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冰箱贴怎样“贴”住年轻人的心

看冰箱贴怎样“贴”住年轻人的心
2024年11月18日 07:01 媒体滚动

转自:中国旅游报

□ 本报记者 王诗培

“国博凤冠冰箱贴又改规则了,新出的通知:每人限购两个”“先是勇闯国博,后是幸运遇上藻井开启线上预约模式,北京最难到手的冰箱贴,终于集齐了”……最近,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凤冠冰箱贴和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的天宫藻井冰箱贴因购买不易,成为网友热议的话题。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和景区将镇馆之宝或是特色景点制作成精巧的冰箱贴文创,受到消费者的欢迎,甚至出现大排长龙的购买盛况。对此,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基础部主任、工业设计系教授邱松认为,这些冰箱贴之所以“出圈”,关键是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唤起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与热爱,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频频接流量

在小红书上搜索关键词“冰箱贴”时,记者看到,有高达256万+的相关笔记数量,让人大开眼界。

不怪年轻人疯狂心动,引发抢购热潮,“小红薯”们展示自己购买的冰箱贴,个个精美异常:栩栩如生的立体青铜器、玉器、陶器完美复刻了国宝文物的神韵;几个代表景点拼起来就是一幅完整的城市地标建筑;使用手机扫描二维码进入小程序后,将摄像头对准冰箱贴,手机屏幕就会呈现出有趣的动画效果……而最近爆火的天宫藻井冰箱贴,除了还原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的馆藏文物“万善正觉殿天宫藻井”真实结构外,还可以拆分成5层,既可以分开摆放,展示藻井的不同部分,也可以叠起摆放,恢复完整的藻井形态。这款冰箱贴的最后一片星空采用了夜光材质,黑暗之中能发出柔柔的光芒,充满了神秘色彩。

除了设计精巧、材质各异,冰箱贴的功能也变得多种多样,比如有的可以充当开瓶器,有的可以当小夜灯为家居生活增添一份别致氛围,还有的变身小花瓶,人们可以根据个人喜好插入花草,既实用又具有观赏性。

另外,也有些冰箱贴因为工艺精湛受到人们的追捧。比如,杭州博物馆以“明星”文物——元景德镇窑影青釉里红高足杯为灵感,研发的影青釉里红高足杯冰箱贴,因为颜色比较“少女”,自带“晒红”,其独特的视觉冲击力正中年轻人的审美。杭州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这款高足杯之所以呈现如此美丽的颜色,是融合了影青与釉里红两种施釉工艺。本身文物自带流量,又因为冰箱贴需要手工上色,无法批量生产,所以一度被观众买断货。

文创产品策划运营师、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视觉传达教研室副主任丁健说:“设计一款冰箱贴至少要一周的时间,尤其是以文物为原型创作的冰箱贴,设计者更需要查阅大量资料,才能尽可能地还原文物原貌。此外,有些文物工艺本身比较复杂,也增加了设计仿制的难度。而从设计出样到批量生产还要两三个月的时间。”

邱松介绍,如今的冰箱贴不仅题材类型丰富多样,讲故事的能力不断增强,而且科技含量也在不断提升,特别是3D打印技术等新科技正跟文创结合得越来越紧密。

集邮式收藏

“我家的冰箱贴已经超过冰箱的价格了。冰箱贴不占地方,出去旅游买好多个带回家也不会重。”最近来北京游玩的深圳客人刘阳说,她来北京玩只买了冰箱贴。从天坛、故宫走到中国国家博物馆再走到南锣鼓巷,天坛、脊兽、人民大会堂、龙邮票等各式各样的冰箱贴被她收入囊中。“以前老一辈人是集邮,我们现在是集冰箱贴。”

记者发现,冲着“限量款,区域限定”,有不少人甚至会专门去各大城市收集一套完整的限定冰箱贴。在北京市民陆先生家中,由多块黑磁板拼成的两面墙的冰箱贴展示区,非常引人注目。上百个博物馆文物冰箱贴和地域特色冰箱贴,再现了旅游目的地浓厚的历史文化和美丽的景色。“我收藏的冰箱贴已经有几百个了,大部分是在博物馆和景区买的。”陆先生说,每一个冰箱贴都承载着他的一段旅程记忆,为了一款长信宫灯冰箱贴,他还曾专门驾车到石家庄市的河北博物院购买。

“就像古人结绳记事一样,我把购买的冰箱贴做了个文档列表,写明在哪里、什么时间购买的。每次看到这些东西我就能想起看到了什么文物、什么景色,学到了什么知识。”陆先生介绍,他专门设计了展示区,既装饰了家居氛围,也能向来玩的亲朋好友炫耀自己的旅行经历,一举多得。

“如今,越来越多文创产品的走红,一方面来源于文博成功的创造性转换,迎合了年轻一代消费者对文化、文物的消费兴趣,另一方面也契合了年轻人的消费倾向。”邱松说,因为喜爱文创产品,不少消费者将目光转向文物、建筑和地域文化本身,愿意花时间去了解它们所承载的历史和故事。

适应新需求

记者发现,随着越来越多的冰箱贴“出圈”,供不应求的情况让它们在二手平台上也受到欢迎,有的还卖出了高价。

为了防止“黄牛”恶意抢购,一些博物馆采取了限购措施,即每日限量发售,每人每日只能购买一件。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还在支付宝小程序上开设了天宫藻井冰箱贴的线上预约通道,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线下排队的拥挤状态。

“断货王”的难买,让不少“小红薯”推出了购买攻略,指导大家几点起床、几点排队,如何尽快到达购买位置。而限量发售、提前预约,也引起了很多网友质疑相关单位是否在进行饥饿营销。有消费者说,自从开启线上预约后,冰箱贴几乎是“一秒售罄”,购买变得更加困难。针对此类质疑,有博物馆也公开回应说,因产品工艺复杂,从定制、组装、包装到质检都需人工参与,为确保质量无法快速出货,只能限量发售。

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介绍,如天宫藻井冰箱贴一样的文创产品受到人们的关注,吸引了更多的客流,这有利于博物馆和景区的知名度的提升,但是希望大家还是能更多地参观博物馆,了解其中的历史文化,而不只是来买个冰箱贴、打个卡。“毕竟文创产品只是文化输出的一种方式。”

丁健建议,若要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提升生产效率、加大供给,相关企业可以采取半手工的生产方式,比如精细制作部分交由人工完成,其余工序由机器来执行。另外,就是多出新品,以缓解供不应求的状况。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文物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11-25 佳驰科技 688708 --
  • 11-22 英思特 301622 --
  • 11-18 联芸科技 688449 11.25
  • 11-18 胜业电气 920128 9.12
  • 11-15 红四方 603395 7.98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