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南湖晚报
N晚报记者 朱胜伟 黄 烨 通讯员 李思雨 朱凌霄 漫画 张利昌
千年岁月在乌镇静静淌过,化为古镇里的一棵树、一座桥,抑或是一块布。
穿过一片金黄稻田,便是桐乡市乌镇镇横港村的周家老宅,大红或大蓝的布匹在小院里随风飘动。虚掩的门后,传来带货主播的阵阵吆喝声。
穿着自家的土布衣服,“桑在云间”品牌设计师徐进轻抚布匹,一脸自豪地说:“土布一点也不土,依然很‘潮’、很有生命力。”
从上海到乌镇,从动画设计师到服装设计师,“80后”徐进把江南老婆婆压箱底的土布,做成了直播间里的抢手货,甚至漂洋过海卖到了国外。
人物名片
徐进,1983年出生于安徽铜陵,2009年创办上海谷蝶动画设计有限公司,曾参加2010年南非世界杯官方动画片制作,参与作品曾获上海白玉兰最佳动画剧本奖。2018年,他被土布吸引来到桐乡,与人合伙创立“桑在云间”服饰品牌,自学服装设计,专门对土布进行创新设计。
动画设计师的“土布情缘”
“桑葚染的布又香又美,这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颜色……”打开徐进运营的账号“布遗集”,全是他介绍土布的短视频,不仅有蓝印花布、大红大绿的床单,还有他亲手调配的植物染料,隔壁养蚕的老奶奶偶尔也来出个镜……
曾经的他只身闯荡上海,从动画导演一路摸爬滚打,最后成了一家动画设计公司的老板。之所以跨界“玩”起土布,他直言是“偶然的一见钟情”。
2018年,徐进受邀来到合伙人的家乡——桐乡。正好见到一位老人从樟木箱底缓缓抽出一匹布料,那是她为自己织的嫁妆,尽管存放了几十年,但布匹纹理清晰,颜色甚至还很鲜亮。
“感觉这匹布是‘有温度的’,能感受到织布人的匠心。”至今,他还清楚记得那匹布的质感,有着一种别样的魅力。
徐进从合伙人处得知,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桐乡农家人都是自纺自织土布。一匹轻飘飘的布背后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蓝印花布印染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土布织造技艺被列入桐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以前,桐乡人嫁女儿都要准备很多布匹,布越多代表家人的祝福越多。”透过这些土布,徐进被当地的文化和习俗深深吸引。
因为一块布,他决定从快节奏的上海来到“从前慢”的乌镇。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土布、复兴土布文化,徐进与合伙人再度联手。
他们行走在桐乡的老街旧巷、乡村田野,四处收购土布。一匹又一匹布料将仓库慢慢填满,工人们将布料进行浸泡、清洗、消毒……时光的印记和曾经的织布手艺,在阳光下焕发新生。
对于“桑在云间”这个品牌,徐进这样解释:“桑,是因为桐乡过去遍植桑林,有悠久的蚕桑文化。云间则有多重意思:一来我们从松江来桐乡创业,松江古称‘云间’;二来蚕宝宝吐丝在我看来像云一样;三来我们在互联网上推广土布,互联网也被比喻为云。”
土布生“花”焕发新光彩
“宝子们,这件对襟盘扣的上衣,面料是经典老布,仔细看这些红色和银色的花纹,非常精致……”上午9点多,直播间已经热闹了起来,主播们正忙着给“粉丝”展示用土布制成的衣服。
很快,就有人在直播间下单了。短短半小时,就有五六件衣服找到了主人,被整齐叠放进快递袋中。
“不同花色的老布搭配在一起别有韵味。”“这些衣服让我想起了我奶奶。”“衣服很好,就是很难抢到啊!”直播间里,网友不停地和主播互动。
徐进骄傲地告诉记者,如今他们的“粉丝”已有几十万人,抖音等平台的3个直播间日均卖出200多单。许多款式都是独一无二的,网友看到心仪的衣服还要拼手速。
与直播间里的火爆不同,在制成衣服前,许多布料很长时间“无人问津”。
“年轻人都觉得土,不喜欢。”徐进还记得,桐乡崇福一位70多岁的老奶奶说这句话时的落寞神情。当老奶奶听说徐进能把土布重新做成衣服,特地把自己的嫁妆翻了出来。老人说,那些布料压在箱底五六十年了,如果能遇到喜欢的人,也算是物尽其用了。
“这些布是老人和家人一梭一梭带着期待织出来的,接过布料,也接过了老人家的祝福和期待。”徐进十分感慨。每次收购,都是一段难忘的故事,他仔细听着难懂的土话,认真记录每一位奶奶的织布绝活,以及她们的青春往事。
正因这些故事,徐进自觉担起了某种传承之责。年轻人不喜欢土布了吗?他始终认为,被用心对待过的土布,一定会遇到用心对待的人。经过他的设计,纯手工织造、纯植物染料染制的土布衣服,成了直播间的抢手货,有了不少追捧者。
开始时,徐进的妻子也不能理解他,为什么放弃上海的舒适生活,到小镇去和土布打交道。她悄悄蹲了几次直播间,遭遇了看中的衣服抢不到后,也渐渐认可了他:“原来那么多人喜欢这些布料做的衣服。”
随着交易量上升,光用收购来的土布制作衣服,已经不能满足“粉丝”的需求。为此,徐进翻出了收购时记的笔记,开始学习织布染布技艺,还找了一个作坊,尝试复原土布制作技艺,让它一直传承下去。
让更多年轻人爱上土布
“谢谢你,让我在海外找到了家的感觉。”今年3月,直播间“粉丝”阿英的突然造访,让徐进既惊讶又欣慰。
原来,阿英是一位出生在桐乡屠甸、如今生活在美国的华人,平常一直在倒着时差追直播。在海外穿上故乡的土布衣服,身边人都夸衣服很漂亮,满满的Chinese style(中国风)。
不只是阿英,许多买家会在后台给徐进发私信,分享穿衣感受。他微笑着告诉记者:“大家都说,土布的经纬间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穿上土布衣服,就是将‘活着的文化’穿到身上。”
其实,徐进还有一个心愿,那就是建一个“土布博物馆”——不仅要陈列各种材质、各种花纹的布料,还要能展示土布制作技艺,甚至让参观者亲手参与布料、衣物的制作,“我称它为‘布遗集’,让关于布的非遗技艺传承下去,走进大众生活。”
如今,他的愿望即将实现。周家老宅,让他的布料和梦想都有了更好的归处。
院子用来晾晒布料,进门处设计了许多镂空的格子,用来放各种材质的布匹,房间里是直播间……老宅被徐进充分利用,每一处设计都让土布更“潮”了。
为了带动当地就业,徐进还在村里培养和招募主播。意外地,招到了一位叫苏苏的兼职主播,她曾是这座老宅的住户。穿梭在城市和古镇之间,穿梭在现代生活和土布文化之间,苏苏对土布也有了新的理解,“作为小镇出来的青年,我在直播间介绍土布,就是在介绍我的家乡。”
一个人的热爱,正在变成一群人的热爱,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桐乡土布。通过徐进,通过苏苏,通过阿英……在年轻人的奇思妙想和努力推广下,桐乡土布正在走向世界。
古老的乌镇,离“世界”并不远。不远处是乌镇横港国际艺术村,来自各地的青年找到了“诗与远方”;即将召开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又会聚集各大互联网公司和科技人才。
院子里的银杏树树叶正在慢慢变黄,陪伴着徐进研究土布、设计衣服、直播带货。透过互联网,人们看到土布在传统文化的创新中开出“新花”。
朋友圈
在互联网的偶然遇见,让我每天隔着半个地球“蹲直播”,土布的柔软舒适加上新颖的设计,真的让人很“上头”。当我穿着用土布制作的衣服站在美国街头,看到一双双带着新奇和欣赏的眼睛时,不禁挺直腰板。希望有更多像徐进一样的设计师,让中国的传统文化更时尚、更有生命力。
——“粉丝”阿英
非遗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活态呈现和民族集体记忆的重要载体,正不断吸引和汇聚着青春力量。从“古老、稀缺”到“跨界、潮流”,从创意到产品,非遗与文创交织碰撞再到深入融合,在“互联网+”的加持下,正在不断“破圈”“出圈”,生动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嘉兴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嘉兴市非遗保护工作专家库专家屈正林
毕加索所言的“美只有变化而没有进化”的论断,又得到了一次成功的例证。
土与洋之间的距离,被这位慧眼独具的年轻人一个对折,就合二而一,顿时魅力无限了。
能感觉到桐乡土布“有温度的”的人,是对现实生活充满了遐想与热情的人,中国的“活着的文化”必能在这样的热情注视下绽放异彩,引动东西半球的共同欢呼。
古镇的新潮,是一种必然;土布的年轻,是一种哲学。
——浙江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副会长、鲁迅文学奖获得者黄亚洲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