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n.sinaimg.cn/spider20241027/739/w1080h459/20241027/15f8-07d80f2795a18238051a96dcb47174f2.jpg)
最近,随着诺贝尔经济学奖“揭开面纱”,2024年诺贝尔奖也尘埃落定。而在这背后,或许有人好奇,当年诺贝尔留下了多少钱,120多年过去了,怎么奖金还没发完?
![](http://n.sinaimg.cn/spider20241027/349/w1067h82/20241027/60b8-giff0b726f228f6568544156db48acb1893.gif)
1895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在他逝世前一年立了一份遗嘱,将自己的3100多万瑞典克朗遗产作为启动资金设立一个基金,基金每年的利息将奖励给在前一年度中为人类作出杰出贡献的人。这便是诺贝尔奖的由来。
今年,每项诺贝尔奖的奖金为1100万瑞典克朗,约合人民币745万元。当年诺贝尔留下了3100多万瑞典克朗作为奖金,还不够今年一年的奖金。但事实上,到2023年末,诺贝尔基金资产超过了60亿瑞典克朗,相比最初翻了快200倍。
![](http://n.sinaimg.cn/spider20241027/349/w1067h82/20241027/cac9-gif89ef7a11dd00a4cce7993e400772d650.gif)
百年诺奖奖金取之不竭有何秘籍?
起初,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基金会只能将资金投资于“安全证券”,比如银行存款和公债,不允许投资于有风险的投资。但是不久后,这种保守的投资方式就给诺贝尔基金的投资管理带来巨大困难。
由于通货膨胀和货币贬值,加之每年奖金的发放与基金会运作的成本支出,诺贝尔奖的奖金实际价值面临严重缩水,到了1945年,单项奖金的实际购买力相比1901年,已缩水超过七成。
正如只将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不仅存在过于集中的风险,还面临着过于单一的收益来源。
直至上世纪50年代初,瑞典政府终于解除了它的投资限制,允许基金会投资股票和房地产。诺贝尔基金的投资策略也从保守逐渐转向积极,从“安全证券”转向多元化配置不同的资产。
![](http://n.sinaimg.cn/spider20241027/349/w1067h82/20241027/be1b-gifb201677eedad47b7b54e882276debf19.gif)
著名投资人查理·芒格曾说:“总在选择相对好的机会。”
如今,诺贝尔基金会将投资的范围从瑞典国内转向全球资产配置,投资策略不断更迭,保证了奖金的可持续性。
这种多元化配置,一方面,在配置固收类资产的基础上投资股票等资产,有助于提升投资组合的长期回报。另一方面,将资金分散到不同的资产类别中,一种资产表现不佳,其他资产的表现可能会弥补损失,实现“东方不亮西方亮”的投资效果,获得更好的收益风险比。
如今,在具体投资工具的选择上,诺贝尔基金会的CIO(首席信息官)曾经透露,权益类资产方面,基金会还逐渐转向利用费用低廉的被动指数基金进行投资,降低投资成本。因为,在复利的效应下,较低的配置成本有助于带来更好的长期回报。
![](http://n.sinaimg.cn/spider20241027/694/w641h53/20241027/9fdb-59dfea81abfa466a33f1efba9cb5e757.jpg)
从“安全证券”,到多元化配置,诺贝尔奖历经百年,诺贝尔基金会从未停止投资进化的步伐。这种穿越百年的投资思路,普通投资者也可以借鉴,即不仅要在长期正确的方向上找寻投资机会,还要努力拓展认知边界,不断完善投资策略。
易方达指数通祝您晚安。
![](http://n.sinaimg.cn/spider20241027/706/w964h542/20241027/f364-d42ee37352e4cf2e4d6c7dc4fe6fcdfa.jpg)
![](http://n.sinaimg.cn/finance/cece9e13/20240627/655959900_20240627.png)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http://n.sinaimg.cn/finance/72219a70/20180103/_thumb_23666.png)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