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荔枝新闻
大到深海潜艇、巨轮船舶,中到生产线上的电线缆绳,小到医疗导管、微观支架,离不开各种各样的绳子。在徐州沛县,徐州恒辉编织机械有限公司专注编织“上天入海”的绳索,织造了机械工业的美好蓝图。
系列报道《高质量发展走在前——新质生产力一线调研》今天(11月4日)走进徐州恒辉编织机械有限公司,了解一根根绳子演绎的传奇故事。
在珠江口盆地的流花油田,由几十万根高强聚酯涤纶纤维组成的多根缆绳,将亚洲首艘储卸油装置“海葵一号”牢牢固定,确保了安全作业;在黄海海域,8根重型吊索将重达3000吨的生产储油船预装模块吊装完成;在南海油田,24根深海系泊聚酯缆绳成为钻探平台的“定海神针”……这些高性能特种绳索来自同一家企业——徐州恒辉编织机械有限公司。
记者在企业工厂看到,高约10米的多功能缆绳编织机异常庞大,96个编织锭旋转跳动,编织出来的单根缆绳最大重量可达70吨。
徐州恒辉编织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李雨晨介绍,在海洋用绳索,尤其是石油平台系泊绳索方面,企业已经成功编织出直径430毫米、长度2000米无接头、额定荷载2800吨的重型绳索,做到了世界第一,而重量仅仅是同等直径钢丝绳索的十分之一。
除了“上天入海”,稳住大国重器,徐州恒辉生产的特种绳索还在医疗领域发挥着作用。在工厂另一侧记者看到,一台2.4米高的医疗器械编织机上,144个纺锤正飞速运转。纺锤上,若干根直径仅有0.035毫米,也就是相当于人头发丝1/4长度的镍钛丝,按照设定好的程序摆动缠绕,最终编织成医疗导管器、封堵器等精密医疗产品,用于心脑血管等病症的治疗。
李雨晨说,以往,我国精密医疗产品生产设备大多依赖进口,但是徐州恒辉的设备面试后,生产的血管支架等产品成本大大降低。原来进口血管支架大约1万到2万元,但是现在国产装备生产的支架仅需要3000到5000块钱,降低了患者的负担。
据了解,徐州恒辉编织创办于1986年,从制造电视闭路线编织机起家,到如今为海洋工程、医疗器械等提供特种绳索,编织产品超过1000种。2024年,徐州恒辉编织以其高速编织机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的优异成绩,成功入选第八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名单。
不仅如此,徐州恒辉编织紧盯“高精尖缺”,与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东华大学等多所高校开展合作,近年来更是累计投资5000万元,对生产线进行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
徐州恒辉编织机械有限公司生产厂长林范明介绍,企业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生产方式,一个工人可以控制多台设备,生产效率大幅提升,交付率提升25%,实现了资源最大化利用。目前,企业编织机械在国内销售量排名第一,市场占有率达到70%以上,预计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
好消息是,在公司六期厂房内,由该企业与江苏中网缆复合新材料有限公司合作打造的高分子无结网项目已经实现量产。目前,企业正在研发3股、4股无结网产品,将应用于海洋工程、远洋渔业等领域,成功投产后将打破我国无结网产品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
徐州恒辉编织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韩金辉说,未来,将紧紧抓住技术创新这一核心要义,坚持自主创新不动摇,以创新引领带动技术升级,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让“编绳”绝活技艺更高、品牌更响,为全国经济做出应有贡献。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