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假冒人民网发文”事件引发争议后,“仿冒正规网站”的现象受到广泛关注。据新京报记者调查发现,这背后俨然形成了一条成熟的“产业链条”:客户支付几百至几千元的费用,无需提供任何个人身份信息、无需备案,技术人员即可按照客户需求制作违规网站。于是,大量不法分子通过仿冒媒体等网站的方式,达到操控舆论,平息负面消息,牟取经济利益的目的。
虽然多年来相关方面一直在打击山寨网站,但由于这类网站服务器常位于境外,且往往针对特定主体定向传播,隐蔽性强,极易逃避监管。不过,即便如此,也不该继续让此类网站在互联网上隐蔽着,忽悠公众,进而造成负面影响。
根据《2020年我国互联网网络安全态势综述》显示,当年我国共发现约20万个针对境内网站的仿冒页面。而涉及就学、考试报名、就业、职称评审等民生领域的政务网站则是仿冒的重点对象。一旦有公众相信类似网站,便极易造成公众个人信息泄露。
对此,显然不能任由仿冒网站就这么隐匿于网络上。相关治理举措要及时跟进,包括公众和相关部门应该如何发现、甄别、举报和打击,都该有着更为明确的举措。这需要搜索引擎平台、公众和相关管理部门形成合力。
比如,持续加强提示性信息的发布,对相关认证标识进一步予以统一和完善,以更加醒目的方式进行标记。
在这个过程中,搜索引擎必须要承担起自身的社会责任,如用技术的进步持续完善搜索机制、优化网站推荐机制,杜绝山寨仿冒网站被推荐。
相关主管部门也不妨以专项排查打击“克隆网站”,震慑不法分子的嚣张气焰。同时,还要畅通公众举报机制,对那些危害性大的仿冒网站提升处理优先级。
当搜索引擎主动作为、主管部门常态化巡查,再加上持续向公众普及辨识正规网站的基础知识,相信会更好地形成合力,让仿冒网站无处遁形。
□苏士仪(媒体人)
评论投稿信箱:shepingbj@vip.sina.com xjbpl2009@sina.com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