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月之:晚明上海士人代表王圻、陈继儒开放中重实学

熊月之:晚明上海士人代表王圻、陈继儒开放中重实学
2024年11月01日 20:01 媒体滚动

转自:上观新闻

10月26日下午,文汇讲堂169-5期“上海6000年(全称为上海文明探源工程:贯古通今向未来 上海6000年)”,在闵行区华漕镇王圻故里·赵家村鹿鸣影苑举办,主题为《史学大家王圻与隐逸士人陈继儒——晚明上海士人的民本思想与创新开放》。上海文史馆馆员熊月之担任主讲,上海社科院历史所古代室主任叶舟、上海博物馆书画研究部主任凌利中应邀对话。现场100余名观众中16位参与互动。央视频、文汇报视频号、喜马拉雅、方志上海、今日闵行视频号现场直播。

本期讲座由文汇报社、上海博物馆、上海地方志办公室联合主办,中国文物学会文化遗产传播专委会协办。文汇讲堂和上海滩大讲堂双冠名,承办方为上海通志馆、闵行区华漕镇政府。

现经整理,分主讲、对话、互动上下四篇刊发。互动下里含有精彩瞬间和自测题。此为主讲篇。

熊月之主讲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相对集中于晚明时期上海地区的文人生活,他们的思想、文化、风貌体现的一些特点。

有两个题解。首先,“晚明”一词并非产生在晚明。这是人们对历史阶段的概称。所有晚期,都是与初期、中期相对而言的。历史上凡是称为“晚”的阶段,像晚唐、晚明、晚清,都是一个较长的时段;如果说“末”,像唐末、宋末、清末,那是比较短的时段。较长时段通常是政治变动比较剧烈、社会矛盾比较突出,有时还是新思想、新文化、新风俗产生,与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发生激烈冲突的时代。晚唐、晚明、晚清都有这样的特点。所以,历史上凡称“晚×”的时段,都是故事繁多的时段。

其次,中华大地幅员广袤,区域发展差异性很大,同在一个时代,不同地域的政治问题、经济问题、文化问题表现得常常大不相同。相比于其他地区,晚明上海地区既有共性又有个性,自有其特点。

讲堂部分听众分两组在王圻故里外参观后合影,此为第一组

讲堂部分听众分两组在王圻故里外参观后合影,此为第二组

晚明上海文人典范王圻、陈继儒

以两位上海地区的文人作为典型,一是王圻(1530-1615),二是陈继儒(1558-1639),两人生活的年代加起来正好是晚明。晚明大体指公元1573年至1644年,即从万历元年始至崇祯末年,首尾72年,占据明朝最后的1/4。其中,万历明神宗占48年,天启明熹宗、崇祯明思宗共占24年,万历比后面两个皇帝总共在位时间还要多很多。王圻入仕至陈继儒去世,几乎覆盖晚明整个时代,从中能够看出当时上海地区的文人生活状况、思想与文化特点。

樊树志先生的《万历传》和《崇祯传》,覆盖了晚明72年

中举、中进士早晚对仕途的影响

目光回到王圻,他35岁中举,36岁中进士,很特别。中举、中进士的年份事关此后发展是否顺利。王圻、陈继儒均出自平民家庭,祖上无人为官,获得科举功名方能入仕为官,才有较好的社会身份与官场往来。中举之后,人的社会地位和自我感觉也大不相同。王圻中举第二年就中进士、做官,他做官以前自我感觉良好的阶段极短,或者说他做官预热阶段极短,这使得他踏上仕途以后格外谨慎。

按张仲礼先生的研究,古人中举平均年龄为31岁,中进士平均年龄为36岁,36岁前后考中进士都比较正常。比王圻小的徐光启,37岁中举人,43岁中进士。相比之下,王圻中举之后立刻中进士,时间很短。但王圻在攀登举人之路上的年份还是较长的。王圻家境还算富裕,但并无较高社会地位,这为他了解社会实情做了很好的铺垫。他曾做过徐阶家教馆,入仕后开始做知县、知州一类基层官员较为得法。反观上海松江府的名人徐阶,20岁中进士任翰林,则因年少气盛不谙官场潜规则,诸多碰壁后才磨练出老道,官至首辅大学士。因此,王圻36岁走上官场相对幸运。

王圻为官共20年,治学时间30年。他退休时才56岁,这是什么概念?说明其正值壮年尚可继续攀登,朝廷擢升其半级赴陕西就任,并不表明其仕途黯淡,但王圻毅然决然辞官退休,归乡治学,这是他的自主选择。

王圻、徐光启、徐阶,三位晚明士人中进士时间不同,命运也相异

王圻为官:两地建生祠,不站队逆风独立

王圻在江西、河南、山东、四川、云南、湖广、福建等地,分别担任过知县、知州、监察御史、按察使、学政等职,都是比较基层的职位,与社会底层接触广泛。他为官有几个特点:

第一,忠心为国,体恤民情。

古代监察御史是言官,专门给皇帝反映问题并享有免责特权,即使道听途说或无法证实之事也不问责。但王圻并未滥用该特权。仔细阅其奏文,有几类上疏。一类是举贤荐才。王圻会以自己的考察为依据,指出某人一心为国而举荐,或某人徇私谋利而弹劾,因此,他的上疏被采纳率很高。另一类是为朝廷大政方针提供基层民情,参与国家治理。特别有一类是借天意示警,比如直隶、湖广、山东等地频发地震、蝗灾、水灾,他便请求皇帝遵旧典、修实政以图兴革。由此看出,他真诚为朝廷考虑,从基层搜集信息,并及时向上层反映,上思报国,下思利民。

第二,深入实际,勤政慎明。

古代的知州、知县同时也是法官,王圻办案颇多且处置得当。因为他深入了解辖地现实和历史,所以判决果断、处理公正,被誉为“循吏第一”,这是极高的评价。江西清江、河南开州两地百姓都为他建立生祠。那是地方官离任后,百姓自发为其建祠堂以志感念,是对官员行政绩效的最高赞誉。这类活动,是得到明代允许甚至提倡的,因为得到百姓拥戴,也间接反映朝廷用人得当。

第三,果断干练,能力超强。

有时处理复杂问题需要非常高明的本领。比如福建辖地村民聚众数千焚劫乡里,且为害颇久,难以剿灭。王圻仔细分析后,一方面赈济无助之人,另一方面大张旗鼓抓捕强盗首恶,压下势头。对胁迫之人并未按照惯例格杀勿论,而是放归乡里,复为良民。这就化解了矛盾,地方暴乱很快平息,受到当地人普遍赞誉,也得到朝廷嘉奖,大家一致认为他富有行政才干。

第四,清廉正直,独立不苟。

清廉不贪,相对容易做到,但要独立不苟则颇不易。王圻为官之时是万历年间,皇帝20多年不上朝,朝政为首辅大臣把控,纷争不断。当时,高拱和徐阶都曾任职首辅,高拱是王圻考进士的主考官,王圻就是高拱门生;徐阶是王圻松江同乡,两人都希望王圻站队自己一方。王圻坚持底线,公事公办,私下还劝两位化解矛盾。王圻在官场上始终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对待首辅张居正也是如此,因不愿站队而不被提拔,但又因推行“一条鞭”有功被派至张居正家乡,后在“倒张”运动中又被视为张的同党而被排挤。

张居正、高拱、徐阶,三位与王圻有交集的首辅

以上四点,注定了他的官场前途并不顺利,但也不是特别蹇滞。因此,56岁时,虽被擢升半级,但还是选择致仕归乡。

王圻治学:著述丰无所不包,实学中放眼世界

在治学上,我称其为史学大家,举世无双。由以下五点可以看出:

第一,视野宏阔,无所不涉。

无论是被誉为第一本百科全书式图录类书的《三才图会》,还是各类史书的编撰,王圻均可谓通才,上自天文,下至地理,中到人世,政治、海防、经济、文化、民情、风俗、闲语、古说,各类植物,飞禽走兽,民间传说,无所不涉。在他眼里,学问没有边界,能读的书和各种学问,都会涉猎。《稗史汇编》中含有丰富的佛道知识,这与他自己对儒道释的深入理解不无关系。

《三才图会》是第一本百科全书式图录类书

第二,内容扎实,考订细实。

王圻编撰的不少史书,有许多资料由其亲自搜集而来。编史书,需要总结前人的资料并归纳,这是一种功夫和二次创作,意义不凡。王圻为官,不少与教育岗位有关,他非常注意积累各类史料,加上自己搜集所得,并将两者相比较。这特别体现在《东吴水利考》一书上。此书十卷,详说太湖地区水利问题。他不仅指出了水利设施年久失修,吴淞江等淤塞,水利官员被革等问题,还建言松江一代首先要修治海塘,拆除沿海涂档的填筑,去除捕鱼虾的鱼簖,修整田塍,清理圩号,然后浚治各条河流。这些与他自己的搜集考察密不可分。他还预言,如果这些措施次第举行,即使以后有旱灾、水灾,人力也足以胜之,东南财赋就可得到保证。

第三,著述之丰,一时之最。

王圻著述有多少呢?1100多万字,800多卷,24种。如果一本书30万字,即30多本书。这意味着他回乡近30年间,平均每年一本。在没有电脑、钢笔、铅笔,仅靠毛笔的年代,每年都要撰写30多万字,这是惊人的贡献,无人比肩。许多方面都有其独特的贡献。比如他编的《续文献通考》254卷,是马临瑞之后至近代以前唯一的私人撰述的典制通史,开创续“三通”之先河。史学史上有通典、通志、通考,后有续通典、续通志、续通考,加上清代的“三通”,共有“九通”。自王圻编《续文献通考》后,后代编修均有官府背景,用现在的话说,这是一个重大国家项目。但王圻却以一己之力为之。他有两方面的能力,财和才,加上眼光,这三点使他贡献不凡。王圻编的《续文献通考》,成为清代乾隆年间官修《续文献通考》的重要资料来源。

《续文献通考》,开创续“三通”之先河

第四,眼光独到,重视图像。

眼光独到有两个典型事例,一是编《稗史汇编》,这是笔记小说、各类传说、民间故事的汇编。当时甚少人认为这是学问,但到今天,民间故事是社会文化、民俗的反应,重要性不言而喻。二是《三才图会》里的图画。左图右书是中华文化传统,但科举考试中没有图像这个类别,宋代以后很多人就不重视图像了。王圻眼光敏锐,极为重视图像。

他的《三才图会》就像一个大蓄水池,把前人有关图的知识都汇集于此,成为集大成者,后人直至今日,人们要了解古代社会的图像知识,都要参考此书。对于远古三皇五帝,只能按照文字表述绘成图像,如尧、舜、禹画得颇为相似;有一图,人肚皮中有一洞,一个杆子穿过洞把他抬走,至今都未发现这样的人,真是奇思妙想。一方面每个时代都有认知限度,另一方面也可将此视为想象力丰富的表现。《三才图会》中罗列了各种奇异的信息,且都用图片显示。此书远播日本、朝鲜,在东亚地区广泛传播。

《三才图会》中所绘的怪人

第五,关心家乡,造福桑梓。

除刚才说到的《东吴水利考》外,王圻还编写了上海历史上第一部《青浦县志》,编写《云间海防志》,同时为众多家乡人文集做序,为地方贤人树碑立传,写行状。他尽可能呈现本乡本土的文化信息,一般有请他都乐于贡献。能在一个地方找到王圻这样博学乐助之人实属不易。

陈继儒:编撰府志收录传教士,被誉“民间宰相”

陈继儒比王圻小28岁,他的经历比较有趣。21岁已是生员,之后没有考上举人,29岁毅然退出科举道路。其实再搏一下,成功的可能并不是不存在,那个年龄并不算太大,但陈继儒有自己的想法,决意不在科举道路上攀登了。

他退出后做什么呢?30至47岁,主要在一些名人家里当私塾老师。因为他有名气,邀请者不是有文化就是有权势之家。后来隐居于松江一带,包括小昆山、佘山,专攻琴棋书画,无所不通。

陈继儒画像

他既有才华,又能处理各类事务,因此,许多朝廷高官真心诚意推荐、邀请他出山做官,他一概拒绝;好友中对政治比较热衷者邀他谈政治之事,他通常回避,不卷入朝廷纷争。他认为有意义的事情是致力于经世之学,做了许多这样的学问。崇祯年间的《松江府志》总纂便是陈继儒。崇祯正好处于改朝换代时期,矛盾较多。我仔细看过《松江府志》,内有许多描写底层百姓的社会生活状况。比如织布家庭如何购买棉花、织布、售卖;熬盐人如何生活。描写织布人、熬盐人的生活,细致至极,远超过杜甫对民间疾苦的描述。

因为他关心社会底层,救济灾荒,需要时必定出力,被人们称为“民间宰相”。举例,方孝孺是明朝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被誉为“天下读书种子”,因为辅佐建文帝实施新政而被称为“帝师”。在1402年,拒绝为日后成为明成祖的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而被施以极刑并诛十族,史称“靖难之役”。其后代流落到松江府,1609年方孝孺被平反后,后裔要求建纪念馆。这些事都需要经过详尽调查,陈继儒是主要实施者,他在《求忠书院记》里将调查过程记述得极为详尽。

在他主编的崇祯《松江府志》里,破天荒记录了传教士在上海地区的活动。说明他关心西学且思想开明。康熙年间重修《松江府志》时,有关传教士的材料都被删除了。在开放环境中才会记录外国来华传教士这类事务,闭关锁国时就被禁止了。

陈继儒是崇祯年的《松江府志》总纂,此为序

晚明上海士人一族

接下来综合谈一下晚明上海地区的士风。从王圻到陈继儒覆盖的这段时间里,加上大家都比较熟悉的董其昌、徐光启,这四个人加起来大体可以看出晚明时上海地区文人的走向。我归纳为四个方面。

汇编大书,关注民生实学为当时上海读书人风气

第一,勇于开拓,文化担当。

王圻编《三才图会》《续文献通考》《稗史汇编》等大型的类书,并非突发奇想,而是上海地区读书人的风气使然。比如,在王圻之前的陆楫(1515-1552)就编有《古今说海》142卷,里面收录笔记、小说、杂记等,是对过去笔记小说进行分类的第一人。陆楫是陆深的儿子,上海陆家嘴因陆氏家族而得名。陆楫有非常深刻超前的经济思想。

张之象(1507-1587)是龙华人,平时讲得比较少,曾任浙江按察司知事,做了许多好事,比如编《唐诗类苑》200卷,是唐诗分类编辑论述领域中时间最早、规模最大、体系最完备之作。后人研究唐诗绕不开此书。

再如世所熟知的徐光启编撰的《农政全书》60卷,是有关农书集大成者之作。陈子龙等人编的《明经世文编》504卷,最能集中体现上海地区士风,文章与世道、社会发展有直接关联。

陆楫编《古今说海》收入笔记小说,为今人所读,张之象编《唐诗类苑》,是研究唐诗者必读

这些士人编书的行为,是对同时代众多读书人脱离现实的一种抗争,也是对他们不关心社会底层的抗议。汇编大书在上海地区形成一种普遍现象,反映了上海地区文化人总体的文化关怀。图像与史书,都是中华文化积淀的成果,如无人系统加以总结、梳理,就无法在历史流传中得到新的发展,因此在文化建设方面,晚明上海士人承前启后,具有重要开拓意义。

第二,经世致用,民本思想。

无论《古今说海》还是《稗史汇编》,都是眼光向下,联系社会基层。现在经过考证,参加《明经世文编》一共24人,且都是松江文人。可见,晚明上海士人在经世致用方面,具有强烈的民本意识。

《明经世文编》共有24位松江文人参与编写

第三,视野宏阔,世界眼光。

提到徐光启引入西学时,大家知道在晚明并非只有他一人。《三才图会》中已经用了利玛窦传进来的天文图像和地理地图,这两者此前中国读书人并不知晓。王圻生活年代比徐光启早三十多年,这反映两点:第一,他非常注意了解并吸收新知识,第二思想非常开放,这就是世界眼光。陈继儒把传教士活动收录进《松江府志》,也是一种开明眼光。

第四,不迂不执,自主人生。

这点比较有意思。凡是朝代晚期,晚唐、晚明、晚清,都会出现新文化、新风俗、新气象。王圻做官20年,归乡30年;董其昌仕途45年,实际做官18年,有27年以各种借口隐居从事绘画、写字,占据3/5年份,也因此留下了著名的书画家地位,博物馆书画传世。通常,董其昌被认为是吏隐,一半在官,一半在学;王圻是半隐,做了一半的官回乡;陈继儒叫全隐或通隐,全隐是从未做过官,通隐是通晓很多知识但不为官。所谓隐,指的是有做官的机会而不去做官。

董其昌书画的收藏、展览也是各家博物馆实力体现

大家是否觉得这三人是特例?不是。晚明时期,这种情况不仅在松江府,在苏州府、常州府、杭嘉湖,都很普遍,学术界对此已有专门研究。为什么?

第一,江南富裕,谋生手段丰富。江南地区在宋代已是全中国经济文化最发达之地了,谋生较易,文人谋生手段相对更丰富一些。陈继儒不当官但不缺钱。第一给富裕家庭做家教,报酬不低。第二编书盈利。明代出版业发达,读书人多,买书人也多,编书、刻书、卖书这条产业链上,每个环节都能挣钱。第三是写东西。写小说、写剧本、写诗、画画,都能挣钱。明代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就是代表。第四润笔费。世人爱请有科举功名者如进士或文化名人写寿序、序言、墓志铭,邀请去各类仪式站场,润笔费应该也不低。

明朝刻书业发达,刻书机构多于唐宋元,故奇书笔记发达。来源网络

第二,科举录取率低。明、清两代科举录取进士,实施地区分配。出于政治考虑,并不是分数面前人人平等,而是对内地、偏远地区有所兼顾。江南经济发达地区读书人多,参加科举基数大,录取率相对就低。有专门研究显示,明清江南考取进士的比例是100取1,有时120取1;内地、边远地区则15取1或20取1,因此就有徐光启做“移民考生”之举。从发达地区到不发达地区去考,考中比例就高些。江南发达地方读书之后99%的人不能做官,家里如生活无忧,就去写小说、画画、当老师,实在不行可从事旅游、园林设计、图案设计等。从事技术行业的文化人越多,技术水平也就越发达,文人施展才华之地也就越宽广。

明朝官员俸禄很低,一般是以正常收入加额外收入构成。源自《人民论坛》杂志

第三,异地为官制度。明清政治制度设计,有回避规定,异地为官。明朝对待官员比较苛刻,俸禄很低,有时还会被廷杖,缺少尊严。科举中进士能在社会上证明自己具备考取功名的能力,入仕后借口告假也是常事,朝廷也默许。因此,江南不少士人选择隐居。很多时候,江南在籍士绅,比在边远地区当官,要舒适得多。

最重要一点,还是王阳明心学的影响。心学主张,任何道理都要经过自己的头脑思考认定才是道理,与程朱理学不同;心学认为“人人皆可为尧舜”,修行后谁都可成圣人。因此,像王圻、陈继儒、董其昌,对于仕途,他们内心里都有属于自己的思索与判断,都明白做官有风险,也明白读书人应该有、也可以有其他发展途径。

陈继儒的《安得长者言》几百年常销不衰

我这些年时常会读陈继儒的《安得长者言》等家训作品,他对于人情世故,悟得真透,直到今天,这些书还是很有味道。查图书市场,此书常销不衰。陈继儒的经历告诉人们:读书人除了做官一途外,还可有其他发展空间;人除了向外发展,还可向内拓展,拓宽自己的心灵世界,在其他方面同样可以成就一个了不起的人生。这个思想境界就有相当现代意义了。

现场听众专注聆听

晚明时代,你把王圻、陈继儒、董其昌、徐光启连在一起,会看到他们有许多相通之处,稍加分析就可看出上海地区确实有新思想、新文化、新风俗,这与日后的海派文化一脉相承。换句话说,这就是海派文化的滥觞。

(熊月之,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上海市 进士 士人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11-08 壹连科技 301631 --
  • 11-08 金天钛业 688750 --
  • 10-29 聚星科技 920111 6.25
  • 10-25 港迪技术 301633 37.94
  • 10-25 健尔康 603205 14.65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