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100个读者心里有100个哈姆雷特;我相信,1000个观众就能给出1000种视角。他们的想象力聚合在作品中,才让演出完整。”作为第23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参演剧目,波兰“山羊之歌”剧团音乐戏剧《评论哈姆雷特》昨晚在凯迪拉克·上海音乐厅首演。剧团艺术总监、导演格热戈日·布拉尔欣喜于上海观众的创造性和领悟力,他说:“同一部作品,每个人能给出自己的理解,才是艺术的真谛所在。”
褪去繁华装饰,极简的舞台上,质感冷冽的弹簧床上躺着被毒死的老国王,家族成员围绕在他的身边。他们用阿拉贝卡的方式演唱,传递着每个人内心的审视。“这种古老仪式源自波兰传统。”布拉尔说,“我们相信,人的故去并非终结,家人聚在一起送别,既是对故去者的尊重,也是让活着的人更理解死亡的意义。送别,能让人直面死亡,并去思考,我们该如何面对我们的人生,怎样更好地生活。”
原作中故事发生在老国王遇害后的两个月,布拉尔则让这一切发生在老国王被谋杀的那个夜晚,短短的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里,莎翁原作里的所有主要人物、次要人物甚至原创人物都轮番登场,揭示了角色内心的痛苦与秘密。作品中,音乐和戏剧比重几乎一比一,演员以复调歌曲的形式,运用声音来诠释剧情与情感,为观众呈现一场音乐与戏剧的和谐叙事。
波兰“山羊之歌”剧团成立于1996年,迄今已经成为欧洲最具创新精神的剧团之一。“山羊之歌”在古希腊文中意为“悲剧”,剧团以此命名,代表对古希腊悲剧传统的继承。音乐戏剧《评论哈姆雷特》更是一次独特的剧场实验,通过音乐、诗歌和戏剧探讨人类永恒的“悲剧之歌”。该剧曾获2018年格但斯克莎士比亚节金约里克奖“最佳音乐改编和歌唱技巧荣誉”。
值得一提的是,昨晚现场唯一伴奏乐器——瑞典古老的尼古赫帕琴也为肃穆而悲凉的氛围助力。这一自小提琴改造而来的按键提琴是瑞典的民族乐器,琴横放在演奏者腰间,演奏时一手持琴弓擦弦,一手按琴键,它独特而深沉的音色触碰人内心最柔软的地方,随着琴声的引领,帮助人们打开封闭的心锁,倾听内心最真实的声音。
本报记者 朱渊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