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做隐姓埋名人!干成惊天动地事!

甘做隐姓埋名人!干成惊天动地事!
2024年10月16日 09:00 媒体滚动

1964年10月16日,新疆罗布泊上空升起一团蘑菇云,如同东方破晓的曙光,照亮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道路,也宣告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成功爆炸。

斗转星移六十年,那些“干惊天动地事,甘做隐姓埋名人”的核工业人已白发苍苍,回忆起曾经的峥嵘岁月,却依旧激情澎湃、豪情满怀。

不畏!不怕艰险,热血青春共奔赴

“看,这就是我们当时的防寒四大件:皮帽子、蓝色棉大衣、大头鞋和牛毛毡。”王文广指着位于合肥市蜀山区团安新村“中核二二一‘两弹一星’精神纪念馆合肥馆”内的展品动情地说道。88岁的王文广曾是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试验和生产基地——国营二二一厂二分厂的一名技术工人,作为第九作业队成员参与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试爆工作。

1955年,19岁的王文广参军了,在某部队担任炮兵,后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1958年回国后,他和几百名战友成建制前往青海,参与二二一厂建设工作。

初到那里时,眼前的景象让人心生畏惧。没有厂房,只有几顶帐篷和一些简单的生活设施。吃的是青稞面,喝的是白菜汤,夜晚,最低温度常常是零下几十摄氏度。

因为厂房尚未完全建好,王文广先后去了沈阳、黑龙江生产炮弹的工厂,系统学习炸药相关技术。随着二二一基地具备了科研、生产、生活的基本条件后,王文广回到草原,被分配到二分厂201车间,从事炸药浇注、压装、成型等工作。

核武器部件制造极其精密且高危,一个工艺环节出错,将带来难以挽回的损失。在炸药生产线上,王文广和同事们每天面对的都是极具危险性的工作,必须全神贯注、一丝不苟,比如需要手工搅拌炸药粉末,并将其浇入模具中制成炸药饼。每次搅拌炸药时,都要戴上厚厚的口罩和手套,即便如此,炸药的气味还是让人难以忍受,但他们都克服了。

“听到轰的一声巨响,我们立马从躲避的山坡下冲了出去,大家一起欢呼跳跃。”王文广听到的这声巨响,便是1964年10月16日,新疆罗布泊上成功爆炸的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大家全都跑到山坡上欢呼。”

鲜为人知的是,这颗原子弹诞生于青海省的金银滩草原。这片美丽而宁静的土地,便是二二一厂所在地。

从1958年开始,先后有数万名科技人员、技术工人、领导干部进入二二一厂,用青春、智慧、汗水和勇气铸就了“两弹”的辉煌成就,在不到10年的时间,成功研制出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铸就了伟大的“两弹一星”精神。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20世纪80年代中期,二二一厂完成历史使命,20世纪90年代初,曾经在这里奋斗过的二二一人被分配到全国27个省份的532个县市,其中有700余名英雄儿女来到安徽合肥,现如今在世的还有300余人。

不说!默默耕耘,上下同心搞攻坚

“那时候真叫‘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专心搞生产。”85岁的王体明说。

他曾在二二一厂三分厂从事制氧工作。1963年,在部队当了五年工程兵的王体明转业来到青海,和绝大多数人一样,起初并不清楚厂里具体是干什么的,“只知道是保密厂,每个房间都张贴着保密守则。”

因为工作性质特殊,王体明从未向别人透露过自己的工作内容。当有人问他从事什么工作,王体明总是模糊地回答说生产机械的。

1966年3月30日下午,激动人心的时刻来了,邓小平来到厂里视察,王体明就在夹道欢迎的人群里。当日下午3点左右,在青海省、二机部和二二一厂领导的陪同下,邓小平身着黑色长呢大衣神采奕奕微笑着走进激动的人群,来到广场前,亲切地向大家招手致意,和职工握手问候,“邓小平同志很亲切随和。”王体明说。

邓稼先等科学家,有时候在厂区里也能遇到,“也并未觉得他们有什么特殊,就像普通工人,当时在厂里的科学家、技术工人太多啦。”王体明说。

“生活环境虽然很艰苦,但苦中作乐是最难忘的一段记忆!”曾经的奋斗岁月,每一个点滴,王生华也历历在目。

王生华曾是二二一厂三分厂303车间主任。

1963年,王生华和同学乘坐火车从西安来到青海,到达西宁休整后,来到了二二一厂,他们被安排到了机修厂(后改名三分厂),王生华被分配到检查科。

“那时候觉得自己年轻,不想干检查之类的工作,就想去车间一线学习工作、提高自己。”在王生华的申请下,厂里通知他到513车间(后改名303车间)去报到,干模具加工工作。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半年过去了,冬季来临,工人们盼望的分厂单身宿舍楼交工的日子就快到了,大家都急着想搬进去住。

可是只有一栋楼,人多房间少,领导决定尽量想办法让大家都能够搬进去住。于是,每间仅12平方米的房间里摆放了上下床,可以入住8人。房间是以车间、科室为单位安排的,这样同宿舍的人可以一起上下班而互不影响。

在工作岗位上,王生华和同事们都是实干、巧干,大家伙儿拧成一股绳,加快速度、干劲十足,力争提前完成试验任务。

当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喜讯传开,王生华和同事们激动得热泪盈眶,兴奋地相互拥抱、欢呼,“宿舍的八位同志买来了十六斤桔子,每人两斤放在一起边吃边聊,当时的桔子好吃得难以言表!”王生华动情地说。

不悔!勇担重任,薪火相传耀光芒

“很多人都不理解,觉得我是从内地跑到了边疆。但我从没后悔过。”罗凤云说。

起初,二二一厂没有学校,随着随迁家属的增多,厂区人口逐渐增加,于是小学、初中和高中相继建成。艰苦环境中为基地职工的子女们搭建起知识的殿堂,成为厂里学校和老师们的重任。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时候,罗凤云正在河南大学化学专业读书,毕业后便被分配到家乡河南许昌的一所高中任教。1975年,34岁的罗凤云调入二二一厂,担任矿区高级中学的化学教师。

在厂里的十几年里,罗凤云一直坚守在教学岗位上,直到二二一厂撤销。教学过程中,罗凤云刻苦钻研,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尽管地处高原,教室里缺氧,气候条件恶劣,但大家都齐心协力,共同克服困难。孩子们面临的最大难题是记忆,尤其是英语课,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去背诵和记忆。

为此,学校、老师和家长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老师们在简陋的教室里,用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为孩子们传授知识。他们还常常熬夜备课,用钢板刻制试卷,手写试题,然后用油墨印制出来供学生们练习和考试。

罗凤云教过的学生中,后来有的从事化工行业,有的选择了其他职业,但各自都在岗位上发光发热,让她感受到了辛勤付出带来的成就。

不忘!征程荣耀,幸福愿景触手及

“那里高寒缺氧,饭是煮不熟的夹生饭,常年积雪风沙让人睁不开眼,自然条件十分恶劣。但二二一人苦干实干,一心就要造出原子弹。”84岁的张国顺说。

1962年,张国顺来到二二一厂,一开始在食堂搞采购,后来在总厂行政处工作。恶劣的气候令他印象深刻,“大风吹得沙子打在脸上生疼,紫外线特别强,晒得很。但是大家从不叫苦,一心一意搞建设。”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10月27日,中国首次发射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83岁的董殿举对这些日子记得特别清楚。

1959年,年仅18岁的董殿举从老家河南清丰来到金银滩。刚来时,眼前是一片荒草滩,野草比成人高,风沙刮得眼睛都睁不开,喝水只能从十几公里外河沟里去挑,“那时候条件艰苦,我们只能临时住进牧民搬走后留下的牛棚、羊圈里,有时就在山上挖个洞睡觉,晚上还能听见狼叫。冬天睡觉时戴着棉帽,第二天被子、帽子上都是冰霜。一开始高原反应很厉害,嘴唇发紫、喘不上气,晚上睡不着觉。”

但董殿举并没有被吓倒,在厂里,董殿举从事的是物资管理工作,从保管员干到仓库管理科科长,直至退休。

为保障基地全面建设的需要,仓库的干部和工人坚持24小时全天候工作,一天三班倒,装卸速度很快,做到车辆随到随卸。

“虽然吃过苦,但是不后悔。”董殿举说,现在他的子女、孙辈中也有不少人在从事与国防相关的事业,自己老有所依、老有所养,各方面都有保障,生活很幸福。

六十年,一甲子的岁月。曾经的热血与激情、奋斗与坚守,如同永不磨灭的星辰,在历史的天空中熠熠生辉,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不断自强、奋进。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中国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10-18 拉普拉斯 688726 --
  • 10-16 新铝时代 301613 27.7
  • 10-15 苏州天脉 301626 21.23
  • 10-11 六九一二 301592 29.49
  • 10-08 托普云农 301556 14.5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