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央行发布《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据界面新闻记者整理,此次报告要点如下:
1.加大货币政策调控强度,货币政策实际是适度宽松的
报告表示,下一步注重平衡好短期和长期、稳增长和防风险、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关系,坚定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加大货币政策调控强度,提高货币政策精准性,为经济稳定增长和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今年以来,货币政策名义上是稳健的,实际是适度宽松的。当前经济运行仍面临困难和挑战,外部不确定性也在上升,未来货币政策还会保持对实体经济足够的支持力度。”一位业内专家表示。
2.要更加注重发挥价格型调控的作用,淡化数量目标是必然趋势
报告表示,随着直接融资进一步发展,金融市场参与主体、产品类型、传导链条都更加复杂,货币政策直接调控金融总量的难度不断上升,货币政策框架转型需要持续推进,更加注重发挥价格型调控的作用。
前述业内专家表示,未来直接融资发展是大趋势,货币政策框架也会相应调整优化。一方面,随着结构转型加快,直接融资与新动能更加适配,发展总体加快。但由于金融市场产品和传导链条更加复杂,央行调控金融总量的难度会不断上升,淡化数量目标是必然趋势。另一方面,未来会更加注重发挥利率调控的作用。
报告称,央行一直在按照“放得开、形得成、调得了”的思路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目前存贷款利率已全面放开,未来要在“形得成”和“调得了”方面下功夫。“形得成”需要金融机构提升自主理性定价能力,“调得了”着眼于利率政策要更好服务于宏观调控职能,尽可能缓解影响利率调控的约束。
3.利率传导新框架明确
今年7月,央行明确公开市场7天期回购操作利率为主要政策利率,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
报告阐述称,我国已基本形成了市场化的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以及较为完整的市场化利率体系。人民银行通过调整政策利率,也就是7天期回购操作利率,影响货币市场利率(如同业存单利率)和债券市场利率(如国债收益率),并影响存贷款利率(如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和银行存款挂牌利率),进而促进消费和投资,提升社会总需求,支持经济发展。

报告指出,总的看,我国政策利率能够有效传导,但不同市场的传导效率存在差异。
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基本与政策利率同向同幅波动:2019年8月到2024年8月,7天期逆回购利率累计下调0.85个百分点,3个月期同业存单收益率和10年期国债收益率均下降约0.9个百分点。但存贷款利率与政策利率调整幅度存在较大偏离:同期,1年期LPR累计下降0.9个百分点,而银行贷款平均利率降幅为1.9个百分点;定期存款平均利率的降幅则仅为0.5个百分点。
央行分析称,主要原因在于市场竞争激烈,银行“内卷”严重。贷款方面,利率“下行快”,在有效信贷需求不足情况下,银行过度竞争贷款,部分贷款利率,特别是大企业贷款利率明显低于同期限国债收益率。极少数银行为抢占市场份额,还出现以显著低于保本点的利率水平发放房贷的情况。
存款方面,利率“降不动”,银行存在规模情结,认为存款是“立行之本”,在月末、季末等业绩考核时点,出现一些“高息买存款”“花钱买指标”行为。一些银行还通过手工补息等操作把下调的存款利率又补回来,实际利率“明降实升”。部分银行还不惜高息吸收同业存款,或以远高于市场的利率水平来进行存款投标,推升了付息率。
报告表示,人民银行在货币政策调控过程中,始终注重兼顾支持实体经济增长和银行业自身健康性。当前经济运行需要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但进一步降息面临着净息差和汇率内外部双重约束。
前述业内专家称,最新一轮的房贷利率调整,同时伴随着降准降息、存款利率下行等,综合权衡后,对银行净利息收入的影响总体中性。业内人士还表示,国际上以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体系,如日本、德国,银行净息差会相对低一些,经济下行期还会再收窄一些,但实体经济恢复后也会反哺银行,净息差会有回升,形成良性互动和循环。
4.M1口径可能调整
报告披露,人民银行正认真研究货币供应量统计修订的方案,未来将择机发布并适当进行历史数据的回溯,不断提高货币反映经济活动变化的完整性和敏感性。
“央行此举是适应国际货币统计规则的客观需要,主要是为了提高货币反映经济活动变化的完整性和敏感性。”前述业内专家表示。
中国在1994年正式编制并向社会公布货币供应量统计表,按照流通中便利程度的不同,将货币供应量分为M0、M1、M2三个层次。其中,M0为流通中货币;M1包括M0、单位活期存款;M2包括M1、单位定期和其他存款、个人存款、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非存款机构部门持有的货币市场基金份额。
央行数据显示,9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09.48万亿元,同比增长6.8%。狭义货币(M1)余额62.82万亿元,同比下降7.4%。流通中货币(M0)余额12.18万亿元,同比增长11.5%。
报告称,近年来我国金融市场和金融创新迅速发展,符合货币供应量定义的金融工具范畴发生了重大变化,有必要动态完善。
一是技术手段的进步提高了交换媒介效率。如随着银行卡的出现和移动支付的发展,我国日常生活中现钞的使用越来越少,个人活期存款不再受制于存折,而是成为流动性极强的支付工具,能够形成即时消费能力,货币属性增强,可研究纳入M1统计。
二是出现了新的具有支付功能的金融工具。如网络支付快速发展,非银行支付机构备付金在日常支付中被广泛使用,具有与活期存款相同的货币属性,也可同步研究纳入M1统计。
前述业内专家称,我国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动态调整符合国际惯例,也是与国际接轨的体现。历史上,美联储、英格兰银行等主要发达经济体央行都对其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进行过多次调整优化。
5.融资结构变化对M2的影响加大
报告称,企业和居民可以用存款购买理财,间接投资于债券和股票,存款向理财产品分流更为便利,同时资产价格变化也可能导致理财向存款回流,对义货币供应量M2的影响加大。
央行解释称,存款的分流和回流,影响了银行体系的货币创造,对M2造成了很大扰动。主要有两种机理:一是银行存款流向资管产品后,非银行机构购买了同业存单、金融债券等,不计入M2。
二是非银行金融机构资金更为充裕,偿还了存量的银行借款和回购,或是购买了银行持有的债券资产等,都会使得银行资产负债表收缩,派生的存款和M2相应减少。
央行举例称,今年以来,由于存款利率下调、规范手工补息,叠加债券市场价格的上涨,存款一度出现了向理财等资管产品的加速分流,导致M2加快下行。8月末理财等资管产品余额增速由去年末的3.7%升至8.8%,而同期M2增速则由9.7%降至6.3%。
进入9月份,一揽子增量政策措施发布后,市场对支持资本市场稳定发展的两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反应积极,预期改善,股票市场回升,部分理财等资管产品资金又向计入M2的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存款回流,9月末M2增速也回升至 6.8%。
“随着金融市场日益发展、金融产品不断丰富,近些年存款向理财分流更为便利,同时资产价格变化也可能导致理财向存款回流,M2波动增大。随着直接融资占比的上升,信贷等间接融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相应减弱,货币供应量的可测性、可控性以及与经济的相关性下降,这是直接融资发展伴随的必然结果。当前更多关注涵盖直接融资的社会融资规模,可以更好体现金融支持的总体力度。”报告表示。
6.年内CPI有望延续温和回升态势,PPI降幅也会总体收窄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9月PPI同比下降2.8%,连续24个月收缩;CPI同比上涨0.4%,连续第8个月上涨,但都低于1%;GDP平减指数连续6个季度为负值。物价走势是市场高度关注的话题。
报告认为,四季度将逐步进入消费旺季,“双十一”“双十二”购物节临近,以及春节提前备货等都是明显的消费带动点;近期一揽子增量政策加力推出后,对有效需求和宏观经济的拉动作用也会逐步显现,物价温和回升仍有基础。
报告表示,年内CPI有望延续温和回升态势,PPI降幅也会总体收窄。中长期看,我国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稳步推进,经济供求关系有望更加均衡,货币条件合理适度,居民预期稳定,物价保持基本稳定有坚实基础。
7.主要发达经济体通胀进一步回落势头仍面临多重挑战
报告表示,主要发达经济体通胀已从2022年10%左右的高点降至目前的2%-3%左右,但进一步回落仍面临挑战。
一是商品价格下降是此前通胀回落的主要驱动因素,但当前地缘政治形势更趋复杂,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面临上行压力。今年以来,铜、糖等大宗商品涨幅超10%。
二是美欧工资增速仍然较快,并高于消费价格涨幅,服务通胀或较为顽固,物价进一步下行面临内部约束。
责任编辑:王若云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京东、美团相继宣布:将为全职骑手缴纳社保 收起京东、美团相继宣布:将为全职骑手缴纳社保
- 2025年02月19日
- 09:51
- APP专享
- 扒圈小记
6,954
事发上海!妻子被撞,丈夫拦停酒驾肇事逃逸者,致其十级伤残,被索赔30万,法院判了
- 2025年02月18日
- 14:18
- APP专享
- 扒圈小记
3,939
马云双任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总经理
- 2025年02月19日
- 03:55
- APP专享
- 北京时间
2,300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投资研报 扫码订阅
股市直播
-
趋势领涨今天 10:23:29
捷昌驱动(sh603583)公告称,公司股票连续三个交易日内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20%,属于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情形。经自查,公司目前生产经营活动正常,市场环境、行业政策未发生重大调整,生产成本和销售等情况没有出现大幅波动。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影响公司股价异常波动的重大信息。公司专注于线性驱动行业,生产的线性驱动系统广泛应用于智慧办公、医疗康护、智能家居等领域。公司主持的“领雁”研发攻关计划项目仍处于研发和测试阶段,目前尚未对市场进行批量供货,暂未形成收入。 -
趋势领涨今天 10:23:05
=加入潜伏擒牛VIP,享四大顶级服务=【1】购买VIP自动加入私密小直播间!【2】每周3-5只超短金股调入调出服务,适合实时看盘的投资者!【3】每周一份高端内部绝密文章:包含近期布局、热点版块、指数预判!【4】每月2~3只高端中线金股服务!(VIP超短、中线个股均有涉足,让上班族也能跟上VIP节奏!)现月课7.5折,1288元!季课6.9折,3558元,续费季度更划算!新朋友可先月课体验!点网址,直接买,订购地址:【更多独家重磅股市观点请点击】【更多独家重磅股市观点请点击】 -
趋势领涨今天 10:04:53
【南向资金今日净买入超103亿港元 阿里巴巴获净买入居前】南向资金净买入103.24亿港元。其中,阿里巴巴-W、快手-W、华虹半导体分别合计获净买入约28.30亿港元、8.13亿港元、7.35亿港元;美团-W、晶泰控股-P合计遭净卖出13.31亿港元、0.49亿港元。 -
数字江恩今天 09:45:35
这里昨日的急跌、今日的急涨都属于宽幅震荡结构,哪怕略为突破3366也不改变这个事实。宽幅震荡中,急跌不杀跌、急涨不追涨,今天修复之后,等待再次回踩,配合5分钟底背离和轮峰线的支持寻找机会。 -
数字江恩今天 09:45:27
这里先不看细节,直接看15分钟图。图上的3464-3418蓝色轮峰线是核心,3140的反弹abc突破蓝色轮峰线之后,只要不有效跌破轮峰线,维持之上震荡,其实都是宽幅震荡结构。【更多独家重磅股市观点请点击】 -
数字江恩今天 09:45:17
今日最瞩目的板块当属人形机器人(sz300024)机器人(sz300024),此外,deepseek各个细分行业也在修复。无论是大盘,还是双创,还是国政2000都反V了昨日的中阴线实体部分。市场大悲后迎来大喜,大悲大喜后自然是各种观点的混乱。 -
数字江恩今天 09:45:11
A股两市今日成交6751 + 10459 = 17210 亿人民币,相比昨日缩量近800亿。大盘早盘1小时左右强力拉升,然后全天在20点内的小区间窄幅震荡,收涨27个点。个股方面,和昨日想法,超过85%的个股收红。7%以上大幅上涨个股家数也超过了昨日大幅下跌个股家数。 -
数字江恩今天 09:45:07
宽幅震荡忌追涨杀跌 -
趋势领涨今天 09:25:41
盘后再放利好,两部门:鼓励外资在华开展股权投资 引导更多优质外资长期投资我国上市公司;适时进一步扩大电信、医疗领域开放试点 研究制定有序扩大教育、文化领域自主开放实施方案。五部门印发《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 -
北京红竹今天 08:47:20
3、指数调整还没到位目前沪指五分钟级别三买还是没有出现,恒生科技指数和创业板也没有跌破防守线,昨天第一次洗盘,今天快速修复。对于指数来说,调整还没有完成,至少五个新低还没有。如果你是纯指数交易者,还要继续等。不过我在直播中也大家说过了,指数会有回落,但不谈大风险,定义为洗盘。目前指数的洗盘还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