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和落实中非合作论坛成果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一带一路”倡议与中非合作的不断深化,上海凭借独特的资源优势,通过金融市场与国际贸易、绿色金融及创新政策的紧密结合,展现出了强大的推动力。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发布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行动计划(2025-2027)》明确提出“提升金融市场联通水平、加强本币结算与金融科技合作,并热忱欢迎非洲国家在中国发行熊猫债等举措”,这些均为上海在这一进程中继续发挥作用提供了政策指引与合作框架。未来,通过市场化操作与政策设计的巧妙运用,上海可以在中非经贸合作的深化与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
一、上海与非洲具有坚实的合作基础
上海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枢纽,近年来与非洲的经贸往来和合作呈现出持续增长的势头。在贸易领域,上海港作为全球最繁忙的港口之一,是中国对非贸易的重要通道。非洲国家主要向上海出口石油、矿产和农产品等原材料,而上海则将机械设备、电子产品、消费品和建筑材料等高附加值产品出口至非洲。同时,上海的企业还积极拓展在非洲的投资,包括重点基础设施建设、能源、交通和金融等多个领域。例如,上汽集团等知名企业已在非洲设立生产线,逐步扩大汽车、家电等领域的品牌影响力。此外,上海的投资基金和金融机构通过跨境资金和直接融资为非洲的基础设施项目提供了支持,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动力。
在金融合作方面,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中非金融合作的深入推进,非洲多国已经在部分交易中采用人民币结算,有效降低了交易成本。上海自贸区的相关政策出台进一步促进了人民币在非洲的普及,为非洲国家提供了更加便利的跨境金融服务。此外,上海还通过一系列金融平台深度参与非洲市场的开发与合作,如上海证券交易所等机构积极探索跨境金融合作的新模式。
人文交流和科技合作也为双方的深入合作贡献了活力。上海的一些高校和科研机构与非洲国家在人才培养和科研项目上紧密合作,推动创新成果的共享与可持续发展。在文化和教育领域的交流进一步加强了双方的互信与理解,为经贸和金融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通过这些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上海已成为连接中国与非洲经济、金融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为双方的共同发展和繁荣提供了强劲动力。
二、上海支持中非合作的具体路径与建议
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行动计划(2025-2027)》框架下,上海肩负着支持中非深入合作的重任。通过市场化机制和政策设计,上海可以在绿色金融、跨境投资融资、金融人才培养等方面进一步推动中非金融与经贸合作计划的落实,强化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为全球南南合作提供有力支撑。
1.吸引非洲金融机构和企业落地上海
上海自贸区的政策创新以及全面完善的金融基础设施为上海吸引海外金融机构和企业入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以通过简化注册和运营流程,降低非洲金融机构设立代表处或分支机构的门槛,并提供一系列政策激励,鼓励非洲银行、投资机构和企业在上海设立代表处。同时,还可以积极发展离岸人民币市场,推动非洲金融机构参与离岸市场人民币债券的交易和发行,以此加强中非金融市场的联动性。此外,可以通过定期举办中非金融论坛及投融资推介会等活动,展示双方合作的丰硕成果,促进更多非洲国家金融机构与上海金融市场的深度对接,为未来的合作与发展奠定基础。
2.设立中非跨境信贷评级中心
依托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资源和平台优势,设立独立的信用评级中心,针对中非之间的金融合作项目进行跨境信用评级与风险评估,进一步提升中非金融合作的透明度和效率。目前,上海拥有成熟的评级机构体系和先进的金融科技基础设施,为构建面向中非合作的跨境信用评级中心奠定了坚实的条件。该中心可以针对中非合作项目进行全面的信用评级与风险评估,以替代对西方评级体系的依赖,建立更加符合中非实际需求的评价标准,确保评级结果反映中非项目的真实风险和回报水平。同时,推动评级结果与项目融资成本直接挂钩,以便非洲国家能够获得更为优惠的融资利率,从而降低资金成本。
3.推动政府间合作与绿色金融创新
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上海已成为全球绿色债券发行的主要平台。借助亚投行和中非基金的合作平台,上海可以推动绿色金融领域的政府间合作项目,推动中非共同制定绿色金融标准和融资框架。通过推进可持续发展和碳信用项目,上海可吸引更多国际投资者支持非洲国家绿色债券在上海金融市场的发行和交易,为非洲国家的环保与可持续发展项目提供长期融资支持,助推人民币绿色金融产品的国际化,提升上海全球绿色金融中心的影响力,并为非洲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长期有效的支持。
4.设立专项债券基金
上海可以设立专项债券基金,建立非洲国家在中国发行基础设施投资债券的有效落地机制,旨在为交通、能源和通信等领域的重点项目提供融资支持。基金可以由独立机构(如上海金融中心平台)管理,非洲国家与国际金融机构参与监督和管理。通过市场化发行优先级债券,并由政策性银行认定购买劣后级债券,为债券提供保障,吸引更多市场资金参与。通过制度设计推动贷款资金优先用于中国企业项目和中国产品的采购,把中国标准嵌入非洲市场,进一步提升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5.推动人民币计价贸易
鼓励更多中国企业在非洲基础设施、能源和贸易项目中优先采用人民币计价,同时通过中小企业平台促进非洲国家商品在出口至中国市场时采用人民币结算。此外,自由贸易账户体系(FT账户体系)有望为企业提供跨境资金便利通道,简化外汇管理,提升资金周转效率。通过市场激励和政策支持,吸引非洲企业参与离岸人民币市场,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在非洲市场的使用,降低中非双边的金融交易成本,为双边经贸合作提供更稳定的金融环境和更强的政策支持,巩固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核心地位。
6.深化中非人才与技术交流
深化中非合作的人才与技术交流,不仅是推动中非金融合作长期发展的重要举措,也对巩固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具有重要意义。借助金融合作项目,上海可以推动中非之间的金融人才培训和技术交流,提高非洲国家在金融管理、市场运作和风险控制等方面的能力。这种能力建设将有助于非洲国家更好地融入全球金融市场,增强其与中国的合作水平。另外,上海在金融教育与职业培训方面的资源优势显著,通过在上海设立中非金融人才培训中心或合作平台,不仅可以为非洲国家培养符合国际标准的金融人才,还能够在培训过程中推广中国的金融实践和标准,提升中国金融体系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
总之,通过政策设计和市场化操作,上海不仅能在中非合作中发挥金融资源配置和创新的枢纽作用,还能有效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和中国标准推广。未来,随着中非金融合作深入,上海有望成为中非合作的重要平台,并进一步巩固自身作为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
(本文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
文 | 马鑫 第一财经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