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施良技 作物破“碱”而生

巧施良技 作物破“碱”而生
2024年10月22日 05:50 媒体滚动

转自:黑龙江日报

□本报记者 梁金池

近日,记者跟随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以下简称省农科院)科技增粮服务团来到北大荒集团黑龙江四方山农场有限公司,经来自东北农业大学、哈尔滨市农业科学院等单位的专家实地测产,盐碱地玉米“沃壤良肥”双优高产技术、盐碱地水稻抗逆除障可持续稳产技术的示范地块较常规种植模式均实现了增产。

在盐碱地玉米“沃壤良肥”双优高产技术试验地块,金黄的玉米籽粒与灰白的盐碱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省农科院耕作栽培研究所副研究员郝玉波介绍,今年团队在示范区运用秸秆颗粒化高倍量还田、秸秆腐解肥改土和泥壤生态微生物肥改土三项技术,共改良了100余亩盐碱玉米田,与常规模式种植的玉米亩产633.4公斤相比,三种技术分别实现增产6.11%、8.45%和7.17%。

“这一模式可以实现盐碱地玉米产能和地力的双提升。”郝玉波举例,运用秸秆颗粒高量还田可以降低土壤pH值,增碳蓄墒,秸秆腐解肥可以增温培肥,而泥壤生态微生物肥促进溶磷解钾,提高肥料利用率。

在不远处的水稻试验田也传来好消息,今年此处应用盐碱地水稻抗逆除障可持续稳产技术水稻产量为每亩475.7公斤,比运用常规种植模式的对照田增产9.43%,较比去年同地块增产13.62%。

省农科院耕作栽培研究所作物栽培与装备研究室主任唐傲介绍,团队经过多年实验发现,秋翻结合秋施用有机肥可以逐年加深耕层,构建合理耕层除障,同时选种耐盐碱高产水稻品种,配套施用秧苗本田寄养技术提高秧苗盐碱环境适应性,解决生产中存在的养分障碍、前期起发慢等问题,达到节约水资源、快速脱盐碱、优化土壤结构、改善脆弱生态环境的目的,提高盐碱地水稻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盐碱地水稻生产的稳产和可持续发展。

省农科院耕作栽培研究所所长李柱刚表示,科技增粮服务团将继续与四方山农场开展联合攻关和共同创新通过场院联合,科企合作等模式,将好技术、好产品的应用场景从实验室和试验田转化到生产一线,努力攻坚克难,继续交出满意答卷。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10-25 健尔康 603205 --
  • 10-22 科拜尔 920066 13.31
  • 10-21 强达电路 301628 28.18
  • 10-18 科力股份 920088 7.32
  • 10-18 拉普拉斯 688726 17.58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