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衢州日报
宣讲人 市委宣传部李陈
说到二十届三中全会,“改革”是绕不过的话题。在衢州,说到改革,谢高华是那个绕不开的人,有人说他很“叛逆”,因为改革遭人白眼,挨过处分,差点丢了“乌纱帽”;更多人说他是先锋,学习工作中每每看到改革的问题,大家时常会想起这位谢书记,在他身上,总能读到不一样的“改革答案”。
改革是什么?答案写在一份报纸的批评和赞誉中。在担任衢县县委书记时,谢高华曾两次“荣登”《人民日报》。
当时国家对橘子实行统购统销,衢县一年只产8万担橘子,却要统购上交6万担。统购上交的任务重、收入低,丰收季橘农却上街要饭。“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凭着对党的政策的理解,谢高华深思后大胆提议,“农民多余的自留橘,哪里价格高就卖到哪里去”。
消息传开,外地人纷纷来衢县收购橘子,农民收入多了,统购的任务却没完成。就这样,谢高华第一次作为“破坏国家计划搞市场自由化”的反面典型登上了《人民日报》。橘农知道后怕出事,谢高华说:“不用怕,种!”
一段时间后,记者再到衢县调查,发现农民种植柑橘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于是一篇正面典型的报道再次刊发在《人民日报》。
从政43年,在谢书记眼中,改革的意义从来不是为自己的“显绩”,而是解群众之难、解发展之困。以问题为导向,寻找平衡点,因为改革就是一场紧跟时代的守正创新。
改革为了什么?答案写在一场十年追寻的执着中。抗旱曾经是衢州记忆的一部分,枯槁的禾苗、焦急的农民,无奈的村民成群结队跑到几十里外的山中“龙洞”求水,旱情却年复一年出现。
去义乌任职前,谢高华就曾提议建设“乌引工程”,因各种原因搁浅。直到1985年,谢高华调任衢州,在他的力推下,乌引工程被重新提上议程,1988年第二次获批,1989年正式开工。前后近十年,一份执着苦苦追寻,作为衢州人的谢高华知道这片土地多么渴望一渠碧水!
乌引渠道建造的困难大家都耳熟能详,它洞穿18座大山,越过10条溪流,从衢州到金华,总长达82.7公里,滋养着金衢两地70多万亩良田,是长江以南规模最大的引水项目。
改革为了什么?改革就是一场以人民为中心的浩荡工程,如“乌引”般,在群众需求面前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只为了把发展的“红利”引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
改革怎么做?答案写在一份别有意味的通告里。我们都知道是谢高华让落后的义乌一跃成为“世界超市”。而当年,一边是不允许经营,群众的质疑甚至唾骂,一边是开放市场,下属4个区委书记有3个反对。谢高华力排众议,决定开放市场。
他提出了“四个允许”的政策:允许农民经商,允许从事长途贩运,允许开放城乡市场,允许多渠道竞争。之后,一份别有意味的通告应运而生,标题叫“加强小百货市场管理”,落款是“市场整顿领导小组”,表面看是“严打”,但正文却是放开管理、自由交易的“开放”。这份通告,也是当时全国第一份支持农民经商的政府文件。以整顿市场为掩护,义乌人在城市排污的内城河沟上,架起了义乌第一代市场。
在岗2年半,却抓住了制度建设主线,从而影响义乌40年。在摇摆不定时,正是有了“四个允许”“管理通告”这样一个个超前果敢的制度定调,才造就了今天的义乌经验。
回看谢书记说过的话、做过的事,见人民见制度见创新,他的“叛逆”是实事求是的担当,是一抓到底的执着,是眼光卓绝的魄力,更是坚守原则的创新。“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系统观念”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每一条原则背后都是无数基层干部、改革先锋的实践、血汗和坚守。坚持这份“改革原则”,继往开来,方能找到中国式现代化的“改革答案”。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