为铁证的,除了三本创制于同治时期,后经六次续修的家谱,就是李冰家庙。事实上,家谱也是家庙的遗物。

承载如此重要意义的家庙并不起眼,没有雕栏玉砌,没有辅首衔环,只有苍老的瓦片和声带嘶哑的门户,与武侯祠、孔庙等在气势上相去甚远。但山不在深,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李冰”二字,足以让它在苍茫的人间生出光芒,为世人所瞩目。

《李氏家谱》里记载道:“五十二世祖维渊公暨五十三世祖如岗公,自宋末时父子俱以孝廉补平阳教授,方告任归里,爰卜居是村,创立始祖家庙。”这说明李冰家庙是其五十二世后代李维渊所建。郊斜村的老人说,当年的家庙里供奉着一尊李冰塑像,供桌上是其子“二郎”的云头牌位,上雕“敕封承绩广惠显英王之神位”。每年重要的节日,人们会齐聚于此,重温先祖荣光。正殿之后有田地,由李氏族人耕种,每年的地租等收入供庙里使用以及荒年赈灾。看来,那份“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水利情怀,始终流淌在李冰后人的血脉深处,千百年后依旧不曾褪色。

如今家庙的主体是明清时代的遗骸,两块石碑分别刻着《李氏家庙重修碑记》和《祖庙动工碑记》。经过盐湖区政府的整修,已能重现当年的风貌。朱墙耸立,牌匾高悬,门前的对联写道:“徽号著秦时想当年辅国佑民爵受侯王流风远,治功隆蜀郡即此日御灾悍患心同神圣贻泽长。”屋檐下的插枋枋头雕刻着奇珍异兽,旧时的繁华与热闹似乎还能从梁上传出回声。

家庙里,左右护法神握着铜锤侧身而立,李冰一身红袍,端坐中央,手执七星笏板,面容威严。身旁的对联诉说着他一生的功绩,“功垂蜀道唯公大业昭千古;福泽桑梓为君行袭彰万宗”。在他的身后,红日出于海上,慈悲地俯瞰世间万物。

风缓缓推开了一扇门,也推开了隐隐约约的呢喃,仿佛是我与李冰在虔诚地对话,请教如何用鱼嘴分水,平旱涝;如何用飞沙堰飞沙走石,实现“无为之治”;如何提着宝瓶,将瓶口对着岷江,四两拨千斤地把江水引入成都平原……他的智慧铭刻在水中,矗立在地上,流传在人间,铺展在一双脚所能走到的远方,也弘扬在一双眼所能眺望的四海八荒。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走出了李冰的盐湖大地,也走出了关羽、关汉卿等一批风流人物。这是盐湖的幸运,也是盐湖的福祉。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据说,清明时节,按照惯例,都江堰会举办“放水节”纪念李冰父子,并会邀请李冰后人参加,让他们亲手打开放水的水闸。在取水仪式上,他们用干净的玻璃容器装下都江堰里的岷江水,带回李冰家庙,洒在郊斜村的土地上,让冥冥之中的远在千古的李冰的灵魂能够“感触”到如今都江堰依旧硬朗的身子骨——乘势利导、举重若轻,任由岁月冲刷了两千年依旧稳稳当当,并从水中闻到国富民安、风调雨顺的时代生香。

这一路,虽然比不上取真经,却同样路途遥远,但他们从不放弃取水,那是先祖的荣光,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忘记的根。他们从成都走到运城,从先秦走到新中国,从大江东去的过去走到金鸡报晓的现在,直到最后猛地一洒,晶莹的江水在半空中盈盈有光,既牵动后人缅怀的热泪,又映照前人欣慰的笑容。

我想,只要人间的旱涝不止,人水关系没有抵达真正的圆融与和谐,水利人肩上的担子就不能卸下。在家庙,赓续那份波光粼粼的李冰精神:尊重自然、崇尚科学、开拓创新、为民造福……某种意义上,这不仅仅是李冰后人的家庙,还是华夏所有水利后来者的家庙。行走在岸边的身影,是千年前的蜀郡太守,也是千年后的我们。将古代的工程经验与现代的学术成果融会贯通后,我们是行走在水中的人世间的俚语,也是行走在人世间的水的方言,更要以深情的发音、科学的语法为桥梁,让亲昵、期盼、信任与希冀在陆地与水域交流与实现。“人意尽随流水去,风光都在笑声中。”这是我们不可推辞的义务和不可辜负的使命。

大河滔滔,浩浩汤汤,从李冰家庙里走出的脚印亦是连绵不绝。终有一天,我们脚下的热土,会真正地变成天府之“国”——不仅仅只是成都平原。

(作者简介:仇士鹏,水利水电设计师,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会员。)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李冰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12-02 先锋精科 688605 --
  • 11-29 博苑股份 301617 --
  • 11-25 佳驰科技 688708 27.08
  • 11-22 英思特 301622 22.36
  • 11-18 胜业电气 920128 9.1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