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水运网
11月14日,湖北武汉东风汽车云峰工厂,一辆岚图品牌纯电SUV与大屏幕上10家中国主流车企10款新能源车同步下线。当日,我国新能源汽车年产1000万辆正式达成。
中国成为全球首个新能源汽车年度达产1000万辆的国家。这不仅是我国汽车产业电动化转型进程中的标志性事件,也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之路上的重要节点。
6年实现从年产百万辆到千万辆的跨越
2012年,年产1.3万辆。
2018年,年产115万辆。
2024年,年产预计1200万辆。
只用了6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了从年产百万辆到千万辆的跨越。
抓住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的历史机遇,率先改换新赛道、培育新动能、铸就新优势。短短1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实现了从1万辆到1000万辆的快速增长,还拥有了改变全球汽车产业竞争格局、重塑产业模式、打造世界级品牌的重要机遇。
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今年1至10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77.9万辆和97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3%和33.9%。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39.6%,新能源乘用车新车销量占比更是连续4个月超越传统燃油车。
关键核心技术持续突破——
大规模量产三元电池单体能量密度达到300瓦时/公斤,建成涵盖基础材料、单体电芯、系统集成、制造装备、回收利用等在内的完备动力电池产业体系;驱动电机峰值功率密度超过10千瓦/公斤,最高转速超过2万转/分钟;800伏碳化硅电驱、5C超快充加速普及;纯电动乘用车百公里平均电耗逼近12千瓦时规划目标。
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稳步提升——
“三电”(电池、电机、电控)技术逐步建立起竞争优势,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应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主流车企相继实现大语言模型上车,并陆续量产端到端高阶智能辅助驾驶,国产大算力芯片、毫米波雷达、中央计算平台等相继取得突破并陆续实现装车应用。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表示,首次有一个国家年度内达成了100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目标,这是有着极为重要意义的里程碑。对于中国来说,是我们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坚实的一步,同时也意味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迈上一个新台阶,汽车工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也是我国新质生产力和高质量发展的一个代表。
全球市场研究公司Rho Motion最新数据显示,10月,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35%,其中中国销量更是大幅飙升54%,从而拉动全球市场的增长。Rho Motion的分析人员认为,随着11月和12月这两个季节性销售旺季的到来,中国电动汽车市场没有显示出放缓的迹象。
“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的快速发展,将为汽车产业智能化转型奠定坚实基础。同时,我国汽车产业向新能源转型的先发优势正在转换为引领全球汽车产业变革的新动能,将为全面推动全球汽车产业绿色低碳发展贡献中国力量和中国方案。”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说。
技术不断突破有效解决用户痛点
“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有望突破40%,2026年将超过50%,逐步占据汽车市场主导地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欧阳明高表示,城市导航辅助驾驶加速落地、快充技术普及以及极寒工况下“三电”效率的突破,将进一步拓展新能源汽车的使用地域与场景。
比亚迪日前发布全新纯电平台e平台3.0Evo,通过五大全球首创技术集群,在实现92%的系统综合效率的同时,低温充电时间缩短40%、低温续航提升45公里、高温续航提升60公里……比亚迪有关负责人表示,新平台的技术突破,将有效解决纯电车型用户里程焦虑、充电时间长、低温性能衰减等痛点。
长安汽车全球研发中心N1发动机可靠性试验楼,26号电机试验室的台架上,下一代昆仑增程系统的增程器和电驱正在进行性能集成标定。“9月上市的‘阿维塔07搭载’的昆仑增程,创下了一升油发电3.63千瓦时的超高油电转化效率。”长安汽车新动力开发部经理王显刚说。
发动机热效率46.5%、可在零下35摄氏度低温环境中正常工作、极限续航2390公里……10月底,吉利汽车集团发布雷神EM-i超级电混系统,综合运用高效燃烧、11合1混动电驱等首创技术,实现了更长续航、更低油耗,做到车辆在满电、亏电状态下驾驶体验无差异。
在动力电池领域,宁德时代日前推出“骁遥”增混电池,凭借纯电续航超400公里、充电10分钟补能超过280公里,以及零下40摄氏度极寒环境下可正常放电、零下30摄氏度可正常充电、零下20摄氏度性能基本达到正常水平的性能突破,大幅提升了增程和混动车型在西部地区以及冬季极寒的西北、东北地区的使用体验。
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10月11日,领克Z20在意大利米兰发布。”吉利汽车集团高级副总裁、领克销售公司总经理林杰告诉记者,下一步,领克将提升销售比重,为发力欧洲、布局全球的下一阶段发展奠定基础。
前不久,零跑汽车创始人、董事长朱江明先后走访了西班牙、意大利、德国等国的多座城市,亲身感受到新能源车型在欧洲市场的潜在市场需求。
“去年与欧洲本地车企成立零跑国际后,我们快速布局销售服务渠道,已在欧洲设立了300家门店。下一步,企业将积极部署本地化生产。”朱江明说。
无论怎样,走出去都是进阶全球化车企的必然之路,现在整个产业结构和市场格局在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我们怎样才能找到出海的新解法呢?
“中国品牌在新能源、智能化方面已形成优势。”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说,在全球化道路上,中国汽车品牌要与当地企业合作共赢。
许海东表示,去年中国已经成为汽车贸易出口的第一大国,但是汽车产业有其自身规律,完全依靠贸易出口是不可持久的。真正的汽车出海,它最终是要到目的地,要到海外的消费市场去直接投资。
“在整个出海过程中必然伴随物流、金融、售后服务,以及供应链的协同出海。如果企业打算在海外直接投资,更是要到目的国去建自己的工厂,建自己的供应链体系,同时金融、服务等方面都要跟上,未来中国车企会面临很大挑战。”许海东说。
跨国品牌迈入本土化2.0发展新阶段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今年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创下历史新高,接近55%。值得注意的是,除中国品牌积极拓展新能源市场外,宝马、雷克萨斯、奥迪等外资豪华品牌在电动化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同样不俗。
11月7日,奥迪与上汽合作开发的全新纯电概念车在上海首发。“这是奥迪在中国发展的重要一步。”奥迪全球首席执行官高德诺表示,中国合作伙伴的创新速度和势能、中德双方团队接力研发的高效率,大大缩短了奥迪新产品进入市场的时间,未来3年,按照奥迪标准打造的3款全新车型将陆续上市。
2024年底,奥迪位于长春的PPE工厂将建成投产。PPE是奥迪与保时捷共用的高端电动车平台,将生产全球同步的奥迪家族最新高端电动汽车,采用800V高压架构,拥有更快的充电速度以及搭载更大的电池包,同时引入E3 1.2电子架构,提升智能化技术底座。
高德诺表示,“相比中国品牌电动汽车,奥迪PPE平台电动车将在设计、质量、性能、驾驶动力、充电、续航里程、充电速度方面具有卓越表现。”据悉,PPE平台的首款车型奥迪Q6L e-tron将会在2025年年中推出,新车将根据中国市场需求进行全方位升级。
数据显示,宝马集团至今在中国市场的新能源车销量累计已达40万辆,迈入新的里程碑。今年前9个月,宝马集团在中国交付超过7.6万辆新能源车。其中,宝马纯电动车型销量同比增长8.1%,主要归功于宝马i3、iX3、iX1等国产电动车型。
有业内人士指出,宝马集团清晰的电动化战略,是宝马电动车销量增长的主要原因。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高翔表示,将在中国市场继续推进电动化进程,电动化方面按照计划,明年新世代车型开始投产。同时,首款车型投产后的24个月内至少将有6款新世代车型推向市场。据了解,新世代车型采用全新开发的电子电气构架、第六代eDrive电力驱动系统等。
面对汽车业“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雷克萨斯早于2019年发布电气化愿景(Lexus Electrified),加速推进旗下电气化产品阵容不断进化。得益于RX和RZ等电气化车型的加入,2023年雷克萨斯全年在华销量同比增长3%,达到18.1万辆,其中电气化车型占比高达47%。
据悉,雷克萨斯是同级别豪华车品牌中唯一提供涵盖燃油、油电混动(HEV)、插电混动(PHEV)和纯电动车型(BEV)的品牌,完善而又丰富的产品谱系充分地满足了豪华汽车用户的多元需求。进入2024年,雷克萨斯1—9月取得13.29万辆销量,同比增长9%,蝉联进口车销量排行榜榜首位置。10月初,雷克萨斯LX系列推出首次搭载混合动力系统的LX 700h车型,标志着LX也迈入电气化序列。
跨越年产1000万辆门槛,中国新能源汽车站在了新起点。汽车行业正加大战略转型、产业协同、技术创新、市场拓展、品牌向上力度,向着“汽车强国梦”一路前行。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