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丨走进“长三角” 探寻气象助力绿色发展之路

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丨走进“长三角” 探寻气象助力绿色发展之路
2024年11月14日 09:07 中国气象新闻网

编者按:长三角地区以4%的国土面积,聚集了全国约17%的人口,创造了全国近1/4的经济总量,是经济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10月底,“中央媒体走基层看气象——绿镜头·发现中国”暨“智慧气象赋能长三角绿色生产力发展”2024年长三角一体化主题采访活动在上海启动。报道组先后走访上海中心大厦、中石油江苏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浙江安吉、安徽黟县等地,聚焦长三角气象部门近年来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和关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一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所取得的成就,挖掘三省一市气象部门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服务长三角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障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等方面的生动实践。

上海:“气象×金融”乘出服务新模式

走进上海数据集团,数链网络、绿色金融服务平台、公共数据开发利用平台、保险智能理赔场景、中国(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在各类科技感满满的数智成果中,不难窥见气象数据的身影。

在大数据时代,上海气象部门锁定“气象×金融”这道命题,在金融领域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大胆探索创新场景,激发气象数据要素潜能和乘数效应,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新动力。

上海市浦东新区陆家嘴 上海市气象局供图上海市浦东新区陆家嘴 上海市气象局供图

绿色金融平台“上新”气象专栏

最近,上海绿色金融服务平台新增“气候风险管理”专栏,将气候风险管理嵌入绿色投融资项目申请和服务环节。

上海市联合征信有限公司战略部负责人宁列介绍,在此专栏里,企业和投资人可以申请相关服务,气象部门通过大数据和专业分析,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气象服务。

上海气象部门面向各类绿色项目,提供气候变化监测、气候风险识别及评估和气候变化应对等三大服务,将海量气候风险数据和专业气候分析能力相结合,帮助气象高敏感行业提升气象灾害、气候风险管理能力。

宁列介绍,针对气候高敏感型项目,气象部门协助投资方和业主,在项目规划、建设、运营全生命周期进行气候风险系统的识别、评估和管理,实施有效的气候风险管理策略。

目前,上海市气象局聚焦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发展和金融风险防控等关键领域,积极谋划金融气象创新中心,依托世界气象组织(WMO)城市多灾种早期预警卓越中心和上海亚太台风研究中心的国际平台优势,致力于打造“气象数据×金融”创新平台。

利用天气指数 实现“触发即理赔”

在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领域,“气象+保险”模式正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和社会价值。

2024全球数商大会上发布的“创新智能理赔场景”,是农业保险领域的一款气象数据产品,也是政企数据互通的重要应用场景之一。它以天气指数为触发条件,简化理赔流程,实现“触发即理赔”,提升农户理赔和保险公司资金周转效率。

不仅如此,上海气象部门在对外经贸、农业、道路交通等保险领域创新应用气象数据产品,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

“我们将保险产品的承保理赔约定编写成智能合约。当气象预警触发时,可通过智能合约发起自动理赔,将赔款支付给保户。”太平洋安信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信息技术部总经理黄阳春说。

“多样化的公共民生数据服务以及商业化气象数据服务可以为金融以及经济领域赋能,为农业保险公司带来更高效的风险管理手段。”黄阳春表示,保险公司可借助气象大数据,加大研发创新产品力度,促进农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上海气象部门将继续深化“气象×金融”服务模式创新,推动更多创新场景服务落地,加强跨部门合作与信息共享,构建更加完善的服务体系。同时,还将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王晨珏

江苏:做好“绿色接力”保障 LNG 源源不断海上来

10月29日下午,台风“康妮”带来的风雨尚未抵达。来自卡塔尔全长345米的“乌姆”(UMM SLAL)轮正抓紧完成收尾工作,以便当晚赶在风雨来临前安全驶离。它送来的液化天然气(LNG)正经过卸料臂进入管道,源源不断地从船上输入储罐,再输送到江苏省乃至华东地区的千家万户。

阳光岛这座人工小岛占地面积仅3平方公里,却拥有6个巨大的LNG储罐,总容量达108万立方米。如今,它是长三角地区规模最大的清洁能源输气站,也是江苏气象部门精细化能源气象服务的最佳实践地之一。

近年来,为更好地服务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江苏省气象部门打造“气象+园区+企业”的石化服务体系,研发“中石油江苏LNG接收站气象保障服务平台”以及“省级支撑、市级指导、县级服务”的省市协同、市县一体气象服务模式,实现研发、技术、产品、应用、服务的精准“咬合”。

江苏省如东洋口港阳光岛全景俯瞰 图/张晟江苏省如东洋口港阳光岛全景俯瞰 图/张晟

“中石油江苏LNG接收站气象保障服务平台”由省气象台牵头构建,基于园区定点实况,融合多源气象资料监测数据,制作多要素数值预报、雷电预报预警、海洋气象预报等服务产品。

南通市气象局提供全天候预报产品0到20天无缝隙递进。在发生特殊天气过程时,提前推送重要天气专报或开展24小时加密服务,提醒做好灾害防范和应急处置。

如东县气象局在提供全天候预报产品服务的基础上,还在LNG船舶接卸期间增加每4小时一次的加密服务。此外,天气咨询24小时“在线”,保障小岛应对各种突发天气。

根据LNG接收站港口码头和LNG储存基地两大主要作业区域的不同气象服务需求,江苏气象部门提供了针对性预报服务。

“LNG运输船进出港需要满足风力不超过6级、浪高不超过1.5米、能见度不低于2000米等条件。”中石油江苏LNG公司生产设备部经理刘涛说。

因此,在港口接卸方面,江苏气象部门重点监测大风、低能见度等影响因素,提供阳光岛海域多要素无缝隙递进式精细化预报产品,便于LNG接收站确定船舶靠泊接卸的最佳时段,增加有效作业时长。

鉴于LNG储存更“担心”雷电这类灾害性天气,一项未来2小时、逐6分钟的短临预报和自动化雷电三级预警提醒应运而生。如东县气象局副局长符云鹏介绍,“根据雷电活动距接收站距离的远近,我们设置了20公里、10公里、5公里三大区域,分别触发三、二、一级雷电预警。”收到平台预报预警内容后,LNG接收站会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保障人员安全和仪器正常运行。

“冬季天然气保供,是事关人民群众温暖度冬的大事,是‘国之大者’。”刘涛说。眼下即将进入冬季天然气保供期,能源运输工作将在这座岛上持续进行,而精细化气象服务也将伴随始终,书写江苏气象部门支撑清洁能源发展的新篇章。(丁昕彤

浙江:擦亮金字招牌 助力安吉白茶绿叶变“金叶”

俗话说“好山好水生好茶”。10月底,走进浙江安吉的万亩茶园,群山起伏,满眼葱郁。优质的生长环境成就了安吉白茶色如玉霜、甘甜鲜爽、香郁持久的特质。2023年,安吉白茶品牌价值达52.06亿元,连续14年跻身中国茶叶类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十强。

近年来,浙江气象部门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的嘱托,大力推动气象高质量发展,为经济社会赋能增益,促进安吉白茶更兴旺、农村更繁荣、农民更富裕。

浙江省安吉白茶茶园 安吉县气象局供图浙江省安吉白茶茶园 安吉县气象局供图

精细化服务 推动品质与品牌双提升

2023年,溪龙乡安吉白茶种植面积达2.2万亩,产值7.8亿元,种植户人均纯收入52349元。

为做好科技支撑和服务保障,安吉县气象局在茶产区建立精细化梯度观测站网,构建“智能网格预报+农业气象”业务服务体系,相关数据融入“安吉白茶产业大脑”数字茶园管理系统和“安农百事通”数字平台。

237家茶企被接入“安吉白茶产业大脑”进行统筹管理。通过物联网技术,气象人员实时监测茶叶生长环境,确保茶叶生长环境优良。

针对气象类问题,茶企可通过“安农百事通”进行线上问诊。安吉县气象局还将白茶生产过程中气候条件等信息集成于茶叶溯源码传递给消费者,提高其对茶叶品牌的认知度和信任度。

“我们在全国首创‘安吉白茶低温气象指数和干旱指数’特色保险,茶企可通过平台在线申请理赔,近4年累计为茶企、茶农减灾理赔1813万余元。”县气象局副局长尹浩介绍。

此外,县气象局在省内首创5公里空间分辨率的安吉白茶监测预报预警服务产品。在省气象局牵头组织下,省市县气象部门及农业技术力量共同编制《安吉白茶气象服务手册》及《安吉白茶气象风险区划图集》,为开展茶叶气候品质评价和全方位气象服务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实证分析,以科技赋能安吉白茶品质提升。

“定制化”服务 支持经营主体发展

近年来,安吉县气象局通过与多部门协作,定期更新安吉白茶经营主体信息,并根据服务对象经营特点,设置分众化、定制式的服务渠道和服务产品。

为更好开展“一对一”定制服务,县气象局组建气象服务小队,协同多部门成立专家联盟,提供量身定制的专业服务。同时,联合省茶叶气象服务中心、县茶叶站,为白茶种植采摘提供专业的农事建议。

安吉县雅思茶场位于安吉白茶的核心产区溪龙乡黄杜村,是安吉白茶的龙头企业,也是县气象局最早的服务对象之一。

“气象局为我们提供服务已有十多年了,我们根据安吉白茶专题天气预报安排农事。”雅思茶场负责人薛勇介绍,今年3月27日,在采摘期间,他收到了白茶气象服务短信,提示29日最高气温将升至27℃。气温高,会导致茶叶中茶多酚含量升高,变得苦涩。“接到信息后,我及时根据天气情况抢收茶叶,白茶的品质得到了保障。”

“县气象局对白茶产业的服务非常周到,还定期走村入户,为公众科普、培训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全乡对气象服务非常满意。” 溪龙乡乡长吴欣说。(赵宁

安徽:“气象+文旅”绘就徽风皖韵秀美画卷

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强调,要进一步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发展全域旅游,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

近年来,安徽气象部门聚焦“气象+文旅”,高效助力文旅融合,积极融入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与文旅部门协同联动,深化气象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系统提升旅游气象服务保障能力,将“金山银山”转化为绿色生产力。

安徽省黟县塔川秋色 黟县气象局供图安徽省黟县塔川秋色 黟县气象局供图

运用气候资源 开拓全域旅游“新蓝海”

11月的安徽黟县塔川村,漫山遍野的乌桕树与白墙黛瓦共同构成一幅绚丽多彩的秋日画卷。

“黟县既有洁净清新的空气,又有秀美的田园风光,气候康养旅居为黟县布局全域旅游新赛道注入新活力。”黟县副县长饶罡明说。

依托优越气候资源,黟县争创气候品牌,推进气象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我们与县气象局围绕各类康养气候类型,制定特色研学旅游路线,推进气象景观资源向康养度假产品转化,有力带动地方文旅经济发展。”黟县文化旅游体育局副局长周涛涛介绍。

今年7月,安徽省气象局联合省文化和旅游厅印发《安徽省气象旅游融合发展实施方案》,为深挖和利用优质气象资源,促进气象和旅游融合发展提供指南。截至目前,安徽气象部门联合地方已梳理出天气、气候、气象科普等气象旅游资源1000余处,形成全省气象景观资源数据库,通过摸清气象资源底数带动“气候+文旅”产品开发。

科技赋能 提升旅游气象服务能力

每年秋天,“秋叶何时红”“赏秋何时佳”都是奔赴黟县塔川赏秋的游客最为关注的话题。

“通过对红叶生长习性及历史观测资料统筹分析,我们利用黄山市智慧气象综合服务平台,建立了综合预报模型,借助当地政务、文旅宣传公众号发布红叶观赏期预报。”黟县气象局局长章威介绍。

此外,安徽气象部门还研发云海、雾凇等气象景观预报产品,赏花、观星、露营、航拍等旅游活动气象指数服务产品,让气候景观“可遇亦可求”。

在黟县关麓村帐篷客酒店,一个气候康养旅居环境综合监测站正实时采集负氧离子、PM2.5、紫外线、光照强度等数据,测算空气清新度、洁净度等级,游客可实时扫码查看各类康养指标。“气候康养旅居监测站的建成可以让游客直观地感受黟县气候资源优势,帮助吸引更多游客。”酒店负责人朱景荣介绍。

近年来,安徽气象部门持续织密生态旅游气象监测网,在高端酒店、景区等地建设气候康养监测站,以气象数据为旅游活动提供有力保障,为全域旅游画卷添彩。

以气象赋能点“绿”成“金”,气象与文旅的“双向奔赴”在江淮大地上不断上演。在池州东至,气象部门联合地方打造天文气象研学基地——东至“星空之城”;在淮南,省市气象部门联合开发二十四节气文旅产品。安徽气象部门将持续推动气象和文旅深度融合,全力打造气象景观观赏、气候康养体验、气象文化传承、气象科普研学等“气象+”旅游品牌,夯实气象和文旅融合发展基础支撑能力,全面彰显安徽全域旅游气象特色。(李雯

(责任编辑:张林)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11-22 英思特 301622 --
  • 11-18 联芸科技 688449 --
  • 11-15 红四方 603395 7.98
  • 11-08 金天钛业 688750 7.16
  • 11-08 万源通 920060 11.16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